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年天津市和平區(qū)高考歷史第二次質量調查試卷(二模)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本卷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 1.南宋人王栐說:“唐末進士不第,如王仙芝輩倡亂,而敬翔、李振之徒,皆進士之不得志者也?!适コ瘡V開科舉之門,俾人人皆有覬覦之心,不忍自棄于盜賊奸宄?!辈牧媳砻魉纬婆e制(  )

    組卷:6引用:11難度:0.6
  • 2.漢唐盛世皆是帑藏豐實,充斥漢武太倉的是“陳陳相因”的粟,玄宗開元時的公私倉廩則是“稻米流脂粟米白”。引起政府儲糧從“粟”到“稻米、粟”這一變化的主要條件是( ?。?/h2>

    組卷:105引用:31難度:0.5
  • 3.明末清初有人這樣安排生計:“瘠田十畝,自耕僅足一家之食;若雇人代耕則與石田無異;若佃于人則計其租入,僅足供賦稅而已……莫若止種桑三畝,種豆三畝,種竹二畝,種果二畝,蓄池魚?!边@說明明清時期( ?。?/h2>

    組卷:7引用:11難度:0.7
  • 4.亞里士多德曾說過“吾愛吾師,但更愛真理”,這句話表明他和柏拉圖之間存在分歧。他們在哲學方面的分歧主要在于( ?。?/h2>

    組卷:29引用:14難度:0.7
  • 5.梭倫按照財產多少劃分公民等級,賦予各等級公民不同的權利與義務;羅馬法規(guī)定:完整意義上的法律人格的人,需要具備自由、市民和家族三種身份。這些規(guī)定( ?。?/h2>

    組卷:34引用:9難度:0.5
  • 6.孔子說“學而優(yōu)則仕”,而他的弟子曾參要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這表明儒家( ?。?/h2>

    組卷:90引用:28難度:0.9

二、解答題(共3小題,滿分55分)

  • 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布爾什維克)在奪取政權的過程中,始終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和領路人?!?1月6日(俄歷10月24日)午夜,在布爾什維克黨領導下,彼得格勒的武裝工人、士兵發(fā)動起義,以摧枯拉朽之勢推翻了臨時政府,取得了起義的勝利。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歷史必修一(岳麓版)
    材料二: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經驗中,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并沒有農村包圍城市的經驗。因此,革命工作以城市為中心,武裝起義首先是為了占領中心城市,這是一個時期內全黨的共同認識。在第一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里,北伐戰(zhàn)爭的革命道路就是以城市為中心,先在大城市奪取政權。盡管1927年大革命失敗,但是中共中央黨的工作重心依然是中心城市,這是由于當時中共中央認為以城市這條道路適合中國。在中國城鄉(xiāng)差距大,發(fā)展不平衡,經濟文化各方面都極其落后的境況下,中國共產黨人所面臨的一個重大歷史課題是中國選擇什么方式。
    --鄧中華《十月革命:歷史必然性歷史地位和評價》材料三:毛澤東發(fā)現(xiàn)農民們可以動員起來,甚至能夠奪取城市,但是不能夠同國民軍打仗。因此,毛找到了信心,認為中共是能夠生存和發(fā)展下去的,只要在一個地區(qū)內有人力和糧食支持戰(zhàn)斗,發(fā)展自己的武裝力量。1931年以毛為主席的“江西蘇維埃共和國”就成了這一努力的榜樣。
    --(美)費正清《偉大的中國革命》(1)根據(jù)材料一,指出俄國十月革命所走的道路,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道路成功的原因。
    (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中國共產黨早期斗爭中堅持“以城市為中心”的原因和具體措施。
    (3)根據(jù)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毛澤東探索出了什么樣的新道路?并指出這一道路的具體措施。
    (4)綜合上述三則材料,概括中國革命探索道路的特點。

    組卷:22引用:9難度:0.4
  • 18.閱讀如表,完成下列要求。
    不平等原因 平等觀
    盧梭 法律和私有財產的設定,官職的設置,合法的權利變成專制的權利都是不平等產生的原因。 人生而平等,法律的存在是為了實現(xiàn)全體人民自由和平等兩大目標,社會契約則是以政治與法律的平等代替了自然的不平等。
    馬克思 生產資料私有制與階級對立分化的存在決定了平等的社會分配是不可能出現(xiàn)的。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國家生活原則,而國家應該代表所有人民的利益。全體社會成員普遍的平等只有在共產主義制度下才能實現(xiàn),通過無產階級革命消滅私有制與階級。
    李大釗 傳統(tǒng)倫理綱常是不平等的社會原因,經濟不平等是終極原因。 接受進化論、唯物史觀思想,主張實行公平分配,在經濟平等基礎上追求人格平等。批判傳統(tǒng)倫理綱常,主張男女平等,延續(xù)傳統(tǒng)文化人格理想模式下的平等觀。
    --摘編自王培培《盧梭平等觀與馬克思平等觀的比較》、馮沽《論中國早期馬克思主義的“平等”觀》
    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就材料整體或其中任意一點擬定一個論題,并予以闡述。(要求:論題明確,論證充分,史論結合,表達清晰。)

    組卷:9引用:5難度:0.3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6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