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浙江省紹興市諸暨市高二(上)期末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3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當下文學批評之所以出現(xiàn)種種亂象,文學批評的有效性和科學性之所以受到質疑,是因為本處于對話關系中的文學批評,被異化為獨語。文學批評家為了改變文學批評陷入獨語的窘境,也曾努力尋找過出路,一些學者嘗試從西方現(xiàn)代文論那里去尋找終結文學批評獨語的方法。但文學理論界和批評界舍近取遠,忽視了我國悠久、豐厚的對話批評理論資源。面對當下文學批評發(fā)展大勢,重新接續(xù)中國文學優(yōu)秀理論傳統(tǒng),重振對話批評,有助于推動當下文學批評健康發(fā)展。
          從批評家和作者之間的關系來看,中國古典文論提出“知人論世”的寶貴觀點?!睹献?萬章下》中說:“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是尚友也?!薄爸苏撌馈币笈u家在闡釋作品時,要充分了解作者的時代環(huán)境、生平經(jīng)歷、思想觀念。孟子還認為文學批評根本目的在于“尚友”。這就表明,中國古代文學批評倡導的不是“捧”與“棒”,而是交友。當然,孟子所謂的“尚友”,并非指批評家和作家之間的一團和氣甚至庸俗的友情,而是要對作家身世、趣味、價值觀念有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理解,目的還是在于正確地闡釋文學作品。
          當下文學批評令人不滿意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文學批評對文學作品的解讀,忽視了文學作品本身的豐富性和復雜性,常把文學作品作為闡釋文學史的“材料”來運用。文學批評如何闡釋作品,如何科學地建立起批評家和文學作品之間的關系呢?中國古代文論提出“以意逆志”“春秋筆法”“微言大義”等具體方法。這些方法都強調從作品出發(fā),始終尊重文學作品自身。
          無論是“知人論世”還是“以意逆志”,都把文學作品視為灌注作者生命情感與思想的生命體。因此,文學作品是探究作者思想情感、價值取向的基本出發(fā)點。這樣來理解文學批評,不是在文學作品和作家之間建立僵化的對應關系。事實上,如何發(fā)現(xiàn)作品的縫隙甚至是空白之處,才是批評家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之所在。因此,古代文論還提倡“春秋筆法”和“微言大義”?!按呵锕P法”注重發(fā)現(xiàn)隱藏在字里行間的意義和價值取向?!拔⒀源罅x”則是希望批評家去發(fā)掘作品隱含的意義。文學批評對于文學作品的闡發(fā),雖不能脫離作家和文學作品本身,但可以充分發(fā)揮批評家自身的主觀能動性。
    (摘編自《在對話中重新感知文學批評的溫度》)      材料二:
          為了凸顯文學批評的客觀性與學術性,批評者普遍努力淡化作為批評主體的“我”,使批評看起來端莊穩(wěn)重、嚴謹客觀。這種批評文章在回避批評者主觀感受的同時,罕見具有文學性的表達,削弱了文章的審美屬性,使批評文章喪失了感染力和應有的魅力。目前存在著大量對文學批評不滿的聲音,與此不無關系。
