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qū)高一(上)期末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2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9分,每小題9分)
-
1.論述類文本閱讀
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中國文化形象的五個維度 從國家文化形象認知主體的角度而言,兩類認知主體應該受到我們的關注,一是“他者”,一是“自我”。一個國家在“他者”心中的文化形象,關系到這個國家的文化影響力、吸引力;一個國家在“自我”民眾心中的文化形象,關系到這個國家的文化認同、文化凝聚力。“他者”對一個國家的文化認知,包括對一個國家民眾自我文化意象的認知;一國民眾對自我文化的認同,也往往自覺不自覺地以各種各樣“他者”眼中的文化觀察作為反觀自我的“鏡子”。兩類認知主體的存在及其同等重要性要求我們在國家文化形象建設的過程中,要注意內外一體、整體聯(lián)動。不論從哪類認知主體角度講,要形成清晰的關于當代中國的國家文化形象,有五個維度需要我們同時關注。
一是根基。國家文化形象的客觀依據(jù)是國家文化建設與發(fā)展的實際,離開根基的建設,把國家文化形象塑造僅僅理解為一種設計、傳播,便如同在花瓶中插進無根的花枝。文化建設的全力推進是奠定國家文化形象的堅實基礎。目前,我們已經(jīng)初步建成了國家、省、地市、縣、鄉(xiāng)、村和城市社區(qū)在內的六級公共文化服務網(wǎng)絡;農村廣播電視覆蓋率已達98%;互聯(lián)網(wǎng)已經(jīng)可以將文化信息送到村一級。這些數(shù)字折射著我國文化建設的實際進程。認清當代中國的文化形象,我們需要更多地關注當代中國正在大力推進著的文化建設,這是鮮活而富有生命力的根基。
二是靈魂。文化形象的認知歷程與文化體系的結構一致,以價值觀為最深層的所在。只有真正深入到一個國家的文化核心即價值觀,我們才能夠穿越種種文化現(xiàn)象,在頭腦中形成一個國家的精確的文化形象。中華文化有其深沉的價值追求,千百年來潛移默化地浸融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生產(chǎn)之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追求發(fā)展進步的主旋律,也是當代中國追求的最基本的文化精神。要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表現(xiàn)在人們的心中,成為人們自覺行動的一部分。
三是持守。中華民族有著悠久輝煌的歷史文化,但對待自己的歷史傳統(tǒng)和文化積淀,中國人曾經(jīng)陷入迷茫。這里面既有一味埋頭于歷史的封閉自戀,也有對歷史文化的輕視和不屑。中國人的許多價值觀念、思維方式,都與以孔子為代表的傳統(tǒng)文化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當代中國對孔子所代表的傳統(tǒng)文化正給以越來越多的尊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流注于當下中華民族肌體中的精神血液,也是中華民族顯著的精神標識。
四是創(chuàng)新。不容否認,從中華文化中我們可以找到許多具有保守性的材料,但同時需要看到,中華民族及其文化中有著更為強烈的追求創(chuàng)新的傳統(tǒng)?!白儎t通,通則久”的通變智慧,“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自強意識,“剛健篤實”的實干品質等,都是中華民族及其文化中創(chuàng)新精神的鮮明體現(xiàn)。正是這種傳統(tǒng)的存在,使得中華文化能夠突破保守性,不斷超越,一路向前。認識當代中國的文化形象,我們不能不聚焦創(chuàng)新這個時代性的主題;傳播當代中國的文化形象,我們也應當學會講好當代中國創(chuàng)新與進步的故事。
五是氣度。中華文化在吸收外來文化的過程中有過許多矛盾、疑惑、拒絕,但更多的是學習、消化、融合、創(chuàng)新。正是在和世界不同文化體系的交流互動中,中華文化不斷地豐富著自我,也為人類文明的進程貢獻著自己的智慧。在國際舞臺上,我們不斷申明尊重文明多 樣性的主張,強調推動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諧共處。這些主張,表達了當代中國的文化心聲,也正成為當下中國文化建設的積極實踐。
(節(jié)選自《人民日報》)(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國家文化形象的形成要建立在國家文化建設的基礎之上,大力推進文化建設是建立國家文化形象的根基。
