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吉林省長春市南關區(qū)東北師大附中明珠校區(qū)九年級(下)大練習化學試卷(四)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共30分,每題1分)
-
1.物理變化、化學變化是生活中的常見現象,下列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h2>
組卷:197引用:9難度:0.8 -
2.經典永流傳。中國詩詞既蘊含人文思想,又煥發(fā)理性光輝。對下列詩詞劃線部分的化學解釋不合理的是( )
組卷:446難度:0.7 -
3.2021年3月,我省大部分地區(qū)遭受非常嚴重的沙塵天氣。下列不屬于空氣污染物的是( ?。?/h2>
組卷:244引用:12難度:0.9 -
4.下列物質直接由原子構成的是( ?。?/h2>
組卷:1難度:0.6 -
5.生活中的下列物質前者屬于純凈物,后者屬于單質的是( ?。?/h2>
組卷:6引用:1難度:0.9 -
6.下列有關化學用語的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41難度:0.7 -
7.某同學用月季花自制酸堿指示劑,并用于檢驗白醋的酸堿性,部分操作如下,其中錯誤的是( ?。?/h2>
組卷:525引用:12難度:0.6 -
8.中學生應有一定的安全常識。下列意外事故的處理方法錯誤的是( ?。?/h2>
組卷:189引用:27難度:0.7 -
9.下列宏觀現象的微觀解釋,不正確的是( ?。?/h2>
組卷:134引用:8難度:0.8 -
10.如圖為某反應的微觀過程,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294難度:0.5 -
11.下列事實用化學觀點解釋正確的是( ?。?/h2>
組卷:13難度:0.8
二、非選擇題(共20分)
-
33.如圖是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線,回答下列問題:
(1)t3℃時,甲、乙、丙三種固體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順序為
(2)
(3)三種物質中,
(4)保持質量不變的情況下,將甲物質的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的方法是組卷:269引用:2難度:0.5 -
34.某化學興趣小組設計實驗探究氫氧化鈉的性質,請你參與他們的探究。
實驗1 實驗2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無明顯現象 實驗結論 氫氧化鈉能與硫酸銅反應 氫氧化鈉不與硫酸反應
(1)請寫出表中實驗1中一定能觀察到的實驗現象。
【實驗反思與拓展】
(2)實驗1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某同學認為實驗2的結論不正確,他改進了該實驗方案:先向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入幾滴酚酞溶液并振蕩,再滴入稀硫酸,觀察到溶液由 ①
(4)由實驗2聯想到:把二氧化碳通入氫氧化鈉溶液中也沒有明顯現象,它們是否發(fā)生了化學反應呢?
①某同學設計實驗方案:取NaOH溶液于試管中,通入少量CO2,然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氯化鋇溶液,當觀察到
②寫出NaOH與C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組卷:7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