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黑龍江省綏化市綏棱一中高二(下)期末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6/20 8:0:9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1小題,1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我們都深切地感受著文藝的重要作用,正如魯迅先生所說,“文藝是國民精神所發(fā)的火光,同時也是引導國民精神的前途的燈火”。新時代新征程上的每一個作家藝術家,都是向著天空的夢想者,為了夢想在漫長艱辛的藝術道路上跋涉。在這條道路上,那些根本的信念像星辰一樣指引著我們,我把它提煉為三個至關重要的詞,那就是時代、人民和創(chuàng)新。
體現(xiàn)著時代高度、描繪著時代氣象的文藝作品,必定構成一個時代的精神地圖。而要繪就這樣的地圖,作家藝術家們必須深刻認識我們所處的歷史方位。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談到,“柳青熟知鄉(xiāng)親們的喜怒哀樂,中央出臺一項涉及農村農民的政策,他腦子里立即就能想象出農民群眾是高興還是不高興”??倳浀脑捝羁痰亟沂玖肆嗟牧α克?,也是周立波和那一代的許多前輩作家的力量所在,那是一種將對時代的總體把握與廣大的生活世界水乳交融地結合起來的非凡能力。這來自他們對人民生活的熟悉和了解,同時也是因為柳青、周立波全身心地投入到黨領導廣大中國人民建設新社會、開辟新生活的實踐探索,他們和人民心連著心,共同生活、共同前進。
人民是社會主義文藝的中心和方向。對人民的理解,也許再多的概括和論述,都不如來到天安門廣場、站在人民英雄紀念碑前那一刻的領悟和感動。在人民英雄紀念碑的碑文上,銘刻著1840年以來中國人民為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的偉大斗爭和光輝歷史。人民就是在這偉大斗爭中凝聚起來創(chuàng)造歷史的主體,共同的命運和共同的奮斗使我們深刻地、牢不可破地團結在一起,正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創(chuàng)造未來。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人民不是抽象的符號,而是一個一個具體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愛恨,有夢想,也有內心的沖突和掙扎”。這是對社會主義文藝的人民性的重大理論創(chuàng)新,這表明,為了人民、走向人民,是一個從具體到總體、從總體回到具體的辯證動態(tài)過程,在人民創(chuàng)造歷史的總體性視野中蘊含著生活的豐富性、生動性和差異性。
人民既是文藝的源泉和目的,也是文藝的根本方法,新時代的文藝鑄就高峰,就是要讓文藝的聲音在一個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的心靈中回響,讓文藝講述的故事既是“我們”的故事,也是“我”的故事,同時也是面向世界面向人類的中國故事。
大家可能都看過《只此青綠》,看過《唐宮夜宴》,還有令人驚艷的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開幕式和閉幕式,全中國和全世界的觀眾懷著驚喜和感動沉浸于動人心弦的表演,我有時甚至會屏住呼吸,就像看著從心里長出的蓓蕾在眼前緩緩地開花。這樣的藝術既熟悉又陌生,它是有根的,又是向著天空、向著現(xiàn)實生活綻放的,我們從中能夠與悠久、深厚的傳統(tǒng)親切相認,但同時它又是新銳的、現(xiàn)代的,涌動著屬于這個時代的活力和夢想,拓展著人們想象和感受的邊界。這些被廣大觀眾稱為“國潮”的作品,就是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也有力地詮釋了作為藝術實踐的創(chuàng)新的豐富含義。
