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云南省昆明行知中學高二(上)期中歷史試卷

發(fā)布:2024/12/12 22:30:7

一、單項選擇題(共25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 1.史載:“秦兼天下,建皇帝之號,立百官之職。漢因循而不革,明簡易,隨時宜也。其后頗有所改?!逼渲小邦H有所改”的是(  )
    ①設丞相
    ②設內朝
    ③設御史大夫
    ④設刺史

    組卷:6引用:3難度:0.6
  • 2.唐朝自太宗時起,有了以他官為宰相的記載。一些官員以“參議朝政”“參知政事”等名號預宰相事;一些元老重臣則以“平章事”或“同三品”等名號參與決策。唐代的宰相是一個集體,宰相議政辦公的地方就是政事堂。政事堂的設立反映了( ?。?/h2>

    組卷:617引用:83難度:0.6
  • 3.宋初,設轉運使作為征討大軍的糧餉官,也是地方及新征服地區(qū)的財物運往朝廷的督運官,機構稱轉運使司,正副長官為轉運使、副使、判官,寄祿官(宋代的一種官階,有官名,有待遇,但沒有實際職事)官高者稱都轉運使。轉運使的設置(  )

    組卷:9引用:6難度:0.5
  • 4.雅典城邦通過抽簽產生的公民陪審團規(guī)模很大,代表不同的公民階層,負責解釋法律、認定事實、審理案件等。而在羅馬,通常由專業(yè)法官和法學家進行司法解釋。由此可見,在雅典城邦的司法實踐中(  )

    組卷:393引用:74難度:0.6
  • 5.根據(jù)1689年《權利法案》和1701年《王位繼承法》的規(guī)定,國王未經議會同意,不得頒布法律或者廢止法律。這一規(guī)定說明(  )

    組卷:0引用:1難度:0.6
  • 6.美國建國初期,制憲會議的參加者麥迪遜認為,新憲法授予聯(lián)邦政府的權力很少,并有明確的規(guī)定;各州所保留的權力很多,卻沒有明確規(guī)定。在第一屆國會上,麥迪遜提出憲法修正案:除了明確授予中央政府的權力以外,其余的權力由各州自行保留。這一主張( ?。?/h2>

    組卷:401引用:82難度:0.5
  • 7.辛亥革命前,孫中山對中國民主進程進行過合理的設計,準備分三期逐步完成。后來“見讓位于袁(世凱),便另訂《臨時約法》,集權于責任內閣,限制總統(tǒng)權力,且要袁立行憲政。”由此可見,《臨時約法》(  )

    組卷:15引用:5難度:0.7
  • 8.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提出的,經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通過的國徽圖案具有豐富的象征意義,其中齒輪和麥稻穗象征著( ?。?/h2>

    組卷:3引用:3難度:0.5
  • 9.北魏孝文帝下令,鮮卑等草原人后裔分成甲、乙、丙、丁四姓,中原士人分為全國大姓及州大姓、郡大姓、縣大姓幾個等級,鼓勵二者按等級通婚。這一詔令的推行有利于(  )

    組卷:11引用:9難度:0.6

二、非選擇題(共3題,26題10分,27題14分,28題11分,29題15分,共50分)

  • 菁優(yōu)網(wǎng)28.民族融合
    我國自古就是多民族國家,各民族在相互交往中逐漸融合,推動了歷史的發(fā)展。
    (1)將如圖所示“中原王朝”與同時代的“邊疆民族”相對應(填寫字母)。
    (2)民族融合往往通過戰(zhàn)爭、和親、改革與管理、經濟交往等方式實現(xiàn)。按照這種分類,將下列事件填入表中相應空格(填寫字母)。
    征伐匈奴(A)設河西四郡(B)孝文帝改革
    (C)文成公主進藏(D)建立榷場(E)設宣政院(F)行金瓶掣簽制(G)
    民族融合的方式 事件
    戰(zhàn)爭
     
    和親
     
    改革與管理
     
    經濟交往
     

    組卷:18引用:6難度:0.5
  • 2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中印兩國的談判在(1953年)12月的最后一天,開始了。周恩來說道:“中印兩國的關系會一天一天地好起來。某些成熟的、懸而未決的問題一定會順利地解決的。新中國成立后就確立了處理中印兩國關系的原則”。
    周恩來指出:中國政府“對于目前正在它的鄰邦進行的戰(zhàn)爭和戰(zhàn)爭擴大的危險,不能不加以密切的注意。中國人民認為:朝鮮戰(zhàn)爭停止了,現(xiàn)在,印度支那戰(zhàn)爭同樣應該停止。”
    周恩來指出,亞非國家要從解除殖民主義痛苦和災難中找共同基礎,而非互相疑慮和恐懼,互相排斥和對立。亞非會議公報指出:“自由和和平是相互依靠的,自決的權利必須為一切人民所享有,自由和獨立必須盡可能不遲延地給予現(xiàn)在仍舊是附屬地人民的人們?!?br />——摘自裴堅章《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史》(1949-1956)等材料二:20世紀80年代,鄧小平指出:“過去有一段時間,針對蘇聯(lián)霸權主義的威脅,我們搞了‘一條線’的戰(zhàn)略,就是從日本到歐洲一直到美國這樣的‘一條線’。現(xiàn)在我們改變了這個戰(zhàn)略”。這一改變的突出特點就是不再強調與美國結成共同抗蘇的戰(zhàn)略關系,但同時也并非重建中蘇同盟。這個重要轉變對中國內政、外交的發(fā)展都具有重大的意義。第一,使中國能夠真正把重點轉到經濟建設上來。第二,使中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特點更加鮮明。
    ——摘自孫大力等《中華人民共和國發(fā)展史》(第4卷)(1)根據(jù)材料一和所學知識,簡述共和國初期外交工作所取得的成效,指出50年代中國的外交方針。
    (2)結合所學,指出材料二中“一條線”的戰(zhàn)略下,20世紀70年代中國外交取得突破的主要表現(xiàn)。指出影響該時期外交的主要因素。

    組卷:0引用:1難度:0.6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