          關于充滿個體審美感受的文學批評,西方的理論家和批評家提供了重要的參照。西方近代以來,批評家們主張批評脫離創(chuàng)作的從屬地位。從狄德羅到史勒格爾,再到圣?佩韋和王爾德,紛紛堅持批評相對于創(chuàng)作的獨立性、創(chuàng)造性和藝術性。王爾德在《作為藝術家的批評家》中認為,批評家同時也是藝術家,批評之于創(chuàng)作,有其獨立性,批評的目的并不在于揭示作家的意圖,創(chuàng)作對于批評來說,是材料,就像視覺世界和情感世界是創(chuàng)作的材料一樣,批評在作品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造,批評本身就是一種藝術。
          事實上,中國的文學批評有著更為悠久的美文傳統(tǒng)。精美的批評詩文下,流淌著作者豐沛的生命活力和獨特的藝術感受力。陸機的《文賦》以賦論詩文,用精致的語言和巧妙的比喻總結文學創(chuàng)作的一般規(guī)律,以巧妙的文體形式表達精到的文學創(chuàng)見。杜甫的《戲為六絕句》,以七言絕句的形式臧否人物,褒貶詩歌,回答了唐詩發(fā)展中一系列重大理論問題,使文學批評語言的工整、簡省與精巧達到了新的高度。李白的《古風?大雅久不作》、戴復古的《論詩十絕》、元好問的《論詩三十首》是對這一脈絡的延伸,經(jīng)過歷代文人的傳承,“以詩論詩”成為中國古典文學批評的偉大傳統(tǒng)。及至現(xiàn)代,李健吾繼承了這樣的傳統(tǒng)。他瀟灑自如的美文批評風格,于社會功利目的之外,注重表達個人的閱讀印象和感悟,其顯著的主體意識使他的批評文字具備獨特的藝術魅力。
          當然,這種充盈著個體審美感悟的印象式文學批評自身也存在問題。劉勰在《文心雕龍》的《知音》篇中,就列舉了文學批評者在批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即批評者主觀的好惡和認知的局限對批評的有效性產(chǎn)生影響。批評文章要凸顯批評者個體的文學感受,又要警惕個人認知的局限影響批評的效用與公正。劉勰在提出問題的同時,也給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案。他指出,從事文學批評的人需要“凡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即文學批評應以博觀和比較來修正個體認知的偏狹。
    (摘編自《呼喚“有我”的美文批評》)(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從西方現(xiàn)代文論處尋找終結文學批評獨語窘境的方法,這一做法既不正確,也無顯著效果。
    B.中國古代文學批評倡導的交友,以正確闡釋作品為目的,要對作家有全面了解和深刻理解。
    C.淡化批評主體“我”,弱化文學批評的審美性,某種程度上引發(fā)了大眾對文學批評的不滿。
    D.文學批評在凸顯批評者個體文學感受的同時,也應以博觀和比較來修正個體認知的偏狹。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當下文學批評令人不滿意,是因為忽視了文學作品本身的豐富性和復雜性,常常把文學作品作為闡釋文學史的“材料”來運用。
    B.要科學地建立起批評家和文學作品之間的關系,可以參考中國古代文論提出的“以意逆志”“春秋筆法”“微言大義”等具體方法。
    C.西方近代以來主張批評脫離創(chuàng)作的從屬地位的觀點和中國文學批評悠久的美文傳統(tǒng)一樣,都意味著對“學院批評”的猛烈抨擊。
    D.“以詩論詩”是中國古典文學批評的偉大傳統(tǒng),因其批評形式充盈個體審美感悟,故在學術化和規(guī)范化層面或存在一定的問題。
    (3)下列詩句不能體現(xiàn)“以詩論詩”這一傳統(tǒng)的一項是
     

