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人教新版七年級上冊《3.3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huán)》2021年單元測試卷(3)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單選題

  • 1.“樹不怕空心,就怕剝皮”,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h2>

    組卷:14引用:2難度:0.7
  • 2.移栽植物時,下列做法與降低蒸騰作用無關的是(  )

    組卷:41引用:1難度:0.3
  • 3.有“行道樹之王”之稱的懸鈴木樹形雄偉,高可達35米,其頂端的葉片能夠不斷地得到充足的水分和無機鹽,起重要作用的是(  )

    組卷:135難度:0.8
  • 4.將一片剛摘下的葉片浸在盛有70℃左右熱水的燒杯中,葉片的表面產生了許多氣泡,而且實驗顯示葉片背面的氣泡比正面多,由此可以說明( ?。?/h2>

    組卷:15引用:2難度:0.6
  • 5.如圖為植物的根尖結構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50難度:0.6
  • 6.下列有關植物參與自然界中水循環(huán)的敘述,錯誤的是( ?。?/h2>

    組卷:339難度:0.7
  • 7.“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對這句話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

    組卷:22難度:0.7
  • 8.下列有關蒸騰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61引用:4難度:0.4
  • 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31引用:2難度:0.4
  • 10.如圖為葉片結構示意圖,下列對相關結構和功能敘述,不正確的是( ?。?br />

    組卷:9引用:3難度:0.5
  • 11.圖為某同學繪制的“植物在不同環(huán)境條件下的蒸騰作用曲線”,你認為其中哪一條曲線能更科學地表示炎熱夏季晴朗白天蒸騰作用的變化情況?( ?。?/h2>

    組卷:129難度:0.4
  • 12.植物體能把根部吸收的水分不斷地運輸到頂端.其動力主要是來自( ?。?/h2>

    組卷:13引用:6難度:0.7
  • 13.俗話說得好“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而植物體內的水卻往高處移動,水卻往高處移動的動力來自( ?。?/h2>

    組卷:14引用:3難度:0.7
  • 14.如圖是綠色開花植物的某些生理過程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 />

    組卷:139難度:0.4
  • 15.要想說明葉是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應該選擇的裝置是( ?。?br />

    組卷:73難度:0.4

二、綜合題

  • 46.觀察是科學探究的一種基本方法,很多生命科學原理都是通過觀察發(fā)現的。小明在學習“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huán)”一章時,產生了一些疑問。請根據下圖所示的觀察結果,對這些疑問作出解答。(圖3--圖5中的材料取自插入紅墨水兩小時后的枝條,顏色較深處為被染紅的部分)

    (1)為什么成熟區(qū)是根吸水的主要區(qū)域?從圖1可見,成熟區(qū)最顯著的特點是
     
    ,從而增大了吸水的表面積。從圖6可見,成熟區(qū)內部出現了
     
    ,能夠及時運走吸收的水分,從而使成熟區(qū)能持續(xù)不斷地吸水。
    (2)導管是怎樣形成的?從圖6可見,分生區(qū)細胞形態(tài)相似而比較小,伸長區(qū)細胞形態(tài)相似且越往上越大,成熟區(qū)細胞的形態(tài)不盡相同,并且在功能上也有分工。由比可見,導管的形成是細胞
     
    的結果。
    [3)導管能夠把根吸收的水分運瑜到植物體全身各處嗎?從圖
     
    可知,除根外,導管也分布在植物體的其他器官,能把水分運輸到這些器官。
    (4)氣孔是一個個小孔嗎?從圖2可見,氣孔是一個個的小孔,請在圖2中準確標記出一個氣孔的位置(表示方法參見圖6中的“根毛”)。

    組卷:127難度:0.5
  • 47.如圖是植物蒸騰作用實驗裝置示意圖。實驗二是在實驗一基礎上的改進。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一探究的問題是:蒸騰作用主要是通過
     
    進行的?
    (2)實驗二探究的問題是:蒸騰作用的快慢是否與
     
    有關?
    (3)對比實驗二裝置,說明實驗一裝置存在的一點不足之處:
     
    。

    組卷:99引用:5難度:0.3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