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四川省瀘州市瀘縣五中九年級(上)期末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12/31 10:0:3
第一部分閱讀題(63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26分)
-
1.閱讀下文,完成各題。
故鄉(xiāng)的客
孫道榮
①這是母親過世后,他第一次返鄉(xiāng)。
②父親早年就過世了,3年前,母親也走了。辦完母親的喪事,他在縣城的妹妹家小住了幾日,臨別時,妹妹對他說:“哥,以后回來你就上我家住吧?!碑敃r他點點頭。但是,當他再次回來,站在熟悉卻又陌生的車站出口,他忽然發(fā)覺,自己不知道該往哪兒去了。
③以前當然不是這樣。
④父母在時,每次回來,不管多晚,他都不擔心,他會打個車,直奔縣城20里外的家,那個他從小長大的鄉(xiāng)村。有時候,他會提前告訴父母他要回來;有時,他也會忽然就出現(xiàn)在了家門口,讓父母又驚又喜,嗔怪他搞突然襲擊。也有時候,他并不急于回家,先到縣城的妹妹家歇個腳,然后,再和妹妹全家,一大幫子人,浩浩蕩蕩地回鄉(xiāng)。一到村頭,就看見了手搭額頭眺望的老母親,露水打濕了她的褲腳,天知道她從幾點就站在村口了,一定是妹妹提前告訴了老母親,每次這樣興師動眾地回來,陳舊的老宅,忽然被人聲塞滿,興奮得吱吱作響,老宅只在他們回來時,才再一次呈現(xiàn)出歡樂、飽滿的樣子。這才是他熟悉的老宅的味道,家的味道。
⑤但這一次,他恍然不知去處。
⑥他自然還可以像以往那樣,先到妹妹家去。他和妹妹很親,妹妹的兒女也和他這個舅舅很親,但是,那終歸是妹妹的家。以前落個腳,甚至小住幾日,都沒有關系,因為他是有自己的家的--父母在家里等著他,他隨時可以回家。現(xiàn)在,再去妹妹家,就只能住那兒了,而不是中轉一下,他真正成了一個借居的客人。想到這里,他突然提不起興致去妹妹家。
⑦還是先回老屋看看吧。他在心里,用了老屋這個詞,而不是家。父母不在了,那里也不是家了。
⑧他叫了輛車,回到老屋,對司機說,你在路邊等等我,我還要回城的。老屋的一個墻角,已經坍塌。母親去世后,他和妹妹們將母親的遺物整理好,鎖上門,就再也沒有回來過。他繞著老屋轉了幾圈,殘破的老屋,和心中那個家,一起坍塌一地。在村口他遇見一位鄰居。鄰居說:“回……”話說了一半,又咽了回去,變成了邀請:“要不,上我家坐坐吧。”他謝了鄉(xiāng)鄰,那一刻,他意識到,對這個從小長大的村莊來說,他是客了。
⑨他乘車回了城,入住一家酒店。
⑩猶豫了一下,他還是給妹妹打了電話,告訴她,他在縣城,住在某某酒店,妹妹嗔怪說:“住什么酒店,咋不來家里住?”他訕笑無語。妹妹又說,“那你過來吃晚飯吧。”他答應了。在妹妹家樓下,遇見了買菜回來的妹妹。鄰居看看他,對妹妹說:“家里來客了?”妹妹立即說:“什么客,我哥!”妹妹的話,讓他感動,可是,他知道,那個鄰居說的沒錯。
?在妹妹家,他是客;在故鄉(xiāng),他也是客。
?那天晚上,他喝了不少?;氐骄频?,迷迷糊糊接到兒子的電話,兒子問:“爸,你明天在家嗎?我們回家來哦?!彼嬖V兒子:“我回老家了,但是,你媽在家呢。”
?放下電話,他淚流滿面。
?在家鄉(xiāng),他已是客了。但是,只要他在,妻子在,遠方的家就還是兒子的家呢!