    A.漢謠魏什久紛紜,正體無人與細論。誰是詩中疏鑿手?暫教涇渭各清渾。(元好問)
    B.不薄今人愛古人,清詞麗句必為鄰。竊攀屈宋宜方駕,恐步齊梁作后塵。(杜甫)
    C.等閑緝綴閑言語,夸向人間喚作詩。昨日偶拈莊老讀,萬尋山上一毫厘。(張祜)
    D.嵩云秦樹久離居,雙鯉迢迢一紙書。休問梁園舊賓客,茂陵秋雨病相如。(李商隱)
    (4)有同學打算寫一篇關于李白《將進酒》的文學評論。結合上述兩則材料的觀點,請你對他的寫作提出三條建設性意見。

    組卷:5引用:1難度:0.2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在橋邊
    [德國]海因里希?伯爾
          ①他們替我縫補了腿,給我一個可以坐著的差使:要我數(shù)在一座新橋上走過的人。他們以用數(shù)字來表明他們的精明能干為樂事,一些毫無意義的空洞的數(shù)目字使他們陶醉。整天,整天,我的不出聲音的嘴像一臺計時器那樣動著,一個數(shù)字接著一個數(shù)字積起來,為了在晚上好送給他們一個數(shù)字的捷報。當我把我上班的結果報告他們時,他們的臉上放出光彩,數(shù)字愈大,他們愈加容光煥發(fā)。他們有理由心滿意足地上床睡覺去了,因為每天有成千上萬的人走過他們的新橋……
          ②但是他們的統(tǒng)計是不準確的。我很抱歉,但它是不準確的。我是一個不可靠的人,雖然我懂得,怎樣喚起人們對我有誠實的印象。
          ③我以此暗自高興,有時故意少數(shù)一個人;當我發(fā)起憐憫來時,就送給他們幾個。他們的幸福掌握在我的手中。當我惱火時,當我沒有煙抽時,我只給一個平均數(shù),或更低的數(shù)字;當我心情舒暢、精神愉快時,我就用五位數(shù)字來表示我的慷慨。他們多么高興??!每次他們鄭重其事地在我手中把結果拿過去,眼睛閃閃發(fā)光,還拍拍我的肩膀。他們什么也沒有料想到!然后,他們就開始乘呀,除呀,算百分比呀,以及其他我所不知道的事情。他們算出,今天每分鐘有多少人過橋,10年后將有多少人過橋。他們喜歡這個未來完成式,未來完成式是他們的專長——可是,抱歉得很,這一切都是不準確的……
          ④當我的心愛的姑娘過橋時——她一天走過兩次——我的心簡直就停止了跳動。我那不知疲倦的心跳簡直就停止了突突的聲音,直到她轉入林蔭道消失為止。所有在這個時間內(nèi)走過的人,我一個也沒有數(shù)。這兩分鐘是屬于我的,完全屬于我一個人的,我不讓他們侵占去。當她晚上又從冷飲店里走回來時——這期間我打聽到,她在一家冷飲店里工作——,當她在人行道的那一邊,在我的不出聲音、但又必須數(shù)的嘴前走過時,我的心又停止了跳動;當不再看見她時,我才開始數(shù)起來。所有一切有幸在這幾分鐘內(nèi)在我朦朧的眼睛前面一列列走過的人,都不會進入統(tǒng)計中去而永垂不朽了:他們?nèi)切┠心信挠撵`,不存在的東西,都不會在統(tǒng)計的未來完成式中一起過橋了……
          ⑤這很清楚,我愛她。但是她什么也不知道,我也不愿意讓她知道。她不該知道,她用何等可怕的方式把一切計算都推翻了,她應該無憂無慮、天真無邪地帶著她的長長的棕色頭發(fā)和溫柔的腳步走進冷飲店,她應該得到許多小費。我在愛她。這是很清楚的,我在愛她。
