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0-2021學年安徽省合肥168中高一(下)期中地理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請把正確選項涂在答題卷相應位置。每小題4分,共60分。

  • 1.據應急管理部2021年1月2日消息,2020年7月,長江、淮河流域連續(xù)遭遇5輪強降雨襲擊,長江流域平均降雨量(259.6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58.8%。強降雨引發(fā)嚴重洪澇災害,造成安徽、江西、湖北、湖南、浙江、江蘇、山東、河南、重慶、四川、貴州11?。ㄊ校?417.3萬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1322億元。據此回答1~2題。
    南方多地發(fā)生洪災的原因主要有(  )
    ①地形以平原為主
    ②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多
    ③農業(yè)用水少
    ④城市地區(qū)排水設施落后

    組卷:1難度:0.50
  • 2.據應急管理部2021年1月2日消息,2020年7月,長江、淮河流域連續(xù)遭遇5輪強降雨襲擊,長江流域平均降雨量(259.6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58.8%。強降雨引發(fā)嚴重洪澇災害,造成安徽、江西、湖北、湖南、浙江、江蘇、山東、河南、重慶、四川、貴州11?。ㄊ校?417.3萬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1322億元。據此回答1~2題。
    長江干流易發(fā)生大洪水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h2>

    組卷:1引用:0難度:0.50
  • 3.讀我國某類自然災害出現(xiàn)頻次(單位時間出現(xiàn)的次數)圖,完成3~4題。
    此圖反映的自然災害是(  )

    組卷:1引用:0難度:0.50
  • 4.讀我國某類自然災害出現(xiàn)頻次(單位時間出現(xiàn)的次數)圖,完成3~4題。
    對圖中甲、乙兩區(qū)域災害多發(fā)時間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1引用:0難度:0.60
  • 5.有詩云“寒潮滾滾自天來,大地今朝暴雪裁,北國冰封千萬里,江南路塞幾多垓,……”。據此完成5~7題。
    關于寒潮的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1難度:0.70

二、非選擇題40分

  • 32.我國第六次人口普查資料顯示,全國流動人口達2.21億人。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我國1982—2010年流動人口數量統(tǒng)計圖。
    材料二:2005年和2010年我國不同區(qū)域吸收的流動人口占全國流動人口比例表(單位:%)。
    區(qū)域 2005年 2010年
    東北地區(qū) 6.95 6.2
    北部沿海地區(qū) 11.97 13.2
    大西北地區(qū) 3.13 4.1
    黃河中游地區(qū) 7.98 11.1
    長江中下游地區(qū) 9.71 11.0
    東部沿海地區(qū) 20.58 19.9
    南部沿海地區(qū) 28.70 21
    大西南地區(qū) 10.98 13.5
    (1)根據材料一,分析1982—2010年我國流動人口的數量變化特點。
    (2)根據材料二,說出流入人口最多的地區(qū),并分析人口大量流入給該地區(qū)帶來的影響。
    (3)2005~2010年,我國中、西部地區(qū)吸收的流動人口比例逐年增加,試分析其原因。

    組卷:3引用:1難度:0.5
  • 3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明確指出:加快完善城鄉(xiāng)發(fā)展一體化機制,著力在城鄉(xiāng)規(guī)劃、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方面推進一體化,促進城鄉(xiāng)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xiāng)、工農互惠、城鄉(xiāng)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xiāng)關系。如圖為我國城市化“納瑟姆”曲線圖。

    材料二 如表為某城市市中心與郊區(qū)16時的氣溫差表。
    時 間 1月 2月 7月 10月 全年
    平均氣溫差(℃) 5.2 6.0 5.4 6.0 5.5
    (1)1990-2030年,我國城市化進程處在哪一階段?該階段有何特點?
    (2)結合所學知識,簡述我國實施城鄉(xiāng)一體化新格局的地理意義。
    (3)據材料二表中數據,分析該城市在城市化進程中城郊之間污染物遷移的方向與原因,并提出為改善城區(qū)空氣質量在郊區(qū)應采取的有效措施。

    組卷:34引用:8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