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年福建省三明一中高考語文質(zhì)檢試卷(5月份)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1小題,1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材料一:
          小康,是中國人民在長期的歷史長河中逐漸形成的社會理想。“小康”一詞,最早見于《詩經(jīng)?大雅?民勞》:“民亦勞止,汔可小康?!碑斎?,這里的“小康”與作為一種社會理想的“小康”在意義上是不同的。歷來的訓詁家們認為,這兩句詩的意思是:“百姓太辛苦了呀,讓他們休息一下吧?!辈贿^,我們也不妨將其設想為一種告誡:不要讓老百姓過得太艱苦。至于把“小康”作為一種理想社會模式,則是記載于西漢的儒家經(jīng)典《禮記?禮運》,其中描繪了大同社會和小康社會的圖景:大同社會是一個財產(chǎn)公有,政治民主,社會文明,社會保障健全和社會秩序穩(wěn)定的最高理想社會;小康社會則顯示出不同的社會面貌,從古代儒家的思想淵源看,描述的是隨社會規(guī)模的擴大,由氏族社會向生產(chǎn)分工的文明社會的轉(zhuǎn)化,是一個在土地私有制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天下為家”,也是一個靠禮儀關系維持的理想社會。
          儒家學派從歷史循環(huán)論出發(fā),幻想著返回原始田園牧歌式的大同生活。但到了近代,自進化論傳入中國,“小康”就成了通往“大同”進化歷程的中間環(huán)節(jié)。例如,根據(jù)戊戌變法的思想領袖康有為的說法,小康之世是社會從多災多難的亂世發(fā)展到世界大同的太平世界的一個中間驛站--人類要從亂世進化到太平之世,中間必須經(jīng)過一個小康之世的階段。為了宣傳其歷史進化論思想,康有為采取了“托古改制”的方式,聲稱自己在孔子著作《春秋》中發(fā)現(xiàn)了“微言大義”,在他看來,社會歷史是向前發(fā)展的,“每變一世,則愈進于仁”,即社會是由“據(jù)亂世”進到“升平世”(小康),再由“升平世”進到“太平世”(大同)的。
    (摘編自張翼《從“小康社會”到“中國夢”》)材料二:
          與中國共產(chǎn)黨在此前歷史階段上的理論創(chuàng)新相比,“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提出,在落實馬克思主義“全局觀”的問題上,無疑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首要目標是強調(diào)小康社會建設必須要注重“全面性”。首先,歷史地看,“小康社會”建設目標最早是鄧小平同志在80年代初設計中國社會發(fā)展藍圖時提出的戰(zhàn)略構(gòu)想,這一構(gòu)想就是要把中國社會建成全面小康社會。但是,80年代初的中國社會,生產(chǎn)力發(fā)展水平落后,社會發(fā)展空間狹窄。我們的“小康社會”建設在現(xiàn)實上只能偏重于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的提升,集中力量改變中國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的滯后局面,竭力實現(xiàn)中國社會在經(jīng)濟層面的單向度“小康”。經(jīng)過30多年的發(fā)展,當今中國的小康社會建設已經(jīng)具備了“全面”建成的可能。以此前歷史時期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成果為基礎,推動“小康社會”建設完整回歸鄧小平同志最初的戰(zhàn)略構(gòu)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成了我們要盡快完成的工作。其次,小康社會建設必須有盡可能廣泛的覆蓋范圍。在中國這樣一個發(fā)展中大國,國土面積幅員遼闊,各地區(qū)各民族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不平衡。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克服城鄉(xiāng)差距、地區(qū)差距、行業(yè)差距、部門差距,實現(xiàn)共同富裕和全面小康。同時,我國小康社會建設,必須覆蓋中國最為廣泛的百姓群體,涵蓋中國社會的各個發(fā)展領域。也就是說,我們要建成的小康社會,既要有經(jīng)濟發(fā)展,還要有社會進步。只有老百姓最為關心的收入、醫(yī)療、社保、教育、生態(tài)、文化等多個領域的社會發(fā)展難點問題得到不斷改善,我們期望的全面小康社會才有建成的可能。
          因此,總體來看,十八大之后,中央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其中最核心的目標就是“全面”,對這一“全面”概念的把握,體現(xiàn)著當前中國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現(xiàn)實需要,又表現(xiàn)出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全局觀”思想的完整把握。
    (摘編自徐曉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哲學意蘊》)材料三:
          1979年,鄧小平同志提出了“小康之家”的概念。
