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甘肅省天水一中高二(上)第一次段考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儒家文化體系中的“家國天下”意識,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基本內(nèi)涵之一。如今制度化儒家已然解體,社會形態(tài)、家庭結(jié)構(gòu)、價值觀念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盡管如此,汲取家國天下意識傳統(tǒng)并對其進行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意義。
首先,家作為基本情感紐帶對我們依然具有重要的意義,應弘揚傳統(tǒng)孝道,強化紐帶和責任意識。家族觀念基于血緣的原初信賴關系,安土重遷的中國農(nóng)耕文明進一步充實了家族的機能。人倫情感亦因血緣而來,在情感依托的層面上,家的意義超越任何經(jīng)濟的成本-收益分析。現(xiàn)代社會主張的公共精神與家庭倫理的建設并不矛盾。正如搬用熟人社會的倫理原則到陌生人社會是不合理的,反過來將陌生人社會的規(guī)則搬用到家庭也是不合理的。關鍵是如何能夠在不同的關系當中正確切換。在現(xiàn)代化生產(chǎn)和協(xié)作上依照公共理性、法制精神;在家庭與私人領域,弘揚孝悌之道,忠恕相待,愛敬相與。這要求對家庭倫理和孝道進行理性的闡發(fā)和合理的引導,使得家庭倫理與公共理性彼此呼應。
其次,“家國天下”意識是現(xiàn)代中國倫理的重要緯度,它既連接傳統(tǒng)的修齊治平,也連接社會、民族、國家問題。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家與國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家是社會的細胞,國是維護家的外部屏障,家國的良性互動與發(fā)展有利于促進整個社會的穩(wěn)定與協(xié)調(diào)。儒家家國天下的教化傳統(tǒng)歷史地塑造了中國人的內(nèi)在人格與精神世界,《中庸》的“修齊治平”深入到一代代中國人的內(nèi)心世界,內(nèi)化為熱愛祖國與家園的擔當精神。在今天,心懷家國天下便是個體對國家和人民的熱愛與憂患意識,是主動追求民族統(tǒng)一、國富民強的精神,也是國家認同感和責任意識的來源。
最后,支撐和實現(xiàn)“家國天下”精神的是仁愛的“生生”之德。中國人內(nèi)心的“天人合德”實際指向更為廣闊的世界中的相生相與,它肯定世界是交感的,自然規(guī)律和人世倫理是可以相互推演的,也是相互一致的。仁愛原則也是動態(tài)原則,原始儒家主張根據(jù)內(nèi)在的“生生”之德,在矛盾的轉(zhuǎn)化中主張“窮達以時”“與時偕行”。宋儒也以“生生”釋“仁”,把原始儒家的“仁”范疇與《易》之“生生”相結(jié)合,使仁升格為表示天人合一的本體范疇,把“相生”當作自然萬物蘊含的內(nèi)在目的。仁愛原則也是“相生”的凝合原則,這在倫理意識上表現(xiàn)為中正平和、誠實無欺、敬愛相與,雖有競爭,但在競爭中能夠冷靜達觀、互利互惠,實現(xiàn)“里仁”之美,建構(gòu)互助型社會。
由此可見,儒家教化傳統(tǒng)中的“家國天下”意識體現(xiàn)了傳統(tǒng)時期的“中國智慧”。它成為“大一統(tǒng)”的重要思想基礎與施政方針。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傳統(tǒng)的“家國同構(gòu)”早已超越了其原始意義,從社會結(jié)構(gòu)升華為精神結(jié)構(gòu),成為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園。時代已變,儒家教化論內(nèi)秉的優(yōu)秀文化部分也將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實現(xiàn)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凹覈煜隆币庾R,以其溫柔敦厚的底色、生生不息的活力、和合共生的包容心,不僅能為個體生命提供精神關懷,而且有助于維系各民族的和睦共存,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積極的精神動力,值得我們倍加珍惜和大力弘揚。
