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浙江省浙南名校聯(lián)盟高一(上)期中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1小題,17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舊體詩的現(xiàn)代性是在與古代性的比照中呈現(xiàn)自身質(zhì)性的,其要義在于文化和精神的持續(xù)融舊出新,即對于時代生活動態(tài),尤其精神文化動態(tài)的熱誠反映與介入。
這樣的現(xiàn)代性,并非今世才有,而是自古有之。變風變雅、屈宋楚騷、“建安風骨”、陶謝田困山水詩“四杰新體”“盛唐氣象”、南渡詞等的與時而出,皆為明證。近現(xiàn)當代詩家黃遵憲、于右任、吳芳吉、郁達夫、聶紺弩等人的諸多名篇更能啟示今人:擁抱火熱現(xiàn)實生活并與時代精神聲應氣求,舊體詩不僅可以做到,還可以做得氣韻飽滿。如于右任1938年創(chuàng)作的11首散曲、郁達夫1942年創(chuàng)作的12首《亂離雜詩》,時世變端、民族大義、人類公理、蒼生血淚、身家遭際等等,靡不交織于字里行間,至今讀之,猶不能不為之動容。
但在現(xiàn)當代詩歌文化的大坐標上考察,又必須看到近百年來的舊體詩創(chuàng)作,整體上的現(xiàn)代性養(yǎng)成還不夠充分。當今社會生活的現(xiàn)代性,主要以勞動方式專業(yè)化、產(chǎn)品交換市場化、生活環(huán)境城市化、信息溝通全球化為基本特征。如果當代舊體詩與此疏隔或相關(guān)甚少,它就難以贏得廣大的讀者,難以具有與白話自由體詩平起平坐的“詩席”。
幾個基本的事實不應回避或遮蔽:能夠為時代“寫心攝魂”的現(xiàn)代性舊體詩力作,仍是鳳毛麟角;當現(xiàn)實生活發(fā)生重要、重大事情時,舊體詩的在場感、介入度往往不如新詩及時和有力;在表現(xiàn)當代人類心理情感的細微性、復雜性方面,一首情辭俱佳的白話詩乃至流行歌詞,可能較舊體詩更為“直指人心”;現(xiàn)當代舊體詩壇迄今仍未能產(chǎn)生它的“李杜蘇辛”;現(xiàn)當代舊體詩庫還未能誕生震古爍今、堪與《離騷》《古詩十九首》“三吏三別”等相媲美的經(jīng)典作品。
“文變?nèi)竞跏狼?,興廢系乎時序”(劉鵬《文心雕龍。時序》),與時代相偕行,在繼承中求拓新,不斷增擴和提升自身的現(xiàn)代性,乃是古今中外詩歌以及一切文藝體式歷史經(jīng)驗的最大公約數(shù)。白話詩的形式定型即實現(xiàn)文本的民族化,與舊體詩的自臻新境即獲得氣骨的現(xiàn)代性,都是一個艱難的、漫長的過程,尤其是后者。所謂舊體詩氣骨的現(xiàn)代性,不僅指向詩作精神情感與當下文化情境的多維度交結(jié),還指向詩作形式要素的必要改良和遣詞造句方面對于古今語詞的兼重并采。
相對于形式改良,改變詩語的重古輕今乃至榮古虐今現(xiàn)狀,對于當代舊體詩壇更為緊要。眾所周知,“舊體詩”是約定俗成的名稱,指的是以文言為主要語料的各類詩歌。在現(xiàn)代以前,它的多次承變不僅體現(xiàn)在體式方面,也體現(xiàn)在詩語方面。盡管從總體上說,舊體詩語詞的穩(wěn)定性大于變革性,但縱向觀察數(shù)千年詩史,仍可看到不同時代詩家對于新興語詞積極主動的取用。從寒山、王績、杜甫、韓愈到王安石、陸游、楊萬里、黃遵憲等歷代詩家諸作,皆有跡可尋;元曲用語的俗白鮮活,更是詩語可以拾材于市井鄉(xiāng)野的顯例。這樣的變遷,是舊體詩不同歷史時期現(xiàn)代性的另一個表征。
(摘編自劉煒評《舊體詩的現(xiàn)代性問題》)材料二:
