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遼寧省營口市普通高中高一(上)期末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1小題,1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追求卓越”“創(chuàng)造新鮮事物”,是“工匠精神”的核心。中國有一個詞可以與“工匠精神”匹配——匠心。“匠心”意思是精巧的心思,技藝上的創(chuàng)造性。有個成語叫“匠心獨運”,就是“獨創(chuàng)性地運用精巧的心思”。唐人王士源的《孟浩然集序》說:“文不按古,匠心獨妙。”這就是創(chuàng)新。
“匠人”有了初心,不斷提升技藝,就有了“匠心”。這就是創(chuàng)新,就是總理說的“增品種、提品質、創(chuàng)品牌”。能夠“匠心獨運”了,“匠人”就開始成長為“巨匠”?!敖橙恕背蔀椤熬藿场钡倪^程,就是幾十年如一日,下苦功追求卓越的過程;“匠人”成為“巨匠”的那一刻,也就是吉姆?柯林斯說的,完成了從優(yōu)秀到卓越的轉變。
所以,從現(xiàn)實來說,工匠精神不是讓大家只做一個工匠,而是在工作中提升自我,在工藝、技術、創(chuàng)新、生產和品質等方面完善自己,做大做強。同樣,在新時期的市場環(huán)境下,我們的企業(yè)也要提升競爭力,趕超國際差距。
(節(jié)選自遲宇宙《什么是真正的“工匠精神”?》)材料二
今天,我們迎來了一個更加注重精細品質和獨特體驗的時代。
一位作家說過,能將胡辣湯做得顧客盈門、生意紅火,和能讓火箭上天沒有本質的區(qū)別。職業(yè)與職業(yè)沒有高低貴賤的差別,但人與人卻從來都有職業(yè)品質、專業(yè)精神的分殊。工匠精神厚植的企業(yè),一定是一個氣質雍容、活力涌流的企業(yè)。崇尚工匠精神的國家,一定是一個擁有健康市場環(huán)境和穩(wěn)健人文素養(yǎng)的國家?!皩a品當成藝術,將質量視為生命”,正是這樣的極致追求,將我們帶往一個更為不凡的世界。
一盞枯燈一刻刀,一把標尺一把銼,構成一個匠人的全部世界。別人可能覺得他們同世界脫節(jié),但方寸之間他們實實在在地改變著世界:不僅賦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著社會的審美追求,擴充著人類文明的邊疆。工匠精神從來都不是什么雕蟲小技,而是一種改變世界的現(xiàn)實力量。堅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壇,也不是鼓勵離群索居、“躲進小樓成一統(tǒng)”,而是為了擦亮愛崗敬業(yè)、勞動光榮的價值原色,高樹質量至上、品質取勝的市場風尚,展現(xiàn)創(chuàng)新引領、追求卓越的時代精神,為中國制造強筋健骨,為中國文化立根固本,為中國力量凝神鑄魂。
將一門技術掌握到爐火純青,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內涵又遠不限于此。有人說,“沒有一流的心性,就沒有一流的技術”。的確,倘若沒有發(fā)自肺腑、專心如一的熱愛,怎能有廢寢忘食、盡心竭力的付出;沒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類拔萃、巧奪天工的卓越;沒有冰心一片、物我兩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動,腳踏實地的篤實。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誠意的生命哲學,也有技進乎道、超然達觀的人生信念。從贊嘆工匠繼而推崇工匠精神,見證社會對浮躁風氣、短視心態(tài)的自我療治,對美好器物、超凡品質的主動探尋。我們不必人人成為工匠,卻可以人人成為工匠精神的踐行者。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氣質,我們的時代將以怎樣的面貌被歷史書寫,取決于我們每個人的表現(xiàn)。工匠精神是手藝人的安身之本,亦是我們的生命尊嚴所在;是企業(yè)的金色名片,亦是社會品格、國家形象的榮耀寫照。工匠精神并不以成功為旨歸,卻足以為成功鋪就通天大道。
(節(jié)選自《人民日報》2016年4月30日,李斌《以工匠精神雕琢時代品質》)
材料三