(選自《品讀》2019年第11期,原標題為《父母沒了,回家忽然成了客》,有刪改)
(1)第④段運用了哪種記敘順序?請簡要分析其作用。
(2)請根據(jù)要求賞析文中畫線句子。
①每次這樣興師動眾地回來,陳舊的老宅,忽然被人聲塞滿,興奮得吱吱作響。(請從修辭的角度賞析)
②他繞著老屋轉了幾圈,殘破的老屋,和心中那個家,一起坍塌一地,(請對加點詞從詞語含義上賞析)
(3)聯(lián)系上下文,分析下面句中加點詞反映出的人物心理。
①有時,他也會忽然就出現(xiàn)在了家門口,讓父母又驚又喜,嗔怪他搞突然襲擊。
②妹妹嗔怪說:“住什么酒店,咋不來家里住?”他訕笑無語。
(4)請分析文章結尾的好處。組卷:38引用:2難度:0.5 -
2.閱讀文章,回答問題。
國行公祭,為佑世界和平
鐘聲 ①“國行公祭,法立典章。鑄茲寶鼎,祀我國殤?!鼻秩A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集會廣場上,國家公祭鼎銘文向世人講述南京大屠殺史實,講述設立國家公祭日的初衷。1937 年的12月13日,侵華日軍野蠻侵入南京,隨后制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屋殺慘案,30萬中國同胞慘遭殺戮。南京的歷史,人類的記憶。今天,第四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中國再次以隆重的公祭儀式悼念死難同胞。中國人民永遠牢記南京大屠殺歷史,與全世界愛好和平與正義的人們共同維護和平。
②“別讓南京消失在人們的記憶中”,這是美國《波士頓環(huán)球郵報》近日發(fā)表的有關南京大屠殺長篇文章的標題。南京大屠殺發(fā)生80年后,全世界的正義之士仍在以不同方式紀念死難者。加拿大安大略省議會于2017年10月通過有關“設立南京大屠殺紀念日”的動議;美國圣迭戈市的圖書館舉辦活動,為民眾講述南京大屠殺史實;加利福尼亞州街頭不久前落成的美國醫(yī)生羅伯特?威爾遜的紀念碑前擺滿鮮花——東京審判時,他是南京大屠殺的第一位證人;在日本,由高中和大學老師組成的研究會建議將“南京大屠殺”等詞語列入教科書……歷史,不可能被忘卻!
③但人們也看到,在日本,右翼分子否認歷史的態(tài)度仍然頑固。在連鎖酒店大肆握放美化侵略戰(zhàn)爭的書籍,大規(guī)模篡改歷史教材,阻止有良知的日本國民追尋事實真相;在美國舊金山市議會2017年9月一致通過設立“慰安婦日”的議案后,屬于日本右翼的大阪市市長卻表示,要解除大阪市與舊金山市的姐妹城市關系……在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已不足100位的今天,日本右翼還在不斷尋找各種借口對當年的軍國主義罪行百般抵賴,扭曲歷史,美化戰(zhàn)爭,顛倒黑白,并企圖通過修憲復活軍國主義。那些人以丑態(tài)百出的表演,妄圖辱沒人類的良知。
④歷史不會因時代變遷而改變,事實也不會因巧舌抵賴而消失。日本右翼越頑固,越會引起愛好和平的人們高度警惕。2017年11月,日內瓦裁軍會議取消了日本和平演講的資格;聯(lián)合國人權理事會提出218項建議,狠批日本在歷史問題上的態(tài)度,要求日本“正視歷史,應努力向后代講述真實的歷史”。南京大屠殺,早已是所有正義力量的集體記憶,唯有日本右翼分子仍在夢中囈語。國家公祭日之長鳴警鐘振聾發(fā)聵,那些裝睡夢游的罪惡靈魂無處遁形。
⑤80年,滄海桑田。1937年12月18日,《紐約時報》在一則報道中寫道:“大規(guī)模搶劫、侵犯婦女、殺害平民……日軍將南京變成了一座恐怖之城?!?017年9月,國際和平城市協(xié)會宣布,南京成為“國際和平城市”。國際和平城市協(xié)會項目執(zhí)行會長弗雷德?阿門特指出,南京這座城市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飽受戰(zhàn)火摧殘的一個典型,如今成為國際和平城市后,方便全世界的人們更多地了解中華民族熱愛、追求和平的悠久歷史。
⑥從“恐怖之城”到“和平之壤”,南京的命運變遷足證和平是何等珍貴。中國早已成為具有保衛(wèi)人民和平生活的堅強能力的偉大國家,矢志捍衛(wèi)世界和平。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chuàng)未來,中國一以貫之的和平誓言,彰顯堅定的信念、磅礴的力量。
(1)日軍罪行可謂罄竹難書,面對南京大屠殺這段歷史,我國舉行公祭,其目的是什么呢?請結合第①段的內容進行闡述。
