2022-2023學年安徽省阜陽市界首市齊舜高級中學高二(上)月考語文試卷(10月份)
發(fā)布:2024/9/17 8:0:8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1小題,1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服裝是人們“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之一,也是一個時代社會發(fā)展程度的體現(xiàn)。中國服飾文化到漢代形成了一個高峰,也形成一套較完整的服飾制度。西漢初期基本沿用秦朝的服飾制度,到了東漢時期則搭配絲織的裝飾物。漢代服飾整體的特點是;外衣領大,穿著時要顯示出中衣的領型。白色面料做里,袖口寬大,衫無袖。
漢代代表性的服裝是深衣。深衣是直筒式的長衫。把衣、裳連在一起句,住身子。分開裁但是上下縫合。通俗地說,就是上衣和下裳相連在一起,用不同色彩的布料作為邊緣,其特點是使身體深藏不露。
衣服款式以衣襟分類??梢詣澐譃閮煞N:一種是“曲裾深衣”,即開襟是從領曲斜至腋下:一種是“直裾深衣”,是開襟從領向下垂直。收藏于湖南省博物館的西漢時期直裾素紗禪衣僅重49克,“薄如蟬翼”,可見西漢初織造工藝水平高超。直裾衣不能作為正式禮服。這種款式既長又寬,官民服裝基本沒有差別,但從原料和顏色上,卻可明顯顯示等級的不同。
除了這種長衣之外,漢代也穿短衣,常見的是襦。襦的長度通常至腰部,穿時下身配裙。漢時勞動女子總是上穿短襦,下穿長裙,膝上裝飾長長垂下的腰帶。勞動男子常服是上身穿襦。下身穿犢鼻褲。并在衣外圍罩布裙;這種裝束不分工奴、農奴、商賈,十人。都一樣,大約到東漢以后,人們開始在襦上繡織各種圖案紋樣。
此外,漢代服裝還有一種常見的款式就是半袖。短袖的外衣稱為“半袖”,穿時外著短袖內看長袖。半袖的袖口有兩種形式:一種寬大平直。沒有裝飾:另一種則在衣袖邊緣繡上裝飾。并施加折澗。
近來社會出現(xiàn)一種新的現(xiàn)象“漢服熱”?,F(xiàn)在很多影樓攝影造型都提供漢代服飾造型設計,甚至很多新人結婚禮服也選用漢服。影視作品中。表現(xiàn)漢代題材的作品也很多。其中的服裝服飾也是人們熱議的話題之一。這些服裝是以漢代服飾制度和漢服基本特征為基礎,進行重新設計和剪裁。如面料就會在純棉基礎上,更多地選用絲綢或者紗質,體現(xiàn)輕盈飄逸之感。服裝的款式也基本都要做一些細微變化,如服裝衣袖更加寬大,加長衣身,形成拖尾等等。當然,這些影視作品中的服裝用色并沒有嚴格參照漢代的服飾等級制度,它更加注重的是畫面色彩的統(tǒng)一,表現(xiàn)視覺美感。目前,很多研究服飾的專家開始在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之間找尋契合點。力求影視服裝設計既尊重歷史,又能符合大眾的欣賞品位。
漢服作為華夏民族的傳統(tǒng)服裝。在中國的服裝發(fā)展史上起到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們要更好地研究漢代服裝。繼承發(fā)展?jié)h代服裝的特點和優(yōu)勢。把漢服的精華推廣到世界各地。把漢代文化傳承下去。
(摘編自林琳《漢代服飾的特點與繼承創(chuàng)新》)材料二:
秦統(tǒng)一中國后,進行了許多重大的改革。漢代政權鞏固,經(jīng)濟發(fā)展,中國封建社會達到成熟期。出土文物反映,這一時期的衣料又較春秋戰(zhàn)國時期豐富,深衣也得到了新的發(fā)展。
西漢男女服裝,仍沿襲深衣形式。不論單、棉,多是上衣和下裳分裁合縫連為一體,上下依舊不通縫、不通幅;外衣里面都有中衣及內衣,其領袖外緣一并顯露在外,成為定型化套裝。下著緊口大褲,保持“褒衣大裙”風格,足下為歧頭履。