從電影的制作規(guī)模來說,《長津湖》絕對稱得上“史詩級”的,單就劇本來說,軍事專家蘭曉龍打磨了整整五年,初稿多達13萬字,在導演的建議下反復修改刪減到了6萬字。為了拍好這部“紀念碑”一樣的電影,軍事專家和歷史顧問在拍攝過程中全程坐鎮(zhèn)。從籌備到拍攝,整個劇組用了兩年多的時間,7萬多名群眾演員參與了拍攝過程,演出《勇士》的人幾乎都是劇組特別邀請的退役老兵。志愿軍身上的棉服、胸章、綁腿全都一比一還原,槍、炮、子彈甚至連“坦克”都是劇組在國防部的幫助下造出來的,能開能走,外形一模一樣,耗資巨大卻仍然擺脫不了因為戲份被炸毀的命運。就連《長津湖》中出現(xiàn)的每一次行軍和戰(zhàn)爭場面,都是由導演、編劇還有軍事專家一起精心設計的,絕對讓人挑不出錯來。
看過《長津湖》的觀眾反饋,影片在塑造人物形象上下足了功夫,使這部戰(zhàn)爭片看起來有血有肉。每位主演進組之后都要和導演、編劇一起寫角色的人物小傳,不把人物的性格琢磨透,誰都別想開機!對此,導演陳凱歌說:“戰(zhàn)爭電影倘若不能塑造出讓觀眾印象深刻的人物,是很難成功的。因為在不知道為何而戰(zhàn)、與誰作戰(zhàn)的情況下,創(chuàng)作者和觀眾都是沒有情感寄托的。如果沒有鮮活的人物,戰(zhàn)爭場面拍得再多,觀眾可能都不太在意。只有當觀眾覺得電影中的人物值得追隨,戰(zhàn)爭電影才有了意義?!边@部電影是為了中國人那份偉大的精神而拍攝的。
(摘編自《人民日報》)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認為“工匠精神”的核心是追求卓越與創(chuàng)新,“完善自己,做大做強”就是發(fā)揚工匠精神,從優(yōu)秀到卓越的過程。
B.材料二認為“工匠精神”是一種改變世界的現(xiàn)實力量,“將產品當成藝術,將質量視為生命”是“工匠精神”的具體體現(xiàn)。
C.材料三認為“工匠精神”是對文藝作品“史詩級”的精致追求,拍攝《長津湖》就是為中國人的那份工匠精神而拍攝的。
D.三則材料從不同方面對“工匠精神”進行深入分析,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為行業(yè)發(fā)展乃至中國社會提供了精神力量。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要想發(fā)揚“工匠精神”,就要鼓勵守著“一盞枯燈一刻刀,一把標尺一把銼”,“躲進小樓成一統(tǒng)”安靜地、實實在在地改變世界。
B.要想發(fā)揚“工匠精神”,就要提倡在工作中腳踏實地、不斷地提升自我,安心做一個工匠,將一門技術掌握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C.要想發(fā)揚“工匠精神”,就要明白“沒有一流的心性,就沒有一流的技術”,只要冰心一片、物我兩忘,就一定有巧奪天工的卓越。
D.要想發(fā)揚“工匠精神”,就要像《長津湖》中每個主演把人物的性格琢磨透才開機一樣,去擦亮愛崗敬業(yè)、勞動光榮的價值原色。
(3)結合材料內容,下列選項中最能支持“工匠精神并不以成功為旨歸,卻足以為成功鋪就通天大道”觀點的一項是
A.無為藝精心,何患不功名。
B.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C.凡物各自有根本,種禾終不生豆苗。
D.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4)請簡要分析材料二的論證思路。
(5)各行各業(yè)都在呼喚“工匠精神”的回歸,如果你要參加學校組織的“新時代的中學生要發(fā)揚工匠精神”座談會,請根據材料列出發(fā)言要點。組卷:15引用:10難度:0.5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6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文本一:
琥珀色的篝火
烏熱爾圖 獵人尼庫和兒子秋卡,還有妻子塔列走在山路上。
尼庫高個頭,黑黑的臉,拉得挺長,顯得很難看。兒子頭發(fā)蓬亂,牽著馴鹿,跟在父親身后。母親騎在一頭粗壯的馴鹿上,弓著腰,垂著頭,用深綠色的頭巾包住額頭。
黃昏,林子里傾斜的光線變成了玫瑰色。鳥兒發(fā)出悅耳動聽的音調,可誰也沒有興趣理睬它們。
“爸爸!太陽快下去了,還沒到呀?”