    “小康”這一古老而美好的概念,從此被創(chuàng)造性地用來詮釋中國現(xiàn)代化坐標上一個至關重要的階段?!靶】怠?,這一億萬人民日益耳熟能詳?shù)臅r代語詞,以它特有的吸引力,激勵與召喚著一個時代的進取精神,推動著中國大步邁向未來。正是懷著對這一美好愿景的真誠向往,黨團結(jié)帶領人民規(guī)劃了奮斗目標,明確了發(fā)展戰(zhàn)略,在拼搏苦干中闖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道路越走越寬廣,小康夢想越來越清晰,現(xiàn)代化內(nèi)涵越來越豐富。從溫飽到小康,從總體小康到全面小康,從追求小康生活,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從“三位一體”、“四位一體”,到“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的認識不斷深化,小康的宏偉藍圖壯美似錦。這是一個物質(zhì)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強、物質(zhì)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的全面小康,是經(jīng)濟更加發(fā)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環(huán)境生態(tài)更加友好的全面小康。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黨的十八大以來的8年間,特別是全面小康進入決勝階段之后,脫貧攻堅力度之大、規(guī)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截至2019年底,全國95%以上的貧困人口可以實現(xiàn)脫貧,90%以上的貧困縣可以實現(xiàn)摘帽。這不僅創(chuàng)造了我國減貧史上的最好成績,也是一份世界減貧史上從未有過的成績單。與此同時,經(jīng)濟社會全面發(fā)展,三大攻堅戰(zhàn)齊頭并進,全面小康漸行漸近。
    “蓄之既久,其發(fā)必速?!比娼ǔ尚】瞪鐣?,這是中國人民千百年來被壓抑的創(chuàng)造激情如江河奔涌的釋放,這是新中國70年無懼風雨、高歌猛進、大踏步跟上時代的傳奇,這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一往無前、不可阻擋的歷史必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意味著我們黨領導人民開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無比正確,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無比優(yōu)越。
    (摘編自《求是》社論)(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康”作為中國人民在歷史進程中逐漸形成的一種社會理想,最早見于西漢儒家經(jīng)典《禮記?禮運》。
    B.從儒家思想淵源看,小康社會是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會,但與“大同”社會一樣也靠禮儀關系維持。
    C.“民亦勞止,汔可小康”與中國共產(chǎn)黨的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都反映了對人民的重視。
    D.鄧小平同志提出的“小康之家”概念與現(xiàn)在所說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的“小康”內(nèi)涵有所不同。
    (2)根據(jù)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以前的儒家學派對返回原始田園牧歌式的“大同”生活存在幻想,直至進化論傳入,“大同”才成為“小康”的后續(xù)進化歷程。
    B.康有為以《春秋》為依托,提出“小康”之世只是人類歷史發(fā)展進程中的必經(jīng)階段,最終將發(fā)展到世界大同的“太平”之世。
    C.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意味著各地區(qū)、各民族要同步達到全國平均水平,不能存在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不平衡。
    D.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的“全面”這一概念,體現(xiàn)了我們黨在落實馬克思主義哲學“全局觀”上的進步。
    (3)下列說法中,不可以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
     

    A.“全面推進經(jīng)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tài)文明建設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設。”
    B.“沒有農(nóng)村的全面小康和欠發(fā)達地區(qū)的全面小康,就沒有全國的全面小康?!?br />C.“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也不能掉隊?!?br />D.“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4)材料二在論證上有哪些特點?請簡要說明。
    (5)你如何看待中國共產(chǎn)黨對“小康”思想的發(fā)展?請結(jié)合材料一和材料三談談你的看法。

    組卷:17引用:6難度:0.5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6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大漠走筆
    郭保林
           黃,無邊無際殘秋的黃,落日的黃,銹銅的黃,杏黃橙黃檸檬黃,獅黃蟹黃象牙黃,鋪天蓋地驚心動魄的黃,雄雄烈烈赫赫荒荒的黃,張牙舞爪撲來,劈頭蓋臉壓來,嚇得我直打趔趄。這漫漫黃沙把天空、把風、把過路的時間都染黃了,我真想大喊一聲:“沙漠,沙漠,這就是你嗎?”
          話到嘴邊,我惶然變得無力,我難以掙脫黃沙的樊籬。我遙居東海之濱,一提起沙漠,便覺得那是遙遠的傳說,神秘而古老的童話,而現(xiàn)在我就困在茫茫沙海之中了。
          橫在我眼前的就是塔克拉瑪干大沙漠。
          那翻滾的沙濤,那高聳的沙山,仿佛在無聲地宣布:“這是生命的禁區(qū)!”