(2)第①段劃線的句子采用了什么記敘順序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3)文中②③兩段采用了什么寫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4)南京的命運發(fā)生了怎樣的變遷?這種變遷的意義是什么?組卷:13引用:3難度:0.5
二、古詩文閱讀。(31分)
-
3.閱讀下面兩則 文言文選段,完成下列各題。
甲 文: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醉翁亭記》節(jié)選)乙 文: 修之來此①,樂其地僻而事簡,又愛其俗之安閑。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間,乃日與滁人仰而望山,俯而聽泉。掇幽芳而蔭喬木,風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時之景,無不可愛。又幸其民樂其歲物之豐成,而喜與予游也。因為本其山川,道其風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豐年之樂者,幸生無事之時也。夫宣上②恩德,以與民共樂,刺史③之事也。遂書以名其亭焉。
(《豐樂亭記》節(jié)選)【注釋】:①此:指滁州。②上:皇上。③刺史:代稱知州。寫此文時,作者為滁州知州。
(1)下列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掇幽芳而蔭喬木 掇:拾取 B.因為本其山川 本:根據(jù) C.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樂:以……為樂 D.太守謂誰 謂:對……說 A.遂書以名其亭焉 且焉置土石 B.夫宣上恩德,以與民共樂 以君之力 C.宴酣之樂 四時之景,無不可愛 D.朝而往,暮而歸 博學而篤志
A.甲文運用對比手法,用滁人和太守作對比,批判滁人不事生產、只知享樂的習氣。
B.乙文中,作者取亭名為“豐樂亭”的原因是:民眾為那年谷物的豐收而高興,也知道能夠安享豐年的歡樂。
C.甲乙兩文都善于抓住景物的特征來描寫,語句凝練,筆墨傳神。
D.甲乙兩文在語言上都很有特色。乙文多用散句描寫,甲文則多用對偶句,句式變化,錯落有致,甲文還巧用虛詞“而”“也”,增添了回環(huán)詠嘆的意味。
(4)將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
②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間,乃日與滁人仰而望山,俯而聽泉。組卷:21引用:3難度:0.6
四、作文。(40分)
-
8.閱讀下面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我們正在成長,同時,青春的萌動和學習的壓力導致我們與人的隔膜感和距離感也在加深。對父母,也許覺得太老套,和我有距離;對老師,也許覺得太嚴厲,和我有距離;對朋友,也許覺得太無情,和我有距離;對快樂,也許覺得太遙遠,和我有距離……其實,我們可以制造距離,也可以拉近距離,關鍵在于是否有陽光的心態(tài)。
請以“距離”為題目作文。
要求:①寫成記敘文或議論文;②文章貼近生活,有真情實感,中心明確,能運用恰當?shù)谋磉_方式;③題目要書寫在作文卷的第一行中間位置,正確使用標點符號,書寫規(guī)范,卷面整潔;④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地名和校名;不套作,不抄襲。組卷:14引用:2難度:0.7 -
9.作文。
??生活中,總有一種力量像一束光照亮你,溫暖你,引你前行。父母的言傳身教,老師的鞭策教導,同學的安慰鼓勵,陌生人的幫助關懷,逆行者無私無畏的精神,書本的智慧思考,……
??請以“你的光照亮了我”為題,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
①用規(guī)范漢字工整書寫,正確使用標點符號,不少于600字;
②恰當運用記敘、描寫、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
③語言流暢,感情真摯,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不得套作、抄襲;
④文中不得出現(xiàn)具體的校名、人名、地名。組卷:92引用:4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