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陜西省西安市長安一中高二(下)期末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6/14 8:0:9

一、現(xiàn)代文閱讀(24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之所以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yōu)越性,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其深深根植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具有深厚歷史底蘊。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需要立足本土、深耕沃土,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進行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使之與時代進步相適應、與社會發(fā)展相協(xié)調(diào),用文化滋養(yǎng)助推制度建設。
          在漫長的歷史演進中,中華民族創(chuàng)造出獨樹一幟的燦爛文化,形成了天下為公、四海一家、民惟邦本、德主刑輔、禮義廉恥、選賢任能、革故鼎新、親仁善鄰、以和為貴等一系列價值理念,形成了一些套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其中的精華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作用于國家制度、運用于國家治理,在中華民族歷史發(fā)展進程中不斷充實和完善,為中國人乃至全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啟迪,對于當代中國制度形成和發(fā)展的影響是全面、深刻的,需要勇于并善于借鑒,不斷推陳出新。
          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這體現(xiàn)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價值觀念。在中國人的眼里,國和家緊密相聯(lián),國由家組成,家是國的細胞,家庭是國家和諧安定的基礎;家庭秩序是國家秩序的前提和保障,家齊才能國治、在這種治理模式下,國家治理與家庭治理息息相關,家庭倫理與愛國情懷高度一致,強調(diào)正確對待個人、社會與國家的關系,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民族和國家利益。這一價值內(nèi)涵已深深融入中國人民的血脈,成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
          德主刑輔是我國古伏基本的治國方略,其發(fā)端于西周“明德慎罰”的觀念。孔子繼承這一思想,主張“道之雙政,齊之以利,民免而玩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倡導為政以德。以董仲舒為代表的漢代儒家,主張前德而后刑、大德而小刑、務德而不務刑的觀點,確立德主刑輔的法制原則。德法共治的基本原則,蘊含著法治與德治辯證統(tǒng)一的思想。二者相互作用、相互補充,在中華民族發(fā)展的歷史進程中不斷發(fā)展完善,逐步形成系統(tǒng)的治國理論,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內(nèi)容,對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具有啟示和借鑒意義。
    《論語》的“禮之用,和為貴”和“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孟子》的“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無不蘊含著以和為貴、與人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價值理念,體現(xiàn)了對和諧、和平的珍視。這些價值理念發(fā)展至今,可理解為與鄰邦之間和睦相處、守望相助,妥善協(xié)調(diào)不同國家之間的關系,促進世界各國相互尊重、和諧相處、合作共贏。它們源自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深厚積淀,滋養(yǎng)著中國外交理念的根脈,并運用于國家治理實踐,凝練為傳之后世的治國理政經(jīng)驗和制度。
    (摘編自張劍偉《用文化滋養(yǎng)助推制度建設》)(1)下列關于原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yōu)越性。
    B.德法共治脫胎于古代德主刑輔的基本治國方略,在孔子、董仲舒的傳承中形成系統(tǒng)治國理論。
    C.作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價值理念、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需要不斷推陳出新。
    D.把源自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外交理念運用于國家治理,會成為傳世的治國理政經(jīng)驗和制度。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在論證時兼顧歷史和現(xiàn)實兩個維度,討論當代制度建設與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淵源。
    B.文章先結合中國現(xiàn)實提出文化與制度的關系,接著提出三個分論點,最后總結觀點。
    C.文章既肯定了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重要價值,又指出要有所創(chuàng)新,體現(xiàn)出其思辨性。
    D.文章多次引用儒家經(jīng)典,目的是論證中華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與我國制度體系建設的關系。
    (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修齊治平理想造就中華民族家國一體的治理模式,強調(diào)國家第一、小家第二思想。
    B.儒家治國理政思想既強調(diào)以德治國,又注重法律約束,凸顯二者辯證統(tǒng)一的意義。
    C.文化與制度互為依存,文化能支撐制度體系的構建,制度體系承載文化價值理念。
    D.《墨子》中“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體現(xiàn)的思想與結尾段表達的意義相通。