(摘編自金香花《“家國天下”觀念的歷史形成及其現(xiàn)代意義》)(1)下列關于原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變化,制度化的儒家已然解體,如今有必要對家國天下意識進行重建。
B.現(xiàn)代“家國天下”意識連接著個體、社會和民族,包含著個體對國家的認同感和責任感。
C.借助家庭中建立于血緣基礎上的人倫情感求得的回報,遠高于任何經(jīng)濟活動中的收益。
D.原始儒家認為世界是交感的,在矛盾轉(zhuǎn)化中要“與時偕行”,與宋儒的觀點有根本不同。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二段重點論述了公共精神與家庭倫理的關系,應做到在不同的關系當中正確地進行切換。
B.第三段通過討論家與國的辯證關系,強調(diào)家國一致、愛家愛國、心懷天下的重要性。
C.本文總體上看采用的是總-分-總的結(jié)構(gòu)方式,中間三個段落采用的則是層進式結(jié)構(gòu)。
D.尾段總結(jié)并深化中心論點:重新認識傳統(tǒng)“家國天下”意識,理解其現(xiàn)代價值和意義。
(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中庸》“修齊治平”比儒家“家國天下”更進一步,已內(nèi)化為國人的愛國和擔當精神。
B.中國農(nóng)耕文明“安土重遷”思想助推了家族的形成和發(fā)展,也強化了人們的家族觀念。
C.馬克思主義在儒家優(yōu)秀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過程中,將發(fā)揮積極的指導作用。
D.中國在處理國際關系時強調(diào)互助互利、在合作中競爭,這也是傳統(tǒng)仁愛思想的體現(xiàn)。組卷:3引用:6難度:0.5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材料一:
在一個民族的精神發(fā)展中,總有一些思想觀念,受到人們的尊崇,成為生活行動的最高指導原則。這種最高指導原則是多數(shù)人民所信奉的,能夠激勵人心,在民族的精神發(fā)展中起著主導的作用。這可以稱為民族文化的主導思想,亦可簡稱為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有比較廣泛的影響;二是能激勵人們前進,有促進社會發(fā)展的作用。有哪些思想可以稱為中國人民的民族精神呢?我認為,中國的民族精神基本上凝結(jié)于《周易大傳》的兩句名言之中,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和“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孔子贊揚“剛毅”,曾子提倡“弘毅”?!吨杏埂酚性疲骸安W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边@就是自強不息精神的體現(xiàn)。《周易集解》引干寶云:“凡勉強以進德,不必須在位也。故堯舜一日萬機,文王日昃不暇食,仲尼終夜不寢,顏子欲罷不能,自此以下,莫敢淫心合力,故曰自強不息矣?!焙笫赖挠兄局?,致力于事業(yè)學問,亦莫不盡心竭力,晝夜不懈。這正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延續(xù)發(fā)展的思想源泉。
