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選擇性必修中冊《第8課 荷花淀 小二黑結(jié)婚(節(jié)選) 黨費》2022年同步練習卷(3)
發(fā)布:2024/12/27 18:30:4
一、語言文字運用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平順是國家級貧困縣,但是,她貧困得異常富有。
平順富有的恰是從前造成貧困的那些奇絕之山。從前,美是不能當飯吃的,也不能換錢。當年湖南張家界就曾是個美得絕倫卻窮得吃不上飯的例證。那時,張家界的窮和美也都是因為山。那山是太奇絕了,但缺路,少礦,又不能種糧食,那奇絕之美就只有藏在深閨人未識了。
到了平順才明白,八百里太行山從中原大地拔地而起,就是起自山西的平順。乘汽車一進平順的大山,車在彎彎轉(zhuǎn)轉(zhuǎn)的山路上逐漸上升,但見計程器數(shù)字不斷增加,卻不見前進的距離怎么長。當車順山路拐了幾個山谷,奇異的景象便接連出現(xiàn)了:那連綿的幾乎發(fā)烏的山,漸漸地變成了魚鱗狀,遍體均勻地長出無數(shù)白色魚鱗似的——那是禿山上等距離鑿出的石坑壘成了石堰,再從很遠處擔來泥土填進坑里,栽上小樹苗。
平順許多山都是這樣綠起來的。與南方的山比,那綠看上去簡直微不足道,但那可是揮鐵錘鋼釬,一下下鑿山石注血汗,把一座一座石頭山染綠的?。?br /> 在石頭上植滿樹,可不光是為了好看養(yǎng)眼,更是為了省出土地來種谷子聽聽民間藝人演唱的《谷子好》吧,詞兒是去世多年的大作家趙樹理寫的,他在平順三里灣村深入生活十多年,用的全是農(nóng)民話:“……谷子好,谷子好,又有糠,又有草,喂豬喂驢喂騾馬,好多社里離不了……谷子好,谷子好,可惜近來種得少,不說咱們不重視,還說谷子產(chǎn)量小……
(1)下列各句中的省略號,和文中省略號作用相同的一項是
A.我自己終于也變成了包弟,沒有死在解剖桌上,倒是我的幸運……
B.那是……實在,……我說不清……其實究竟是否有魂靈,我也說不清。
C.“革命革命,革過一革的,……你們要革得我們怎么樣呢?”老尼姑兩眼通紅地說。
D.傳的名目很繁多:列傳,自傳,內(nèi)傳,外傳,別傳,傳,小傳,……而可惜都不合。
(2)比喻具有相似性,請據(jù)此對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所用比喻進行簡要分析。
(3)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可以改寫成:“那缺路少礦又不能種莊稼的山是太奇絕了?!睆恼Z義上看二者基本相同,為什么說原文表達效果更好?組卷:19引用:6難度:0.5
二、古代詩歌閱讀
-
4.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各題。
長歌續(xù)短歌①
李賀
長歌破衣襟,短歌斷白發(fā)。
秦王②不可見,旦夕成內(nèi)熱。
渴飲壺中酒,饑拔隴頭粟。
凄涼四月闌,千里一時綠。
夜峰何離離,明月落石底。
徘徊沿石尋,照出高峰外。
不得與之游,歌成鬢先改。【注】①本詩寫于李賀考進士受到排擠打壓之后。②秦王:指唐憲宗。李賀在世時,憲宗有一定作為。李賀對這樣的君主是寄予希望的。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開頭兩句化用樂府詩題,用語新穎奇特,體現(xiàn)李賀詩歌長于煉字的特點。
B.五、六句寫內(nèi)熱之因,百姓忍饑挨餓,自己不能面陳“秦王”,只能借酒澆愁。
C.七、八句寫夏日之景,草木蔥蘢,自己卻倍感凄涼,樂景寫哀情,意味深長。
D.本詩感情深沉,一唱三嘆,反復渲染,抒發(fā)了政治理想不能實現(xiàn)的悲憤之情。
(2)前人評李賀詩“感怨刺懟,寄托遙深,頗得《離騷》的神髓”,請結(jié)合“夜峰何離離,明月落石底”二句談?wù)勀愕睦斫狻?/h2>組卷:45引用:10難度:0.6
三、現(xiàn)代文閱讀。
-
5.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文本一
套不住的手
趙樹理
白云崗公社大磨嶺大隊有個教練組,任務(wù)是教初參加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人學技術(shù),兩個做活質(zhì)量最高的老農(nóng)民當教師,陳秉正兼任組長,王新春兼任副組長。組員是流動的,經(jīng)常分配在各小隊。