          ⑥最近他們對我進行了檢查。坐在人行道那一邊數(shù)汽車的礦工及時地警告了我,我也就分外小心。我像發(fā)瘋似地數(shù)著,一臺自動記錄公里行程的機器也不可能比我數(shù)得更好。那位主任統(tǒng)計員親自站在人行道的那一邊數(shù),然后拿一小時的結果同我的統(tǒng)計數(shù)字相比較。我比他只少算了一個人。我心愛的姑娘走過來了,我一輩子也不會把這樣漂亮的女孩子轉換到未來完成式中去;我這個心愛的小姑娘不應該被乘、被除、變成空洞的百分比。我的心都碎了,因為我必須數(shù),不能再目送她過去,我非常感激在對面數(shù)汽車的礦工。這直接關系到我的飯碗問題。
          ⑦主任統(tǒng)計員拍著我的肩膀,說我是個好人,很忠實、很可靠。“一小時內(nèi)只數(shù)錯了一個人,”他說,“這沒有多大關系。我們反正要追加一定的百分比的零頭。我將提議,調您去數(shù)馬車?!?br />      ⑧數(shù)馬車當然是美差。數(shù)馬車是我從來沒有碰到過的運氣。馬車一天最多只有25輛,每半小時在腦中記一次數(shù)字。這簡直是交了鴻運!
          ⑨數(shù)馬車該多美!4點到8點時根本不準馬車過橋,我可以去散散步或者到冷飲店去走走,可以長久地看她一番,說不定她回家的時候還可以送她一段路呢,我那心愛的、沒有計算進去的小姑娘……
    (選自《伯爾中短篇小說選》)【注】①《在橋邊》是伯爾創(chuàng)作于1949年的短篇小說,此時二戰(zhàn)后的德國正在重建。
    (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他們替我縫補了腿……一個數(shù)字的捷報”既側面交代故事的時代背景,也可看出政府對戰(zhàn)后生活重建頗具人性化的安排。
    B.前三段交代了故事主人公的基本現(xiàn)狀以及他對職業(yè)一點小小的玩世不恭,從其對計數(shù)工作的態(tài)度,可見其為人的不拘小節(jié)。
    C.雖有丟掉飯碗的危險,但“我”仍堅持“漏數(shù)”心愛的姑娘,可見“我”對美好事物的維護、堅守,表現(xiàn)著一種精神追求。
    D.“新橋”這一意象,是德國戰(zhàn)后重建的代表,對“新橋”所通過的人員、車輛的統(tǒng)計,代表了政府對重建成果的科學監(jiān)督。
    (2)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語言簡練,善用反諷手法。如第1段的“精明能干”“陶醉”“捷報”“心滿意足”,第7段的“很忠實、很可靠”等,皆語帶反諷而又意蘊深長。
    B.第4段大量運用了逗號、分號、破折號等標點,斷開長句,但有時又保留較長的語言成分,有意設置文氣上的阻隔,這與作者情緒的起伏塞暢息息相關。
    C.“這兩分鐘是屬于我的,完全屬于我一個人的”和“我在愛她。這是很清楚的,我在愛她”兩句,作者運用反復手法,強化人物的情感,增強了感染力。
    D.小說中“我”心愛的姑娘并沒有名字,她其實代表的是作者內(nèi)心向往著的美好事物。這個美好,不僅僅可以是人,也可能是使人內(nèi)心富足的美好生活。
    (3)請簡析這篇小說在情節(jié)設置上的精巧之處。
    (4)海因里希?伯爾被評論家譽為“德國的良心”,對這一評價應怎樣理解?請結合小說加以探究。

