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吉林省延邊州汪清六中高二(下)月考語文試卷(6月份)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代文閱讀(34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1小題,1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數字經濟以數據為關鍵要素。如何在挖掘數據價值的同時,保護好數據安全,尤其是涉及個人的信息數據,這是當下急需解決的問題。2019年大數據風控公司被嚴查,2020年萬豪酒店泄露大量用戶數據,包括疫情下個人健康碼的數據安全問題,這些社會熱點無不與個人信息保護密切相關,也影響著數字經濟的未來。對數據安全及發(fā)展的法律法規(guī)需求,已十分迫切。2020年兩會通過的《民法典》,為此開了一個好頭。
《民法典》的一大創(chuàng)新和亮點就是“人格權”獨立成編。該編第六章“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護”,明確了“隱私”和“個人信息”的區(qū)別。
隱私是指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愿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睹穹ǖ洹访鞔_規(guī)定,任何組織或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不得“處理他人的私密信息”??梢哉f,隱私和自然人有著密切的“物理”聯系,侵害隱私,猶如侵害自然人的身體。
個人信息與自然人則更多的是“數字”聯系。個人信息是指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并能夠單獨或與其他信息相結合識別特定自然人的各種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證件號碼、生物識別信息、住址、電話號碼、電子郵箱、健康信息、行蹤信息等。對這些信息的處理,并不能直接等同于侵害自然人。比如,知曉一個人的住址和直接闖入他的家中肯定是不同的?,F代社會,允許他人處理我們的個人信息,比如撥打電話號碼按住址寄送快遞等,已是一種必然。
對于發(fā)展數字經濟來說,區(qū)分隱私和個人信息之后,我們可以明確:只有個人信息才可能成為要素,隱私中的私密信息則不可能成為要素。當然,《民法典》也提到個人信息中包含私密信息,應適用隱私權的規(guī)定。而私密信息具體有哪些,比如健康信息、行蹤信息是不是隱私,《民法典》則未作說明,需由未來的《個人信息保護法》等予以明確。
(摘編自顧子乙《<民法典>,為數字經濟突破個人信息保護之困》)材料二:
數字社會必須處理好個人隱私保護的問題,這也是數字治理本身的內容。有學者從信息隱私權角度分析隱私的益處和壞處:在數據成為生產要素的今天,過度限制信息使用會影響人們通過信息分享造福社會,這不符合互聯網精神;而個人信息被濫用、個人隱私被侵犯也會使得社會環(huán)境惡化,因而保持數字社會良性運行就要找到個人信息使用和隱私的邊界。無論面對的問題簡單還是復雜,圍繞著個人信息的數字治理不外乎這么幾個過程:一是信息的收集,二是信息的儲存,三是信息的加工和處理,四是信息的使用。每一個過程都可能涉及信息的隱私化和隱私的信息化,關系到是否侵犯個人隱私。隱私信息化的過程相對簡單,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但信息隱私化因其過程復雜,信息處在動態(tài)過程不容易把握而經常被忽視,因此更應該引起重視。