(摘編自《讓中國精神的燈火在新時代的文藝高峰上閃亮》)材料二:
習總書記在座談會上強調,“文藝創(chuàng)作方法有一百條、一千條,但最根本、最關鍵、最牢靠的辦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對此,著名詞作家閻肅有著很深的體會,他認為,文藝創(chuàng)作要“接地氣”,就是要說百姓聽得懂、喜歡聽的“大實話”。為了傾聽普通百姓的“心聲”,閻肅無論走到哪里,都跟各行各業(yè)的人迅速打成一片,站崗的、掃地的、修腳的……都成為了他生活中的朋友。
戰(zhàn)士們愛聽閻肅的歌,曾詢問他“為什么你的歌里面總有那么多我們沒聽過的新詞?”閻肅樂了,他透露,自己的創(chuàng)作能夠不斷出“新”,除了靠知識的積累,還得熟悉生活,接地氣,和老百姓心相通?!拔铱次覀兊那拜叾际沁@樣做的。沒有人民群眾,沒有火熱蓬勃的生活,自己坐在屋子里瞎編是沒有用的,是編不出來的?!伴惷C認為。
為了寫出“接地氣”的作品,閻肅也有過擔憂,“我老想和時代同步。我今年85了,老覺得自己跟不上飛速發(fā)展的‘時代列車’,很怕突然有一天它把我給扔出去?!遍惷C談到,例如“點贊”“吐槽”之類的網絡語言,雖然一開始他不懂,但他會想去盡力“捕捉”這樣新鮮的詞語。為了跟上時代的步伐,閻肅常常跟年輕人交朋友“我喜歡和年輕人交朋友,大家有彼此心的交流,心與心的共鳴,一交流,我就從他們那得到好多好多語言、思維?!遍惷C高興地說。
(摘編自“回望文藝工作座談會一周年”系列訪談)(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藝有著重要作用,是一個民族精神生活的重要體現(xiàn),新時代新征程上的文藝作品應當體現(xiàn)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夢想。
B.作家藝術家們必須深刻認識到自身所處的歷史方位,方能創(chuàng)作出展現(xiàn)時代精神的文藝作品,反映人民群眾的喜怒哀樂。
C.共同的命運和共同的奮斗使中國人民緊密地團結在一起,人民不僅是創(chuàng)造歷史的主體,也是作品創(chuàng)作的源泉和目的。
D.《只此青綠》《唐宮夜宴》等文藝作品登上舞臺,因其動人心弦的表演,令人驚喜和感動,所以被廣大觀眾稱為“國潮”。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柳青、周立波等老一輩作家優(yōu)秀的創(chuàng)作精神,引領了時代,影響了一代又一代文藝工作者。
B.人民英雄紀念碑讓我們看見“一個一個具體的人”,他們有愛恨有夢想,帶給我們更多的思考。
C.“人民”不是抽象的符號,對“人民”的理解不是一成不變的,每個時代都有其不同的理解。
D.閻肅牢牢把握文藝創(chuàng)作的關鍵,85歲仍然學習網絡語言,是希望自己的創(chuàng)作能夠與時俱進。
(3)下列選項,不適合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一觀點的一項是
A.戲曲欄目《梨園春》中一選手把中國傳統(tǒng)的鳳冠霞帔改成全白色的。
B.“凡益之道,與時偕行。”文藝創(chuàng)新貴在“學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
C.路遙小說《平凡的世界》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的步伐。
D.《典籍里的中國》《國家寶藏》等文藝精品擦亮了中國歷史文化名片。
(4)新時代的文藝鑄就高峰,需要哪些必備條件?請結合材料加以分析。
