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天津市靜海區(qū)四校高一(上)段考歷史試卷(12月份)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共30題;每題2分,共60分)

  • 1.如圖為中國舊石器時代重要人類遺址分布圖,觀察此圖,你能獲得的歷史信息是( ?。?br />菁優(yōu)網

    組卷:14難度:0.6
  • 菁優(yōu)網2.從圖1、圖2中,能反映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痕跡是(  )

    組卷:3引用:6難度:0.6
  • 3.商鞅變法規(guī)定:強制大家庭拆散為個體小家庭;“廢井田,開阡陌”,授田于百姓。據此可知,商鞅這些變法措施( ?。?/h2>

    組卷:6引用:20難度:0.7
  • 4.下列思想家及主張中,對應不正確的是( ?。?/h2>

    組卷:5引用:10難度:0.9
  • 5.戰(zhàn)國時期,許多諸侯國為實現富國強兵而進行變法改革,其背景按因果關系排序合理的是( ?。?br />①生產力發(fā)展
    ②鐵農具和牛耕使用
    ③新興地主階級壯大

    組卷:1難度:0.7
  • 6.柳宗元在《封建論》中說到:秦“有叛人而無叛吏”,漢“有叛國而無叛郡”,唐“有叛將而無叛州”,其意在表達( ?。?/h2>

    組卷:10引用:5難度:0.5
  • 7.秦朝在中央設置了三公九卿(九卿部分官員職能如表),由此可見秦朝的中央官制(  )
    官員 職能
    奉常 宗廟禮儀和教育事務
    典客 少數民族及外交事務
    宗正 皇室事務
    治粟內史 國家財政
    少府 皇室財政

    組卷:6引用:8難度:0.7
  • 8.公元前112年,漢武帝為祭宗廟,要列侯獻酎金助祭,以所獻酎金的分量不足或成色不好為借口,廢列侯106人。這段材料主要說明(  )

    組卷:10難度:0.6
  • 9.漢武帝時期推行均輸平準法,設立均輸官在各地統(tǒng)一征購貨物并轉運至各處販賣;在長安和主要城市設立平準官,利用均輸官所存物資,根據物價,貴時拋售,賤時收購。這一政策造成的主要影響是( ?。?/h2>

    組卷:4難度:0.6
  • 10.董仲舒特別強調儒家“大一統(tǒng)”思想,并得到了漢武帝的支持。從此,這一思想貫穿中國整個社會發(fā)展進程的始終,成為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理念和價值取向。下列對這一局面形成原因分析正確的是( ?。?/h2>

    組卷:13引用:7難度:0.6

二、非選擇題(共⒉題;其中31題20分,32題20分,共40分)

  • 31.閱讀下列材料與圖片,回答問題。
    材料一:順治年間先后頒布了一系列禁海令。順治十八年的禁海令寫道:“將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燒毀,寸板不許下水。凡溪河監(jiān)樁柵,貨物不許越界,時刻了望,違者死無赦?!?br />——摘編自《臺灣外記》材料二:
    菁優(yōu)網
    請回答:
    (1)依據材料一,概括清朝的對外貿易政策,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評價清朝的對外政策。
    (2)圖一、圖二所反映的歷史事件分別與哪些侵華戰(zhàn)爭有關?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當時,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外侵略擴張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上面哪個條約的簽署使列強對中國的經濟侵略進入了新階段?該條約中對中國的民族工業(yè)危害最大的是哪一條?
    (4)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圖四所反映的現象最有可能出現在哪次戰(zhàn)爭、哪個條約簽訂之后?上述圖片串起了中國近代歷史的進程,這些條約的簽訂對中國社會發(fā)展歷程的影響分別是什么?

    組卷:1引用:1難度:0.6
  • 32.近代中國向西方學習過程呈現了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的特點。下面三幅圖見證了鴉片戰(zhàn)爭后向西方學習的三個階段,請回答:
    材料一:是書何以作?曰為以夷攻夷而作,為以夷款夷而作,為師夷長技以制夷而作……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欲悉夷情者,必先立譯館,翻夷書始……夷之長技三:一戰(zhàn)艦,二火器,三養(yǎng)練兵之法。
    ——《海國圖志》材料二:1898年,張之洞在《勸學篇》中說道:“中國之禍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內?!毙麄鳌懊駲嘀f,無一益而有百害”。他提倡: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材料三:1898所,《孔子改制考》問世,對當時思想界震動很大,被梁啟超形容為“火山噴發(fā)”。這一著作打著孔子的旗號宣揚維新變法理論,還借用進化論的觀點,論證了君主立憲制是符合社會發(fā)展的潮流的。
    ——人民版《歷史必修三》材料四:我們現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李大釗《再論問題與主義》材料五:“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chuàng)立民國,平均地權”
    ——孫中山《民報》發(fā)刊詞(1905年)(1)材料一中的作者是誰?他提出了什么思想?
    (2)材料二中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是近代哪一派的觀點?該觀點的實質是什么?
    (3)材料三應是哪一派別提出的?依據材料指出他們的政治主張是什么?
    (4)材料四中提到的“兩位先生”指的是什么?它們在救治中國的黑暗方面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5)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五為哪一革命組織的革命綱領?孫中山后來將這一革命綱領進一步闡發(fā)為什么思想?他何時實現了“創(chuàng)立民國”的夢想?
    (6)通過上述材料,歸納中國近代前期思想領域(向西方學習)發(fā)展變化的主要趨勢。

    組卷:3引用:2難度:0.6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