數字社會下的個人信息保護是一個難題,全世界都在試圖解決這一難題,國內的相關法律也應該盡快出臺。但可以預料,無論國外還是國內,即使出臺全面的數據保護法律,也不一定能夠應對所有的現實問題,信息社會和智能社會下新的問題還會不斷涌現,數據治理與隱私保護的矛盾將會長期存在。但是,不管面對的問題如何改變,都應該遵循以下基本原則:第一個原則是最低限度原則。任何組織和個人在面對個人信息時都要遵守這一原則,能不收集就不收集,能少收集就少收集。第二個原則是高門檻準入原則。對于涉及個人信息收集的業(yè)務開展必須有嚴格的準入制度,對于個人信息的儲存、數據安全和業(yè)務必要性進行嚴格審核。第三個原則是相關利益者知情原則。當事者要就收集個人信息的目的,信息收集的方法,信息儲存、加工、使用的權限和邊界,信息使用的時間,信息的銷毀等做明確的公示,以確保利益相關者的知情權。
當然,僅有這些原則是不夠的,應該根據數據治理和隱私保護實踐做必要的調整,應該通過法治化途徑使一些原則程序化,形成可操作的嚴格規(guī)程。只有在重新認識數字社會隱私概念的基礎上,通過建立產權清晰的制度框架,企業(yè)才能合法收集、利用數據,個人的信息保護訴求才具備治理基礎。當下要杜絕個人信息被濫用和個人信息的無界限收集,嚴格厘清信息使用和加工的邊界,嚴禁針對個人信息的過度整合,營造良好的信息使用環(huán)境,提高民眾隱私安全感,讓社會大眾可以放心使用信息資源,融入數字社會。
(摘編自王俊秀《處理好隱私的信息化和信息的隱私化》)(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對隱私和個人信息作出明確區(qū)分的高度重視人格權的《民法典》的出臺,為我國數據安全及發(fā)展的立法工作開了一個好頭。
B.現代社會允許他人撥打自己的電話號碼、按自己住址寄送快遞等行為,已是一種必然,但這些行為不能直接等同于侵害自然人。
C.隱私信息化過程簡單,容易引起注意;信息隱私化則因過程復雜和信息不易把握而常被忽視,因此更為重要,更應重視。
D.信息社會和智能社會下新問題會不斷涌現,可以預見,哪怕是出臺全面的數據保護法律,也未必能夠應對所有的現實問題。
(2)根據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說法不正確一項是
A.在數字經濟時代,如果只知挖掘數據價值,而不能有效保護數據尤其是個人信息數據安全,那么數字經濟的未來是堪憂的。
B.《民法典》未說明健康信息等是否屬于私密信息,這是它的一大疏漏,今后《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將彌補這一缺陷。
C.限制信息使用應當適度,否則既可能影響人們通過信息分享造福社會,也可能因個人信息被濫用等造成社會環(huán)境的惡化。
D.確定數據治理與隱私保護的原則是必要的,但僅有這些原則是不夠的,還需根據數據治理和隱私保護實踐做出相應調整。
(3)下列各項中,最適合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
A.許多App會要求用戶簽署服務協(xié)議,再根據捕捉到的用戶數據,投其所好大量推送新聞或視頻。
B.通過健康碼采集個人行蹤信息,以此判斷個人消費喜好,監(jiān)測其人群關系,作出相應產品推介。
C.為了保護消費者的個人信息權和隱私權,應該通過立法對企業(yè)涉及個人信息收集的業(yè)務進行嚴格審核。
D.公共服務項目應在社會成員廣泛參與和討論下,在民眾充分知情和多數成員的同意下才能實行。
(4)材料一使用了哪些論證手法?請簡要說明。