(5)兩則材料均談及“人民”,卻各有所側重,請簡要分析。組卷:1引用:4難度:0.5
(二)現(xiàn)代文閱讀II(本題共1小題,16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潘七爺
胡金洲 清末,巫山有一旺戶,兄弟六人,人稱潘家六大爺。六兄弟個個膀粗腰圓,全是川江上戲水捉船①的高手。特別是潘大爺,更是捉船之魁。捉船之關鍵在于把舵,憑眼手腿三種功夫。眼看,看江上急湍緩湍還是左湍右湍,把舵的手便視此而著勁,一雙腿始終如船樁一般穩(wěn)立不動。潘大爺將這三種功夫拿捏得忒轉,三峽之上的船家一提起潘大爺,沒有不豎大拇指的。
那年,潘大爺在龍頭灘撿了一個小兄弟,十六歲出頭。據說他跟爹從京城逃難進川,船撞龍頭灘,爹沒了,他臥在江灘上。潘大爺收留了他,認作兄弟,排序老七,人稱潘七爺。七爺個小,白凈,細眉大眼,像個女娃,但眉眼之間露出強悍男人那股殺氣。當時,潘大爺在心里暗暗吃驚,一下子給鎮(zhèn)住了。
七爺與大爺如影隨形。一晃三年,潘七爺?shù)难凼滞裙Ψ虿惠斉舜鬆敗?br /> 六爺不服,跟老七比試。五爺立船頭,六爺捉舵,占一條船。大爺和七爺占一條船,七爺捉舵。二船夜走瞿塘峽。月黑風高,水流馬奔。二船駕輕就熟,一袋煙工夫,搶過瞿塘峽。上得岸來,六爺暗中使絆兒,欲使七爺當眾出丑,變平手為勝手。誰知七爺一個鐵擔回身,樁插一般,六爺隨即一骨碌倒地。
從此,潘家六兄弟都知七爺身上功夫了得,再也不敢輕易招惹他。不過,奇怪的是,七爺自被收留的那日起,一直獨處一室,從不與六位哥哥同居。潘大爺也不吱聲,任由他去。六爺幾次想破解,均被潘大爺喝止。特別是被七爺武戲之后,他更是不敢究根究底了。
作為巫山的船家,免不了拉纖。不拉纖的是船家婆娘和細娃兒。潘七爺來潘家三年卻從沒赤著腳板蹬過一次刀一般的石灘,肩膀依然白皮細肉。潘大爺說他年紀小,還說潘家六條木船,有六位爺就夠了,七爺肩膀上落不落纖繩不是什么大事。
可這次不同,潘七爺不僅要上船而且非要上灘拉纖不可。潘大爺拗不過七爺,長長嘆了一口氣,說:這次行動非同往常,船上載的都是軍用輜重,晚一步關系那邊千萬弟兄的性命。大家需改往日赤身習慣,穿鞋抿褲披坎肩,抓緊時間一同趕路!
軍用輜重從宜昌裝船,運至萬縣,然后上岸由車馬運到重慶和成都,裝備響應武昌起義的川軍。行前,潘大爺安排七爺坐六爺?shù)拇詈?,他捉第一條船打頭陣。當天夜深人靜,潘七爺一個人偷偷來到龍頭灘探查水情。龍頭灘離七兄弟住宿的地方有十里多路,雖說不是大灘,但極為兇險。當?shù)赜幸幻裰V“早三坨晚三坨,龍頭揚起有得活”,說的就是龍頭灘“三坨石”早晚水情變化無常。魯莽行船,十之八九要撞灘的。潘七爺?shù)牡褪窃谶@兒撞沒的。
返回,潘七爺闖進六兄弟同住的大屋,高聲嚷道:哥哥們!起來!快起來!潘大爺睡眼惺忪:出啥子事嘛,火燒屁股這么急!個個赤身而起。潘七爺側過臉說:我剛才去過龍頭灘,水情有變,明天一定要改道走!潘大爺打了一個哈欠,說:咋走聽我的!不行!潘七爺怒目圓睜,一定得走左江道!潘大爺一拍大腿:你知道個屁!潘七爺轉身沖出屋外,嚷道:明天有你們好哭的!
第二天一大早,大家拗不過潘七爺,七爺和六爺捉第二條船。萬一有變,第二條船便為旗船。六條船間距百米,依次逆流而上。潘大爺站立船頭,打旗看水。雇來的眾船夫奮力劃槳,槳花飛揚,煞是壯觀。
接近龍頭灘,七弟兄上岸拉纖。潘大爺大聲吆喝:龍王爺!保佑!潘家兄弟闖灘!眾人扯開喉嚨,吼起川江號子:舉義旗,應武昌,剪長辮,得解放……嗨喲,嗨喲!高亢之音在江面上回蕩。一群銀色江鷗前后相隨,上下翻飛,久久不去。
過了龍頭灘,潘大爺重新上船復行右江道,右江道水面寬闊。潘大爺高舉手旗,發(fā)出旗語:繼續(xù)前行。突然間,江上一個回流窩出,接著水柱趵突,似巨擘出水,托起船頭猛地將船回拋到龍頭灘上……隨之,連人帶物吞噬腹中,如龍激流翻滾著席卷而去……
潘七爺呼天搶地大喊:大哥!我的大哥??!同時,六爺丟開舵把就要跳江救兄,七爺大聲喝止。旋即,高舉起一面黃旗,向身后四船發(fā)出旗語:不許掉隊!隨我前行!
