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海南省??谑屑蝿赘呒壷袑W高二(上)開學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8/19 1:0:1
一、現代文閱讀?(一)現代文閱讀Ⅰ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材料一: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田豐認為,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讓孩子完全脫離游戲,會讓孩子跟時代出現一定的割裂,家長要改變態(tài)度,以商量取代指使,走近孩子、陪伴孩子,從心理上理解和了解孩子,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家庭教育方式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孩子的網絡習慣。此前,中國社會科學院國情調查與大數據研究中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發(fā)布的《青少年網絡素養(yǎng)教育讀本》顯示,四類家庭的孩子更容易用網過度,即親子活動少的家庭、父母抗拒網絡的家庭、教育粗暴的家庭、父教缺位的家庭。民主型家庭親子關系更加和諧,父母更能理解孩子的想法,同時孩子對父母的接納程度高,也更樂意聽父母的意見或建議。所以,孩子有可能對網絡游戲的一些負面影響有較深刻的認知。而溺愛型、忽視型和專制型教養(yǎng)模式下長大的孩子,對網絡游戲的看法受父母的影響較少,受同伴、同學等同儕群體的影響較大,因而對網絡游戲的一些好處更認同。
(摘編自孫山《中小學生網游調查:什么樣的孩子不會沉迷網游》)材料二:
近日,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發(fā)布“中小學生及其家長網絡游戲認知與態(tài)度研究”的報告。報告顯示,近八成學生從小學就開始接觸網絡游戲,網絡游戲已經成為被中小學生普遍接受的一種娛樂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孩子沉迷游戲行為與親子關系密切相關,親子關系越差,越易導致孩子沉迷網絡游戲的行為。
大量事例表明,網絡游戲容易對未成年人帶來多種負面影響,甚至造成巨大的身心傷害。網癮患者輕則焦慮、自閉、煩躁和自虐化,重則有暴力傾向,諸如“討要上網費未果揮刀殺親”的案例屢被曝光,沉溺于其間者難以自拔。面對網絡游戲的誘惑,成人尚且難以自控,對心智尚未發(fā)育成熟的未成年人來說,如未能進行及時的預防和干預,其后果比想象中更為嚴重。
基于保護未成年人的權利,更好地實施素質化教育,防沉迷網絡游戲都是首要之舉。無論是學校開展意識形態(tài)教育,還是網游公司啟動防沉迷系統(tǒng),以及執(zhí)行教育部門禁止中小學生帶手機進學校的規(guī)定,在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和支持的前提下,尤需發(fā)揮家長作為監(jiān)護人的督促作用。由于未成年人普遍缺乏自控性和自制力,在內因無法發(fā)揮主體作用的情況下,家長的輔助作用具有決定性。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孩子的教育和管理中發(fā)揮著關鍵作用。如果一個孩子已經具有了很強的網癮,要擺脫控制需要家長的強力輔助。成功教育有很多的方法,但沒有一蹴而就的捷徑,如果非要總結出一種成功的經驗,那就是,陪伴是最好的教育。親子關系親密,這是陪伴教育最直接的結果呈現。陪伴得好且方式得到孩子認可,那么彼此關系就異常親密,反之亦然。
