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福建省福州十九中九年級(下)月考化學試卷(4月份)
發(fā)布:2024/7/2 8:0:9
一、選擇題(本題有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
1.垃圾分類是新時尚。垃圾一般分為以下四類,廢棄的易拉罐和塑料瓶屬于( )
組卷:22引用:2難度:0.7 -
2.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強盛的重要標志。下列做法中,不利于身體健康的是( ?。?/h2>
組卷:10引用:2難度:0.8 -
3.材料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下列物品主要由有機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h2>
組卷:3引用:2難度:0.6 -
4.某位病人體檢時檢測出的體液pH如下,其中酸性最強的是( ?。?/h2>
組卷:89引用:5難度:0.8 -
5.下列化肥是復合肥料的是( ?。?/h2>
組卷:21引用:2難度:0.8
二、非選擇題(本題有2小題,共70分)
-
16.無明顯現(xiàn)象反應的可視化是一項重要的課題,某小組以“探究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是否反應”為主題展開化學反應可視化的項目式學習。
【任務一】證明反應物的減少或消失
(1)實驗一:一體化實驗
該小組同學利用圖1所示裝置按照下列步驟展開探究。
步驟1:關閉K1,打開K2、K3,將2mL稀硫酸迅速全部注入注射器C中。
步驟2:拉動注射器B的活塞至18mL,關閉K3。
步驟3:打開K1,將2mL氫氧化鈉溶液注入注射器B中,關閉K1,充分振蕩,觀察現(xiàn)象。
通過上述實驗,能證明氫氧化鈉溶液與二氧化碳反應的現(xiàn)象是
(2)實驗二:數(shù)字化實驗
按照圖2所示進行實驗,將針筒內的水和氫氧化鈉溶液同時注入裝滿二氧化碳的燒瓶中,振蕩測得兩燒瓶內氣壓隨時間變化的趨勢如圖3所示,則曲線
【任務二】證明有新物質生成
(3)實驗三:產(chǎn)物轉化法實驗
完成下列表格:實驗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 第一組 向氫氧化鈉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振蕩,再往溶液中滴加足量 有白色沉淀生成 氫氧化鈉溶液與二氧化碳發(fā)生了反應 第二組 向氫氧化鈉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振蕩,再往溶液中滴
加足量的稀鹽酸
(4)實驗四:綠色化實驗
查閱資料:①乙醇不與NaOH、Na2CO3、CO2反應
②25℃時,NaOH和Na2CO3在乙醇中的解度如表:物質 NaOH Na2CO3 溶解度/g 17.3 <0.1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發(fā)生了反應。
【實驗總結】對無明顯現(xiàn)象的反應,證明反應發(fā)生的方法,常見思路:
①證明反應物減少或消失;
②證明組卷:155引用:2難度:0.2 -
17.位于我省的“中國天眼”FAST,其“眼鏡片”由金剛砂(SiC)制造。生產(chǎn)SiC的化學方程式為SiO2+3C
SiC+2CO↑,消耗C的質量為72kg時,理論上可生產(chǎn)SiC的質量為多少?高溫組卷:59引用:4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