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必修下冊《第16課 阿房宮賦》2021年同步練習(xí)卷(6)
發(fā)布:2024/12/23 4:30:2
一、基礎(chǔ)知識。
-
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h2>
組卷:11引用:2難度:0.9 -
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活用類型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br />例句:復(fù)道行空,不霽何虹
組卷:52引用:9難度:0.7
二、課外閱讀。
-
6.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屈原廟賦
蘇軾 浮扁舟以適楚兮,過屈原之遺宮。覽江上之重山兮,曰惟①子之故鄉(xiāng)。伊②昔放逐兮,渡江濤而南遷。去家千里兮,生無所歸而死無以為墳。悲夫!人固有一死兮,處死③之為難。徘徊江上欲去而未決兮,俯千仞之驚湍④.賦《懷沙》以自傷兮,嗟子獨何以為心。忽終章之慘烈兮,逝⑤將去此而沉吟⑥。
“吾豈不能高舉而遠游兮,又豈不能退默⑦而深居?獨嗷嗷其怨慕兮,恐君臣之愈疏。生既不能力爭而強諫兮,死猶冀其感發(fā)而改行。茍宗國之顛覆兮,吾亦獨何愛于久生。托江神以告冤兮,馮夷(傳說中的黃河之神,即河伯)教之以上訴。歷九關(guān)⑧而見帝兮,帝亦悲傷而不能救。懷瑾佩蘭而無所歸兮,獨煢煢乎中浦?!?br />峽山高兮崔嵬故居廢兮行人哀子孫散兮安在況復(fù)見兮高臺。自子之逝今千載兮,世愈狹而難存。賢者畏譏而改度兮,隨俗變化,斫方以為圓。黽勉于亂世而不能去兮,又或為之臣佐。變丹青于玉瑩兮,彼乃謂子為非智。
“惟高節(jié)之不可以企及兮,宜夫人之不吾與。違國去俗死而不顧兮,豈不足免于后世?”
嗚呼!君子之道,豈必全兮。全身遠害,亦或然兮。嗟子區(qū)區(qū),獨為其難兮。雖不適中,要⑨以為賢兮。夫我何悲?子所安兮。
[注]①曰惟:句首語助詞。②伊:助詞。③處死:處理死的方式。④驚湍:驚人的急流。⑤逝:發(fā)語詞。⑥沉吟:猶豫不決。⑦退默:引退隱居。⑧九關(guān):九重天門。⑨要:總結(jié)。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峽山高兮/崔嵬故/居廢兮/行人哀/子孫散兮/安在/況復(fù)見兮/高臺
B.峽山高兮崔嵬/故居廢兮行人哀/子孫散兮安在/況復(fù)見兮高臺
C.峽山高兮/崔嵬/故居廢兮/行人/哀子孫散兮安在/況復(fù)見兮/高臺
D.峽山高兮崔嵬/故居廢兮行人/哀子孫散兮/安在/況復(fù)見兮/高臺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賦:賦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文體,介于詩和散文之間,類似于后世的散文詩。它講求文采、韻律,兼具詩歌和散文的性質(zhì)。
B.丹青:我國古代繪畫常用朱紅色、青色,故稱畫為“丹青”,也泛指繪畫藝術(shù);“丹青”又本指丹砂青腹礦石顏料,因其不易褪色,故史家以此比喻一個人業(yè)績昭著,又因丹冊多勛,青冊多記事,故“丹青”意同史冊。
C.國:古代王、侯的封地稱為國(或邦)。古代的國(漢代以后是郡國)在建制上相當(dāng)于省、直轄市。衍生義為國都,指一國最高政權(quán)機關(guān)所在地,又稱“國城”“國邑”。
D.君子:君子,原本是國君之子的意思。根據(jù)古代宗法制度要求,國君之子(嫡長子)從小就要進行理想和人格的規(guī)范教育,所以自然成為個人修養(yǎng)上的楷模。后來,“君子”一詞便被引申到對人的尊稱。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蘇軾的《屈原廟賦》是采取“騷體賦”的形式寫成的,是為了紀念“騷體賦”的創(chuàng)始人屈原,其詞氣與屈原有暗合之處。
B.本賦敘事、議論、抒情相結(jié)合,敘寫了江峽的崔嵬山峰、峭壁驚湍、江畔荒涼寂寞的屈原故居和屈原徘徊江上、怨慕楚王、思念故國的矛盾心情,抒發(fā)了作者追慕屈原高潔的人品,渴望匡時濟世的情感。
C.蘇軾認為在艱難的人生旅途中,要同邪惡勢力巧妙靈活地周旋,勸誡世人不要像屈原那樣為保全生命而遠離禍害。
D.本文同《離騷》一樣,大量運用句尾助詞“兮”,使文章唱嘆有致,哀婉纏綿而又悲壯遒勁,讀來使人有蕩氣回腸之感。
(4)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生既不能力爭而強諫兮,死猶冀其感發(fā)而改行。
②懷瑾佩蘭而無所歸兮,獨煢煢乎中浦。組卷:9引用:3難度:0.7
三、語言運用。
-
7.仿照杜牧《阿房宮賦》中下列句子,用現(xiàn)代漢語描繪出一幅圖景。要求:①圍繞一個中心,造六個句子;②運用比喻、排比的手法。
例: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云擾擾,梳曉鬟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雷霆乍驚,宮車過也;轆轆遠聽,杳不知其所之也。
答:組卷:8引用:9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