(5)在個人信息和隱私保護的問題上,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觀點有哪些異同之處?請結合材料分別加以概括。組卷:3引用:4難度:0.6
(二)現代文閱讀Ⅱ(共1小題,15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西津渡,鍋蓋面
張燕玲
我知道自己凡俗,太迷戀人間煙火,家里常常鮮花盛開,更香鍋熱灶;出門在外,只要美味飄來,常常會尋香而去,大快朵頤;不便時,就禁不住一步三回頭,內心頓時彷徨,尋思著何時再來。那天,在江蘇鎮(zhèn)江,面對一輪輪美食襲來,我更是俗相難掩了。
一杯金山翠芽,“搭茶吃”的是水晶肴肉,以及長得只能吹口琴般撕吃的茅山老鵝翅;熱菜是海參酸辣羹,紅燒東山羊肉,清蒸鮒魚,河豚燒秧草,加之滿口春氣的蘆蒿,待上鎮(zhèn)江名吃蟹黃湯包時,我早已是打嘴也不丟筷了。學著主人,也拿起一支恒順“蜂蜜養(yǎng)生醋”倒向形如座鐘的小包子,輕輕夾起,慢慢移至嘴邊,小咬一角,吸口湯汁,滿口鮮香。正當放下辛苦一晚的筷子,主人說:鎮(zhèn)江一怪“鍋蓋面”總要嘗嘗,吃不動,一口也要吧?可有講究啦。半推半就,又倒些香醋,居然連湯帶面小半碗,好面呀!至此,再也不看其他小吃了。瞬間,一夜珍饌——歸作一碗好面的味道,知足了。知足之后,我便提出:明天早餐,我只吃鍋蓋面了。
是的,在鎮(zhèn)江,你可以不吃肴肉、河豚、蟹黃湯包以及無數河鮮,但必須吃碗鍋蓋面,否則不算來過鎮(zhèn)江。此后,在鎮(zhèn)江,這個念頭我愈加清晰堅定,尤其飯后漫步西津渡,我才明白了主人說的“講究”。
一早獨步到“鎮(zhèn)江鍋蓋面品鑒館”。在鎮(zhèn)江,面館千家遍布大街小巷,人人都需吃上一碗扎扎實實的鍋蓋面,才能算地道的鎮(zhèn)江人。品鑒館不同于其他面館之處,在于廚房開放式。面條現做,一根粗杠子壓上揉好的面團,師傅坐在竹杠一端上下顛跳,很快面團被擠壓成薄薄的面皮,用刀一切,獨特的鎮(zhèn)江“跳面”就成了。將跳面投入大鍋沸煮,女師傅隨手扔只小鍋蓋覆在大鍋中央,小鍋蓋隨著沸騰的面在鍋中自在漂泊,一如江上生活。浮沫溢出小鍋蓋邊,師傅一勺一勺去沫子,那種漂浮感,那份熱乎乎,甚至師傅的麻利勁兒,我都喜歡。我突然明白鍋蓋面與碼頭的相生相應了,操作如此大起大落,滋味又醇厚,當然不是為尋常胃口而來。
這胃口,屬于碼頭。前一晚的踱步,早已令我蹬不盡西津渡碼頭的千年文化之河,經歷過大江東去的舉世風塵。難怪這里如此靜好。立在金山寺上、明代的待渡亭中、元朝的過街石塔前,想象“潮落夜江斜月里.,兩三星火是瓜洲”的前世,眼前一個遠遠超出我期待,令我驚艷的鎮(zhèn)江,居然如此不同于其他喧鬧的吳儂之地,人文薈萃,而且宜居。放眼望去,滿街都是悠悠閑定的踱步,沒有別處似乎追著躲著跑著趕路的急躁,也少些江南的胭脂水汽,多了些悲壯清涼,天書都難寫這“金陵渡”。
那時的金陵渡,各家東翁店伙望著涌上碼頭的那一片驚魂未定,自然更張揚店里鍋蓋面的擠,扛,壓,煮。招呼上岸人,進店,坐定,一直冒著的熱氣,便是各色遠航人壓壓驚、解解乏、長長力的小圓滿?;镉嬕宦曔汉?,面上來了,倒入一勺香醋,熱乎乎吸面,湯也喝干,直順腸胃。醋是香而微甜,酸而不澀,綿軟可口;面是不生不爛,湯清味香,直上心頭,暖遍全身。一碗好面下肚,心安了,氣定了,魂自然也回來了。
于是,昨日的風浪搏擊,方死方生,在熱騰騰的湯面中便成一條條遠方的傳奇,眼前的大江湯湯起來,返身,回家,安枕,入夢。
于是,“面鍋里面煮鍋蓋,先燙澆頭再燙筷”的鍋蓋面,便得益于碼頭文化和南北習俗的交融,融入了碼頭人生,并風靡大江南北。鍋蓋面不僅僅是舌頭與味蕾的依戀,更是生命生活的本質味道,也是汗水、淚水與血水的,歡欣的還有些破碎的津渡人間。擇善而生,質樸淳厚,厭世不輕生,無語卻向上。
沒有鍋蓋面,西津渡會怎么樣?
