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學高一(上)第二次月考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代文閱讀(3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①中國是詩歌的王國,從商周的四言,到楚騷漢賦、漢魏樂府、隋唐律絕和宋詞元曲,可謂灼灼其華,蔚然大觀。千百年前的黃鐘大呂,至今猶縈繞在蒼穹。然而中國新詩在誕生近百年后的今天,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尷尬:它既沒能與國際接軌,又與中華古典詩詞曲賦的優(yōu)良傳統脫節(jié)、斷裂,割斷了傳承關系,令廣大讀者望其興嘆,最后只好棄之而去。中國新詩為何會處境“尷尬”呢?
          ②首先,是由白話新詩至今未能構建審美規(guī)范,更無法達成審美共識造成的。無論是《詩經》中的“風、雅、頌”,還是楚辭、樂府、律詩、宋詞、元曲……不論其詩體形式怎么演變,但都是講究韻律的,作品都具有節(jié)奏美、旋律美和韻式美。由于白話“新詩”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長短的隨意性和不確定性(胡適《談新詩》),自其誕生以來,便成為其發(fā)展的嚴重弊端和障礙。
          ③其次,是由某些詩人一味地強調詩體形式而忽略主題思想造成的。詩歌是文學形式美的一種體現,但形式美只是詩歌的美麗外衣而已。過分地強調詩體形式,從而否定主題思想的意義,如近年來所謂的技術主義、玄學派、立體主義、構成主義、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未來主義等,就像失去了土壤的禾苗一樣,必將枯萎。
          ④最后,是由當代詩人在商品經濟時代的退縮和自閉造成的。同古典詩詞曲賦相比,當代詩歌在題材內容方面發(fā)生了較明顯的變化:其一,迫于現實社會生存的巨大綜合壓力和人類因物質文明進步而帶來的精神困惑,當代詩歌的內容越來越局限于私人性的東西,正日愈失去處理重大社會題材的藝術能力,這就使得它日愈減少獲得公眾關注的機會,而只有在少數未被現代社會物質化的心靈當中獲得知音;其二,隨著詩人們從社會文化中心退卻,科技英雄、商業(yè)英雄和娛樂英雄取代了藝術家的中心地位,詩歌越來越被推擠到社會的邊緣,詩人們成了一個不被社會關注的自我封閉、自我肯定、自我滿足、自我安慰、自我陶醉的奇怪群體,這更加劇了他們的自閉傾向;其三,當詩人們精神的價值已經從崇高、純潔、美好、自然過渡到了喧囂、樂趣、庸俗、時尚的方向,于是平庸困擾著詩歌界,詩歌的陣地越來越虛弱。
          ⑤面對這樣的時代背景,詩人們只有志存高遠,發(fā)揚中國新詩應有的精神文化提升作用,既在主題內容方面深度切入自己的時代,又在詩藝表現方面繼承并發(fā)揚中華傳統詩詞曲賦藝術,隨時代、社會、語言的變化而不斷創(chuàng)新改進,讓中國新詩界盡快構建審美規(guī)范并早日達成審美共識。這樣,中國新詩才能夠既有技藝的美感,又有時代的氣息,還有歷史文化的內涵,并因此而融入中華詩歌的歷史長河之中,從而有機會成為新時期的經典詩歌作品而流傳于世。
    (選自《長空詩話》,有刪改)
    (1)下列選項中,不屬于中國新詩在題材內容方面變化的一項是
     

    A.中國新詩越來越局限于私人性的東西,很少關注社會問題。
    B.中國新詩越來越狹隘,很少反映社會的主流。
    C.近年來出現了技術主義、玄學派、立體主義、構成主義等。
    D.質量上乘的詩歌越來越少,多數詩歌內容平庸。
    (2)下列選項中,不屬于中國新詩處境“尷尬”的原因的一項是
     

    A.白話新詩至今未能構建審美規(guī)范,更無法達成審美共識。
    B.科技英雄和商業(yè)英雄、娛樂英雄取代了藝術家的中心地位。
    C.某些詩人一味地強調詩體形式而忽略主題思想。
    D.當代詩人在商品經濟時代的退縮和自閉。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中國是詩歌的王國,中華古典詩詞曲賦曾經有過令人驕傲的絢爛輝煌的歷史。
    B.白話“新詩”具有隨意性和不確定性,這成為其自誕生以來發(fā)展的嚴重弊端和障礙。
    C.在當今商品經濟時代,能忠實地堅守詩歌陣地的人越來越少,詩歌的發(fā)展江河日下。
    D.中國新詩只要注重與時代結合,并繼承發(fā)揚傳統詩詞曲賦的藝術,就一定能夠改變其“尷尬”處境。