西漢時典型的女子深衣,以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實物最為精美。有直裾(直襟)和曲裾(三角斜襟式)兩種,剪裁已不同于戰(zhàn)國深衣。曲裾式下裳部分面積加大,穿上身,靜立時衣面懸垂自然貼體,走動時則裙裳部分膨大如傘,不束縛腳步。這種斜領連襟合成銷角的衣服。即是揚雄《方言》所說“繞衿裙”。
男子深衣,以湖北江陵鳳凰山西漢墓的出土實物及木俑衣著較為典型。外衣領口展寬至肩部,右衽直裾,前襟下垂及地,為便于活動,后襟自膝彎以下作梯形挖缺,使兩側襟成燕尾狀。漢代在政治上重農輕商,如《管子》“四民”提法為“士農工商”,但事實上農民和手工業(yè)者的生活還不如商賈。漢代農民照法律規(guī)定,只能穿本色麻布衣,不許穿彩色,董仲舒《春秋繁露》還說“散民不敢服雜彩”,到西漢后期才許用青色、綠色。
西漢建元二年、元狩四年,張騫兩次奉命出使西域,開辟了中國與西方各國的陸路通道,成千上萬匹絲綢源源外運。史稱“絲綢之路”。于是。中華服飾文化傳往世界。文化的相互交流也訖未中斷。近半個世紀以來,西北各地不斷出土各色花錦彩繡衣,也證明漢家錦緞彩繡藝術及工藝的深刻影響。據(jù)《后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及云南晉寧出土文物顯示,奴隸主和近身奴隸多著漢式服裝。而在內地的出土文物中,胡騎、越騎沖鋒陷陣的形象屢見不鮮,胡越民族齊膝小袖衣衣飾也司空見慣。
(摘編自沈從文《中國古代服飾研究》)(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服飾除了御寒、遮羞的功能外,還可傳達穿著者的社會地位、審美要求等信息,也是社會發(fā)展程度的體現(xiàn)。
B.西漢典型的男子深衣兩側襟剪裁成燕尾狀,典型的女子曲裾深衣裙裳部分不過度束縛身體,便于活動。
C.大約到東漢以后,人們開始在襦上繡織各種圖案紋樣。古詩文中“繡腰襦”“羅繡襦”等都是指這種服裝。
D.文藝作品中的漢服和傳統(tǒng)意義上的漢代服裝是有一定區(qū)別的,其服裝面料、色彩、款式都是經(jīng)過改良的。
(2)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漢代服飾種類較豐富,從場合看,有禮服和常服之分;從等級看,有官民之分;從剪裁看,有長衣短衣、長袖短袖之分。
B.漢代百姓一律不得穿帶顏色的服裝,直到西漢后期才允許平民服青綠之衣。在各類服裝的樣式上,沒有嚴格的制度。
C.中國服飾文化到漢代形成了一個高峰,漢代的衣料較春秋戰(zhàn)國時期更豐富,這主要得益于當時高超的紡織技術。
D.在內地的出土文物中,胡越民族齊膝小袖衣衣飾也司空見慣,由此可知,胡越民族服飾也受到了漢民族的影響。
(3)結合材料內容,下列選項中不能支持材料二最后一段觀點的一項是
A.據(jù)史書記載,漢朝給匈奴書信中提及的贈物,即有繡裕綺衣、繡裕長襦和錦裕袍。
B.司馬遷《史記?匈奴列傳》曾有這樣的表述;漢時少數(shù)民族君長都“喜衣錦繡”。
C.趙武靈王注意到胡服的優(yōu)點,所以命令軍隊穿胡服作戰(zhàn),增強了趙軍的戰(zhàn)斗力。
D.隨著外來民族文化的融入,漢人也開始注意服飾色彩的搭配,展現(xiàn)審美和生活情趣。
(4)請簡要分析材料一的論證思路。
(5)請結合材料內容,判斷圖一和圖二哪幅圖是“繞衿裙”?并談談這兩種深衣在剪裁上的異同。組卷:13引用:5難度:0.6
(二)現(xiàn)代文閱讀II(本題共1小題,16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一天的等待海明威 他走進我們房間關窗戶的時候,我們還未起床。我見他一副病容,全身哆嗦,臉色蒼白,步履緩慢,好像一動就會引起疼痛。
“怎么啦,寶貝?”
