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版九年級上冊《2.1 人類賴以生存的空氣》2022年同步練習卷(1)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
-
1.在人類歷史上,較早用實驗證明“空氣是由氮氣和氧氣組成”的科學家是( ?。?/h2>
組卷:4引用:1難度:0.8 -
2.下列氣體中,化學性質最穩(wěn)定的是( ?。?/h2>
組卷:5引用:1難度:0.8 -
3.下列氣體中會形成酸雨的污染物是( ?。?/h2>
組卷:0引用:1難度:0.7 -
4.下列用途中,不屬于氮氣用途的是( ?。?/h2>
組卷:5引用:1難度:0.9
二、填空題
-
11.下列事實說明空氣中含有哪些成分?
(1)木炭在空氣中燃燒:
(2)空氣是制造氮肥的原料:
(3)酥脆餅干在空氣中放置逐漸變軟:
(4)長期放在空氣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上有一層白色固體物質:
(5)小白鼠在裝有空氣的密閉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時間:
(6)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層水珠:組卷:33引用:3難度:0.5 -
12.臭氧(化學式O3)在通常狀況下是淡藍色、有魚腥臭味的氣體.臭氧不穩(wěn)定,受熱極易轉化為氧氣,并放出大量熱,臭氧的氧化能力比氧氣強很多.若將氧氣通過臭氧發(fā)生器,在放電條件下,從臭氧發(fā)生器出來的氧氣中含有3%的臭氧.
(1)O2和O3性質不同的原因是
(2)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盛有臭氧的集氣瓶中,可以看到組卷:40引用:4難度: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