時下,很多家長以工作太忙為借口,疏忽了與孩子關系的建立。很多家長長期不與孩子接觸,對未成年人的成長規(guī)律并不了解,對孩子的想法和行為習慣也不清楚,既未按普適的教育規(guī)律去實施管護,也沒有尊重孩子的個性而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當家長不能成為孩子最信任的朋友,最值得信任的傾訴對象,他們就會與家長的關系漸行漸遠,也會把虛擬的網絡作為表達情感寄托的對象。當孩子不能從家庭中找到溫暖,他們就尋求從網絡中找到情緒宣泄的出口。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也是一個家庭的希望。孩子沉迷游戲與親子關系密切相關,這個結論再次印證了陪伴教育的重要性,也是對建立親密親子關系的呼喚。而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就必須改變專制作風而更加民主,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個性、自由與權利,做孩子成長的伴侶、情感傾訴的對象、一同玩耍的伙伴,引導和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理智而健康的娛樂習慣,擁有獨立而健全的人格,才能以成功的教育實現教育的成功。
(摘編自唐偉《孩子沉迷網游呼喚親子陪伴教育》)材料三:
青少年沉迷手機游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網絡游戲日益成為“流行趨勢”,孩子普遍認為不玩游戲就落伍了、掉隊了,跟風攀比、不由自主深陷其中;其次,一些家長沒有意識到游戲成癮的危害,有些更是打工在外、鞭長莫及,孩子一旦缺乏家庭監(jiān)管和約束,“放養(yǎng)”之下“游戲癮”則野蠻生長;教育主管部門、學校、教師與家長的溝通不夠、協(xié)作不強,孩子的課外時間出現了引導“盲區(qū)”和管理“真空”;部分企業(yè)和工商個體,以出租手機、出賣成年人身份證號等方式,誘導青少年沉迷游戲,非法獲取經濟利益,在逐漸滋生的游戲熱上“加了一把火”,惡劣影響愈演愈烈。
如今,多地集中在開學后、放假前等時段做好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提醒,向家長推送防范知識;通過課堂教學、主題班會、板報廣播、案例教學、演講比賽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增強對不良網絡游戲等危害性的認識……都是值得推廣的好做法。
“堵”的同時如果缺乏“疏”的舉措,難免會讓孩子在好奇心和冒險意識的驅使下,鉆空子、想歪點子去接觸游戲,適得其反。因此,學校和家庭應該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讓孩子參與更豐富多彩的活動、培養(yǎng)更多文體愛好,以充實美滿的陪伴、健康積極向上的興趣排擠“手機控”的時間和空間,降低沉迷的可能性。
(摘編自鄭海鷗《疏堵結合,讓孩子遠離游戲癮》)(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沉溺網絡的孩子,往往是生活在親子活動少的家庭,或父母抗拒網絡的家庭,或教育粗暴的家庭,或父教缺位的家庭,這也從反面說明了應該怎樣做家長。
B.孩子把虛擬的網絡作為情感寄托的對象,是因為家長沒有成為孩子成長的伴侶、情感傾訴的對象、一同玩耍的伙伴,孩子從家庭中得不到溫暖。
C.親子關系更加和諧的民主型家庭的孩子,對網游的看法受父母的影響較大,對網游的一些負面影響可能有較深刻的認知,從而避免沉溺于網游中。
D.很多學校和家長,如果條件允許,勢必會讓孩子和網絡徹底拜拜,這個愿望如果實現了,后果也很可怕,因為這樣會讓孩子與時代出現一定的割裂。