“厚德載物”即以寬厚之德包容萬物,這與“和同之辨”有一定聯(lián)系。西周末年史伯區(qū)別了和與同,他說:“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以他平他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歸之;若以同裨同,盡乃棄矣。”所謂和即包容不同的事物而保持一定的平衡??鬃右嗾f:“君子和而不同?!焙竦螺d物有兼容并包之意,這對于文化發(fā)展是非常必要的。在歷史上,中國能接受外來文化。佛教東來,被中國人民容納;明末西學東傳,亦曾受到中國知識分子重視。清末頑固派拒絕西學,事實上是違背了中國文化兼容并包的基本精神。
(摘編自張岱年《文化傳統(tǒng)與民族精神》)材料二:
尚勇,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精神傳統(tǒng)。盤古開天、女媧煉石、愚公移山、大禹治水,這些言說先民心志的神話傳說,都包含著對“勇”的崇仰和贊頌??梢哉f,一部中華文明史,就是中華民族英勇面對無數(shù)困難和挑戰(zhàn)的不屈奮斗史。在櫛風沐雨一路向前的歷史征程中,“勇者不懼”深深地刻寫在中華民族的性格之中,成為無比珍貴的民族精神基因。
“勇者不懼”之“勇”,是大勇,而非小勇。小勇者,不能忍小辱小過,睚眥之仇必報,這是匹夫之勇。大勇者何?循大義,迎難上,義無反顧、無所畏懼,是為大勇。大勇之“大”,在與“義”融。魯莽強悍、好勇斗狠,并不是真正的勇敢;真正的勇敢,指人們在危難面前堅守道義、堅定前行的無畏氣概。勇者的無畏氣概,產(chǎn)生于道義的感召。如果自己的行為是正確的,怕有千軍萬馬的阻攔,我們也要無所畏懼、勇往直前?!抖Y記》有云:“有義之謂勇敢。”我們之所以推崇勇者,就是因為勇者能夠無懼地堅守并光大道義。
勇者在道義的感召下能夠不懼艱險,甚至不懼犧牲,但勇者并非一無所懼。中國古人向來批評那種什么都不懼怕、什么都不忌憚、什么都不敬畏的蠻勇??梢哉f,中華文化推崇的“勇者不懼”,實是“無懼”與“有懼”的統(tǒng)一。從大義、大局的角度出發(fā),要藐視一切困難、無懼任何挑戰(zhàn);從具體行事的角度出發(fā),則要心懷敬畏、朝乾夕惕、如履薄冰。此外,在道義感召下不懼外在艱險,卻時常憂懼道之不行、義之不彰,這也是勇者內(nèi)心兼具的“無懼”與“有懼”。
真正的勇者,有銳氣,也有靜氣。孟子與弟子公孫丑討論“勇德”時曾提到“不動心”的概念。所謂“不動心”,就是指在突如其來的危險面前能鎮(zhèn)定自若,巋然不動,“每臨大事有靜氣”。同時,這種不動如山的強大定力、靜氣,又“至大至剛”“折而不撓”,有著壓倒和戰(zhàn)勝一切的韌性與力量。沉著的靜氣,進取的銳氣,一同滋養(yǎng)著勇者的不懼品格。
如何培養(yǎng)這種臨危不懼的進取銳氣與沉著靜氣呢?中國古人提出了克已與成己的辯證工夫??鬃蛹捌涞茏又苡瘟袊鴷r,曾在陳、蔡之間被軍隊圍困而一度絕糧。情勢危急之下從者驚慌失措,但孔子卻始終沉著冷靜,“歌兩柱之間”“修樂不休”。危機解除后,子貢表示要銘記這場不幸遭遇,孔子直接反駁道:“夫陳、蔡之間,丘之幸也!二三子從丘者,皆幸人也!”孔子為何珍視這場坎坷遭遇?他把艱難困苦當作了成就英勇人格的重要外在條件。當然,困境本身不能成就勇士,真正成就勇士的,是人們面對困境時的修為和態(tài)度。《周易》謂:“蹇,君子以反身修德?!泵鎸ν庠诘钠D難險境,我們要反求諸己,在克除內(nèi)心恐懼、憂愁、煩擾的同時,積極自我砥礪,超越突破,并在道義感召下奮發(fā)有為。
中國古人常以玉相比相期。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玉“折而不撓,闕而不荏”的特點與“勇者不懼”的品格高度相似。同時,從石到玉的切、磋、琢、磨過程也與人在困境中錘煉無畏勇氣的歷程相類似?!捌D難困苦,玉汝于成?!敝腥A民族在數(shù)千年風雨征程中,沒有被任何外在困難嚇倒,而是憑著自己在其間砥礪出的“勇者不懼”的品格,開辟出文明的新天地,書寫出發(fā)展進步的新篇章。面對當前之新冠肺炎疫情,中華民族強勁地展現(xiàn)著,也進一步錘煉著這一寶貴的精神品格。
(摘編自沈壯海、劉水靜《也說“勇者不懼”》)
材料三:
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在歷史長期發(fā)展中所孕育而成的意識,是民族賴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發(fā)展的精神支柱。新冠肺炎疫情是對我國治理體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而取得這次大考的勝利不能脫離民族精神的強大助力??梢哉f,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戰(zhàn)勝磨難、發(fā)展進步的思想保證和精神動力。
在五千多年的文明歷史進程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團結(jié)統(tǒng)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民族精神又被不斷賦予新質(zhì)。這體現(xiàn)在以愛國主義為內(nèi)核的偉大創(chuàng)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jié)精神和偉大夢想精神之中。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歷史上經(jīng)歷過很多磨難,但從來沒有被壓垮過,而是愈挫愈勇,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苯袊瑥镍f片戰(zhàn)爭到抗日戰(zhàn)爭,外國侵略者的鐵蹄踐踏著中國的主權(quán)。這不僅沒能打垮中國人民,反而極大地激發(fā)了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熱忱,呼喚人們挺身而出,進行救亡圖存的抗爭。正是民族精神支撐著中華民族從歷史的一次次磨難中拼搏奮起。
民族精神也是當代中國奮發(fā)圖強的不竭動力。在新型冠狀病毒肆虐的今天,從耄耋古稀之年的鐘南山、李蘭娟院士,到許許多多不知名的醫(yī)護人員;從湖北、武漢當?shù)蒯t(yī)院的迎難而上到外省市醫(yī)療隊的緊急馳援;從廣大黨員干部的守土盡責到聯(lián)防聯(lián)控的人民戰(zhàn)爭……團結(jié)一心,眾志成城,全國各族人民心中筑起了堅不可摧的民族精神長城。民族精神是戰(zhàn)勝風險挑戰(zhàn)的硬核力量,還是中國走向新的勝利的重要保障。為了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國上下以偉大夢想精神為航標,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脫貧攻堅,創(chuàng)新工作方式,發(fā)揚奮斗精神。疫情期間,脫貧工作正在有序推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唯有精神上達到一定的高度,這個民族才能在歷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奮勇向前?!毙碌臅r代,中國人民正書寫著中華民族精神新的篇章。
(摘編自《弘揚民族精神凝聚抗疫力量》)(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自強不息”激勵我們要發(fā)憤圖強,“厚德載物”告訴我們要仁厚寬容?!白詮姴幌ⅰ薄昂竦螺d物”,一剛一柔,相得益彰,是傳統(tǒng)文化中的精華。
B.“勇者不懼”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精神基因,勇者受到道義的感召,會產(chǎn)生無畏的氣概。
C.民族精神是戰(zhàn)勝風險挑戰(zhàn)的硬核力量,此次新冠疫情取得勝利離不開民族精神的強大支撐。
D.“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古人常以玉相比,以玉的切、磋琢、磨的過程來類比人們面對艱難環(huán)境時的修為和態(tài)度。
