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北京市燕山地區(qū)九年級(上)期末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12/20 5:30:4
一、基礎(chǔ)?運用。(共16分)
-
1.在認識自強不息內(nèi)涵的環(huán)節(jié),一組同學整理了下面的材料。
??清華園內(nèi),歷史風物隨處可見。一座雕塑、一片樹林、一棟建筑如粒粒明珠散落,又如星晨璀璨生輝。意味悠長的風景舊物,見證了清華園的變遷與發(fā)展。
??1914年11月的一天,梁啟超先生來到清華大學,以“論君子”為題發(fā)表演講。演講過程中,他借用《周易》中的兩個象辭激勵學子 ① 即“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和“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它們的意思是:“天”的運行康泰良好,有德行的君子應(yīng)像上天一樣,力求進步,剛毅堅卓,發(fā)奮圖強 ②“地”的形勢取法坤相,君子應(yīng)該效仿大地,厚實和順,增厚美德,容載萬物。自那時起,“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就成為了清華校訓。這一校訓激勵廣大學子以寬厚的道德?lián)摎v史重任,用不屈的意志力求自我進步。
(1)有同學對文段①②兩處標點符號的使用有疑問,你認為這兩處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是A.①, ②; B.①—— ②。 C.①, ②。 D.①—— ②;
A.“星晨”應(yīng)寫為“星辰”
B.“見證”應(yīng)寫為“鑒證”
C.“載”應(yīng)讀“zài”
D.“卓”應(yīng)讀“zhuo”
(3)根據(jù)語境,畫波浪線的句子表達欠妥,請修改。
修改為:組卷:58引用:1難度:0.9 -
2.在分享環(huán)節(jié),同學們介紹了有關(guān)“自強不息”的古詩詞。在文字橫線處填入內(nèi)容,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同學們介紹了唐代詩人①的詩,其中“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一句就體現(xiàn)了自強不息的精神。同學們還分享了王安石的②,詩中的名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也體現(xiàn)了自強不息的精神。組卷:19引用:1難度:0.9 -
3.在介紹自強不息的人物環(huán)節(jié),下面四位同學的介紹都使用了成語或修辭手法,其中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ā 。?/h2>
組卷:72引用:3難度:0.8 -
4.某小組為大家提供了清華大學校訓圖片,請閱讀并回答問題。
清華大學石刻校訓是采用的①組卷:21引用:1難度:0.5
四、現(xiàn)代文閱讀。(共23分)
-
12.閱讀下面文字,完成小題。
??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其怡情也,最見于獨處幽居之時;其傅彩也,最見于高談闊論之中;其長才也,最見于處世判事之際。練達之士雖能分別處理細事或一一判別枝節(jié),然縱觀統(tǒng)籌、全局策劃,則舍好學深思者莫屬。讀書費時過多易惰,文采藻飾太盛則矯,全憑條文斷事乃學究故態(tài)。讀書補天然之不足,經(jīng)驗又補讀書之不足,蓋天生才干猶如自然花草,讀書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書中所示,如不以經(jīng)驗范之,則又大而無當。有一技之長者鄙讀書,無知者羨讀書,唯明智之士用讀書,然書并不以用處告人,用書之智不在書中,而在書外,全憑觀察得之。讀書時不可存心詰難作者,不可盡信書上所言,亦不可只為尋章摘句,而應(yīng)推敲細思。書有可淺嘗者,有可吞食者,少數(shù)則須咀嚼消化。換言之,有只須讀其部分者,有只須大體涉獵者,少數(shù)則須全讀,讀時須全神貫注,孜孜不倦。書亦可請人代讀,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題材較次或價值不高者,否則書經(jīng)提煉猶如水經(jīng)蒸餾、淡而無味矣。讀書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智,筆記使人準確。因此不常作筆記者須記憶特強,不常討論者須天生聰穎,不常讀書者須欺世有術(shù),始能無知而顯有知。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shù)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滯礙,無不可讀適當之書使之順暢,一如身體百病,皆可借相宜之運動除之。滾球利睪腎,射箭利胸肺,慢步利腸胃,騎術(shù)利頭腦,諸如此類。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讀數(shù)學,蓋演題須全神貫注,稍有分散即須重演;如不能辨異,可令讀經(jīng)院哲學,蓋是輩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闡證另一物,可令讀律師之案卷。如此頭腦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藥可醫(yī)。
(培根《談讀書》節(jié)錄)(1)對這個文段按照文意進行分層,你會怎樣劃分?用起訖句格式表示出來。
(2)圍繞讀書,作者主要闡述的主要觀點是什么?
(3)閱讀下面幾則材料,思考一下如果作為文段的論據(jù)材料補充進文段中,哪一則材料更恰當?說說你的理由。
A.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墩撜Z》
B.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朱熹
C.蓋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識者也;有恒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曾國藩組卷:11引用:1難度:0.5
五、作文。(共40分)
-
13.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寫一篇作文。
??因為疫情,同學們又開始了居家線上學習。似乎有規(guī)律作息的時間之弦斷了,束縛少了,自由多了。自主控制的時間多了,是成了一個脫韁的野馬任性地放飛自我,還是成了一個堅持自律的好少年?亦或是……,生活需要反思。
??(1)以“我的居家學習”為題,完成一篇作文。
??(2)設(shè)想有這樣一本書,他會告訴你一個神奇的學習語文的本領(lǐng)。以“一本神奇的書”為題,發(fā)揮想象,完成一篇作文。
要求:
(1)請將作文題目抄寫在答題卡上。
(2)作文內(nèi)容積極向上。
(3)字數(shù)在600-800之間。
(4)不要出現(xiàn)所在學校的校名或師生姓名。組卷:14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