    組卷:2引用:4難度:0.2
  • 2.閱讀下列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斗爭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優(yōu)秀的革命者、建設者們常常以筆為犁,以夢為馬,用革命的詩詞記錄著偉大的理想信念、革命實踐與戰(zhàn)斗情懷,表現出昂揚的浪漫主義激情和英雄主義氣概。毛澤東詩詞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毛澤東詩詞以革命浪漫主義的精神,充分抒發(fā)了共產黨人崇高的理想主義情懷。1925年前后,大革命高潮風起云涌,青年毛澤東勇立潮頭。他在橘子洲上以一篇《沁園春?長沙》,謳歌壯麗的秋景,發(fā)出了時代之問“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俊倍卮鹩质菬o比堅定的,是“風華正茂”的“同學少年”。因為他們是革命理想的象征,是新世界的開創(chuàng)者,只有他們,才能“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候”;只有他們,才能擔負起“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崇高使命。
          1936年2月指揮紅軍東征的毛澤東,在陜北的一個小山溝里又寫下《沁園春?雪》。北國的茫茫寒雪,在他如椽的巨筆下,氣勢恢弘,氣象方千;北國的晴日,在他浪漫的想象中,“紅裝素裹,分外妖嬈”。當時的紅軍依然困難重重,但毛澤東對革命斗爭充滿激情,對革命前途、革命勝利充滿信心。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俱往矣,那么,到底誰才是主宰歷史浮沉的主人?誰才是這個時代的風流人物?毛澤東再一次回應了十年前自己的時代之問:“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鼻О偃f勞動人民,無產階級大眾,才是歷史和時代的真正主人。
          毛澤東詩以革命現實主義的風格,深情書寫了中國革命與建設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與內在精神。毛澤東的詩詞創(chuàng)作好似一幅幅長篇畫卷,濃墨重彩地記錄了中國革命斗爭與建設事業(yè)的偉大實踐,特別是記錄了若干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標志性事件,堪稱一代詩史,史詩。隨著歲月的遷轉,有些警言佳句早已成為人們耳熟能詳、時時吟誦的名句名篇。這些充滿強大戰(zhàn)斗精神的火紅詩句,這些高度凝練中國革命與建設各個不同階段奮斗精神的史詩篇章,已經成為中國革命與建設事業(yè)最為鮮明的精神標識之一。
          毛澤東詩詞以革命英雄主義的氣魄,生動刻畫了共產黨人高昂的戰(zhàn)斗意志與斗爭風骨。五次反圍剿,敵強我弱,戰(zhàn)斗是殘酷的,但在毛澤東筆下,“當年鏖戰(zhàn)急,彈洞前村壁。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善薩蠻?大柏地》)。紅軍長征是中國革命與人類歷史的英雄傳奇。紅軍戰(zhàn)士突破重重難以想象的艱難險阻,終于取得偉大勝利。在毛澤東筆下,長征的千山萬水,深溝險壑,不過是“泥丸”“細浪”,充分體現出藐視一切困難的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氣魄。展示了共產黨人一往無前的革命斗志,這就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的戰(zhàn)斗意志與斗爭精神,它體現為“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杰怕熊羆”的藐視一切困難的戰(zhàn)略定力,體現為敢于“掃除一切害人蟲”的強大自信,體現為“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的加快社會主義建設的堅定決心。
          中國革命斗爭與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走過了不平凡的歷程,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在這一進程中表現出偉大的理想主義情懷,英雄主義斗志。毛澤東以他的壯麗詩篇對這一歷史進程、偉大實踐進行了高度概括與總結。1965年,毛澤東重上井岡山,寫下《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三十八年前,他在這里締造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軍第一師,領導了轟轟烈烈的武裝斗爭;三十八年后,社會主義建設取得重大成就,又面臨著種種重大挑戰(zhàn)與考驗。回顧歷史,是為了總結經驗,更好地創(chuàng)造未來;“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這就是中國革命與建設事業(yè)偉大的歷史總結,也是我們面向未來的前進動力。我們的目的一定要達到,我們的目的也一定能夠達到。
    (摘編自康震《風展紅旗如畫》)材料二
    《沁園春?雪》是毛澤東詩詞的巔峰之作?!跋鼗蕽h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以“惜”字起筆,于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和成吉思汗等封建統治者的代表人物進行評說。1958年年底,他在《毛主席詩詞十九首》上批注道:“雪:反封建主義,批判二千年封建主義的一個反動側面。文采、風騷、大雕,只能如是,須知這是寫詩??!難道可以謾罵這一些人們嗎?別的解釋是錯的。末三句,是指無產階級?!?br />      就個體而言,他多次肯定秦始皇的歷史功績,“在中國歷史上,真正做了點事的是秦始皇”“中國過去的封建君主還沒有第二個人超過他的?!彼踔琳f過:“解決中國的問題,須馬克思加秦始皇?!彼凇镀呗?讀<封建論>呈郭老》中寫道:“勸君少罵秦始皇,焚坑事業(yè)要商量?!泵珴蓶|評價漢武帝劉徹:“漢武帝雄才大略,開拓劉邦的業(yè)績,晚年自知奢侈、黷式、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詔,不失為鼎盛之世?!泵珴蓶|對唐太宗的戰(zhàn)爭指揮藝術非常推崇?!白怨拍苘姛o出李世民之右者?!痹娉杉己菇y一蒙古,東征西討,毛澤東稱其是“一代天驕”。
    (摘編自汪建新《毛澤東詩詞中的帝王將相》)(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毛澤東詩詞記錄了偉大的理想信念、革命實踐與戰(zhàn)斗情懷,詩詞中表現出昂揚的浪漫主義激情和英雄主文氣概。
    B.隨著歲月流轉,毛澤東詩詞中的佳句被人們吟詠銘記,世代流傳,緣于毛澤東詩詞革命現實主義的風格特點。
    C.面對風起云涌的大革命浪潮,青年毛澤東在《沁園春?長沙》中無比堅定地表示,革命青年能擔負歷史使命。
    D.在毛澤東筆下,長征途中的殘酷現實,不過是“泥丸”“細浪”。這充分體現其藐視一切困難的大無畏精神。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北國雪霽的壯美景色,在毛澤東詩詞中以寫實手法表現為“紅裝素裹,分外妖嬈”,體現他對革命斗爭的激情。
    B.材料二中,毛澤東在回復郭沫若的詩里提到,人們對“焚書坑儒”可能存在誤解,說明“焚書坑儒”并非事實。
    C.毛澤東詩詞對中國革命與建設事業(yè)的歷程做了高度概括與總結,為后人更好地面向未來、創(chuàng)造未來提供前進動力。
    D.材料二中,毛澤東在詩詞中肯定古代帝王的歷史功績,特別是多次指出秦始皇在軍事方面的高超指揮才能。
    (3)請簡要分析梳理材料一的行文結構,并在此結構上概括層次內容。
    (4)結合材料二內容,談談毛澤東對古代帝王的評價對我們有何啟示?請簡要分析。