B.在當代中國,國家文化形象建設的靈魂是要發(fā)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也是當前人們追求的文化精神。
C.對于當代國家文化形象的傳播,國人要做的就是理論上的創(chuàng)新,要善于向世界講述中國創(chuàng)新與進步的故事。
D.在國家文化形象建設的過程中,我們要有一顆包容之心,尊重其他文明的特點,學會與其他文明和諧共處。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作為國家文化形象的認知主體,“他者”與“自我”之間的關系是相互補充的,而且對于國家文化形象的建設具有同等重要性。
B.當前我國文化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已建成了六級公共文化服務網(wǎng)絡,農村廣播電視覆蓋率已達98%,互聯(lián)網(wǎng)也能傳到村一級。
C.對于有著豐厚積淀的傳統(tǒng)文化,國人的態(tài)度曾經(jīng)是非常復雜的,有些人沉浸于其中不能自拔,也有些人對其非常地輕視與不屑。
D.中華文化不僅要發(fā)展還要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既表現(xiàn)在對中華文化本身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上,也還表現(xiàn)在對外來文化的學習、融合與創(chuàng)新上。
(3)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認為,要形成清晰的關于當代中國的國家文化形象,必須要從根基、靈魂、持守、創(chuàng)新、氣度五個維度來進行思考與關注。
B.第四段舉當代中國對孔子及儒家文化給以尊重的例子,是為了說明傳統(tǒng)文化是我們認識當代中國及當代中國文化的重要維度。
C.最后一段在總結前文五個維度的中國文化形象的基礎上,提出了進一步的主張,即在和世界不同文化體系的交流中豐富自我。
D.“變則通,通則久”“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等古代格言的引用,為闡釋中華民族及其文化歷來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提供了實證。組卷:5引用:7難度:0.7
(二)文學類文本閱讀(23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
殘缺
田洪波 我的職業(yè)是醫(yī)生,愛好很廣泛。我特別喜歡購買甚至收藏民間飾物,因此,我的業(yè)余生活并不像人們慣常思維中那樣刻板。
這樣就有了一些故事。當然,發(fā)生在那個名叫喜鵲的女子身上的故事最獨特。,
那幾天,陰雨連綿。我們趁一個學術會議的空隙到清河泉旅游,看過一些景點后,就呈散花狀開始購物。在一個很大的空地上,有一溜一字排開的簡易商鋪。商家主要經(jīng)營與清河泉景點相關的飾物,自然,也有帶當?shù)仫L俗的鉤針飾物,那是清河泉景點的獨特品牌,我的眼睛就在那一刻被吸引了。
那是一雙童鞋,卻彰顯出與眾不同的個性。別的商家的鉤針童鞋,多是與一般商場出售的無異。但那雙鞋卻是五彩斑斕的,要多有意思就多有意思。形狀是一只小豬,前面一張突出的小嘴是紅色的;兩邊嵌著的眼睛,卻是黃色的,而鞋面則或黑或白。它就像一個小精靈,把我緊緊地抓住了。
一問價格,卻不過十幾元錢。
我認真挑選起來。鉤編玩偶、碎花笨小豬、動物手機座等等,很快面前就壘起一堆。賣貨的是一位淳樸的大嫂,她仔細地盯了我半天,未了,告訴我家里的飾物還有很多。說這些飾物都是她女兒鉤編的,如果想要什么心儀的飾物,她女兒甚至可以現(xiàn)場鉤編。
這不能不說稀奇了。對余下的景點,我一時失去了參觀的興趣。于是,在那位大嫂樂顛顛地引領下,我走進離景點不遠的一個村落。在一處平淡無奇的房屋中,見到了那個叫喜鵲的女子。我驚訝的是她居然是個盲人,而且很漂亮。我難以想象,一個盲人如何鉤編得出那么色彩斑斕的飾物。
喜鵲很敏感地從炕沿上下地了,她做出傾聽的模樣,而我則一直上下打量著她。很快,就有笑容在她的臉上綻開了。
“是來選鉤編的吧?”她居然毫不意外。
我納悶了:“你家常來顧客?”
她母親自豪地笑了:“幾乎每天都有,連藍眼睛矢鼻子的外國人都有呢?!?br /> 我不得不正色地看她了,并打量起屋里懸掛的各種飾物。
應該說,我的震驚程度進一步加大。你想啊,有把蝴蝶鉤成藍色的嗎?有把小狗鉤成大鼻子的嗎?有把小貓鉤得腦袋奇大的嗎?比卡通還卡通。她根本就是不按常理出牌!
我很快挑選了一大堆,但出于職業(yè)習慣,我還是問喜鵲:“你是先天看不見,還是后天失明?你怎么就想到要把小貓的腦袋鉤大呢?你不覺得自己鉤的和別人不一樣嗎?”