五條船魚貫進入左江道,上溯而去。
數(shù)日后,船隊到達萬縣碼頭。當天,四川宣告脫離清政府。
卸罷輜重,五弟兄就要返程尋找潘大爺,卻死活不見七爺?shù)娜擞?。正在此時,岸上旅店的店家急急忙忙送來一封書信交給六爺,上寫:各位哥哥:小弟本是鑲黃旗世襲王爺之女,名婉云。因父親同情變法被朝廷追殺,流落至此。感謝各位兄長多年撫養(yǎng)與厚愛。我自被大哥救起,便依戀大哥。今大哥已去,我亦隨之去矣!小弟老七絕筆。
潘家五弟兄順流而下,沿途尋覓潘七爺,最后在龍頭灘頭找到尸體。但終不見潘大爺。五弟兄將七弟與大哥衣冠葬于龍頭灘左岸之上。
(有刪改)【注】①當?shù)胤Q駕船為捉船。
(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品開頭用平穩(wěn)的靜態(tài)敘事交代故事背景、地點,引出潘大爺這個重要人物,并介紹其身份、功夫,為故事展開蓄勢。
B.在潘家三年,七爺強壯起來,并跟隨大哥練就了一身駕船的過硬本領,但六爺不服,欲與老七比試,這成為情節(jié)啟動的觸發(fā)點。
C.面對潘大爺落水遇難,六爺欲跳江救兄,七爺喝止;而最終自己卻跳江殉情,可見七爺?shù)男愿裰写嬖诿芗m結的一面。
D.過龍頭灘,潘大爺?shù)倪汉嚷?、眾人扯嗓吼起的川江號子聲、江鷗上下翻飛的振翅聲連成一片,匯成了一首壯美激越的生命交響曲。
(2)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是一篇傳奇小說。在唐、宋時代,傳奇有著“作意好奇”的特點;但本“傳奇”是指情節(jié)離奇或人物行為不尋常的故事。
B.小說先快節(jié)奏地倒敘了七爺來到潘家以后的三年生活,表現(xiàn)潘大爺對七爺?shù)恼疹櫯c厚愛;也是對文末七爺書信內容的巧妙暗示。
C.描寫潘大爺遇難的時候,作者巧用比喻手法,寫出江流激蕩,水浪兇猛的景象。寥寥數(shù)語,卻將一個驚心動魄的場面勾畫了出來。
D.小說情節(jié)跌宕起伏,引人入勝。潘大爺?shù)挠鲭y將情節(jié)發(fā)展推向高潮,而結尾潘七爺殉情出人意料,有著傳奇小說“傳奇”的魅力。
(3)小說在結尾處揭示了七爺是女兒身,最后殉情,這一結局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這樣安排結局有什么作用?
(4)有評論認為,這篇小說“圓滿實現(xiàn)了小小說咫尺之間涵納萬里之象的美學意圖”,請結合文本,具體說說這篇小說“涵納”的“萬里之象”。組卷:4引用:1難度:0.6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20分)
-
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
文本一:
博望侯既以通西域尊貴,其吏士爭上書求使。其使皆貧人子,私縣官赍物,欲賤市以私其利。外國亦厭漢使,度漢兵遠不能至,而禁其食物以苦漢使。匈奴聞貳師征大宛欲遮之貳師兵盛不敢當即遣騎因樓蘭侯漢使后過者欲絕勿通時漢軍正任文將兵屯玉門關,捕得生口,知狀,以聞。上詔文便道引兵捕樓蘭王,將詣闕簿責。王對曰:“小國在大國間,不兩層無以自安。愿徙國入居漢地?!鄙现逼溲?,遣歸國。自大宛破后,西域震懼。樓蘭王死,匈奴先聞之,遣其質子安歸歸,得立為王。漢遣使詔新王令入朝,王辭不至。樓蘭最在東垂?jié)h,當白龍堆,乏水草,常主發(fā)導,負水擔糧,送迎漢使。又數(shù)為官吏卒所寇,懲艾,不便與漢通。后復為匈奴反間,數(shù)遮殺漢使。駿馬監(jiān)傅介子使大宛,詔因令責樓蘭、龜茲。介子謂大將軍霍光曰:“樓蘭、龜茲數(shù)反復而不誅,無所懲艾。介子過龜茲時,其王近就人,易得也。愿往刺之,以威示諸國?!贝髮④娫唬骸褒斊澋肋h,且驗之于樓蘭?!庇谑前浊仓=樽优c士卒俱赍金幣,揚言以賜外國為名。至樓蘭,王意不親介子。介子陽引去,至其西界,即出金幣以示譯。譯還報王,王貪漢物,來見使者。介子與坐飲,飲酒皆醉。介于謂王曰:“天子使我私報王?!蓖跗穑S介子入帳中屏語,壯士二人從后刺之,刃交胸,立死。介子告諭以:“王負漢,罪,天子遣我誅王,當更立弟尉屠耆在漢者。漢兵方至,毋敢動,自令滅國矣!”介子遂斬王安歸首,馳傳詣闕,縣首北闕下。乃立尉屠耆為王,更名其國為鄯善,為刻印章,備車騎輜重。丞相率百官送至橫門外,祖而遣之。
臣光曰:王者之于戎狄,叛則討之,服則舍之。今樓蘭王既服其罪,又從而誅之,后有叛者不可得而懷矣。必以為有罪而討之,則宜陳師鞠旅,明致其罰。今乃遣使者誘以金幣而殺之,后有奉使諸國者復可信乎!論者或美介子以為奇功,過矣。
(節(jié)選自《通鑒紀事本末?漢通西域》)文本二:
人與人相與,信義而已矣;信義之施,人與人之相與而已矣;未聞以信義施之虎狼與蜂盈也。樓蘭王陽事漢而陰為匈奴間,傅介子奉詔以責而服罪。夷狄不知有恥,何惜于一服,未幾而匈奴之使在其國矣。傅介子誘其主而斬之,以奪其魄,而寒匈奴之膽,詎不偉哉!
