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dāng)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人教部編版選擇性必修中冊《第9課 屈原列傳》2022年同步練習(xí)卷(2)

發(fā)布:2024/4/20 14:35:0

  • 1.下列句中加線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189引用:6難度:0.9
  • 2.下列對加點詞語的意義解釋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h2>

    組卷:75引用:7難度:0.3
  • 3.下列句子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h2>

    組卷:58引用:5難度:0.9

二、基礎(chǔ)夯實

  • 8.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
    屈原廟賦
    蘇軾
           浮扁舟以適楚兮,過屈原之遺宮。覽江上之重山兮,曰惟之故鄉(xiāng)。昔放逐兮渡江濤而南遷去家千里兮生無所歸而死無以為墳悲夫人固有一死兮處死之為難。徘徊江上欲去而未決兮,俯千仞之驚湍。賦《懷沙》以自傷兮,嗟子獨何以為心。忽終章之慘烈兮,逝將去此而沉吟。
    “吾豈不能高舉而遠(yuǎn)游兮,又豈不能退默而深居?獨嗷嗷其怨慕兮,恐君臣之愈疏。生既不能力爭而強諫兮,死猶冀其感發(fā)而改行。茍宗國之顛覆兮,吾亦獨何愛于久生。托江神以告冤兮,馮夷(傳說中的黃河之神,即河伯)教之以上訴。歷九關(guān)而見帝兮,帝亦悲傷而不能救。懷瑾佩蘭而無所歸兮,獨煢煢乎中浦?!?br />      峽山高兮崔嵬,故居廢兮行人哀。子孫散兮安在?況復(fù)見兮高臺。自子之逝今千載兮,世愈狹而難存。賢者畏譏而改度兮,隨俗變化,斫方以為圓。黽勉于亂世而不能去兮,又或為之臣佐。變丹青于玉瑩兮,彼乃謂子為非智。
    惟高節(jié)之不可以企及兮,宜夫人之不吾與。違國去俗死而不顧兮,豈不足免于后世?”
          嗚呼!君子之道,豈必全兮。全身遠(yuǎn)害,亦或然兮。嗟子區(qū)區(qū),獨為其難兮。雖不適中,要以為賢兮。夫我何悲?子所安兮。
    【注】①曰惟:句首語助詞。②伊:助詞。③處死:處理死的方式。④驚湍:驚人的急流。⑤逝:發(fā)語詞。⑥沉吟:猶豫不決。⑦退默:引退隱居。⑧九關(guān):九重天門。⑨中浦:水濱。⑩要:總結(jié)。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伊昔/放逐兮渡江濤/而南遷去家千里兮/生無所歸而死無以為墳/悲夫人/固有一死兮/處死之為難
    B.伊昔放逐兮/渡江濤而南遷去家/千里兮/生無所歸/而死無以為墳/悲夫人/固有一死兮/處死之為難
    C.伊昔放逐兮/渡江濤而南遷/去家千里兮/生無所歸而死無以為墳/悲夫/人固有一死兮/處死之為難
    D.伊昔放逐兮/渡江濤而南遷/去家千里兮/生無所歸/而死無以為墳悲/夫人固有一死兮/處死之為難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正確的一項是
     

    A.子:中國古代對男子的通稱。也可以加在姓氏或數(shù)詞后面作為對人的尊稱,如程氏子。這里可以譯為“你”。
    B.丹青:“丹”“青”本是兩種可作顏料的礦物。因為我國古代繪畫常用黃色和青色,丹青成為繪畫藝術(shù)的通稱。
    C.君子:古代對統(tǒng)治者和貴族男性的通稱,常與“小人”或“野人”對舉;后來也指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兼好之人。
    D.區(qū)區(qū):指微小,自稱的謙辭;也可指一心一意,本文“嗟子區(qū)區(qū)”是一心一意的意思。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是采取“騷體賦”的形式寫成的,是為了紀(jì)念“騷體賦”的創(chuàng)始人屈原而作,其詞氣與屈原作品有暗合之處。
    B.本賦熔敘事、議論、抒情為一爐,敘寫了江峽的崔嵬山峰、峭壁驚湍、江畔荒涼寂寞的屈原故居和屈原徘徊江上、怨慕楚王、思念故園的矛盾心情,抒發(fā)了作者追慕屈原高潔的人品,渴望匡時濟世的情感。
    C.蘇軾認(rèn)為,在艱難的人生旅途中,要同邪惡勢力巧妙靈活地周旋,君子不一定要追求完美,保全生命,遠(yuǎn)離禍害無疑是正確的。
    D.本文同《離騷》一樣,大量運用句尾助詞“兮”字,使文章唱嘆有致,哀婉纏綿而又悲壯遒勁,讀來使人有蕩氣回腸之感。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懷瑾佩蘭而無所歸兮,獨煢煢乎中浦。
    ②惟高節(jié)之不可以企及兮,宜夫人之不吾與。