    組卷:2引用:4難度:0.5

(二)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15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嗩吶
    王宇
          陳德廣做夢也不會想到,一向聽話的兒子,竟然瞞著他,偷偷報考了藝術專業(yè),并且在專業(yè)考試中,因為嗩吶演奏,被省音樂學院錄取了。
          悶熱的七月,太陽在半空中撒野,地上像著了火。陳德廣吊著一張苦瓜臉,在屋里不停地兜圈,嘴里囁嚅著:“兒大不由爹,要翻天了?!标惙耪驹谝慌裕躲兜乜粗?,大氣不敢喘。
          槐樹溝男人愛吹嗩吶,像是祖?zhèn)鞯?。農(nóng)閑時,村頭村尾,都是咿咿呀呀的嗩吶聲。愛吹,并不代表會吹;會吹,并不意味著能吹好。前溝的鐘一鳴與后溝的陳德廣是他們這一代人中的嗩吶高手。陳德廣吹嗩吶花樣多,用紙團塞一個鼻孔,會用另一個鼻孔吹嗩吶。嘴里噙兩個嗩吶,能吹出兩種不同的曲譜。玄絕的是,靠住墻,腳朝上,頭杵地,倒立著,照樣能吹。相比之下,鐘一鳴就簡單多了,瞇上眼,鼓著腮幫子,悠揚沉穩(wěn),似乎只要有時間,一口氣能從日出吹到日落。
          鄉(xiāng)下人婚喪嫁娶,都要請樂隊。這兩人各自組建團隊,年頭年尾,不間斷地忙碌。有一次,陳德廣和鐘一鳴的兩個嗩吶團隊在迎親路上相遇了??礋狒[的人不住地攛掇,想讓兩個團隊比一比,看誰更厲害。那會兒,他倆都年輕氣盛,比就比,誰怕誰。陳德廣嗩吶上挑,鑼鼓手心領神會。鼓面如撒了一碗青豆,驟然密集響起,從氣勢上壓住對方。繼而,陳德廣鼻孔嘴唇輪番上陣,時不時來個倒栽蔥,嗩吶像是他身體的一部分,不管怎么折騰,都能吹出撩人的旋律,贏得一撥又一撥的掌聲。再看鐘一鳴那邊,似乎漸入佳境,不急不躁,經(jīng)典曲譜一個接一個涌出,如江河之水,不見盡頭。熱汗?jié)M面的陳德廣心想,如再來一輪吹技表演,豈不讓人笑話我只有程咬金的三板斧。于是,陳德廣憋著一口氣,盯著鐘一鳴對吹。
          看熱鬧的人越聚越多,兩家迎親的主事人似乎忘了正事,并不著急著走。所有人從來沒聽過這么精彩的嗩吶對決,就連晚歸的羊群也站在路邊,歪著腦袋,豎起耳朵,靜靜傾聽。
          吹奏到第十七個曲譜時,陳德廣突覺心頭一熱,眼前發(fā)黑,一頭杵在硬邦邦的黃土路上。
          槐樹溝后溝離前溝并不遠,事后,鐘一鳴提著兩瓶燒酒來到陳德廣家,進門就說:“德廣哥,你說咱倆干些啥事,你倒在地上,嚇壞了我,以后可不敢這樣了?!闭f著,擰開瓶蓋:“今天不忙,咱哥倆喝上幾杯?!标惖聫V似乎早就等鐘一鳴過來,他黑著臉,一句話也不說,從堂柜里取出嗩吶,一下狠似一下地砸在青石板做成的鍋臺上?!斑@輩子我都不會再吹嗩吶了,我還要給我的子孫們說,誰也不許吹嗩吶?!?br />      鐘一鳴眼看著嗩吶碎了一地,站不是站,坐不是坐,搓著手,一時間不知怎么說才好。陳德廣倒是不慌不忙,擰緊瓶蓋,把兩瓶酒塞進鐘一鳴懷里,擺擺手:“不要再來我家了,我不想看見你?!?br />      隔著窗紙,燙手的陽光進不了屋,可屋里屋外一樣悶熱。陳德廣來來回回不停地兜圈,口渴了,從水甕里舀出一瓢涼水,“咕咚咕咚”往肚子里灌。喝足了水,他轉身問兒子:“是誰教你吹嗩吶的?”陳放低著頭,摳手指頭,沒說話。陳德廣把水瓢扔進水甕里:“快說,誰教的?”陳放怯生生地抬起頭,看著窗欞,說:“是……是鐘一鳴叔叔教我的?!标惖聫V聽了兒子的話,瞪大眼,喘著粗氣,抓起堂柜上的錄取通知書,三下兩下,撕得稀爛,扔進爐膛里。
          上初中那年,陳放周末回槐樹溝,一腳踏進溝口,就聽見鐘一鳴的嗩吶聲。陳放蹲在墻腳,一曲一曲地聽,聽著聽著,竟搖頭晃腦,打著節(jié)奏,嘴里跟看哼曲譜,就像極度饑餓聞到香噴噴的燉羊肉那么饞嘴。
    也不知過了多久,鐘一鳴蹲在陳放身邊。
    “好聽?”
    “好聽!”
    “想學?”
    “想學?!?br />“你爹不讓。”
    “我偷著學。”
          擊掌,成交。鐘一鳴笑了,陳放也笑了。至此,叔侄倆有了一個秘密約定,每個周末放學,陳放來鐘一鳴家學吹嗩吶。
          太陽落坡,不見陳放回來,陳德廣心里亂糟糟的,在院子里兜圈。忽聞敲門聲,門口站著鐘一鳴。
    “你來干嗎?”陳德廣板著臉。
    “喝酒。”鐘一鳴輕咳一聲,“還是那兩瓶,一直沒舍得喝。”
    “不稀罕。”陳德廣伸手就要關門,看見鐘一鳴身后站著陳放,一驚,扭頭回屋去了。鐘一鳴跟著進屋,坐在炕沿兒上。
    “你說,咱山里娃考音樂學院,容易嗎?”
    “我又沒讓他考音樂學院?!?br />“你真行,撕了錄取通知書,這下陳放不用上學了?!?br />      鐘一鳴站起來,要走,陳德廣攔在面前:“兄弟,想想辦法,娃總得上學吧?!辩娨圾Q一臉無奈:“沒辦法?!?br />“兄弟,別急著走,咱喝酒。”說著,陳德廣打開堂柜,胡亂翻騰。
    “行了,別翻了,看看這是啥?”陳德廣轉過身,鐘一鳴手里拿著一份嶄新的錄取通知書。陳德廣驚呆了:“這,哪來的?”鐘一鳴似笑非笑:“知道你這驢脾氣,一準兒會撕了錄取通知書,所以,我和陳放商量,事先準備了一份復制品?!?br />(選自《小小說月刊》,2022年第6期)
    (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中畫橫線的兩處環(huán)境描寫非常生動:第一處運用擬人、比喻的手法,寫出了天氣之熱;第二處用“燙手”“悶熱”直接形容環(huán)境特征。
    B.“兩家迎親的主事人似乎忘了正事”,晚歸的羊群“歪著腦袋,豎起耳朵,靜靜傾聽”都從側面寫出了陳德廣與鐘一鳴的嗩吶對決極為精彩。
    C.小說中有多處對話描寫,其中鐘一鳴與陳放的對話尤其簡潔,寥寥數(shù)語就寫出了兩人交流的過程,也展現(xiàn)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D.小說中的“兩瓶酒”是重要的物象,第一次是鐘一鳴帶酒來求和,第二次是鐘一鳴帶酒來商量陳放上學的事,“兩瓶酒”代表了不同的心意。
    (2)小說在人物形象塑造時讓不同人物相互映襯,請結合文章內(nèi)容加以分析。
    (3)小說在行文中使用順敘和插敘兩種敘述方式,這樣寫有什么效果?請對此加以分析。