(2)根據(jù)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孔子有臨危不懼的沉著靜氣,他把危機險境當作成就英勇人格的條件,將其視為幸運的事情。
B.真正的勇敢,是指人們在危難面前堅守道義、堅定前行的不懼艱險、不懼犧牲、一無所懼的無畏氣概。
C.新冠肺炎疫情中義無反顧奔赴抗疫一線的逆行者,在“克己”中“成己”,體現(xiàn)“勇者不懼”的大勇。
D.材料三第二段論述了中華民族精神的內(nèi)涵,材料三第三段列舉名言事例論證了一個國家民族精神形成的過程。
(3)結(jié)合以上材料,請簡要概述民族精神的意義。組卷:5引用:3難度:0.2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
-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老樊的煩惱
袁良才
老樊決定到鄉(xiāng)下老友周健家去住上幾天,散散心,消消火。
周健是個能人,經(jīng)營著一家漁家樂,吃住都方便,再說老樊和他是從小玩到大的發(fā)小,還沾親帶故,沒啥好拘束的。
老樊剛從局長位置上退下來,他立馬感受到“人一走,茶就涼”簡直是千古以來至理名言,他眼下正被這六個字折磨得心煩意亂,恨得牙根癢癢。
那天老樊在家里實在憋得慌,就出去轉(zhuǎn)轉(zhuǎn),鬼使神差竟走到他原來供職的單位。
老樊首先看見的是傳達室老汪。老汪是老樊的扶貧對象,當時的樊局長就把老汪弄到單位當了保安,一下子就脫了貧,老汪一直對他心存感激,視之為恩人。
今天怎么啦?老樊感覺老汪臉上的笑容沒有過去燦爛了,跟自己打招呼沒有過去恭敬了。老樊心里很生氣,沒想到你老汪也是個勢利小人!當然老樊是有涵養(yǎng)的,他裝作什么事也沒有,對老汪干笑兩聲,道聲謝謝,輕車熟路地上到二樓。
辦公室主任小魏恰好在,見了老局長,立馬讓座,敬茶,陪老樊有一句沒一句地寒暄。老樊不時點頭,微笑,間或應答,實際上老樊心里相當不爽:辦公室不可能不準備太平猴魁,可小魏只給自己泡黃山毛峰!老樊越想越氣,終于忍不住了,皮笑肉不笑地起身告辭。
老樊出門時與鄭局長差點撞個滿懷,老樊脫口而出:“大鄭??!”有禮節(jié)性解釋道:“我路過單位,過來翻翻報紙,老習慣,一時難改?!?br /> 鄭局長熱情地說:“您沒事就到局里多轉(zhuǎn)轉(zhuǎn),我還有不少事要求教您呢!今天不巧,我正要帶魏主任他們下鄉(xiāng)調(diào)研,改天再陪您聊。”
老樊只覺臉上一陣火燒火燎,這不明擺著下“逐客令”嗎?這個白眼狼,你接任局長也有我向組織上推薦之功嘛。罷罷罷,老樊昏頭昏腦地從單位大樓逃也似地出來,決計永遠不再踏這里一步了。
老伴被老樊鬧騰得吃不好飯,睡不好覺,人也瘦了一圈。她擔心老樊這樣下去……她簡直不敢想下去。
聽說老頭子想去鄉(xiāng)下老家散散心,老伴自然求之不得,擔心他身體,要陪他去。老樊眼一瞪,沒好氣地說,我夠煩了,你也來煩我?我一個人去就行!
但老樊只在發(fā)小周健家住了一夜就打算回去了,他感覺發(fā)小老兩口貌似熱情如舊,但實質(zhì)上也變了。老樊是從一個小細節(jié)——一盤菜里琢磨出來的。
老樊最愛吃“香辣酸菜魚”,菜是老白菜腌菜或雪里蕻腌菜均可,魚非烏魚片不可,這叫黃金搭檔,絕配,細嫩爽滑,口感最好!以前每次去老周家,周健都給老樊做這道他的最愛。這回做是做了,食材卻以次充好,換上了胖頭魚片。老樊頓覺胃口全無,食之無味,象征性地吃了幾口菜,喝了二兩酒,飯都沒吃,就說飽了。
第二天,老樊起得很早,眼圈是黑的,眼袋更明顯了。老樊打算吃過早飯就走,這里他也找不到過去的感覺了。
老周兩口子還沒起床,大門關著。老樊本想開了門出去,到村里隨便轉(zhuǎn)轉(zhuǎn),鄉(xiāng)下早晨的空氣真好!但他怕遇見熟悉的鄉(xiāng)親,遂斷了這念頭。只坐在客廳沙發(fā)上發(fā)呆。
突然,竄出一條小寵物狗,通身雪白像個滾動的小雪球,沖到老樊跟前汪汪直叫。老樊感到奇怪!這是周健家養(yǎng)的寵物狗,聽老周說,是什么“博美”,英國名犬,老周兩口子叫它“小不點”。按說這狗跟自己也不是不熟啊,原來每次來它都搖頭擺尾,打拱作揖,要么翻筋斗,今天怎么也翻臉不認人,對自己又撲又吼的?