“我頭痛。”
“你先上床。我穿好衣服就來看你。”
可是當我來到樓下時,他已穿好衣服,坐在火爐旁,一看就是個病得不輕、可憐巴巴的九歲男孩。我摸了摸他的額頭,知道他發(fā)燒了。
“你上樓去睡吧,”我說,“你病了。”
醫(yī)生來后,量了孩子的體溫。
“多少度?”我問醫(yī)生。
“一百零二度?!?br /> 下樓后,醫(yī)生留下用不同顏色膠囊包裝的三種藥,并囑咐如何服用。并說,如果高燒不超過一百零四度,就用不著擔心。這是輕度流感,要是不引起肺炎,就沒有危險。
我回到房里,記下了孩子的體溫,并對各種膠囊的服用時間作了記錄。
“想讓我讀點書給你聽嗎?”
“好的,如果你想讀的話?!焙⒆诱f。他臉色蒼白,眼窩下方有黑暈。他躺在床上一動不動,對周圍發(fā)生的一切無動于衷。
我朗讀霍華德?派爾的《海盜故事》,但我看得出他并沒在聽我讀書。
“你感覺怎么樣,寶貝?”我問他。
“到目前為止,還是老樣子。”他說。
我坐在床腳邊自個兒看書,等著到時間再給他服一粒膠囊。按理,他本該睡著了,然而,當我抬頭看時,他卻雙眼盯著床腳,神情異常。
“你為什么不試著睡覺呢?到吃藥時,我會叫醒你的。”
“我寧愿醒著?!?br /> 過了一會兒,他對我說:“你不必呆在這里陪我,爸爸,要是你嫌麻煩的話。”
“不嫌麻煩。”
“不,我是說,要是你過一會兒嫌麻煩的話,你就不必呆在這里?!?br /> 我想,或許他有點兒神志不清了。十一點鐘,照規(guī)定給他服藥后,我便出去了一會兒。
那是個晴朗而又寒冷的日子,地上覆蓋著一層已結成冰的凍雨。我?guī)е夷菞l愛爾蘭紅毛小獵犬,沿著大路和一條冰凍的小溪散步,但在這玻璃般光滑的地面上站立和行走是很困難的。那條紅毛狗一路上連跌帶滑,我自己也重重摔了兩跤。
高高的土堤上長著倒垂下來的灌木叢,我們從那下面攆起了一群鵪鶉,我擊落了兩只。有幾只鵪鶉停落在樹上,但大部分飛進了一堆堆的柴垛中。動身返回時,我感到很高興,因為我在離房子不遠的地方發(fā)現(xiàn)了一群鵪鶉,而且還剩下許多,改日可再去搜尋獵取。
回到屋里,他們說孩子不讓任何人進入他的房間。
“你們不能進來,”他說,“你們千萬不要傳染上我的病?!?br /> 我來到他身邊,發(fā)現(xiàn)他仍像我離開時那樣躺著。他臉色蒼白,但兩頰上部燒得發(fā)紅,眼睛依舊一動不動地盯著床腳。
我量了他的體溫。
“多少?”
“大約一百。”我說。實際上是一百零二度四分。
“原先是一百零二度?!彼f。
“誰說的?”
“醫(yī)生?!?br /> “你的體溫沒問題,”我說,“用不著擔心?!?br /> “我不擔心,”他說,“但是我不能不想?!?br /> “不要想,”我說,“放心好了?!?br /> “我很放心?!彼f著,眼睛直盯著前方。顯然,他有什么心事,但在盡力控制著自己。
“將這個用水服下?!?br /> “你看這有用嗎?”
“當然有用?!?br /> 我坐下來,打開了《海盜故事》,開始讀給他聽,但我看得出來他不在聽,于是我停了下來。
“你看我大概什么時候會死?”他問道。
“什么?”
“我大概還有多少時間就要死了?”
“你不會死。你怎么啦?”
