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廣西玉林市容縣八年級(下)期末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5/1/2 6:30:2
一、閱讀理解。
-
1.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小題。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zhàn)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
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yīng)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下列對詩歌的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h2>組卷:46引用:2難度:0.6 -
2.閱讀下面兩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雖有嘉肴??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乙]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1)對下列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不知其旨也 旨:味美 B.然后知困 困:困頓,窘迫 C.大道之行也 大道: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時代的政治制度 D.講信修睦 修:培養(yǎng)
A.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后能自我反思。
B.故曰:教學相長也——所以說,“教”和“學”是互相促進的。
C.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因此人們不單敬愛、奉養(yǎng)自己的父母,不單疼愛、撫育自己的子女。
D.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人們把不喜歡的東西拋棄在地上,是因為認為沒有必要自己藏著。
(3)下列對兩篇選文的理解和評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兩文都出自相傳由西漢經(jīng)學家戴圣編纂的《禮記》,該書匯編了戰(zhàn)國至秦漢的儒家論著。甲文重點論述了“教學相長”的道理,乙文闡明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
B.兩文對現(xiàn)代人都很有指導(dǎo)意義。甲文是《禮記?學記》中的一段,文中“教學相長”的觀點強調(diào)的是教師和學生的互相促進,對今天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都具有啟發(fā)意義。乙文的“大同”社會是許多進步思想家和社會改革家所向往的目標,也是我國社會思想史上的一份寶貴財富。
C.兩文在論述上都講究鋪排的效果。甲文前三句均為對偶句式,第一句以“嘉肴”與“至道”對舉,讓讀者更好地體會二者的相似性,第二句和第三句論述教與學的關(guān)系,雙管齊下,更為合理、嚴謹、全面。乙文則用排比句來增強氣勢。如“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一貫而下,氣勢十足。
D.兩文在寫作手法的運用上有所不同。甲文的開頭將“嘉肴”與“至道”進行類比,指出學習的重要性;乙文的結(jié)尾“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笔侨牡目偫ㄕZ,就是拿現(xiàn)實社會跟這個理想的“大同”社會作對比,指出現(xiàn)實社會中諸多的黑暗現(xiàn)象如搞陰謀、盜竊財物、作亂等等,在“大同”社會里將不復(fù)存在。組卷:30引用:2難度:0.5 -
3.下面依次對《朝花夕拾》《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西游記》《水滸傳》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18引用:4難度:0.8
三、寫作。
-
9.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讀書是精神的旅行,讀書是思想的成長。班級擬開展“讀書分享會”交流活動,任選以下兩種形式中的一種分享自己的故事或感悟。
??請你以“讀書塑造美麗人生”為題寫一篇演講稿,談?wù)勛x書對個人成長的意義和影響。
??要求:符合相應(yīng)文體的規(guī)范,切合題意,表達意圖明確。內(nèi)容具體充實,中心思想明確,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能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組卷:9引用:3難度:0.6 -
10.你也可以“我沉浸在這本書中”為題,寫一篇記敘文,和同學分享你的讀書經(jīng)歷、感受和收獲。
要求:符合相應(yīng)文體的規(guī)范,切合題意,表達意圖明確。內(nèi)容具體充實,中心思想明確,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能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組卷:6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