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浙教版八年級下冊《2.3 原子結構的模型(第1課時)》2020年同步練習卷(a)

發(fā)布:2024/4/20 14:35:0

A組基礎訓練

  • 1.關于分子和原子兩種微粒的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1671引用:48難度:0.9
  • 2.絕大多數(shù)原子的原子核中含有(  )

    組卷:209引用:49難度:0.9
  • 3.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組卷:189引用:69難度:0.9
  • 4.鈰(Ce)是一種常見的稀土元素,已知鈰原子的原子核內有58個質子和82個中子,該原子的核外電子數(shù)為( ?。?/h2>

    組卷:3292引用:78難度:0.9
  • 5.同一原子中,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2261引用:32難度:0.9

B組自主提高

  • 16.如圖所示為小明制作的原子模型,外圈上的小球為電子,內圈為原子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47引用:2難度:0.5
  • 17.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1803年,英國科學家道爾頓提出了近代原子學說,他認為一切物質是由原子構成的,這些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實心球。1911年,英國科學家盧瑟福用一束平行高速運動的α粒子(α粒子是帶兩個單位正電荷的氦原子核)轟擊金箔時(金原子的核電荷數(shù)為79,相對原子質量為197),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且不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但是也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變了原來的運動路徑,甚至有極少數(shù)的α粒子好像碰到了堅硬不可穿透的質點而被彈了回來(如圖)。

    (1)有一小部分粒子改變了原來的運動路徑。原因是粒子途徑金原子核附近時,受到斥力而稍微改變了運動方向。
    (2)大多數(shù)α粒子不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原因是
     
    。
    (3)極少數(shù)α粒子被彈了回來。原因是
     
    。
    (4)按現(xiàn)在對原子、分子的認識,你認為道爾頓提出的近代原子學說中不確切的地方,用下劃線劃出,并在下方加以改正:①構成物質的微粒有三種:分子、原子和離子;并不是所有物質都有原子構成;②原子可以分為原子核和核外電子;并不是不可分割的實心球體。
    (5)金原子的核外電子數(shù)為
     
    ,中子數(shù)為
     

    組卷:260引用:9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