舊體詩,之所以“不易學”,一個重要的原因即是對字數(shù)、韻律、對仗、平仄等的講究,對當代人而言,要做到“帶著鐐銬跳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在一定意義上無形中限制了舊體詩的發(fā)展。但是,如果不過分屈服于這種舊體詩的既成“規(guī)范”和“程式”,而是大膽創(chuàng)新,為我所用,那么這種既成的“規(guī)范”和“程式”,不但不是“鐐銬”,反而成為了詩人表達情感的一種利器。就體式而言,王蒙舊體詩所用最多的是律、絕,還有古體和日本俳句等,特別是他的古體詩,都取得了極高的成就。與傳統(tǒng)的舊體詩相比,王蒙不刻意追求外在的體式的謹嚴,不刻意講究對仗的工穩(wěn),不“掉書袋”,更不為了追求所謂的典雅古奧,故意詰屈整牙,運用生僻難懂字眼,而是多以日??谡Z、俚語入詩,不避俗語俗字。王蒙的舊體詩,舊瓶裝新酒,老調(diào)翻新曲,賦予了舊體詩這一“舊套”一種新鮮感、現(xiàn)代感,豐富和拓展了舊體詩的表現(xiàn)力和審美空間,為舊體詩的當代發(fā)展開辟了一條新途徑。
尹賢先生說:“新舊詩體都面臨著革新和提高的任務?!蔽蚁脒@是有道理的。特別是舊體詩更是如此。生活才是一切藝術(shù)形式的最終源泉。沒有生活就沒有藝術(shù),更談不上創(chuàng)新。任何文體在其深層意義上都是一種“規(guī)范”,既是一定時代的產(chǎn)物,也是時代發(fā)展的結(jié)果和表現(xiàn)形式。王蒙的舊體詩,正如王蒙其人,以其開闊的胸懷接納、欣賞一切既成規(guī)范,師古不泥古,尊古而不媚古,古為今用,古為我用,就其內(nèi)在精神而言,非但不“舊”,而且相當富有現(xiàn)代感:現(xiàn)代的思想、現(xiàn)代的意識現(xiàn)代的情感?!耙?guī)范”既是一種文體成熟穩(wěn)定的表現(xiàn),同時也是一種約束、限制、惰性甚至難以創(chuàng)新的力量。
(摘編自郭鵬《當前古典詩歌的創(chuàng)作與批評》)(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舊體詩的現(xiàn)代性自古有之,“建安風骨”“盛唐氣象”都做到了詩作形式要素的改良和古今語詞的并重吸收,同時熱誠反映了時代的精神文化動態(tài)。
B.當代舊體詩要想贏得廣大讀者并擁有與白話自由體詩平起平坐的“詩席”,其創(chuàng)作與其現(xiàn)代性的養(yǎng)成之間關(guān)系越密切,越有可能。
C.古今中外詩歌都在不斷提升自身的現(xiàn)代性,在實現(xiàn)文本的民族化過程中,我國白話詩也和舊體詩一樣,經(jīng)歷了一個艱難漫長的過程。
D.字數(shù)、韻律、對仗等各種規(guī)范對舊體詩的發(fā)展,看似是阻礙和束縛,其實也可以成為表情達意的利器,關(guān)鍵是看現(xiàn)當代人如何運用。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在表現(xiàn)現(xiàn)實生活的重大場面時,舊體詩的在場感,介入度相對較差,因此,它很難展現(xiàn)火熱的生活和時代的精神。
B.寒山、杜甫等積極取用新興詞語,元曲詩語俗白兼用,甚至取材于市井生活,對舊體詩壇來說,大膽改變詩語的重古親今現(xiàn)狀比形式的改良更為重要。
C.王蒙的舊體詩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不僅得益于他將現(xiàn)代生活、思想、情感融入詩歌,還在于他能打破形式的約束,用語通俗,適合當代讀者。
D.舊體詩要增強表現(xiàn)力,及拓寬詩歌的深度和廣度,就必須將現(xiàn)實生活及日常用語融入舊體詩中,賦予舊體詩現(xiàn)代感。
(3)下列選項中,不能體現(xiàn)舊體詩現(xiàn)代性的詩句是
A.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女裝。(毛澤東《為女民兵題照》)
B.擠進車門勇難當,前呼后擁甚堂皇。(啟功《鷓鵡天八首?乘公交車組詞》)