尼庫緊繃著臉,沒說什么。他把目光投向妻子。妻子臉色蒼白,眼神暗淡無光。他皺起眉頭,心好像被什么揪著。
太陽悄悄地溜走了,他們來到小河邊的露營地。秋卡把母親扶下馴鹿,扯過一張犴皮鋪在地上,讓母親躺在那里。篝火著了起來。吊鍋里燉的肉粥咕咕地翻著氣泡。從尼庫背后傳來塔列的咳嗽聲和低沉的呻吟。
“我……真挺不住了……咳……我胸口里有什么東西壞了。”
“你累了,別瞎說。明天翻過前面的山脊,下午就能趕到公路。晚上就住上醫(yī)院了?!?br />“醫(yī)院也……”她的聲音很低。
“上次你真不該從醫(yī)院跑回來?!?br />“在山上……我死了也不覺得難受……我真不想下山……真要死的話,我也得埋在山上?!逼拮訜o力地說。
“你別說了,好不好?”
“我知道你心煩。為我,還為那些腳印!”
“你也看見了?那幾只鳥兒,真是笨透了。離小路只有幾步遠,硬是沒看見?!?br />“尼庫,你想去,可你怕我……”塔列打起精神瞧著丈夫,“你去吧!他們可是三個人呀!你去吧,我道你在等我這句話?!?br /> 尼庫轉過身來,凝視妻子失去血色的臉。這張臉罩了一層橘黃色的火光。
“秋卡,你明天送媽媽下山看病。”
“那你去哪兒?”
“去找那三個人。你沒看見腳?。克麄兡鞘敲月妨?,”
林子里走夜路比白天費力,尼庫穿過黑幽幽的密林。大雨潑下來了,他被淋得渾身精濕,這樣冷颼颼的秋雨是能凍死人的。雨勢漸漸弱下,他終于發(fā)現(xiàn)了尋找的目標,是三個陌生的城里人。一個孩子似的年輕人,一個戴眼鏡的老人和一個中年人,他們已經凍僵了。
他在林子里找來枯木,掏出火柴,嚓的一聲,微小的火花在那堆木頭上跳了一下,冒起一縷青煙?;鸹ㄗ兂苫饒F,發(fā)出呼呼的燃燒聲。一堆篝火著了起來,火光是琥珀色的,很好看。
他把凍僵的人拖到火堆邊,奔來奔去搭起帳篷,鄂溫克式簡易帳篷里的火很旺,熱氣逼人。他把三人濕透的外衣脫掉,掛在火堆上面的枝杈上。拿出帶來的烤餅、烤肉,攤在火堆邊。他再也撐不住了,難以忍受的饑餓,極度的疲勞,使他頭暈、想吐。他還想干點什么,可失去頭腦支配的肉體,癱軟在火堆邊。他想起妻子和兒子,真想象不出他們是怎樣度過這場暴雨的。
“你們怎么樣?塔——列!”
他用手臂支撐沉重的身體:“我要回去!”他太累了,腦袋越來越沉,身子一歪,昏睡過去。不知睡了多久,朦朧中他感到全身各部位針刺般疼。他醒了,天已大亮,眼前晃動者三個陌生人的面孔。
“醒了,他醒了!”年輕人嚷了起來。
“您救了我們的命!”戴眼鏡的老漢嘴唇在抖,眼眶濕了。
他坐起來,瞅瞅他們,沒說什么。他覺得不論哪一個鄂溫克人都會像他這樣干的。
他站起身,肩膀晃了晃,他覺得腰、腿一夜之間變得十分僵硬。
“您餓了吧?”老漢問,“真對不起!餅和熟肉讓我們吃光了?!?br />“光了好——我去打獵?!彼钙饦?,朝林子走去。
這次很順利,他把獵物扛了回來。三個人瞪大了眼睛焦急地等待著他。
“你們——那個樺樹林穿過去——找到小河——順流水走——半天——半天就到了——就能回到家。”說罷,他操起獵槍,轉過身去。
“大叔——”年輕人在他背后喊他。
“大叔——”戴眼鏡的老漢也這樣稱呼他。
“您—別走!我們還會迷路的,”
他的心猛地被什么東西緊緊拉住了,轉過身,呆呆地站在那里。
他終于放棄走的念頭,緩緩放下獵槍。他們生火做飯,時間過得真快。尼庫抿著嘴角,不說也不笑,可心里痛快。不知什么東西使他暫時忘記了憂愁,把他的心同陌生人連在一起。
有什么響聲?他一頭沖進樺樹林,呆立在那里。被樹枝劃傷臉蛋、撕破外衣的秋卡,可憐巴巴地站在他面前。
“你來干什么?”他吼起來,“你媽媽怎么樣?”
