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18-2019學年江蘇省無錫市江陰市八年級(下)開學物理試卷

發(fā)布:2024/12/17 1:0:1

一、選擇題(共14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28分)

  • 1.在學習和生活中經(jīng)常進行估測,以下估測接近實際的是( ?。?/h2>

    組卷:54引用:8難度:0.6
  • 2.以下操作中,能改變音調的是(  )

    組卷:4648引用:102難度:0.9
  • 3.寒冷的冬天早晨,用手摸在室外放置了一晚的木塊和鐵塊,感覺鐵塊要涼一些,關于該鐵塊和木塊溫度的高低,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組卷:45引用:2難度:0.9
  • 4.兩只內徑不同、玻璃泡內水銀量相等的合格溫度計,同時插入一杯熱水中,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會看到(  )

    組卷:1923引用:15難度:0.6
  • 5.如圖所示,某實驗小組把盛有水的紙盒放在火焰上燒,做“紙鍋燒水”實驗,則下列有關說法中錯誤的是( ?。?/h2>

    組卷:75引用:5難度:0.9
  • 6.在平靜的湖水中看到“魚兒在云中游”的景象,看到的魚和云實際上是( ?。?/h2>

    組卷:1628引用:37難度:0.7
  • 7.戰(zhàn)國時期,《墨經(jīng)》中記載了影子的形成、平面鏡的反射等光學問題。圖中的光學現(xiàn)象與影子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h2>

    組卷:2238引用:120難度:0.9
  • 8.如圖所示,相鄰兩室,一明一暗,在兩屋之間的墻壁上有一平面鏡M,且∠AOC=∠BOC,甲、乙兩人分別站在A、B兩點,向平面鏡張望,則(  )

    組卷:3727引用:10難度:0.5
  • 9.用如圖的實驗裝置“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時,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img alt src="http://img.jyeoo.net/quiz/images/201903/166/139b6925.png"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組卷:498引用:4難度:0.5
  • 10.為避免司機低頭觀察汽車儀表,忽略路況造成事故,廠商開發(fā)出抬頭顯示器:汽車儀表安裝在駕駛臺上,顯示面水平朝上,司機平視,借助透明擋風玻璃看到豎直的儀表顯示的像,如圖所示,則( ?。?/h2>

    組卷:2016引用:29難度:0.5
  • 11.課外小實驗活動中,小明將盛滿水的圓柱形透明玻璃杯貼近物理課本,透過玻璃杯觀察書上的小丑圖片(圓圈中的小丑圖片與課本中的小丑圖片實際大小相等),如圖所示,他所看到的虛像是圖中的(  )

    組卷:603引用:11難度:0.9
  • 12.我國研制的“億航”自動駕駛載人飛行器具有垂直起降、定速巡航、空中懸停等功能。在一次試飛中,試飛員感覺地面“迎”他而來,這時飛機的運動狀態(tài)是(  )

    組卷:4797引用:97難度:0.9

三、解答題(本題共8小題,共33分,其中第34題應寫出必要的解題過程)

  • 35.石老師上課時拿個水晶球,讓同學們透過它看遠處倒立的建筑物的像,引起同學對凸透鏡的成像的興趣。為此老師讓大家一起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給同學們準備了凸透鏡、凹透鏡、光具座、蠟燭、光屏各一個,火柴盒。
    (1)周濤在挑選透鏡時,把兩個透鏡甲、乙分別正對太陽光,在光屏上出現(xiàn)了如圖1(甲)所示的光斑,你認為他應該選擇
    (選填“甲”、“乙”)透鏡來進行實驗。
    (2)為了使燭焰的像出現(xiàn)在光屏的中央,應調整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使燭焰和光屏的中心在
    。
    (3)如圖2所示燭焰在光屏上成倒立、等大的像,則凸透鏡的焦距f為
    cm。
    (4)實驗時,蠟燭由于燃燒而變短了一點,此時,像會成在光屏的
    半部分(選填“上”或“下”),如果想讓像成在光屏中央,應將透鏡向
    移動(選填“上”或“下”)。
    (5)如圖3所示,若切除凸透鏡中間的陰影部分后,把剩余部分重新結合在一起,然后將蠟燭放在P點,則蠟燭能成
    個像。

    組卷:273引用:1難度:0.5
  • 36.一列長為120m的火車勻速通過一座3000m長的大橋,火車完全通過大橋所用的時間是100s,求:
    (1)火車過橋時的速度是多少?
    (2)火車全部在大橋上的時間是多少?

    組卷:237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