組長陳秉正已經(jīng)是七十六歲的老人了,按一般慣例,這樣大歲數(shù)的人本來早就該不參加主要勞動,可是這老頭身體特別強健,在年輕時候一個人可以抵一個半人做活;如今雖說老了,一般青年小伙子還有點比不上他。他教人做活,不但要求規(guī)格,而且要教架勢。因為規(guī)則太多,徒弟們記著這樣忘了那樣,有時候腰太直了,有時候步子亂了,有時候下鋤沒有計劃……陳秉正老人不住口地提醒著這一個,招呼著那一個,也常常隨時打斷他們的工作重新示范。
徒弟們練架勢練得累了,老組長陳秉正便讓他們休息一陣子。自己就招呼梯田下邊溝岸上教徒弟們種田地的副組長王新春過來閑談一會。陳秉正一見王新春就伸出手來和他握手,王新春卻常是縮回手去躲開。王新春比陳秉正小十來歲,和陳很友好,就是怕和他握手,因為被他握住就像被鉗子夾住那樣疼。
陳秉正的手確實和一般人不同:手掌好像四方的,指頭粗而短,而且每一根指頭都展不直,里外都是繭皮,圓圈的指頭肚兒都像半個蠶繭上安了個指甲,整個看來真像用樹枝做成的小耙子。王新春對周圍的青年人說:“沒有那兩只手,咱們現(xiàn)在種的這塊地恐怕還是荒坡哩!這些地都是他老哥和咱們現(xiàn)在的大隊長父子倆一攫頭一攫頭剜開、一條堰一條堰壘起來的?!?br /> 一次,有個年輕人練架勢練得不耐煩了,說:“怨不得我們學不會,誰讓我們沒有長那樣一雙手哩!”陳秉正一本正經(jīng)地說:“是叫你們學成我這手,不是叫你們長成我這手!不是開山,我這手也長不成這樣;不過上輩人把山都開了,以后又要機械化了,你們的手也用不著再長成這樣了!”
陳老人雖然不希望別人的手長成那樣,可是他對他自己已經(jīng)長成那樣的一雙手,仍然覺著是足以自豪的。土改以后,陳秉正老漢家里的收入也豐裕起來了。兒孫們?yōu)榱吮Wo老人那雙勞苦功高的手,給他買了一雙毛線手套,他接過來一看說:“這雙手可還沒有享過這個福!”向手上試著套了一套,巴掌不夠?qū)?,指頭也太細、太長,勉強套上去,把巴掌那一部分撐成方的了,指頭的部分下半截都撐粗了一點,上半截卻都還有個空尖兒。兒子陳滿紅說:“慢慢用著就合適了!”老人帶好了握了握、伸了伸說:“還好!”說罷,脫下來交給滿紅媳婦說:“暫且給我放過去吧!”兒媳婦也說:“爹!你就帶上走吧!到地里手不冷?”老人說:“戴上它搬石頭不利落!”說著就放下走了。
以后別的活兒又陸續(xù)接上來——鍘干草、出羊圈、窖蘿卜、捶玉米……哪一種活兒也不好戴著手套做,老人也就忘了自己還有一雙手套。
一天,白云崗有個物資交流會。滿紅媳婦勸老人說:“現(xiàn)在這些雜活計又不用您教多少技術(shù),您還是休息一天去逛逛吧!”老人答應(yīng)了。老人換了一件新棉襖,用新腰帶束住腰。滿紅媳婦說:“這回可帶上您的手套吧!”說著把手套給他拿出來,他帶上走了。
他走到白云崗,逛了半條街,剛走過公社門口,看見山貨部新運來一車桑杈,售貨員忙著正往車下搬。這東西在這地方已經(jīng)二年不見了,不論哪個隊原有的都不夠用。他以為機會不可錯過。轉(zhuǎn)眼工夫,就來了十來個人,每人拿著一柄看;見買杈的越來越多,他把手套卸下來往懷里一裝,胡亂搶到手五柄,其余的就叫別人拿完了。他付了錢,把杈捆起來扛上,就返回原路走出白云崗村。一出了村,他覺人也不擠了、路也寬敞了,這才伸手到懷里摸他的手套。他摸了半天只有一只;放下籃子和桑杈,解開腰帶抖搜了一下,也仍然不見那一只。他知道一定是丟在山貨部里了。他想:“丟就丟了吧!拿上它也沒有多少戴它的時候!”可是走了不幾步,就又想到“孩子們好心好意給買上了,丟了連找也不找一趟,未免對不起他們”,這才又扭回頭來重新返回白云崗物資交流大會上的山貨部來。幸而售貨員早已給他拾起來放在賬桌上,見他來找就還了他。
隔了好久,陳秉正老人又被評選為本年的勞動模范,要到縣里去出席勞模大會。他除換上新棉襖和新腰帶外,又把他的手套帶上。
會議一共開三天半,老人又是聽報告、又是準備發(fā)言,和大家一樣忙個不了,直到第四天上午聽罷了縣委的總結(jié)報告,才算了結(jié)了一宗事。下午吃過午飯,人們差不多都想上街逛逛,老人束上腰帶,戴上手套,也走出了房間。他住的招待所因為剛剛裝修完,院子還來不及清理。院里有兩截剩余木料礙著路,他總覺著不太順當。他想:“把它轉(zhuǎn)過一邊不就好走了嗎?”他把手套卸下來放在階臺上,就來動手轉(zhuǎn)木料。等到把院子都清理完了,才發(fā)現(xiàn)手套又丟了?!八懔?,不找它了!這手套對我也沒多大用處!”老人干脆放棄了。后來還是招待所的員工幫他找到,洗干凈還給了他。
第二天他回到家,換過衣服之后便把手套還給兒媳婦說:“這副手套還給你們吧!我這雙手是戴不住手套的!”