(2)根據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家長作風專制,不能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個性、自由與權利,孩子易受同伴、同學等同儕群體的影響,從而對網絡游戲的一些好處更認同。
B.當家長成為孩子最信任的朋友、最值得信任的傾訴對象,孩子與家長的關系自然不會漸行漸近,孩子自然樂意聽父母關于網絡游戲的意見或建議。
C.一些家長沒有意識到孩子沉迷網游難以自拔后的危害,即焦慮、自閉、煩躁和自虐化,甚至會具有暴力傾向,等到發(fā)現時已經無藥可治,悔之晚矣。
D.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果重視陪伴孩子,和孩子打成一片,而不是以工作太忙為借口,對孩子“放養(yǎng)”,那么可有效預防孩子沉迷網絡游戲。
(3)下列說法中,可以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
A.“成年人要充分考慮到孩子的快樂需求,不要讓孩子的休閑時間過于功利化?!?br />B.“用成績作為衡量孩子玩游戲時長的標準,成績好愛玩多久玩多久,成績不好就不許玩游戲?!?br />C.“學生與家長談論網絡游戲,既可以看出父母對孩子娛樂行為的關注度,也可以反映出孩子對父母的親近度。”
D.“家長如果只監(jiān)管不陪伴,既缺少兩代人溝通的話題,也易與孩子形成隔閡,導致孩子沉迷游戲?!?br />(4)材料二在論證上有哪些特點?請簡要說明分析。
(5)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游戲既要“堵”,又要“疏”。請結合文本談談具體應該采取哪些措施。組卷:7引用:2難度:0.5
(二)現代文閱讀Ⅱ
-
2.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問題。
城市里的蘑菇
卡爾維諾
風,從遠方來到城市,帶著不尋常的禮物,但只有少數敏感的人才察覺得到,像有花粉熱毛病的人才會因為別處飄來的花粉而打噴嚏。
一天,不知從哪里來了一陣夾帶著孢子的風,于是蘑菇在市區(qū)街道的花壇上萌芽了。沒有人發(fā)現,除了小工馬可瓦爾多,他每天早上都在那里等電車。
這位馬可瓦爾多對城市的生活不是很適應:廣告招牌、紅綠燈、櫥窗、霓虹燈、海報,裝腔作勢地想吸引人注意,但是他就像行走在沙漠上似的從未停駐過目光。相反地,一片高掛在樹枝上枯黃的葉子,一根纏懸在紅瓦上的羽毛,他卻不曾遺漏;馬背上的牛虻、桌上的蛀洞、人行道上壓扁的無花果果皮,馬可瓦爾多不會不注意到;四季的變化、心里的欲望和自己微不足道的存在,這些他都能發(fā)現。
這樣,一個早上,在等著電車來載他去公司上工時,馬可瓦爾多在站牌附近注意到一些奇特的東西:沿著林蔭大道鋪滿石板并消過毒的花壇上,在某幾處樹樁,似乎鼓起了腫塊,這里那里地微露著地下的圓形體。
他窗下身去系鞋帶以便看清楚點,是蘑菇,真的蘑菇,正在市中心萌芽!對馬可瓦爾多而言,他周圍這個灰色而貧乏的世界,仿佛在一瞬間因為這批不為人知的寶藏而變得豐盛肥沃。而且,生命中除了以小時計酬的雇員薪水、額外的工資補助和家庭津貼外,還是有某些東西可以期待的。
他這天工作得比以往都要更心不在焉,老想著當他在那兒搬卸盒子、箱子的同時,那些只有他知道的蘑菇,在幽暗的土地上寂靜、慢慢地醞釀那多孔的果肉,吸取地下的水分,蹭破土地表層。“只要下一晚上的雨,”他自言自語道,“就可以采收了?!辈⒓敝屗土鶄€孩子知道這項發(fā)現。
“我跟你們說,”馬可瓦爾多在享用少得可憐的晚飯時宣布,“在一個禮拜之內,我們會有蘑菇可以吃!很棒的油炸蘑菇哦!我向你們保證!”
然后對那些較小的、還不知道什么是蘑菇的孩子們激動地解釋各品種蘑菇的美麗,講述它們鮮美的滋味,還有烹煮的方法,這樣就可以把他太太朵米娣拉硬拖進來參與討論。因為她始終是一副懷疑和漠不關心的樣子。
“這些蘑菇在哪里?”孩子們問,“告訴我們蘑菇長在哪里!”