喜鵲臉上露出孩童般的笑:“管它呢!我想要鈞什么顏色就鉤什么旃色,想要它什么樣就什么樣!”
她的解釋讓我無話可說。聽她母親介紹,她是四歲時因一場病失明的。她每天最大的樂趣就是鉤編,說要給自己攢夠嫁妝。
我不能不為這樣的女子動容了。我告訴她,她的眼睛可以治,我就是一位眼科專家。我希望她們去醫(yī)院找我。
她母親聽我這么說,眼淚一下就涌了出來,“撲咚”一聲給我跪下了。
我嚇了一跳:“大嫂,千萬別這樣?!?br /> 喜鵲也激動得渾身顫抖:“你說的是真的?”
我連連點頭:“當然?!?br /> 她們娘兒倆一下子擁抱在了一起。
不久,她們果真去醫(yī)院找了我,而我那會兒也早為她做好了手術準備。那時,醫(yī)院正在加大農村醫(yī)療保障力度,她的手術費用被減免了大半。
她術后的效果非常好,很快就睜開了一雙明亮的眼睛。她喜極而泣,她的母親也哭出了聲,一個勁兒地說:“這下好了,我們喜鵲可以開鉤編工廠了?!?br /> 我這才知道,那一直是她們娘兒倆的理想。
我們從此各忙各的。我不知道她的工廠是否如期開工,她的鉤編飾物是否更受人歡迎。好在多年后,我有了再到清河泉旅游的機會。
在那一溜排開的商鋪前,我又見到了那位大嫂。她一副愁眉不展的模樣,原因是她面前的飾物無人問津。而我看那些飾物,與普通飾物則沒什么兩樣。這難道是喜鵲鉤的嗎?
見到我,大嫂眼光十分復雜,想說點什么,嘴唇嚅動了一下卻沒出聲。我隱隱感到了什么……
(有刪改)(1)下面對這篇小說思想內容與藝術特色的分析和鑒賞,最恰當?shù)膬身検?
A.小說詳細描寫那雙吸引“我”的童鞋各部位的色彩,突出了它的五彩斑斕、與眾不同,側面表現(xiàn)了鉤編者色彩運用韻獨特,為下文寫盲人姑娘做了鋪墊。
B.見到喜鵲后,“我”驚訝于她是盲人,震驚于她作品的獨特,感動于她的樂觀執(zhí)著,“我”的心理變化烘托出喜鵲身殘志堅的形象。
C.小說對喜鵲的描寫不多,卻很傳神,如她“很敏感地從炕沿上下地了”“做出傾聽的模樣”,體現(xiàn)了她聽力敏銳,敏感謙卑、自尊要強的特點。
D.“大嫂”再見到“我”時的反應,與當初聽說“我”能治好喜鵲眼睛時的感激、與喜鵲眼睛治好后的喜悅形成反差,表明她是一個不知感恩的人。
E.小說以第一人稱展開敘述,增加了故事的真實感和可信度,但由于視角有限,對于“我”所看不到的事情,如喜鵲的工廠是否建成開工等,則略去不寫。
(2)小說的明線、暗線分別是什么?安排兩條線索有什么好處?請簡要分析。
(3)小說中的“我”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請簡要分析。
(4)小說以“殘缺”為題目,有何含義?請結合文本內容加以探究。組卷:34引用:2難度:0.5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19分)
-
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蔡襄,字君謨,興化仙游人。舉進士,為西京留守推官、館閣??薄7吨傺鸵匝允氯?,余靖論救之,尹洙請與同貶,歐陽修移書責司諫高若訥,由是三人者皆坐譴。襄作《四賢一不肖詩》,都人士爭相傳寫,鬻書者市之,得厚利。契丹使適至,買以歸,張于幽州館。慶歷三年,仁宗更用輔相,親擢靖、修及王素為諫官,襄又以詩賀,三人列薦之,帝亦命襄知諫院。襄喜言路開而慮正人難久立也乃上疏曰朝廷增用諫三人一日并命朝野相慶然任諫非難聽諫為難聽諫非難用諫為難三人忠誠剛正,必能盡言。君有過失,不救之于未然,傳之天下后世,其事愈不可掩,此之謂彰君過,愿陛下察之,毋使有好諫之名而無其實?!毕鸟盗T樞密使,韓琦、范仲淹在位,襄言:“陛下罷竦而用琦、仲淹,士大夫賀于朝,庶民歌于路,至飲酒叫號以為歡。且退一邪,進一賢,豈遂能關天下輕重哉?蓋一邪退則其類退,一賢進則其類進。眾邪并退,眾賢并進,海內有不泰乎!雖然,臣切憂之。天下之勢,譬猶病者,陛下既得良醫(yī)矣,信任不疑,非徒愈病,而又壽民。醫(yī)雖良術,不得盡用,則病且日深,雖有和【注】、扁,難責效矣?!币阅咐?,求知福州,改福建路轉運使,開古五塘溉民田,奏減五代時丁口稅之半。進知制誥,遷龍圖閣直學士、知開封府。以樞密直學士再知福州。徙知泉州,距州二十里萬安渡,絕海而濟,往來畏其險。襄立石為梁,其長三百六十丈,種蠣于礎以為固,至今賴焉。又植松七百里以庇道路,閩人刻碑紀德。治平三年,母喪,丁憂。明年卒,年五十六。乾道中,賜襄謚曰忠惠。