文本二
我也曾寫過一些篇小說,都不怎么出色。每逢讀到趙樹理同志的小說,我總得到一些啟發(fā),學到一些竅門兒。最近,看到他的一篇新作——《套不住的手》,滿心歡喜,情不自禁地想寫出點個人的體會。
作品文字極為樸素嚴整,相當細致地描寫了不少農(nóng)村勞動的經(jīng)驗,這些經(jīng)驗非久住農(nóng)村而又熱愛耕作的人不會寫出。不過,假若不拿一雙手套貫串起來,恐怕就顯著瑣碎一些。這雙手套把零散的事情聯(lián)綴起來,有起有落,頗為巧妙。事情本來不相干,而設(shè)法用一條線穿上,就顯出些藝術(shù)的手段。我看得出:樹理同志知道多少關(guān)于老農(nóng)陳秉正的事,假若他高興,他可以寫一大本《老農(nóng)陳秉正傳》??墒?,他只由手套寫到老人的手。有了這雙手,我們也就看見陳老人的最可愛的性格與品質(zhì)。這也就夠了,既不需要手套,也無須寫一本傳記。不過是一雙手啊,可是創(chuàng)造世界的不是別的,而的的確確是仗著這么一雙手。這篇作品不是小題大作,而是大題小作,篇幅不長,而意義很大。
(摘編自老舍《讀<套不住的手>》,有刪改)
(1)下列對材料一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通過對一個飽經(jīng)滄桑老農(nóng)民手的真切描繪,刻畫出一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技術(shù)、思想覺悟都很高的農(nóng)民形象。
B.小說的語言既質(zhì)樸平易又生動幽默,如“真像用樹枝做成的小耙子”,口語化很明顯,達到了通俗化和藝術(shù)化高度統(tǒng)一。
C.小說情節(jié)可分為兩個部分,先集中刻畫陳秉正“手”的故事,再集中講述“手套”的故事,后者是對前者的延伸。
D.小說通過對像陳秉正這樣的勞動人民的贊美,謳歌了他們熱愛勞動的優(yōu)秀品質(zhì),間接批判了當時社會上一些歧視勞動的現(xiàn)象。
(2)下列與文本有關(guān)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趙樹理在創(chuàng)作上特別注重從農(nóng)村生活和勞作中選取題材,語言生動活潑又通俗易懂,具有獨特的藝術(shù)韻味,體現(xiàn)了他一貫的寫作風格。
B.老舍認為,作品抓住了人物的典型特征,對陳秉正老人的手進行特寫,以小見大,比《老農(nóng)陳秉正傳》的藝術(shù)效果要好。
C.《套不住的手》構(gòu)思巧妙,老舍贊其以“手套”串聯(lián)情節(jié),故事有起有落,讓人意識到:這是一雙普通農(nóng)民的手,也是一雙不平凡的手。
D.標題“套不住的手”,讓讀者對這雙手產(chǎn)生“為何套不住”的思考,引發(fā)了讀者的閱讀興趣。
(3)趙樹理是如何刻畫陳秉正這一人物形象的,請結(jié)合材料簡要分析。
(4)老舍讀趙樹理的小說,總能“學到一些竅門兒”。請結(jié)合材料一,分析作者在謀篇布局上的“竅門兒”。組卷:62引用:35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