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17-2018學年江蘇省揚州市儀征三中九年級(上)周末化學作業(yè)(18)

發(fā)布:2024/11/7 18:0:2

一.選擇題(1-15題只有1個答案,16-20有1-2個答案,每題2分,答案必須填入空格內(nèi)?。?/h3>
  • 1.下列關于溶液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h2>

    組卷:164引用:41難度:0.9
  • 2.通常情況下,幾種物質(zhì)的著火點如下表.
    物質(zhì) 白磷 紅磷 木炭 無煙煤
    著火點/℃ 40 240 320-370 700-750
    根據(jù)上表所給信息和所學相關知識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h2>

    組卷:65引用:16難度:0.9
  • 3.下列物質(zhì)溶于水,溶液溫度降低的是( ?。?/h2>

    組卷:282引用:43難度:0.9
  • 4.溶液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下列有關溶液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h2>

    組卷:43引用:14難度:0.9
  • 5.鐵是生產(chǎn)和生活中使用最多的金屬材料,下列關于鐵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h2>

    組卷:38引用:13難度:0.9
  • 6.關于鋼鐵及制品的說法錯誤的是( ?。?/h2>

    組卷:83引用:18難度:0.9
  • 7.一定溫度下,向燒杯中加入一定質(zhì)量的水,僅有部分晶體溶解。所得溶液與原溶液相比,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1021引用:50難度:0.7
  • 8.保持溫度不變,小心蒸發(fā)NaCl不飽和溶液(蒸發(fā)皿中始終有溶液),則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m%)與時間(t)的關系合理的是(  )

    組卷:949引用:42難度:0.9
  • 9.欲配制100g質(zhì)量分數(shù)為10%的氯化鈉溶液,必須要的儀器組合是(  )
    ①托盤天平  ②燒杯  ③玻璃棒  ④100mL量筒.

    組卷:112引用:19難度:0.9
  • 10.如圖為甲、乙兩物質(zhì)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620引用:143難度:0.7

二.填空與實驗(每空均為1分)

  • 31.某研究性學習小組欲利用下列裝置進行相關氣體制取的探究,請你分析并填空。

    (1)寫出圖中儀器a、b的名稱 a
     
    ,b
     
    。
    (2)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是
     
    。應選擇的氣體發(fā)生裝置是
     
    ,氣體收集裝置是
     
    。
    (3)實驗室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是
     
    ,應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
     
    ,若用盛滿水的F裝置收集氧氣,應從導管
     
    (填①或②)通入。
    (4)甲烷是一種無色、無味、難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氣密度的氣體,實驗室用加熱無水醋酸鈉和堿石灰的固體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則實驗室制取并收集甲烷應選擇的裝置組合是
     

    組卷:653引用:59難度:0.1
  • 32.用過氧化氫制氧氣時,有同學對事先在燒瓶中加水產(chǎn)生了疑問。他提出了猜想:
    猜想1:加水可以起到稀釋的作用,使反應速度變緩。猜想2:…
    并根據(jù)猜想進行了實驗:每次取15毫升15%的過氧化氫溶液,稀釋成不同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進行實驗。記錄數(shù)據(jù)如下:
    實驗 1 2 3 4 5
    過氧化氫溶液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 1% 3% 5% 10% 15%
    MnO2粉末用量/克 0.5 0.5 0.5 0.5 0.5
    收集到500mL氣體時所用時間/秒 560 186 103 35 12
    反應后液體溫度/℃ 26 38 43 59 71
    (1)實驗室用過氧化氫制氧氣的化學方程式是
     

    (2)過氧化氫溶液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對反應速度有怎樣的影響?
     
    。
    (3)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該同學的猜想2是:加水可以
     
    。

    組卷:33引用:5難度:0.1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