(節(jié)選自《宋史?蔡襄傳》)
【注】和:秦和,古代名醫(yī)。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襄喜言路/開而慮正人難久立也/乃上疏曰/朝廷增用/諫臣三人一日并命/朝野相慶/然任諫非難/聽諫為難/聽諫非難/用諫為難
B.襄喜言路開/而慮正人難久立也/乃上疏曰/朝廷增用/諫臣三人一日并命/朝野相慶/然任諫非/難聽諫為難/聽諫非難/用諫為難
C.襄喜言路開/而慮正人難久立也/乃上疏曰/朝廷增用諫臣/三人一日并命/朝野相慶/然任諫非難/聽諫為難/聽諫非難/用諫為難
D.襄喜言路/開而慮正人難久立也/乃上疏曰/朝廷增用諫臣/三人一日并命/朝野相慶/然任諫非難/聽諫為難/聽諫非難/用諫為難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字,古人在本名以外所取的表示德行成與本名涵義相關的名字,如蘇軾字子瞻。
B.諫官,古代官職之一,是對君主的過失直言規(guī)勸并使其改正的官吏。諫為規(guī)勸之意。
C.丁口,即男子人口,既是統(tǒng)計人口的基本計量單位,也是派征丁銀、徭役的依據(jù)單位。
D.丁憂,按儒家傳統(tǒng)孝道觀念,朝廷官員遭逢父母去世,須辭官回家守喪,叫丁憂。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蔡襄是非分明。對范仲淹等四人和高若訥的過往,以及后來余靖、歐陽修等人的升官,他均作詩表示祝賀。
B.蔡襄忠心勸諫。他認為一邪被貶退其同類也應被貶退,一賢被進用其同類也應被進用,這樣國家才能安定太平。
C.蔡襄體恤民情。他在福州和泉州為官期間,開塘灌田、奏減賦稅、立石為橋、植松庇路,為百姓做了不少實事和好事。
D.蔡襄深受賞識。他做過留守推官、館閣校勘,掌管過諫院,擔任過知府以及轉運使等官職,死后被賜謚號為忠惠。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鬻書者市之,得厚利。契丹使適至,買以歸,張于幽州館。
②醫(yī)雖良術,不得盡用,則病且日深,雖有和、扁,難責效矣。組卷:0引用:5難度:0.5
七、解答題(共1小題,滿分6分)
-
8.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牛奶被譽為“白色血液”,①組卷:16引用:17難度:0.3
四、寫作(40分)
-
9.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作文。
生活就像三類魚。第一類:魚缸中的魚。被裝在精致的魚缸里,并受到無微不至的照顧,美麗動人。每天都有許多人來欣賞它。他特別高興,后來沒有人來欣賞它了,它幾乎被人們淡忘。日子一天天的過去。生活在狹小的空間,憂郁而死。第二類:池塘中的魚,被飼養(yǎng)在池中,初陽中鉆出水草覓食;傍晚又鉆進水草酣睡。突然有一天,一張大網(wǎng)撒向魚池,所有魚被一網(wǎng)打盡。第三類:海中的魚。所有的海魚組成一個大集體,無止境的漫游,沒有任何約束,每天與大自然做著無止境的搏斗。有的死了,其中一些則幸存下來。
要求:結合材料的內容和含義,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字數(shù)不少于800字。組卷:39引用:12難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