在世間許多方生方死的關口,比如西津渡,水中岸上,并非人人能對世界安之若素,在世界深處,許多人生并不平常。唯此,大風大浪與大悲大喜之后,一碗定神好面何其及時與珍貴。
蘇東坡十一次到鎮(zhèn)江,“我謝江神豈得已,有田不歸如江水”?!蹲砺淦?離京口作》中,表達了“此生飄蕩何時歇家在西南,常作東南別”的無奈。都說東坡大赦后到鎮(zhèn)江時,心似枯木,兩月后,就在鎮(zhèn)江相鄰的常州病逝了。其實,早半年路過廉州時,東坡就心如死灰。我曾尋著他的足跡,一路眉州杭州湖州黃州惠州儋州廉州,也多次對著合浦東坡亭壁上“芒鞋不踏名利場”而嘆息不已。有良心的文人,誤入仕途,當然只能一路坎坷一貶再貶,但東坡畢竟是曠世奇才,自然一路恣肆于文藝,也美食一路。一句“萎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便為江南美食奠定何等凡塵俗世的快樂,既有絕世才情和趣味,還有暖到心胃的日常。就這樣,妙高臺上,已處江湖之遠的東坡居士與老友佛印方丈相伴,怡然于鎮(zhèn)江的山水之間,恬淡在寺廟的禪意里,鎮(zhèn)江的秀麗江山和暖心美食,為東坡晚年提供了一個退守的精神家園。
臨別時再入面館,上來的鍋蓋面是送客之意了。依舊倒些香醋,又一碗好面落肚,此時無閑事掛心,真是人間好時節(jié)。
(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中詳細描述了鍋蓋面從制作到烹煮的全過程,既交代了鍋蓋面名字的由來,又為下文的議論和抒情作鋪墊。
B.“這胃口,屬于碼頭”,“胃口”緊承上文的“鍋蓋面”,“碼頭”則勾連起下文的“西津渡”,過渡自然巧妙。
C.文中在記敘蘇東坡時,多次引用他的詩文,旨在展現他對不平際遇的無奈與痛苦,增添文章的文化底蘊,豐富了主題。
D.本文圍繞“鍋蓋面”展開,并將歷史與現實交織在一起,既寫出了歷史文化的厚重,同時也展現了現實生活的美好。
(2)簡要分析文中第二段的語言特色。
(3)“我”為何如此喜愛西津渡的鍋蓋面,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組卷:11引用:4難度:0.4
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1小題,9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又是一年槐花兒飄香的季節(jié),小伙伴們有沒有想起兒時那些帶有媽媽專屬味道的槐花美食?不過,槐花 ①
(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8個字。
(2)下列選項中,加點的詞語和文中“槐蟬”所用修辭手法不同的一項是
A.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B.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C.六軍不發(fā)無奈何,宛轉娥眉馬前死。
D.心非木石豈無感,吞聲躑躅不敢言。組卷:250難度:0.7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材料一:“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fā)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習近平總書記說,“只有充滿自信的文明才能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時包容、借鑒、吸收各種文明的優(yōu)秀成果?!?br /> 材料二:近年來,“博物館熱”不斷升溫,精彩的展覽、社教活動吸引越來越多人走近歷史、親近文物;《國家寶藏》《如果國寶會說話》等電視節(jié)目讓文物故事深入人心;《唐宮夜宴》《洛神水賦》等創(chuàng)新表演讓年輕人驚嘆傳統(tǒng)文化之美;故宮、莫高窟等文化遺產地成為網紅,文創(chuàng)產品引領“國潮”消費新時尚……文化遺產的創(chuàng)新傳播,點亮了人們的文化生活,在廣大民眾尤其是青少年心中播下了文化自信的種子。
上述材料能引發(fā)你怎樣的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看法。要求:自選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4引用:3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