    組卷:7引用:5難度:0.6
  •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一把斧頭的記憶
    趙明山
          改變我命運的人叫儲國恩,是冀中抗日根據地文新縣大隊的大隊長。他個子不高、方臉闊嘴,黝黑粗壯,不像個帶兵的隊長,倒像個賣苦力的。儲國恩把我掂在手里,用大拇指試著我的舌刃,他的表情漸漸嚴肅起來,突然掄起我劈向一根木頭。在我深深嵌進木頭的那一刻,奇襲姜莊子的作戰(zhàn)方案已經成竹在胸。
          很快,我和另外15把斧子別在了16名戰(zhàn)士的腰里,這些戰(zhàn)士來自縣大隊和二區(qū)小隊,我們要去執(zhí)行一項神圣的任務。文安城南姜莊子據點剛剛住進一群鬼子,我們要神不知鬼不覺地摸進村,給鬼子的腦袋搬搬家。大隊長在動員會上說,論武器裝備,論兵力部署,縣大隊都明顯處于劣勢,姜莊子據點不僅有25個日本鬼子,還有百十號偽軍協防,硬拼代價太大,只能智取,出奇制勝。
          他們開會商量的時候,我在一旁靜靜地聽著。時間是1942年陰歷正月初八,春節(jié)剛過,天空像黑黢黢的鍋底壓下來,零零星星的雪花像鍋里掉下來的米粒兒。他們開會的村子叫牛各莊,在文安城東北方向,距姜莊子30多里。16名戰(zhàn)士在夜色掩護下潛入姜莊子,伺機行動。
          漆黑的夜,漆黑的路,寒風卷著雪花抽打在戰(zhàn)士們的臉上,也打在我的身上。我躁動不安,內心有一種情緒在奔涌,大隊長覺察到了,安撫著我,摸摸我的頭,讓我冷靜。
          我數了數,他們16個人除了每人一把斧子,只帶了7支短槍。這不是去玩兒命嗎?要知道姜莊子據點里有一門野炮、兩挺機槍、30來支三八大蓋兒和短槍,一屋子的彈藥。這還不算偽軍的裝備。那天有個孩子送來情報,據點里的情況摸得一清二楚。孩子是縣大隊的眼線,為據點里的鬼子掃地,把犄角旮旯都給掃描了。
          研究作戰(zhàn)計劃時,也有人提出不同意見,認為這步棋太險,孤軍深入,敵眾我寡,恐有不測。儲國恩馬上接過話茬:我們唯一的勝算就在于冒險。如果連日本鬼子都認為我們不敢冒這個險,我們就已經成功了一半。等出了正月,鬼子建了崗樓、挖了封鎖溝,再想下手就難上加難了。大家心里明白,大隊長也是被逼的,縣委和縣大隊已經沒有了退路,姜莊子據點像一根毒刺楔入了抗日根據地,建成半個月,縣里的工作就受到很大影響,上下不通,左右不暢,不及時剔除這根毒刺,損失不可估量。
          我們是正月初八前半夜進入的姜莊子。戰(zhàn)士們頭上冒著熱氣,嘴里吐著熱氣,我們身上閃著寒氣。
          我們殺進鬼子據點是正月初九的凌晨,天似亮非亮,站崗的哨兵偷偷回屋取暖,做早飯的伙夫剛剛打開門。戰(zhàn)士們像從地底下突然冒出來,伙夫當時就暈成了一攤泥。日本鬼子睡覺很講究,每人一個睡袋,三九天也脫光了,像頭褪了毛的豬鉆進去。我們的到來終結了他們的美夢。要不是有個鬼子開了槍,這場戰(zhàn)斗會更漂亮,會成為一場更為經典的斧頭戰(zhàn),不用一顆子彈就把鬼子們送上西天。伴隨著鬼子的槍聲,一名戰(zhàn)士倒下了,他手里的斧子掉在了地上。即使最后是激烈的槍聲為勝利畫上句號,這場戰(zhàn)斗仍被傳頌為“姜莊子斧頭戰(zhàn)”,受到冀中軍區(qū)司令員通令嘉獎。那是我第一次嘗到血的滋味,侵略者的血。因為這場戰(zhàn)斗,我被載入史冊。時至今日,在華北地區(qū)一提起“姜莊子斧頭戰(zhàn)”幾乎無人不曉,人們會不由自主地豎起大拇指。