    組卷:9引用:4難度:0.4

二、古代詩文閱讀(40分)

  • 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甲】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陳涉之位,非尊于齊、楚、燕、趙、韓、魏、宋、衛(wèi)、中山之君也;鋤櫌棘矜,非铦于鉤戟長鎩也;謫戍之眾,非于九國之師也;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鄉(xiāng)時之士也。然而成敗異變,功業(yè)相反,何也?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然秦以區(qū)區(qū)之地,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為家,崤函為宮;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節(jié)選自賈誼《過秦論》上)【乙】秦有天下,裂都會而為之郡邑,廢侯衛(wèi)而為之守宰,據(jù)天下之雄圖,都六合之上游,攝制四海,運于掌握之內(nèi),此其所以為也。不數(shù)載而天下大壞,其有由矣:亟役萬人,暴其威刑,竭其貨賄,負鋤梃謫戍之徒,圜視而合從,大呼而成群,時則有叛人而無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殺守劫令而并起。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秦之事跡,亦斷可見矣:有理人之制,而不郡邑,是矣。有理人之臣,而不使守宰,是矣??ひ夭坏谜渲疲卦撞坏眯衅淅?。酷刑苦役,而萬人側目。失在于政,不在于制,秦事然也。
    (節(jié)選自柳宗元《封建論》)【丙】秦王足己而不問,遂而不變。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禍。子嬰孤立無親,危弱無輔。三主之惑,終身不悟,亡不亦宜乎?當此時也,也非無深謀遠慮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盡忠指過者,秦俗多忌諱之禁也,忠言未卒于口而身糜沒矣。故使天下之士,傾耳而聽,重足而立,闔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諫智士不謀也天下已亂奸不上聞豈不悲哉先王知壅蔽之傷國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飾法設刑而天下治。其強也,禁暴誅亂而天下服;其弱也,五伯征而諸侯從;其削也,內(nèi)守外附而社稷存。
          鄙諺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師也。”是以君子為國,觀之上古,驗之當世,參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審權勢之宜,去就有序,變化因時,故曠日長久而社稷安矣。
    (節(jié)選自賈誼《過秦論》下,有刪改)(1)下列句中加點詞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序八州而同列
    A.單于其節(jié)
    B.大學之道,在明德
    C.卒使上官大夫屈原于頃襄王
    D.逸豫可以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非于九國之師也 抗:匹敵,相當。
    B.此其所以為 得:得到,收獲。
    C.而不郡邑 委:委托,委命。
    D.遂而不變 過:犯了過錯。
    (3)下列對文中畫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諫/智士不謀也/天下已亂/奸不上聞/豈不悲哉/
    B.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諫/智士不謀也/天下已亂奸/不上聞/豈不悲哉/
    C.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諫/智士不謀也/天下已亂/奸不上聞/豈不悲哉/
    D.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諫/智士不謀也/天下已亂奸/不上聞/豈不悲哉/
    (4)下列對文中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山東”作為地理區(qū)域的名稱,始于戰(zhàn)國,時秦人稱崤山以東地區(qū)為“山東”,代指東方諸國。秦以外六國都在山東。
    B.“七廟”指天子的宗廟,我國的宗廟制度是儒教祖先崇拜的產(chǎn)物,天子七廟,諸侯五廟,大夫三廟,庶人只能設一廟。
    C.“六合”意謂上下和東西南北四方,即天地四方,泛指天下或宇宙。它與“宇內(nèi)”“四海”“八荒”,都可指“天下”。
    D.“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原意指的是古代帝王、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后代亦把“社稷”作為國家的代稱。
    (5)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與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文從領袖地位、武器裝備、軍隊素質、指揮作戰(zhàn)的能力等四方面將九國之師和陳涉之眾進行對比,指出雙方實力懸殊,為抒發(fā)議論作了有力的鋪墊。
    B.乙文先寫秦朝在統(tǒng)一了全國之后,不分諸侯國而設置了郡縣,廢除諸侯而任命了郡縣長官,再加上它自身地形上的優(yōu)勢,有利于它加強中央集權的統(tǒng)治。
    C.乙文認為秦王朝不能正確地發(fā)揮郡縣制的作用,主要是因為殘酷的刑罰與繁重的勞役導致了人怨沸騰、官民皆反,這是政治之失,而非郡縣制的過錯。
    D.丙文認為秦朝的風氣多有忌諱的禁規(guī),進獻忠言容易被殺戮,因此秦王朝盡管也有深謀遠慮懂得形勢變化的人士,卻因恐懼而不敢進言糾正主上之過。
    (6)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亟役萬人,暴其威刑,竭其貨賄。
    ②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禍。
    (7)“前事不忘,后事之師”,那么后代的君子應如何治理國家呢?請結合丙文,概括說明。

    組卷:4引用:1難度:0.6

三、語言文字運用(17分)

  • 8.請將下面的消息改寫成一句話新聞。要求不超過20字。
          前段時間,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登陸全國院線,成為國內(nèi)第一部黑白轉彩色4K修復故事片;《閃閃的紅星》《敵后武工隊》《平原游擊隊》《東方紅》……近年來,一系列紅色題材電影經(jīng)過修復,以更加生動清晰的形象出現(xiàn)在大銀幕上,讓觀眾有更多機會接觸經(jīng)典、走近歷史。
          事實上,早期電影以膠片為載體,由于年代久遠、保存條件有限,易出現(xiàn)脫色、閃爍、丟幀等損傷。數(shù)字時代的電影修復就是通過技術手段將膠片電影轉移到數(shù)字載體上,并通過系列技術,復原并優(yōu)化原片品質。當前,4K修復是電影修復的主要方式,在此基礎上,AI技術的運用進一步為老電影的高質量修復助力,大大提高補幀、分辨率提升和上色的效率??催^4K全彩重制版的《永不消逝的電波》后,有觀眾這樣說:“無論過了多少年,永遠為李俠赤誠的熱血落淚?!?/h2>

    組卷:14引用:1難度:0.5

四、寫作(60分)

  • 9.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在現(xiàn)代社會,人們常贊許“進”,如贊許“循序漸進”“積極進取”“急流勇進”“與時俱進”等,認為這體現(xiàn)了個體追求與時代精神。與此同時,“退”卻鮮有人提及,因為人們總認為“退”代表“消極回避”,代表“明哲保身”。
          對此,你有怎樣的體驗與思考?寫一篇文章,說說你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②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襲、套作。

    組卷:13引用:3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