“爸爸,橋斷了,大水沖的。公路上一個汽車也沒有……”
“別說了,你媽媽怎么樣?”
秋卡用手捂住眼睛,淚珠順著指縫流出來。
“媽說,等你回去,見你一面……才……”
“走!我們快點走!”
尼庫回頭望了塑,他知道那些迷路人很快就會找到出去的路。
灰蒙蒙的密林像黑綠色的海,淹沒了父子的身影。
“大叔—”
從他們背后傳來喊聲。是那三個人的呼喚。
森林沉默了……
(選自《民族文學》,有刪改)文本二:
“矛盾沖突”一詞在現(xiàn)實中是指面對同一事件,人與人之間出現(xiàn)不同的看法和見解,同時又對對方的看法持反對意見。高爾基曾表示:“在有著鮮明人物的那些地方,必定存在著矛盾沖突?!痹谖膶W作品中,“矛盾沖突“則是用來展現(xiàn)人物自身、人與人之間、人與環(huán)境之向復雜關系的特殊藝術形式?!懊軟_突”是形成人物個性的基礎,能夠塑造具有沖擊力的人物性格,也是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的重要動力。
(選自李宗剛《文本的張力與歷史的合力》)(1)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三個迷路的人是來自城市的外來者,寫他們的遇險及獲救,意在表現(xiàn)現(xiàn)代文明與傳統(tǒng)文明的沖突與交融。
B.尼庫一家沒有興趣理踩鳥兒悅耳動聽的音調,主要因為他們著急下山帶塔列去醫(yī)院看病,心情郁悶沉重。
C.妻子塔列重病在身,依然眷戀故土,同時又善解人意,理解丈夫?!澳闳グ伞?,減少了丈夫的顧慮和糾結。
D.本文既贊美了獵人尼庫,又贊美了以尼庫為代表的傳統(tǒng)鄂溫克人,字里行間透著作者對他們的濃濃深情。
(2)下列對文章藝術特點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運用外貌、動作、心理等描寫刻畫人物,塑造了熱情善良、舍己為人的鄂溫克獵人形象,展現(xiàn)了這個民族的精神氣質。
B.小說結尾對尼庫的呼喚表達了這三個人對尼庫深深的敬意和不舍,而“森林沉默了……”耐人尋味,給讀者留下無盡的想象空間。
C.小說采用明暗線交織的結構。明線寫秋卡送媽媽下山看病,暗線寫尼庫冒著大雨救助迷路人。情節(jié)緊湊,充滿張力。
D.小說語言富有表現(xiàn)力,人物對話生動凝練,充分展現(xiàn)了人物個性。對自然環(huán)境的描寫細膩形象,令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3)“琥珀色的篝火”作為小說標題,有什么象征意義?