          戰(zhàn)斗結束后,大隊長指揮打掃戰(zhàn)場,我在他手里左顧右盼,生怕漏掉一個喘氣的腦袋。院子里躺著21具鬼子的尸體,倉皇逃跑的4個鬼子也在村邊被“報銷”了。我一不留神碰到了那門三八野炮,發(fā)出響亮的金屬之聲。我的面前,橫躺豎臥著繳獲的武器,野炮、機槍、步槍、彈藥。我在它們面前昂首闊步,它們向我低下了頭,連那門向來仰著脖子不可一世的野炮,也跪在我的腳下。我輕輕敲擊著它們,有幾分勝利的快感。
          從臘月二十三鬼子進駐,到正月初九被縣大隊一鍋端,姜莊子據點只存在了短短半個月的時間,這大概是中國戰(zhàn)場上最短命的日軍據點了。鬼子萬萬沒有料到,他們煞費苦心構筑的堡壘,連同他們的腦袋,被十幾把斧子砍得七零八落,不到一個小時,灰飛煙滅。
          當敵人的援軍趕到時,縣大隊的戰(zhàn)士們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連縣委機關都轉移了。鬼子也不是白跑一趟,收尸的活兒正等著他們呢。村邊協防的偽軍腳底下抹油,差不多跑光了。
          一場戰(zhàn)斗,讓我名垂青史,但我不愿過多分享文新縣大隊的榮譽,我不能喧賓奪主,他們才是真正的英雄。戰(zhàn)士張廣壽,年輕的生命永遠地定格在姜莊子。我沒有走進歷史博物館,戰(zhàn)爭結束后,我悄悄回到農民家里,繼續(xù)劈柴。
    (《小小說月刊》2021年11期)(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以時間為序,講述了冀中抗日根據地文新縣大隊一次奇襲日軍據點姜莊子的行動。在敵強我弱的不利態(tài)勢中,戰(zhàn)士們表現出了大無畏的英雄氣概。
    B.小說寫研究作戰(zhàn)計劃時,有人提出不同意見,可是大隊長儲國恩并沒有聽從,而是我行我素,雖然最后獲得了戰(zhàn)斗勝利,但這種做法實在不太可取。
    C.小說寫到了戰(zhàn)士張廣壽的犧牲,要不是有個鬼子開了槍,也許他并不會死。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為了說明即便前期準備再充分,戰(zhàn)斗也是有偶然性的。
    D.小說結尾寫到了“我”的結局,沒能走進歷史博物館,只能回到農民家里繼續(xù)劈柴,流露出“我”無法繼續(xù)發(fā)揮價值的遺憾。
    (2)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以儲國恩隊長外貌、神態(tài)、動作描寫開頭,借助對“那一刻”情境式的刻畫,樹立起了一個強壯、果敢、堅毅的抗日隊長形象。
    B.小說借助“黑黢黢的鍋底”一樣的天空、“米粒兒”一樣的雪花、“漆黑的夜”“漆黑的路”等環(huán)境描寫,渲染出嚴酷緊張的戰(zhàn)爭氣氛。
    C.小說善用對比。如把“戰(zhàn)士們頭上冒著熱氣”和“我們身上閃著寒氣”相對比,既體現了戰(zhàn)士們的戰(zhàn)斗熱情,也暗示了戰(zhàn)斗的嚴酷性。
    D.小說語言通俗易懂,平實而質樸。如把口語“犄角旮旯”等引入文章,風格詼諧幽默,把日本鬼子比作“褪了毛的豬”,富有情趣。
    (3)小說以“一把斧頭”的獨特視角來講述整個故事有什么好處?
    (4)小說結尾對文新縣大隊的戰(zhàn)士們予以了高度評價——“他們才是真正的英雄”?!罢嬲挠⑿邸睉邆淠男┢焚|?請結合文本談談你的認識。