C.愛國主義大旗紅,敵愾同仇赴征程。(董凱《七律?贊抗美援朝精神》)
D.白頭兩伉儷,堂上燈花卜。(徐志摩《賀壽詩(五言古風)》)
(4)根據(jù)材料一,列舉舊體詩現(xiàn)代性養(yǎng)成不夠充分的事實。
(5)如何推動舊體詩的“革新和提高”?請結(jié)合材料二談談你的看法。組卷:4引用:3難度:0.5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8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文本一:
遍地應答
韓少功 打開院子的后門,從一棵掛滿紅葉的老樹下穿過,就可以下水游泳了。
風平浪靜之時,湖面不再是水波的拼湊,而是一塊巨大的整體鏡面,讓人不知如何是好。你在水這邊敲一敲,水那邊似乎也會震動。你在水這邊撓一撓,水那邊似乎也會發(fā)癢。
若是有一條小船壓過來,壓得水平線撐不住,鏡面就可能傾斜甚至翹起——這種擔心一度讓我緊張。
在這個時候下水難免有些躊躇,有些心怯。撲通一聲,令寶貴的鏡面破碎,實為一大暴行。好在碎片經(jīng)過一陣揉擠,一陣折疊,一陣搖蕩,只要泳者不動,待倒影從層層褶皺中逐一釋放,漸次舒展和平復,湖面又會成為平滑的極目一鏡。
在通向山外的公路修通之前,這里有很多機船,每天接送出行的農(nóng)民,還有挑擔的,騎腳踏車的,以及活豬活牛。眼下客船少了,只有幾只小漁船偶爾出現(xiàn)。船家大多是傍晚下網(wǎng),清晨收網(wǎng),手搖船槳輕點著水面,靜悄悄地來,又靜悄悄地去,留下冷清和落寞的湖面,一如思緒突然消失的大腦。
水邊常有兩樣“靜物”,那是垂釣的老人和少年。據(jù)說老人身患絕癥,活不了多久了。
但他一心把最后的時光留在水邊,留給自己的倒影。少年呢,中學生模樣,總在黃昏時出現(xiàn)。他也許是特別喜歡吃魚,也許是惦記著母親特別喜歡吃魚,也許不過是要用這種方式來積攢自己的學費。誰知道呢?
陣雨撲來時,雨點敲打著水面,打出滿湖的水芽,打出升騰的水霧,模糊了水平線。如果雨點敲醒了水面的花粉,水上就冒出一大片水泡,冷不丁看去,像光溜溜的背脊上突然長滿癤子。
幾只野鴨惶惶地叫著,大概被這事兒嚇著了,很快鉆入草叢。
不遠處,一條橫越水峽的電線上,有個黑物突然直端端砸下,激起水花四濺。我以為有什么東西墜落,過了片刻才發(fā)現(xiàn),那不是墜物,而是一只鳥突然垂直俯沖,捕獲了什么以后,帶水的翅膀撲棱撲棱,又旋回高高的天空,在陽光中播下一串閃閃的水珠。我不知道這種鳥的名字,只記住了它一身藍綠相雜的迷彩。
還有一只白鷺在水面上低飛,飛累了,先大翅一揚,再穩(wěn)穩(wěn)地落在岸石上,讓人想起優(yōu)雅的貴婦,先把大白裙子一提,再得體地款款入座。它一坐好半天,平視遠方,紋絲不動,恍若一尊玉雕。但如果發(fā)現(xiàn)什么情況,玉雕眨眼間就成了銀箭。一聲鷺鳴撒出去,樹叢里就有數(shù)十只白鷺躍出,撲棱棱組成數(shù)十道白光,在青山綠水中綻放和飛掠。
它們有時候繞著我巡飛,肯定把我誤認為魚,一條比較奇怪的大魚,大得讓它們不知如何下口;小魚也經(jīng)常圍著我巡游,肯定把我當成一只落水的大鳥,同樣大得讓它們不知如何下口。
不知是什么魚愣頭愣腦,胡亂嘬咬,在我的腿上和腰上留下癢點,其中一口咬得太狠,咬在一個腳趾頭上,痛得我從迷糊中驚醒。我這才發(fā)現(xiàn),釣魚的“靜物”已經(jīng)走了,天地間全無人跡。
其實,這里還有很多人,只是我看不見罷了。想想看,這里無處不隱含著一代代逝者的殘質(zhì),也無處不隱含著一代代來者的原質(zhì)——物物相生的造化循環(huán)從不中斷,人不過是這個過程中的短暫一環(huán)。對人來說,大自然是人的來處和去處,是萬千隱者在眼下這一刻的隱形偽裝之所。有人說,接近自然就是接近上帝。那么,上帝是什么?不就是不在場者的在場嗎?不就是太多空無的實在嗎?不就是一個獨行人無端的惦念、向往以及感動嗎?
