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qū)八年級(上)期中生物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 1.下列屬于輻射對稱的動物是( ?。?/h2>

    組卷:93引用:14難度:0.7
  • 2.下列各項中,屬于豬肉絳蟲的特征的是(  )
    ①身體背腹扁平
    ②體壁有兩個胚層
    ③身體呈左右對稱
    ④營寄生生活
    ⑤屬于腔腸動物

    組卷:215引用:14難度:0.5
  • 3.目前我們利用下列哪種生物唾液中的物質來生產(chǎn)抗血栓藥物(  )

    組卷:51引用:13難度:0.6
  • 4.蛔蟲可寄生在人體的小腸內,不會被消化液消化,主要原因是其體表有( ?。?/h2>

    組卷:4引用:3難度:0.5
  • 5.在觀察蚯蚓時,區(qū)分蚯蚓前端和后端的標志是(  )

    組卷:268引用:16難度:0.5
  • 6.在觀察蚯蚓運動的實驗過程中,要用濕棉球使蚯蚓體表保持濕潤的主要原因是( ?。?/h2>

    組卷:17引用:7難度:0.7
  • 菁優(yōu)網(wǎng)7.“章魚哥”是動畫片《海綿寶寶》中的動畫角色,它與下面哪種“魚”屬于同一類生物( ?。?/h2>

    組卷:19引用:7難度:0.9
  • 8.對軟體動物、節(jié)肢動物的運動和呼吸的描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256引用:17難度:0.4
  • 9.動物界中種類最多、種群數(shù)量最大、分布最廣的一個類群是( ?。?/h2>

    組卷:255引用:39難度:0.7
  • 10.下列動物結構及其功能的對應關系中,不正確的是( ?。?/h2>

    組卷:7引用:2難度:0.8
  • 11.幼體不需要經(jīng)過變態(tài)發(fā)育就能進行陸地生活的動物是( ?。?/h2>

    組卷:34引用:6難度:0.5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8題,每空一分,共50分)

  • 32.某同學在飼養(yǎng)黃粉蟲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鋪在養(yǎng)蟲盒里的泡沫塑料板上有細小的噬咬痕跡,這是黃粉蟲在吃泡沫塑料嗎?該同學設計并實施了如下探究實驗進行研究。步驟1:把多只大小、生長狀況相近的黃粉蟲平均分為A、B兩組,稱重并記錄數(shù)據(jù)。
    步驟2:A組喂麥麩和菜葉,B組喂等量的泡沫塑料片,在相同且適宜的條件下喂養(yǎng)。一段時間后,觀察泡沫塑料片噬咬情況。
    步驟3:稱量A、B兩組黃粉蟲的體重,并記錄數(shù)據(jù)。
    多次重復該實驗,發(fā)現(xiàn)A、B兩組黃粉蟲體重都有所增加,B組泡沫塑料片噬咬痕跡明顯,且蟲糞中未消化的塑料成分極少。
    (1)本實驗的假設是
     
    。
    (2)本實驗控制的唯一不同的變量是
     
    ,這體現(xiàn)了實驗設計的
     
    原則;進行多次實驗的目的是
     
    。
    (3)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得出的結論是
     
    。該實驗結論可為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什么問題提供啟示?(答出一條即可)
     

    組卷:4引用:1難度:0.7
  • 菁優(yōu)網(wǎng)33.一生物實驗小組學習了昆蟲的一些知識后,了解到不同昆蟲食性的差異。下面是該生物實驗小組探究“螞蟻是否喜歡甜食”的實驗設計。
    材料用具:一截劈開的竹筒(長15cm)、一只螞蟻、一杯濃糖水、一杯清水、一個放大鏡、兩支滴管。
    實驗步驟:①如圖在竹筒的兩端,分別用兩支滴管各滴上一滴濃糖水和一滴清水,將一只螞蟻放在兩滴水之間的中點;②用放大鏡觀察螞蟻的覓食行為。
    請根據(jù)以上實驗設計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螞蟻的覓食行為屬于
     
    行為。
    (2)實驗中在一端滴加清水的作用是
     
    。
    (3)若實驗結果是螞蟻爬向濃糖水端取食,則說明
     
    。
    (4)本實驗設計的不足之處是
     

    (5)螞蟻是營群體生活的,它們的成員之間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共同維持群體的生活,這說明螞蟻具有
     
    行為。

    組卷:5引用:1難度:0.4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