“啊,不,我會死的。我聽到他說一百零二度。”
“人不會因為得了一百零二度的高燒而死去的。你是在說傻話?!?br /> “我知道會的。在法國上學時,同學告訴我說,發(fā)燒到四十四度就不能活了。我已經(jīng)一百零二度了?!?br /> 原來自上午九點起,整整一天他都在等死。
“你這可憐的寶貝,”我說,“你不會死的。那種溫度計不一樣。在那種溫度計上,三十七度是正常的。在這種溫度計上,正常體溫是九十八度?!?br /> “你肯定?”
“絕對沒錯,”我說,“這跟英里和公里的區(qū)別一樣。你知道,就像我們車速開到七十英里該折合成多少公里一樣。”
“噢?!彼f。
他那凝視著床腳的目光松弛了。他的緊張狀態(tài)也終于緩解了。第二天,他越發(fā)輕松了。為了一點無關緊要的小事,他會動輒哭起來。
(有刪節(jié))(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敘述了一位九歲的男孩因為不懂攝氏與華氏溫度的區(qū)別,在誤以為自己即將發(fā)燒死去的復雜心情中度過了一整天的故事。
B.小說多次寫到小男孩眼睛“盯著床腳”,表現(xiàn)小男孩緊張害怕但又竭力克制自己的心理。
C.“我寧愿醒著”,意思是兒子認為自己快死了,擔心一睡著就醒不來,所以寧愿“醒著”。
D.小男孩雖然竭力保持平靜,但內心是恐懼的。他不斷用行動和語言暗示父親,希望能引起父親的重視,但粗心的父親卻始終沒有意識到。
(2)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用第一人稱敘事,拉近了故事人物與讀者的距離,增強了真實性和感染力。
B.作者沒有對“我”的外貌進行描寫,沒有心理描寫,但讀者能感受到“我”內心的痛苦。
C.小說用語平易樸實,卻蘊含著深沉熾熱的情感;文筆冼練,與《老人與海》的語言風格類似。
D.小說敘事客觀、竭力淡化主觀色彩,是海明威“冰山理論”的具體體現(xiàn)。
(3)小說的標題“一天的等待”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
(4)有人認為小說中間插入父親外出打獵的兩段文字是多余的,也有人認為這樣寫恰恰體現(xiàn)了小說構思的精巧。你的看法呢?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觀點和理由。組卷:1引用:2難度:0.5
(二)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1小題,9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海棠花比較喜歡酸性土壤環(huán)境。我們選擇土壤時,①______。腐殖土本身是酸性的,加到土壤里,能夠疏松透氣,還具有豐富的營養(yǎng),非常適合種植海棠花。
②______,比在室內養(yǎng)護效果更好。即便是在陽臺,也要讓它盡可能接觸到室外的陽光和空氣,并保證空氣的流通和充足光照。
③______,還要及時對海棠花進行修剪。海棠花的生長能力非常旺盛,如果任由它生長,整體看起來會比較雜亂,影響美觀,而且一些枯枝、弱枝、病蟲枝的存在,也會過度吸取營養(yǎng),導致沒有充足的營養(yǎng)供給花朵,開花數(shù)量會變少。( ?。?。
(1)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
A.只有時常修剪,才能夠讓它造型美觀,長勢良好
B.只有時常修剪,才能夠讓它長勢良好,造型美觀
C.時常修剪,不僅造型更加美觀,長勢也會更好
D.時常修剪,不僅長勢會更好,造型也更加美觀
(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組卷:17引用:9難度:0.6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所謂禮射,就是帶有傳統(tǒng)禮儀文化的射箭技藝,是在起源于商周時期“射禮”基礎上,用于外修自身體魄、內修品格精神的練習射箭技藝的一種方式。射者在開弓射箭過程中,每個步驟張弛有度、禮儀嚴謹、行為規(guī)范,通過長期的練習達到修身養(yǎng)性的目的。
有人認為,射箭就應該追求“百發(fā)百中”,不應遵循“禮”;也有人認為“禮射”講究謙和、禮讓、莊重,提倡“發(fā)而不中、反求諸己”,不埋怨那些勝過自己的人,注重人的道德自省,在激烈競爭的今天更有學習借鑒意義。
對此,你怎么看?請結合以上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18引用:7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