對于這個問題,馬可瓦爾多基于多疑的理由煞住了他的興奮。哎,我一跟他們說出位置,他們就會和平日混在一起的野孩子一齊去找,然后消息會傳遞整個社區(qū),蘑菇就都到別人的鍋子里了!這個推測立刻填滿了那原來充滿著大愛的心靈,擔心、嫉妒及冷漠把心關閉起來,現在他只渴望擁有。
“蘑菇的位置我知道,而且只有我知道,你們要是在外頭走漏一句話,就該倒霉了?!?br /> 第二天早上,當馬可瓦爾多走向電車站時,心里滿是掛念。他蹲在花壇上,看到蘑菇長大了,但并不多,幾乎還完整地藏在地下,才松了一口氣。
他就這么蹲著,直到察覺有人站在身后。他猛地站起身來并試著裝出若無其事的樣子。一個清道夫正倚著掃把看著他。
管轄這片蘑菇生長區(qū)域的清道夫是一個戴眼鏡的年輕人,瘦高個兒,叫阿瑪弟吉,對馬可瓦爾多一向不太友善?;蛟S是因為已習慣于透過那副眼鏡在柏油路上探測搜尋每一個大自然留下待清掃的痕跡。
那天是星期六,馬可瓦爾多有半天的空檔都消磨在花壇附近,魂不守舍地轉來轉去,眼睛遠遠地盯著那個清道夫和蘑菇,同時心里盤算著還要多少時間蘑菇才會長大。
晚上下起雨來,馬可瓦爾多是全市里唯一如同久旱逢甘霖的農民因為雨聲而興奮地跳起來的一個。他爬起來坐在床上,叫醒全家:“下雨啦,下雨啦!”他興奮地呼吸著潮濕的塵土味,還有從外面飄來的新鮮霉味。
星期天清晨,帶著孩子和一個借來的籃子,馬可瓦爾多沖向花壇。蘑菇都在,站得筆直筆直,小帽子在水汪汪的地上高高揚起?!叭f歲!”全體立刻埋頭開始采摘。
“爸爸,你看那邊那位先生摘了多少!”小米開爾說。做爸爸的抬起頭來看見,站著他們旁邊的阿瑪弟吉也挽著個小籃子,籃子里裝滿了蘑菇。
“啊!你們也來采?”清道夫說,“那么是真的好吃了?我搞了一些,但是又沒有把握……更那邊點的大道上還長有更大朵的蘑菇……好,現在我知道了,我得去通知我的親戚,他們正在討論要不要摘……”便大踏步走開了。
馬可瓦爾多一句話都說不出來:還有更大朵的蘑菇,而他竟然不知道!眼睜睜地看著一次意外的收獲就這樣變成別人的,他有好一會兒幾乎氣傻了,然后——有時候會發(fā)生——因為個人情感的崩潰使得他突然慷慨起來。在那個時候,有很多人正在等電車,由于天氣仍不穩(wěn)定而且潮濕,大家手臂上都吊掛著雨傘。“喂!你們這些人,今天晚上想吃油炸蘑菇嗎?”馬可瓦爾多對站牌附近擁擠的人群喊道,“在馬路上長出了蘑菇!你們跟我來!每個人都有份!”之后他就緊跟著阿瑪弟吉,而他身后則緊跟著另一群人。
大家都找到了蘑菇,沒有籃子的,就把蘑菇放在打開的雨傘里。某個人說:“如果我們一起辦個午宴一定很棒!”但最后,所有人都帶著各自的蘑菇回到自己家里。
不過他們很快又重新見面了,就在同一天晚上,同一家醫(yī)院的病房里,由于食物中毒來洗胃。中毒都不嚴重,因為每個人吃的蘑菇數量并不多。
馬可瓦爾多和阿瑪弟吉正躺在相鄰的病床上,怒目相視。
(有刪改)(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城市里的蘑菇”是串聯故事的線索。作為環(huán)境因素,它與“馬背上的牛虻、桌上的蛀洞、人行道上壓扁的無花果果皮”等這些主人公眼中的景物協(xié)調一致。
B.第三段寫了馬可瓦爾多對周圍環(huán)境作出的反應,這些好惡與取舍中帶有鮮明的身份特征,非常準確地展示了他剛來城市不久且很不適應這里生活的現實處境。
C.小說寫到阿瑪弟吉對馬可瓦爾多一向不太友善,“或許是因為已習慣于透過那副眼鏡在柏油路上探測搜尋每一個大自然留下待清掃的痕跡”,這是馬可瓦爾多自己的理解。
D.在大家采摘蘑菇的歡快中,“某個人”提議“一起辦個午宴”,卻得不到響應,因為大家都打算拿回家去與家人共享,小說借此表現了家庭親情的溫馨。
(2)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廣告招牌、紅綠燈、櫥窗……,裝腔作勢地想吸引人注意”,擬人的手法突出了城市里為了功利而營造的繽紛和絢爛,也傳達出主人公對此環(huán)境的排斥心理。
B.“他周圍這個灰色而貧乏的世界,仿佛在一瞬間因為這批不為人知的寶藏而變得豐盛肥沃”,運用夸張手法,使主人公艱難的現實和美麗的想象形成鮮明對照。