“讓你,這個畜生,也狗眼看人低!”老樊正想著,那狗竟撲咬起老樊的褲腳來。老樊終于忍無可忍了,一腳踹去,“小不點”退縮回去,嗚嗚哀鳴。
“樊局長,‘小不點’這是叫您給它開門,它好出去方便呢!這狗,賊愛干凈?!崩现軔廴舜蜷_大門,一團雪球閃電般滾了出去。
“???”老樊吃驚地長大了嘴巴。接著,老樊像想起了什么,嘆口氣道:“嫂子,我已經(jīng)不當局長了,退休嘍!”
老周邊穿外衣邊走下樓來,朗聲說:“退不退休,跟我沒關系!冬天烏魚愛沉到深水里,甚至煨泥巴,難捕。我今天再去試試,爭取讓老朋友吃上正宗的‘香辣酸菜魚’!”
老樊的臉一下子紅了。
紅了臉的老樊心情卻好起來,哈哈笑著說:“人好,水也甜哩!我這就打電話,叫你弟妹也下來,我們多住幾天!”
(選自《小小說選刊》2018年3月期,有刪改)(1)下列對小說有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恰當?shù)囊豁検?
A.小說中老樊的心理活動非常豐富,它們既是對老樊退休前生活境遇的有力補充,也是解讀老樊這一人物形象的關鍵。
B.老樊“實在憋得慌”,“鬼使神差竟走到他原來供職的單位”,原因在于不適應突然從領導崗位退下來的變化。
C.老樊“吃不好飯,睡不好覺,人也瘦了一圈”以及后來“眼圈是黑的,眼袋更明顯了”都形象展示了老樊內(nèi)心感受到“人走茶涼”“人情冷暖”給他造成的心靈和身體的傷害。
D.老樊從拒絕老伴陪自己下鄉(xiāng)到結(jié)尾主動提出讓老伴到鄉(xiāng)下小住幾天,既表明他被周健夫婦的熱情、真誠所打動,又表明他對退休后生活境遇的變化已經(jīng)釋懷。
(2)本文在情節(jié)設置上“尺水興波”。作者運用哪些手法達到了這種效果?請結(jié)合文本簡要分析。
(3)小說中周健這一形象著墨不多,但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請結(jié)合文本談談你的理解。組卷:4引用:2難度:0.5
二、古代詩文閱讀(34分)(一)文言文閱讀
-
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太祖諱元璋,字國瑞,姓朱氏。先世家沛。父世珍始徙濠州之鐘離。生四子,太祖其季也。比長,姿貌雄杰,奇骨貫頂。志意廓然,人莫能測。十五年春正月,子興用太祖計,遣張?zhí)斓v等拔和州,檄太祖總其軍。太祖慮諸將不相下,秘其檄,期旦日會廳事。時席尚右諸將先入皆踞右太祖故后至就左比視事剖決如流眾瞠目不能發(fā)一語始稍稍屈議分工甓城。期三日。太祖工竣,諸將皆后。于是始出檄,南面坐曰:“奉命總諸公兵,今甓城皆后期,如軍法何?”諸將皆惶恐謝。乃搜軍中所掠婦女縱還家,民大悅。元兵十萬攻和,拒守三月,食且盡,而太子禿堅、樞密副使絆住馬、民兵元帥陳野先分屯新塘、高望、雞籠山以絕餉道。太祖率眾破之,元兵皆走渡江。三月,郭子興卒。時劉福通迎立韓山童子林兒于毫,國號宋,建元龍鳳。檄子興子天敘為都元帥,張?zhí)斓v、太祖為左右副元帥。太祖慨然曰:“大丈夫?qū)幠苁苤朴谌艘!彼觳皇堋H荒盍謨簞菔⒖梢薪?,乃用其年號以令軍中。壬子,?bdo class="mathjye-underpoint2">御史臺。庚申,召諸將議北征。太祖曰:“山東則王宣反側(cè),河南則擴廓跋扈,關、隴則李思齊、張思道梟張猜忌,元祚將亡,中原涂炭。今將北伐,拯生民于水火,何以決勝?”遇春對曰:“以我百戰(zhàn)之師,敵彼久逸之卒,直搗元都,破竹之勢也。”太祖曰:“元建國百年,守備必固,懸軍深入,饋餉不前,援兵四集,危道也。吾欲先取山東,撒彼屏蔽,移兵兩河,破其藩籬,拔潼關而守之,扼其戶檻。天下形勝入我掌握,然后進兵,元都勢孤援絕,不戰(zhàn)自克。鼓行而西,云中、九原、關、隴可席卷也?!敝T將皆曰“善”。癸丑,李善長帥百官勸進,表三上,乃許。甲子,告于上帝。