    組卷:34引用:4難度:0.1

三、語言文字運用(17分)

  • 8.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2022年是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55周年,王淦昌便是在這場偉大事業(yè)的奮斗中隱姓埋名干驚天動地事的國內頂級科學家、大批優(yōu)秀科技專家中的一位。
          1955年1月15日,黨中央做出重要決策——發(fā)展中國核工業(yè)。但此時由于國際局勢的變化,中國失去了幾乎所有外界力量的幫助。從此,中國原子能事業(yè)開始走上了完全①
     
    的道路。
          一座碉堡,幾排簡易的營房,十幾頂軍用帳篷,這就是我國第一個爆轟物理的實驗場,位于河北省懷來縣燕山山脈長城腳下的一個工程兵靶場。王淦昌等人就在這里②
     
    ,帶領著一支平均年齡只有20來歲的年輕的攻關隊伍,③
     
    地進行著原子彈的研制工作。
          這里的氣候條件十分惡劣。冬天,經常是風雪交加、飛沙走石,有時候大風能把軍用帳篷掀起來,試驗隊員們的被子上總蒙著一層厚厚的沙土,一個個成了“土行孫”;夏天,太陽像火盆,烤得人揮汗如雨。王淦昌和他的同事們就是在這樣艱難的條件下進行著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研制。
    (1)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
    (2)請將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改成幾個較短的語句??梢愿淖冋Z序、少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
    (3)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對比和比喻的修辭手法,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

    組卷:26引用:18難度:0.7

四、寫作(60分)

  • 9.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江夢南出生在湖南省郴州市宜章縣一一個瑤族教師家庭。6個月時,一次肺炎引起的持續(xù)高燒,導致江夢南雙耳失聰。但她沒有被命運扼住喉嚨,而是堅持不懈地挑戰(zhàn)自我,在父母的悉心幫助和訓練下,她學會了用眼睛“說話”,從基礎教育階段一連串的獎狀,到獲得吉林大學本科、碩士學位,再成為一名2018級清華大學的博士……和同齡人相比,江夢南蹚過了一條更為曲折湍急的河流。
    “從無聲里突圍,你心中有嘹亮的號角。新時代里,你有更堅定的方向。先飛的鳥,一定想飛得更遠。遲開的你,也鮮花般怒放?!边@是2021年度“感動中國”組委會給江夢南的其中一段頒獎詞,完美詮釋了她的奮斗精神,給予她高度評價和慷慨祝福。
          你從江夢南的成功中悟到了什么?請寫一篇文章,表達你的感想。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組卷:2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