          我向大漠深處走去。
          啊,雄性的大漠,野性的大漠。你這天地間雄渾的史卷,到底記錄著什么?洶涌澎湃的內(nèi)容里包含著什么偉大深邃的哲理和詩情?
          雄沉。蒼茫。博大。曠達。每一頁沙濤,每一疊沙浪,每一尊沙峰,都展示了大漠狂傲不羈的風采,展示了大漠恢宏不凡的氣度,這里有李太白的千古遺風,有蘇東坡的大江東韻,也有貝多芬狂飆般的激情,還有三閭大夫的悲壯蒼涼!
          只是沙。沙丘沙嶺,連嶂競起,疊疊重重,蜿蜿蟠蟠,地平線時而被拉得很近很近,時而又被推得很遠很遠,眩人眼眸的赫赫煌煌,仿佛是哪個巨盜大俠把世界的黃金偷來,又研成齏粉,他要干什么?
          仰天不見飛鳥,低首不見綠茵。七月流火,沙礫灼人。我被黃沙煮熟了,渾身癱軟下來。這時,我感到故鄉(xiāng)煙雨霏霏、柳絲裊裊、粉荷亭亭、游魚唼喋的大明湖,倒是一個虛幻,一個遙遠的夢。
          那沙丘、沙梁、沙凹,都是一堆堆排列整齊的象形文字,它記錄著一部瀚海雄奇的變遷史——也許這是古代海底的升降,也許是風雨和山巖搏斗的結(jié)局。以前的高山被時間磨碎了,殘留的沙粒把命運交給大風——這個極不負責任的惡魔。不管命運如何,大漠你仍是宇宙大廈的支柱。你的存在乃是不可磨滅的象征。
          掬一捧沙粒,就像捧起一個斯芬可斯之謎。
          我在沙漠中蹣跚地行走。大漠板著一幅黃褐欲赤的面容,冷漠而嚴肅。那一峰峰沙丘,僵坐在那里,沉默著,木然著,接受著同樣沉默的陽光。
          沙漠是生命的禁區(qū)嗎?不,在這蒼涼的畫卷上,也偶爾點綴著星星點點的灰綠,那是沙蒿、沙蓬、沙棘和駱駝草,它們是來粉飾干旱和荒涼的嗎?有一朵小花很瀟灑,很風流,亭亭在荒沙上,這彩色的生命時而面對藍天和太陽搖曳、微笑,袒露著它的情懷,它的思想,它的喜歡,它的詩;時而凝眉沉思,仿佛一個少女等待著黃昏,等待著一片美好的憧憬。它并不感到和這背景極不和諧。我彎下腰撫摸著它們,無意中發(fā)現(xiàn)它的根系如此發(fā)達,我想,正是這發(fā)達的根系支撐了這尊傲然、瀟灑的生命。
          誰說大漠是僵化和凝固的象征?不,大漠是有靈性的,每一粒沙都是一個細胞,它有自身的律動。它平靜時,明朗曠達;它發(fā)怒時,咆哮乳嘯;它性情曠達而浮躁,雄沉而激昂。當風暴到來時,大漠復活了,生命開始騷動了,那是一幅多么雄悍壯偉的景觀啊!當風暴停息之后,這時,一種大寧靜便洶涌澎湃地彌漫開來,意識會逐漸消融。此刻,你會聽到太陽金錘敲擊天庭的雄韻,甚至會聽到伏羲和女媧在天庭勞作的吭唷之聲。
          在夜晚,看白蒼蒼的一丸明月,緩緩升上碧澄澄的天空,惟有這月光給大漠帶來溫柔和溫馨。月光是那樣純凈、童貞,夜氣也是那樣清新、沁人。時而會聽到高空灑落的雁鳴,四處寂寂無聲,看到這景觀,你會感到一陣陣蒼涼。痛飲幾杯蒼涼,也許使你的思想變得雄沉,變得深邃,能感悟到許多繁囂的燈紅酒綠的場面所不能體味的人生哲理。一切欲念立刻冷卻,沾在心靈上的塵埃,在這清冷和孤寂中得到清除和洗滌,恢復清醒和澄明,使人真正進入了一種“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的境界。
          我依然漫步在大漠里,我成了大漠孤旅。在這瀚海中漫游,穹廬之下,蒼漠之上,只有我和我的影子,“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首先感到的是寂寞,蒼涼上摞著寂寞,寂寞上又壓著空曠,如何不使人感到沉重呢?