(節(jié)選自《明史?太祖本紀》,有刪改)(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時席尚右諸將/先入皆踞右/太祖故后至/就左/比視事/剖決如流/眾瞠目不能發(fā)/一語始稍稍屈/
B.時席尚右/諸將先入/皆踞右/太祖故后至就左/比視事/剖決如流/眾瞠目不能發(fā)一語/始稍稍屈/
C.時席尚右諸將/先入皆踞右/太祖故后至/就左比/視事/剖決如流/眾瞠目不能發(fā)一語/始稍稍屈/
D.時席尚右/諸將先入/皆踞右/太祖故后至就左比/視事/剖決如流/眾瞠目不能發(fā)一語/始稍稍屈/
(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諱,本義是有顧忌而躲開某些事或不說某些話,舊時也用來指死去的帝王或尊長的名字。
B.建元,此處指開國后第一次建立年號。建元原指中國古代第一個年號,即西漢武帝劉徹的年號“建元”。
C.御史臺,中國古代官署名,為中央監(jiān)察機構(gòu)。南朝梁陳、北魏魏齊時,稱御史臺。明初改為都察院。
D.表,古代臣子用來查驗彈劾他人的呈文,有其特殊格式。漢代將臣給君的呈文分為章、奏、表、議等。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朱元璋作戰(zhàn)勇猛,治理軍隊頗有智謀。朱元璋曾經(jīng)率眾擊破元兵,打得元兵渡江而逃。朱元璋雖不服韓林兒,但依然用其年號來號令軍隊。
B.朱元璋體恤民心,想讓百姓安居樂業(yè)。朱元璋下令將軍中所掠婦女釋放回家,讓民眾感動。稱帝前和屬下探討北征,求拯民于水火的計謀。
C.朱元璋志向遠大,心在天下。他打下和州,統(tǒng)領諸將,朝南而坐向諸將出示任命檄文。被任命為右副元帥,卻發(fā)出不愿受制于韓林兒的慨嘆。
D.朱元璋才能出眾,以率先垂范贏得尊重。討論軍事,他剖析決論如流,眾將有所屈服。分工筑城,他率先完成,從而在諸將中樹立起了威望。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奉命總諸公兵,今甓城皆后期,如軍法何?
②以我百戰(zhàn)之師,敵彼久逸之卒,直搗元都,破竹之勢也。組卷:9引用:3難度:0.7
八、選擇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滿分12分)
-
11.下列句子中句式和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h2>
組卷:59引用:11難度:0.7
五、寫作(60分)
-
1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周作人曾說:“人生,有必要的忙,也要有必要的閑。只爭朝夕的忙,是為了夕陽看花的閑?!睂τ谏?,忙而有價,閑而有趣,才是人生最好的狀態(tài);忙出意義,閑出情義,才能體現(xiàn)人生真正的價值。
在“內(nèi)卷”與“躺平”成了網(wǎng)絡流行語的當下,作為新時代的青年,讀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思考和啟發(fā)?請寫一篇文章談談自己的看法。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19引用:15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