(節(jié)選自王夫之《讀通鑒論》)(1)材料二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
匈奴聞A貳師征B大宛C欲遮D之E貳師兵F盛G不敢當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生口,文中指俘虜。統(tǒng)治者多以俘虜充作奴隸,故也用來稱奴隸。
B.質子,派往敵方或他國的人質,多為王子或世子等出身貴族的人。
C.祖,古代送別時的一種儀式,祭祀祖先,祈求祖先保佑一路平安。
D.鞠旅,向軍隊發(fā)出出征號令,猶如誓師?!熬稀贝颂幰鉃椤案嬲]”。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博望侯張騫因出使西域而尊貴,所以申請出使的人增多,而這些使者重小利,私自將官府交給他們的財物據為己有。
B.樓蘭處在漢與匈奴間,兩邊依附,常為漢朝充當向導,送水擔糧,送迎使者。后因受到匈奴離間,多次截殺漢使。
C.匈奴搶先一步擁立安歸為樓蘭王,漢朝命新王入朝,新王推辭不去,于是皇上下詔書捕捉樓蘭王,押送長安審訊。
D.傅介子以利誘殺樓蘭王,并當眾宣告背叛漢朝之罪,而后漢朝改立尉屠耆為王,更改國名為鄯善國,并刻制印章。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介子陽引去,至其西界,即出金幣以示譯。
②介子遂斬王安歸首,馳傳詣闕,縣首北闕下。
(5)對于傅介子斬殺樓蘭,司馬光與王夫之觀點有何不同?請簡要概括。組卷:1引用:1難度:0.5
(一)語言文字運用Ⅱ
-
8.將下列語句改寫成一個長單句,可改變語序,少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
王澤山院士長期從事含能材料方面的教學與研究,他建立了發(fā)射裝藥理論,發(fā)明了低溫感技術,研究和開發(fā)了廢棄火炸藥再利用的理論和綜合處理技術,是我國著名的火炸藥專家。組卷:11引用:1難度:0.7
四、寫作(60分)
-
9.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全紅嬋因入水水花“比下餃子還小”被贊譽為擁有“水花消失術”。2023年3月21日,廣東隊選手全紅嬋在2023年全國跳水冠軍賽女子十米跳臺決賽中,因為失誤輸給了隊友陳芋汐,只拿到銀牌。賽后全紅嬋表示“回去把心態(tài)調整好,好好訓練,去改進動作”。陳芋汐也表示“大家都有失誤的時候,有些時候也許失誤并不是壞事,希望她能在以后的比賽中發(fā)揮出更好的自己我們倆是良性競爭,互相督促、互相進步,才能使自己的水平提高?!?br /> 其實每個優(yōu)秀的運動員都是千錘百煉而來的。陳芋汐11歲時,第一次學新動作,臉沖著水徑直摔了進去,出水后她鼻頭通紅,身體直哆嗦。這世上,沒有憑空而來的“水花消失術”,不過是運動員的眼淚與汗水,化作跳水池里的那一點點咸。
請結合材料內容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7引用:3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