    組卷:18引用:10難度:0.6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1小題10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連江漁民天天和魚打交道,大大小小的魚種,見得多,捕得多,吃得也多。吃膩了,便變著法子吃。于是,一有空閑就開始做魚丸。①_____,要是有人問,究竟是什么時候有了魚丸,沒有誰能夠說出個準確的時間來。事實上,連江人做魚丸不叫“做”,也不說“制作”,而是稱作“打”?!按颉背鰜淼聂~丸特別可口好吃,讓人口舌生津。連江魚丸在當?shù)?,可以說是人人喜愛的一道美食。
           連江魚丸的成分是由魚、粉、肉、鹽四要素融合而成的,魚丸口味好的關鍵是四者的搭配比例是否恰當。且看②_____。通常是一尾三斤重的魚,去頭留尾,再棄去肚里內(nèi)臟,刮鱗,剔刺。然后,用刀將魚肉削成片狀,用調(diào)羹刮掉魚皮,再用木制的錘子用力地捶打。把魚肉打成糜狀后,調(diào)以適量的淀粉和鹽。接著,再捶打,再攪拌,直至魚肉與淀粉、鹽分完全均勻地融合在一起。到這里,算是完成了打造魚丸的“前功”,即魚丸的“皮”功。一粒魚丸可口與否,取決于“皮”功。魚丸可口與否,除了“皮”功之外,③_____。連江魚丸所用的餡,選取精瘦肉,或剁爛成糜,或切成粒狀,再調(diào)以姜末、蔥珠和醬油。有餡的魚丸曾被稱作“味中味”。
    (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2)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是病句,請將其修改正確,可增刪少量字詞,但不可改變原意。

    組卷:9引用:2難度:0.5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荀子說“與人善言,暖于布帛。”口出善言,是我們在與人交往中應該珍視的美德,善于說話亦即“善言”,也是為人處事之智慧,因此“善言”在寫作、勸諫、冰釋前嫌乃至化干戈為玉帛等情境運用中屢試不爽。
          魯迅身處風雨如磐的年代,曾慷慨激昂地說過:“青年人先可將中國變成一個有聲的中國:大膽地說話,勇敢地前行,忘掉一切利害,推開古人,將自己的真心話發(fā)表出來。”不難看出,在關乎國運、解開蒙昧、推動社會進步等形勢下,魯迅先生更鼓勵青年“敢言”。
          同學們很快就要投身社會、報效家國,你認為“善言”“敢言”哪一種對成長中的青年更重要?請比較“善言”“敢言”的益處,結合上述材料,聯(lián)系實際,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權衡與思考。
          要求:題目自擬,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組卷:168引用:56難度:0.1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