就因為這一點,我在無人之地從不孤單。我大叫一聲,分明還聽到了回聲,聽到了來自水波、草木、山林、破船以及石堰的遍地應答。
寂靜中有無邊喧嘩。
(選自韓少功散文隨筆集《山南水北》) 文本二:
在我看來,在中國當代的小說家中,很少有人像韓少功那樣將隨筆寫得那么得心應手,那么睿智。經(jīng)過辦《海南紀實》《天涯》雜志的考驗,經(jīng)過大特區(qū)商海浪潮的沖擊,他的思想更深刻成熟了,他的文風更老辣簡潔了,他對文學的追求似乎更執(zhí)著了。他右手寫小說,左手寫隨筆。在隨筆的寫作中,韓少功天賦中那種我們稱之為智慧的素質(zhì)被發(fā)揮到一種巔峰狀態(tài)。讀著他近年的隨筆,我有時會產(chǎn)生出這樣一種古怪的想法:不知隨筆這種文體是專為韓少功準備的,還是韓少功天生就應當寫隨筆?
不管是韓少功無意間碰上了隨筆,還是隨筆找上了韓少功,韓少功的隨筆寫得好,卻是讀過他的作品的人都公認的事實——那是智慧的獨語,是哲學的散文化,也是生活常態(tài)的文學化。
隨筆是一種需要智慧的文體。智慧不是聰明的滑頭和取巧,不是知識的炫耀和賣弄;智慧從根本上說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一種精神境界,一種心血的燃燒。韓少功的隨筆,給我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智慧。不過他的智慧,不是經(jīng)院或書齋里的智慧;他的智慧,更多的是來自生活的啟示,來自他的生命的激發(fā);他的智慧,不是體現(xiàn)于某篇文章,某個局部或某個詞句,而是化為一種精氣流蕩于他所有的文字中,并成為他作品的紋章印記,成為他的人格在隨筆中的自然呈現(xiàn)。
(摘編自陳劍暉《智慧的獨語——關(guān)于韓少功散文隨筆的札記》)(1)下列對文本一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以“我”這個下湖游泳者的視角觀察和感受世界,文中直接表現(xiàn)“我”的筆墨不多,卻讓人感覺到處處都有“我”的存在。
B.作者面對鏡子般的湖面“不知如何是好”,感覺下水打破湖面“實為一大暴行”,生動傳達出視湖水為有生命之物的微妙心理。
C.老人和少年像兩樣“靜物”一樣在水邊垂釣,作者不僅欣賞這樣一幅安靜的生活畫面,更贊賞他們面對生活磨難時的沉靜和堅毅。
D.靜是作者刻意營造的大境界,靜中又充滿生機勃勃的動,包括陣雨、水鳥、游魚這樣真實可感的動,也包括意念中的“無邊喧嘩”。
(2)下列與文本有關(guān)的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文本一選自韓少功散文隨筆集《山南水北》,字里行間流蕩著一種睿智和精氣,是一篇個性色彩鮮明的“智慧的獨語”。
B.隨筆是一種需要智慧的文體,這是它與小說、散文等文體的不同之處,而真正的智慧大都來自生活的啟示和生命的激發(fā)。
C.韓少功作為著名作家,寫過小說,辦過雜志,后來他在隨筆這種文體中真正找到了用武之地,文學成就也達到了巔峰。
D.凡是讀過韓少功作品的人,都認為他的隨筆寫得好,因為這些作品不耍小聰明,不投機取巧,也不炫耀和賣弄知識。
(3)請簡要賞析文本一中畫橫線的段落。
(4)文本二認為韓少功的隨筆“是哲學的散文化,也是生活常態(tài)的文學化”,文本一是怎樣體現(xiàn)這些特點的?組卷:60引用:20難度:0.4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20分)
-
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六,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選自《荀子?勸學》)(乙) 見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見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惡也。故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故君子隆師而親友,以致惡其賊;好善無厭,受諫而能誡,雖欲無進,得乎哉?小人反是,致亂而惡非己也致不肖而欲人之賢己也心加虎狼行如禽獸而又惡人之賊己也;諂諛者親,諫諍者疏,修正為笑,至忠為賊,雖欲無滅亡,得乎哉?