          至于那些沙丘們,它們自己并不感到寂寞。你看,它們摟抱得多么緊密,你箍著我的腰,我拽著你的腿,滾在一起,似乎可聞到那種追逐嬉戲的取鬧聲。而那些突兀的沙山卻顯示著莊嚴和沉默,面容古樸,表情淡漠,仿佛思索著宇宙和生命的玄學。陽光為它沐浴,風為它紋身,一切都是啞劇,只有過路的飛鳥,還有我這沙漠的匆匆過客是它們的觀眾。
          當你疲累了,只要躺在沙灘上,肌膚觸及沙粒,你會感到猶如躺在母親的懷抱,溫暖而幸福,那是天空和大漠傳導而來。風帶著大漠干燥的芬芳和粗蠻的愛,輕輕地撫摸著你一顆錯位的靈魂,頗有那種“俯仰即宇宙”的快感。這時,你會感到你微小的身軀也溶化在這無垠和浩瀚之中,化為一粒沙,在大自然面前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人吶,原來是一粒沙,一粒微不足道的沙子。
    (有刪節(jié))
    (1)下列對本文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篇通過對沙漠的根本顏色“黃”的獨特詮釋,使色彩獲得一種生命的活力,顯示了沙漠的雄渾壯闊之美。
    B.作者兩副筆墨并用,情感收放自如,描摹出了沙漠粗獷而細膩,野蠻而文靜,暴戾而溫柔,貪婪而保守的雙重特征。
    C.身處在荒漠中作者,感到故鄉(xiāng)的大明湖“倒是一個虛幻,一個遙遠的夢”,表明作者對家鄉(xiāng)留戀和思念。
    D.本文以史詩的形式,構(gòu)成了汪洋恣肆、激越奔騰的藝術氣勢和意象迭起、氣象變幻的詩情畫意。
    (2)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夸張、擬人、比喻、排比、反問、通感多種修辭手法并用,思維強健,聯(lián)想豐富,打破了時間與空間、自然與人文的界限。
    B.“雄沉。蒼茫。博大。曠大?!彼脑~用句號隔開,消除了逗號所產(chǎn)生的單向、平面的感覺,更加展現(xiàn)了沙漠立體式的蔚然壯觀。
    C.作者寫景具有極強的主觀色彩,深沉的情思與自然的圖景結(jié)合,景隨意設,情易景遷,情景交融,幻化出一幅幅的絢麗迷人的意境。
    D.本文行文思路貌似散亂無拘,其實以“我”的行進為線索,以感想為導引,前后照應,自然流暢,渾然一體。
    (3)概括塔克拉瑪干沙漠給了作者哪些人生啟示。
    (4)校園廣播站“聲音中的經(jīng)典”欄目征稿,若你推薦此文,請從誦讀的角度談談推薦理由。

    組卷:25引用:2難度:0.3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20分)

  • 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仁宗慶歷四年三月乙亥,詔天下州縣立學。時范仲淹意欲復古勸學,數(shù)言興學校。宋祁等奏:“教不本于學校,事不察于鄉(xiāng)里,則不能核名實。有司束以聲病,學者專于記誦,則不足盡人材。參考眾說,擇其便于今者,莫若使士皆土著而教之于學校,然后州縣察其履行,則學者修飭矣。先策論,則文詞者留心于治亂矣;簡程式,則閉博者得以馳騁矣;問大義,則執(zhí)經(jīng)者不專于記誦矣?!钡蹚闹?。至是乃詔曰:“今朕建學興善以尊大夫之行,更制革敝以盡學者之才。學者其務進德修業(yè)無失其時其令州若縣皆立學本道使者選部屬官為教授員不足取于鄉(xiāng)里宿學有道業(yè)者士須在學三百日乃聽頇秋試”夏四月壬子,國子監(jiān)王拱宸等言:“漢太學千八百室,生徒三萬人。唐學舍亦千二百間,今取才養(yǎng)士之法盛矣,而國子監(jiān)才二百,制度狹小,不足以容。”詔以錫慶院為太學,置內(nèi)舍生二百人。五月壬中,帝至太學謁孔子。故事止肅揖,帝特再拜。賜直講孫復五品服。初海陵人胡瑗為湖州教授,訓人有法,科條纖悉備具,以身率先,雖盛暑,必公服坐堂上,嚴師弟子之禮,視諸生如其子弟,諸生亦信愛如其父兄,從之游者常數(shù)百人。時方尚詞賦,湖學獨立經(jīng)義治事齋,以敦實學。至是,興太學,詔下湖州取其法,著為令式。瑗上書請興武學,其略曰:“頃歲吳育已建議興武學,但官非其人,不久而廢。今國子監(jiān)直講內(nèi)梅堯臣曾注《孫子》,大明深義。若使堯臣等兼蒞武學,每日令講《論語》,使知忠孝仁義之道;講孫、吳,使知制勝御敵之術。選有智略者二三百人教習之,則一二十年之間必有成效。臣已撰成《武學規(guī)矩》一卷,進呈?!睍r議難之。
    (節(jié)選自《宋史紀事本末?學??婆e之制》)(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學者其務進德修業(yè)/無失其時其令/州若縣皆立學/本道使者選部屬/官為教授/員不足/取于鄉(xiāng)里宿學有道業(yè)者/士須在學三百日/乃聽預秋試/