    組卷:19引用:4難度:0.5

三、能力提升

  • 9.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
          遷生龍門,耕牧河山之。年十歲則誦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上會稽,探禹穴,窺九疑,浮沅、湘。北涉汶、泗,講業(yè)齊魯之都,觀夫子遺風(fēng),鄉(xiāng)射鄒嶧;厄困蕃、薛、彭城,過梁、楚以歸。于是遷仕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略邛、莋、昆明,還報命。
          是歲,天子始建漢家之,而太史公留滯周南,不得與從事,發(fā)憤且卒。而子遷適反,見父于河、洛之間。太史公執(zhí)遷手而泣曰:“予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嘗顯功名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絕于予乎?汝復(fù)為太史,則續(xù)吾祖矣。今天子接千歲之統(tǒng),封泰山,而予不得從行,是命也夫!命也夫!予死,爾必為太史;為太史,毋忘吾所欲論著矣。且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此孝之大也。夫天下稱周公,言其能論歌文、武之德,宣周、召之風(fēng),達(dá)大王、王季思慮,爰及公劉,以尊后稷也。幽、厲之后,王道缺,禮樂衰,孔子修舊起廢,論《詩》《書》,作《春秋》,則學(xué)者至今則之。自獲麟以來四百有余歲,而諸侯相兼,史記放絕。今漢興,海內(nèi)一統(tǒng),明主賢君,忠臣義士,予為太史而不論載,廢天下之文,予甚懼焉,爾其念哉!”遷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請悉論先人所次舊聞,不敢闕?!弊淙龤q,而遷為太史令,?史記石室金鐀之書。于是論次其文。十年而遭李陵之禍,幽于累紲。乃喟然而嘆曰:“是余之罪夫!身虧不用矣?!蓖硕钗┰唬骸胺颉?bdo class="mathjye-underpoint">詩》《書》隱約者,欲遂其志之思也?!弊涫鎏仗埔詠?,至于麟止,自黃帝始。
          遷既死后,其書稍出。宣帝時遷外孫平通侯楊惲祖述其書遂宣布焉王莽時求封遷后為史通子。
          贊曰:遷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華,質(zhì)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烏呼!以遷之博物洽聞,而不能以知自全,既陷極刑,幽而發(fā)憤,書亦信矣。跡其所以自傷悼,《小雅》巷伯之倫。夫唯《大雅》“既明且哲,能保其身”,難矣哉!
    (選自《漢書?司馬遷傳》,有刪改)(1)給文中劃線句子斷句
     

    A.宣帝時/遷外孫平通侯楊惲祖述其書/遂宣布焉/王莽時/求封遷后/為史通子
    B.宣帝時/遷外孫平通侯楊惲祖述/其書遂宣布焉/王莽時求封/遷后為史通子
    C.宣帝時/遷外孫平通侯楊惲祖述其書,遂宣布焉/王莽時求封遷/后為史通子
    D.宣帝時/遷外孫平通侯楊惲/祖述其書/遂宣布焉/王莽時求封/遷后為史通子
    (2)下列文中加點詞語相關(guān)內(nèi)容解說,不正確的是
     

    A.“陽”與“陰”相對應(yīng),表示中國地理方位時,可以指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B.封,指封禪,是國中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時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禮。
    C.《詩》,指《詩經(jīng)》,是中國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
    D.縲紲,原本是用來捆綁犯人的繩索,這里借指牢獄。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司馬遷注重實踐,四處出游考察。司馬遷南游江淮,視察九疑山,北渡汶水、泗水,觀察儒風(fēng),學(xué)習(xí)禮節(jié)。
    B.司馬遷秉承父志,立誓繼承祖業(yè)。太史公憤恨未能參與天子封禪大典,要求兒子繼承祖業(yè),司馬遷立誓同意。
    C.司馬遷身陷牢獄,忍辱著書立說。司馬遷遭李陵之禍,受刑入獄,極度怨恨天子不公,奮發(fā)圖強,寫就史學(xué)巨著。
    D.司馬遷治學(xué)嚴(yán)謹(jǐn),深受后人稱贊。司馬遷寫史不虛美不隱惡,人們稱贊他有良史之才,佩服他有治史能力。
    (4)翻譯下列句子。
    ①而子遷適反,見父于河、洛之間。
    ②遷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請悉論先人所次舊聞,不敢闕。”

    組卷:7引用:1難度:0.6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