以善先人者謂之教,以善和人者謂之順;以不善先人者謂之諂,以不善和人者謂之諛。是是非非謂之知,非是、是非謂之愚。傷良曰讒,害良曰賊。是謂是、非謂非曰直。竊貨曰盜,匿行曰詐,易言曰誕,趣舍無定謂之無常,保利棄義謂之至賊。
(選自《荀子?修身》)【注】①菑:同“災”,災害。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致亂而惡人之/非己也/致不肖而欲人之/賢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獸/而又惡人之/賊己也
B.致亂而惡人之非己也/致不肖而欲人之賢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獸/而又惡人之賊己也
C.致亂而惡人之非/己也/致不肖而欲人之賢/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獸/而又惡人之賊/己也
D.致亂而惡/人之非己也/致不肖而欲/人之賢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獸/而又惡人之賊己也
(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須臾,表示一段很短的時間;跬步,跬相當于現(xiàn)在的半步,步就是現(xiàn)在所說的一步。
B.駕,古代馬拉車時,早晨套上車,晚上卸去。所以這里用“駕”指代馬車一天的行程。
C.不肖,字面意思是不像,常用來表達子不如其父,引申為不賢、不才。有時用于表自謙。
D.“諫諍”同“諫爭”。在古代,如果君主做事違反義理,臣子應直言勸告,盡諫諍之義。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勸學》是一篇說理性很強的文字,但這篇文章形象清新、膾炙人口,善于把深奧的道理寓于大量淺顯貼切的比喻之中,生動鮮明而絕無枯燥的學究氣。
B.《勸學》篇中“騏驥”“駑馬”兩個比喻說明事物本身的客觀條件有好有環(huán),作省獨調(diào)找如來九刀利用自己的優(yōu)越條件就可以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C.《修身》篇荀子認為君子追求好的德行永遠不滿足,受到勸告能夠警惕,所以能取得成功,而小人正好相反,作者認為這樣的人想不滅亡也做不到。
D.《修身》篇荀子說人運用善和不善對人時,就有教、順、諂、諛的分別,而對善和不善有個同認識,就有知、愚、讒、賊等分別,區(qū)分了高一層次的道德和不道德。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②故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
(5)荀子在《修身》篇中提到了哪些修身方法,請用自己的話概括。組卷:11引用:4難度:0.6
-
8.五四青年節(jié)將至,學校將舉行主題演講活動,主辦部門向?qū)W生征集體現(xiàn)“青春價值和激情”的詩句,作為會場標語,你將推薦下列選項哪一句?請選擇并作簡要說明。
A.萬類霜天競自由(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B.無數(shù)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郭沫若《立在地球邊上放號》)
C.原是要“燒”出你的光來(聞一多《紅燭》)
D.你沐浴著明光飛行(雪萊《致云雀》)
選擇:
解說:組卷:3引用:2難度:0.5
四、寫作(60分)
-
9.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我何其幸運
[波蘭]辛波絲卡 我何其幸運,因為我不是氣象學家,不用知道云彩是如何形成的或氣流里有什么成分,但我可以用我的眼采集天邊的流云,放在心里細品那份最抽象的唯美。
我何其幸運,因為我也不是動物學家,我不清楚鳥到底靠什么飛翔,我只知道陽光下那對神奇的羽翼,常常讓我感應到藍天白云之間有天使飛過的痕跡。
我何其幸運,因為我不是需要說謊的律師,也不是要在人身上開刀的醫(yī)生,我甚至也不是開畫展前需要盤算成本的藝術(shù)家,那我是什么?我什么都不是,我對這個世界也一無所知,這,也許便是我的幸運所在。
(有刪減) 這首詩歌引發(fā)你怎樣的聯(lián)想與思考?請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文體特征鮮明。②不得抄襲,不得套作。組卷:4引用:3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