(4)請結合文本二的觀點,試舉兩例分析尼庫救人中體現(xiàn)的矛盾沖突及作用。組卷:16引用:3難度:0.5
二、古代詩文閱讀(34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17分)
-
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韓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無名位。愈生三歲而孤,養(yǎng)于從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學儒,不俟獎勵。洎舉進士,投文于公卿間,故相鄭余慶頗為之延譽,由是知名于時。
尋登進士第。宰相董晉出鎮(zhèn)大梁,辟為巡官。府除,徐州張建封又請其為賓佐。愈發(fā)言真率,無所畏避,操行堅正,拙于世務。德宗晚年,政出多門,率相不專機務。宮市之弊,諫官論之不聽。愈嘗上章數(shù)千言極論之,不聽,怒,貶為連州陽山令。
風翔法門寺有護國真身塔,塔內有釋邊文佛指骨一節(jié),三十年一開,開則歲豐人泰。王公士底,奔走舍施,唯恐在后。百姓有廢業(yè)破產、燒頂灼臂而求供養(yǎng)者。愈素不喜佛,上疏諫之,憲宗怒甚,乃貶為潮州刺史。
愈性弘通,與人交,榮悴不易。少時與洛陽人孟郊、東那人張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稱薦于公卿間。而籍終成科第榮于祿仕后雖通貴每退公之隙則相與談宴論文賦詩如平昔焉而觀諸權門豪士,如仆隸焉,瞪然不顧。而頗能誘厲后進,館之者十六七,雖晨炊不給,怡然不介意。大抵以弘獎仁義為事,凡嫁內外及友朋孤女近十人。
(節(jié)選自《舊唐書?韓愈傳》)(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而籍終成科第/榮于祿仕后/雖通貴/每退公之隙/則相與/談宴論文/賦詩如平昔焉/
B.而籍終成/科第榮于祿仕/后雖通貴/每退公之隙則相與談宴/論文賦詩/如平昔焉/
C.而籍終成科第榮于祿仕后/雖通貴/每退公之隙/則相與談宴/論文/賦詩/如平昔焉/
D.而籍終成科第/榮于祿仕/后雖通貴/每退公之隙/則相與談宴/論文賦詩/如平昔焉/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字,又稱“表字”。字和名有密切的關系,往往是名的注解、補充和延伸。“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br />B.進士,科舉制度中股試中榜者為“進士”,殿試時的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的稱號,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探花,第三名稱榜眼。
C.宮市,原意指宮廷內所設的市肆。唐德宗貞元末年,宮中派宦官到民間市場強行買物,口稱“宮市”,實為掠奪。
D.法門寺,被譽為皇家寺廟,因安置釋迦文佛的指骨舍利而成為舉國仰望的佛教圣地。法門寺佛塔被譽為“護國真身寶塔”。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A.韓愈從小失去母親,跟隨父親和兄長。等到考進士時,把自己的文章在公卿之間投送,鄭余慶很欣賞他,積極地稱贊他,因此他在當時很出名。
B.韓愈說話直爽坦率,不去刻意躲避和忌諱什么,他的品德專一而正派,不擅長處理世俗事務。
C.宮市的弊端很明顯,但諫官們反復提意見皇帝也不接納。韓愈曾經上了幾千字的奏章極力批判這件事,皇帝不聽反而很生氣,把他貶為潮州刺史。
D.韓愈性情寬宏通達,與他人交往,就像對待奴仆那樣,瞪起眼睛不予理睬。他跟孟郊、張籍的友情,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4)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教材里句子)
②館之者十六七,雖晨炊不給,怡然不介意。(選文里句子)組卷:1引用:1難度:0.6
-
9.閱讀下面的文字,概括中國社會“鄉(xiāng)土性”的三個表現(xiàn)。(每個表現(xiàn)不超過5個字)
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xiāng)土性的。那些被稱為土頭土腦的鄉(xiāng)下人是中國社會的基層。我們說鄉(xiāng)下人土氣,這個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義是指泥土。鄉(xiāng)下人離不了泥土,靠種地謀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貴。農業(yè)直接取資于土地,種地的人搬不動地,長在土里的莊稼行動不得,土氣是因為不流動而發(fā)生的。鄉(xiāng)土社會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會。人們常態(tài)的生活是終老是鄉(xiāng),這是一個“熟悉”的社會,沒有陌生人的社會。組卷:37引用:7難度:0.6
五、寫作(60分)
-
10.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某部隊制定了這樣一個方案:對于出色完成任務的新兵,給予熱烈地表楊;對于表現(xiàn)很差的新兵,給予嚴厲地批評。結果發(fā)現(xiàn),新兵在受到批評后很容易進步,而在受到表揚后往往做得更差。
卡耐基說過:“人生來就是喜歡被人稱贊的,用這樣的教育方式對待孩子,可以讓孩子在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健康快樂地成長,能夠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br /> 表揚與批評,哪種方式更利于人的成長?請根據以上材料,寫一篇文章,表達你的認識與評價。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6引用:1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