    B.學者其務進德修業(yè)/無失其時/其令州若縣皆立學/本道使者選部屬/官為教授/員不足取/于鄉(xiāng)里宿學有道業(yè)者/士須在學三百日/乃聽預秋試/
    C.學者其務進德修業(yè)/無失其時其令/州若縣皆立學/本道使者選部屬官為教授/員不足取/于鄉(xiāng)里宿學有道業(yè)者/士須在學三百日/乃聽預秋試/
    D.學者其務進德修業(yè)/無失其時/其令州若縣皆立學/本道使者選部屬官為教授/員不足/取于鄉(xiāng)里宿學有道業(yè)者/士須在學三百日/乃聽預秋試/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策論,宋代以來試士科目之一,指議論當前政治問題、向朝廷獻策的文章。
    B.判,唐宋兩代的一種官制,多指以高位兼任低職務,或以京官出任地方官。
    C.楹,本義為廳堂前部的柱子,在古代也常作量詞,文中指房柱的計量單位。
    D.實學,以“實體達用”和“經(jīng)世致用”為主要宗旨與內(nèi)容的學說,始于宋。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宋仁宗與眾位大臣討論辦學時,范仲淹與宋祁等人的意見不一致,范仲淹多次強調(diào)興辦學校,而宋祁等則認為教育的關鍵不在辦學校。
    B.宋仁宗聽從大臣們的建議,下詔大力興辦州縣等地方學校,改革科舉制度,務求使學者充分展示才能,讓讀經(jīng)的人不再只是死記硬背。
    C.胡瑗在湖州教授學生,率先垂范,嚴格執(zhí)行師生之禮儀,即使在盛夏酷暑,也一定穿著整齊坐于堂上;宋仁宗以湖州辦學為全國范例。
    D.胡瑗上書宋仁宗建議興武學,他撰寫了一卷《武學規(guī)矩》進獻給宋仁宗,又提出請梅堯臣等人來講習《孫子》《論語》,教授制勝御敵之術。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有司束以聲病,學者專于記誦,則不足盡人材。
    ②諸生亦信愛如其父兄,從之游者常數(shù)百人。
    (5)為什么仁宗在太學謁孔子時要行再拜之禮?

    組卷:65引用:12難度:0.6

三、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晝是夜的告別,死是生的告別,告別是生活的常態(tài)。對于告別,悲觀的人說“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樂觀的人說“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達觀的人說“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其實,每一場告別,都是一次重啟。我與舊事歸于盡,來年依舊迎花開。保持那一份熱愛,奔赴下一場山海,過往雖難忘,未來更可期。
          春光復始,適常如斯。二十一世紀已過完21個年頭,我們,即將告別高中,開啟另一段人生。展望未來,把握當下,回顧過往,豈能無感?
          以上論述具有啟示意義,請結(jié)合材料內(nèi)容作文,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記敘文或議論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

    組卷:23引用:8難度:0.6
  • 菁優(yōu)網(wǎng)9.閱讀下面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在冬奧會的志愿者崗位上,一張張青春的面龐格外引人注目。每一個冬奧會志愿者都如同一簇“微火”,無論走到哪里,都洋溢著熱情的氣息,綻放著溫暖的光芒。他們熱情好客、任勞任怨、無私奉獻……不僅讓國人為之贊嘆,更令外國友人為之動容。“微火”成炬、溫暖盛會。我們要向志愿者們看齊,讓青春之風采激揚,讓青春之擔當綻放!
          根據(jù)你對以上材料的理解與感悟,請以“因為有我”為題目,文面一流,引用一流,論證思路一流,寫一篇890字的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體自選(詩歌除外);②不套作,不抄襲,要寫出真情實感;③不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

    組卷:7引用:1難度:0.6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