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學年江西省九年級(上)第六周周練化學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包括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每小題有四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
1.成語是中國歷史和文化的“活化石”、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經(jīng)過千錘百煉而形成的語言文字的精華。成語言簡意賅、意義凝練、形象生動、韻律悠揚。下列成語描繪的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h2>
組卷:16引用:1難度:0.8 -
2.下列溶液中,溶劑不是水的是( ?。?/h2>
組卷:682引用:13難度:0.7 -
3.下列裝置應用于實驗室二氧化碳的制備、干燥、收集,驗滿的實驗,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h2>
組卷:283引用:6難度:0.7 -
4.下列慶祝節(jié)日的活動中,會直接增加空氣中PM2.5含量而導致霧霾天氣加劇的是( ?。?/h2>
組卷:8引用:1難度:0.9 -
5.實驗時要嚴格遵守實驗室安全守則,重視規(guī)范操作。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
組卷:7引用:1難度:0.7 -
6.焦亞硫酸鈉(化學式為Na2S2O5)具有漂白防腐作用,不法商販用焦亞硫酸鈉處理生姜,以提升生姜的賣相,從而牟取利益。焦亞硫酸鈉會嚴重危害人體健康。Na2S2O5 中硫元素的化合價為( ?。?/h2>
組卷:31引用:1難度:0.5 -
7.水是生命之源,請節(jié)約用水。下列關于水的說法錯誤的是( ?。?/h2>
組卷:47引用:2難度:0.7 -
8.如圖是汽車尾氣處理過程中在催化劑的作用下發(fā)生的某個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5引用:1難度:0.6
四、實驗與探究題(本大題包括3小題,共25分)
-
23.碳酸鈉和碳酸氫鈉是生活中常見的鹽,通過實驗驗證、探究它們的化學性質。
查閱資料:①Na2CO3+CaCl2═CaCO3↓+2NaCl;②Ca(HCO3 )2 易溶于水;③CaCl2溶液分別與NaHCO3、Na2CO3溶液等體積混合的現(xiàn)象如下表(表中的百分數(shù)為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NaHCO3 Na2CO3 0.1% 1% 5% 0.1%
CaCl20.1% 無明顯現(xiàn)象 有渾濁 有渾濁 有渾濁 1% 無明顯現(xiàn)象 有渾濁 有渾濁,有微小氣泡 有沉淀 5% 無明顯現(xiàn)象 有渾濁 有渾濁,有大量氣泡 有沉淀 序號 實驗裝置 主要實驗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 1
向2支試管中分別加入少量Na2CO3和
NaHCO3溶液,再分別滴加鹽酸
2支試管中均有氣泡產生實驗 2
向Ⅱ中加入試劑a,向Ⅰ中加入少量Na2CO3或NaHCO3固體,分別加熱一段時間 Na2CO3受熱時Ⅱ中無明顯現(xiàn)象
NaHCO3受熱時Ⅱ中出現(xiàn)
渾濁實驗 3
向Ⅱ中加入試劑 a,向Ⅰ中加入少量5%的NaHCO3溶液,再滴加5%的CaCl2溶液
Ⅰ中出現(xiàn)渾濁,有氣泡產生Ⅱ中出現(xiàn)渾濁
(1)實驗2中,加熱 NaHCO3后,試管Ⅰ中殘留固體成分可能為
(2)資料③中,NaHCO3溶液與 CaCl2 溶液混合的現(xiàn)象中,有些只觀察到渾濁、未觀察到氣泡,原因可能是
【拓展應用】(1)等質量的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分別與足量鹽酸反應時生成CO2的量,前者
(2)下列鑒別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固體的方法中錯誤的是
A.分別取兩種固體樣品,加熱產生氣體的是碳酸氫鈉
B.分別取樣溶于水后加入氯化鈣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則是碳酸鈉
C.分別取等質量的兩種固體樣品,與足量的硫酸反應,產生氣體較多的是碳酸鈉組卷:12引用:1難度:0.5
五、計算題(本大題包括1小題,共10分)
-
24.為測定雞蛋殼中碳酸鈣的含量(雜質不溶于水,也不與稀鹽酸反應),某小組同學將雞蛋殼清洗干凈,晾干,取16 g雞蛋殼研碎,逐滴加入稀鹽酸,當加入94.4 g稀鹽酸時恰好完全反應,反應產生的二氧化碳用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吸收,實驗中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變化如圖所示。請計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
(2)計算雞蛋殼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結果精確到0.1%)
(3)計算反應后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組卷:5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