C.主人公在發(fā)現蘑菇以后,先是獨自驚喜,然后是不可抑制的興奮,緊跟著又因為多疑而擔心,這些心理描寫是為了表現出馬可瓦爾多對鄉(xiāng)村生活的強烈懷念。
D.“他彎下身去系鞋帶以便看清楚點”,馬可瓦爾多像間諜劇中的特工一樣用“彎下身去系鞋帶”的動作,來掩飾自己的秘密,這樣的細節(jié)描寫令人忍俊不禁。
(3)馬可瓦爾多是小說的主人公,作者從語言、動作、心理等多方面對他進行了刻畫,請根據小說內容具體分析馬可瓦爾多的形象。
(4)結尾兩段,故事的情節(jié)急轉直下,確實有些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請根據小說內容,說說此結尾“在情理之中”的理由。組卷:17引用:4難度:0.5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清供一般都在進入臘月之后開始操辦,中國人是講究生活品質的民族,也最注重年味。臘月里,家家戶戶會清掃洗刷,會頂著風雪、洋溢著笑臉去花市和集市購買清供物品。在盤子里放上柿子、石榴、仙桃、①_____多子長壽;在案頭供上梅瓶鮮花,寓意平平安安,生命燦爛。從中國古代開始,每逢年關,畫家、文人們都會把這些物品畫在紙上。于是,在中國的繪畫史上又衍生出一個新的繪畫形式——清供圖。
清供圖始于何時何人已無法推論,但自有清供圖后,就從來沒有斷過,也是所有畫者最樂于創(chuàng)作的題材。在國爐夜話之余,在溫酒賦詩之余,在一爐炭火暖暖的夜晚,把這些可愛的物品畫在紙上,不僅代表著喜氣,②_____。年關也是老百姓最有金錢的時候,這些既應景又吉祥的畫作會深受青睞。有了市場,就會更加激勵畫者,于是清供圖一直是中國過去銷售最好的藝術商品,僅次于春聯和窗花。
明朝后期至民國是清供圖的鼎盛時期,在這段時間里,無論是繪畫形式還是筆墨功夫都達到了較高的水平,加上又有大量的文人參與,清供圖變得更加生動幽默,更加情趣盎然,更加飽含文學意味。中國畫離不開情、趣、境,若不飽學,若無獨特且準確的審美判斷,若不能深刻懂得中國畫的表現精髓,③_____,哪怕是高超的技法也不管用。所以,吳冠史說“筆墨等于零”有些偏激,雖然是沒有道理的,但是這話總體上是對的。
(1)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
A.所以,吳冠中說“筆墨等于零”是有道理的,這話雖然有些偏激,但總體上是對的。
B.然而,吳冠中說“筆墨等于零”是有些偏激的,雖然這話總體上是對的,有道理的。
C.然而,吳冠中說“筆墨等于零”總體上是對的,如果說這話有些偏激,但還是有道理的。
D.所以,吳冠中說“筆墨等于零”是沒有道理的,雖然總體上是對的,但是這話有些偏激。
(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6個字。組卷:24引用:4難度:0.7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①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
②吾輩生于積弱不振之中國,安忍坐視而不一救耶?(周恩來,1919年)
③以青春之我,創(chuàng)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資以樂其無涯之生。(李大釗,《新青年》)
④1981年北大學子歡呼游行,“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口號響徹整個燕園。在那個改革開放大幕初啟、中國奮力追趕世界的時代,“團結起來、振興中華”如同一面旗幟,鼓舞著整個中國社會投身改革、激蕩夢想。
以上材料觸發(fā)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你寫一篇文章,表明你的觀點,闡述你的看法。
要求:結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7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