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年山東省濰坊市高新區(qū)小升初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根據(jù)要求選擇正確答案。

  • 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31引用:1難度:0.4
  • 2.下列四組詞語中,字形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h2>

    組卷:18引用:1難度:0.8
  • 3.下列句子中畫線的詞語運用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ā 。?/h2>

    組卷:29引用:1難度:0.7
  • 4.下列加點字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h2>

    組卷:20引用:2難度:0.7
  • 5.下列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h2>

    組卷:39引用:2難度:0.7

二、閱讀?理解

  • 16.現(xiàn)代文閱讀。
    生命是棵長滿可能的樹??①生命猶如一棵長滿可能的樹——走出舒適區(qū)、挑戰(zhàn)“不可能”,人生才能抵達更高的境界。
    ??②走出舒適區(qū),必須勇于“再出發(fā)”。時年花甲的王澤山院士放下過往成就的包袱,苦苦實驗二十載,解決了火炸藥領(lǐng)域世界性難題,第三次走上國家科技獎領(lǐng)獎臺;周有光 50 歲前是經(jīng)濟學(xué)教授,50 歲后主持擬定我國《漢語拼音方案》,100 歲還不肯“逸我以老”,出版了多部著作。不為已有功名所累,變頂點為新起點,生命之樹自然會掛滿累累果實。
    ??③走出舒適區(qū),意味著敢于“求極限”。模擬太空失重條件訓(xùn)練,航天員若感到身體不適,可隨時按下警報器終止,但中國航天員從未發(fā)出過警報。在模擬失重的水槽里,景海鵬一泡就是三四個小時,吃飯時連筷子都拿不動。古人云: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使人痛苦者,往往蘊藏著促人強大的因子。
    ??④走出舒適區(qū),有時候需要“討苦吃”。楊善洲說,如果說共產(chǎn)黨人有職業(yè)病,這個病就是自討苦吃。從云南保山地委書記位置上卸任后,他毅然扎進大亮山植樹造林,把荒山禿嶺變成了綠洲;廣東湛江市政協(xié)原主席陳光保離休后,扛著鋤頭進山開荒,造福一方百姓。這般自討苦吃,體現(xiàn)了心念蒼生、以苦為樂,更以實績彰顯了行動的力量。
    ??⑤哲人有言,有些人過了 30歲就“死”了,因為之后的歲月里全在模仿自己,機械地重復(fù)習(xí)慣之事。模仿自己,就是待在舒適區(qū)的慣性使然。比如反復(fù)顯擺曾經(jīng)的成果,如同照了相洗了很多張照片,底片卻還是一張;比如習(xí)慣于守成、放棄了創(chuàng)新,在踟躕不前中被他人超越;比如陷入工作怪圈,忙忙碌碌裝樣子,有難度的不愿干,沒有先例的不敢干。不日新者必日退,模仿自己,難免會在舒適中“過早地死亡”。
    ??⑥安逸享樂,會讓人停留于表面的舒適區(qū)。這種舒適背后,隱藏著致命的陷阱。摒棄守成心態(tài)、抵制“舒適”吞噬,一個人才能在進取中不斷贏得新優(yōu)勢,內(nèi)心也方有長久的安寧。
    ??⑦高原之上有高峰,目標遠大者從不滿足于某個特定高度,他們常常自覺選擇離開舒適區(qū),艱難踏上新征程。面對生命這顆長滿可能性的大樹,只要肯努力,向上向善總有無限的拓展空間。
    (1)聯(lián)系上下文,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踟躕
     

    摒棄
     

    吞噬
     

    (2)本文中,作者的主要觀點是
     
    ,作者是從走出舒適區(qū),必須勇于 
     
    、敢于“求極限”、需要
     
    這三個方面來寫的。
    (3)段④中,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作者列舉了哪些事例?請簡要加以概括。
     
    。
     
    。
    (4)段⑤中,“有些人過了 30 歲就‘死’了”,請聯(lián)系上下文,談?wù)勀銓渲小八馈钡睦斫狻?br />
     

    (5)本文題目運用了
     
    的修辭手法,這樣寫的好處是
     
    。
    (6)閱讀本文給你的啟示是什么?
     

    組卷:36引用:1難度:0.4

三、習(xí)作?表達

  • 17.習(xí)作
    ??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許許多多的事情,有的已被時間的雨水沖刷得干干凈凈,有的卻在時間的長河里歷久彌新?;厥鬃哌^的路,有的使我們感到溫馨、自豪、成功、喜悅,有的讓我們悲傷、自責、痛苦、失望。請敞開你的心扉,選取你覺得值得寫的事情,完成一篇習(xí)作,題目自擬。要求:(1)要把事情的經(jīng)過寫具體。(2)注意通過語言、動作、心理等描寫,表達真情實感。(3)認真書寫,不寫錯別字。(4)不少于450字。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