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下關(guān)一中高二(上)月考語文試卷(9月份)

發(fā)布:2024/9/8 11:0:12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1小題,17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先秦諸子百家中,儒、道、墨、法、陰陽、名六家屬第一流的大學派。漢以后,法、陰陽、名三家,其基本思想為儒、道所吸收,不再成為獨立學派;墨家中絕;唯有儒、道兩家長期共存,互相競爭,互相吸收,形成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一條縱貫始終的基本發(fā)展線索。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多元成分中,儒家和道家是主要的兩極,形成鮮明的對立和有效的互補,能夠相輔相成,給予整個中國傳統(tǒng)文化以深刻的影響。
          儒家的人生觀,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業(yè)為價值取向,內(nèi)以修身,充實仁德,外以濟民,治國平天下,這便是內(nèi)圣外王之道。其人生態(tài)度是積極進取的,對社會現(xiàn)實強烈關(guān)切并有著歷史使命感,以天下為己任,對同類和他人有不可自已的同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不與濁俗同流合污,在生命與理想發(fā)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時,寧可殺身成仁,舍生取義,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道家的人生觀,以超越世俗人際關(guān)系網(wǎng)的羈絆,獲得個人內(nèi)心平靜自在為價值取向,既反對心為形役,逐外物而不反,又不關(guān)心社會事業(yè)的奮斗成功,只要各自順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擾,必然自為而相因,成就和諧寧靜的社會。其人生態(tài)度消極自保,以免禍全生為最低目標,以各安其性命為最高目標?;螂[于山林,或陷于朗市,有明顯的出世傾向。儒家的出類拔萃者為志士仁人,而道家的典型人物為清修隱者。
          儒道兩家的氣象不同,大儒的氣象似乎可以用“剛健中正”四字表示,就是道德高尚、仁慈親和、彬彬有禮、忠貞弘毅、情理俱得、從容中道、和而不同、以權(quán)行經(jīng)等等,凡事皆能觀研深究,以求合理、合時、合情,可謂為曲踐乎仁義,足以代表儒家的態(tài)度。古者有儒風、儒士、儒雅、儒吏、儒將等稱謂,皆寓道德學問有根底、風度溫文爾雅之意。道家高士的氣象似可用“涵虛脫俗”四字表示,就是內(nèi)斂不露、少私寡欲、清靜自守、質(zhì)樸無華、超然自得、高舉遠慕、留戀山水等,富于詩意,富于山林隱逸和瀟灑超脫的風味。我們也發(fā)現(xiàn)注重歸真返樸,羨慕赤子般的天真或天機,保持人的真性情,厭惡人世的繁文縟節(jié)、權(quán)詐智巧是老莊的特色。古者有道人、道真、道眼、道貌、道學等稱謂,皆寓不同凡俗、領(lǐng)悟至道、風度超脫之意。儒家是忠良的氣質(zhì)與風度,道家是院士的氣質(zhì)與風度。
    (摘編自《儒家與道家人生氣象》)
    材料二:
          儒、道兩家主張雖多有不同,各有偏重,但在力主“和”與“和諧”這一點上卻是完全一致的。儒家講“和合”“保合”“中和”“太和”,孔子講“合而不同”。道家也講“致中和,守靜篤”“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和則生萬物等等。
          儒家學說和道家思想都是開放性的,不是封閉的思想體系,它們隨著歷史的前進而不斷地豐富和發(fā)展。漢代,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起初,確曾因我國囿于“夷夏之辨”一度顯得孑立。但經(jīng)過一番與儒、道的碰撞、辯駁、演變、磨合,外來的佛教漸漸中國化,到了隋唐,就逐漸實現(xiàn)了儒、道與佛的融和,三教合一,共同形成了中國恢宏獨特的傳統(tǒng)文化。這也是世界各國思想歷史上未有先例的一大“典型”。之所以能達到這一點,關(guān)鍵在于儒家學說和道家思想這兩個中華原創(chuàng)文化,具有博大的包容性,是堅強的“胃”,能把域外文化,如佛教,消化吸收為中國化的佛教。所以,史學大師陳寅恪早就指出: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精髓是“道家的真精神,新儒家的舊途徑”。故此,我們認為“國學”的根基是儒道互補,缺一不可,而那種把“國學”只看作孔孟創(chuàng)立的儒家學說一家獨踞的認識,是有重大偏頗的。缺了老子創(chuàng)立的道家思想的補充,儒家難撐國學這臺戲。儒、道兩家,還要加上佛教三足鼎立才能使“國學”真正發(fā)揚光大。
    (摘編自韓秉方《儒道互補——國學之根基》)材料三:
          在殷周之際,中華傳統(tǒng)文化由“神本”轉(zhuǎn)向“人本”,人道主義思潮從而出現(xiàn)。這為儒、墨、道、法等諸子百家提供了最直接的思想來源,也規(guī)定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在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儒、道兩家最具代表性。儒家致力于以“仁”為核心,構(gòu)建“仁”“禮”相輔互動的理論,道家更強調(diào)“道法自然”,秉持“身國同構(gòu)、經(jīng)國理身”的理念,認為文明的發(fā)展要注意克服虛偽性和工具化的傾向。儒、道兩家雖然對社會和人生的理想形成了不同的致思路向,但其思想的核心都是向往真正符合人性的和諧社會與美好人生。儒、道兩家在“人本”的共同價值追求的基礎上相融互補,達到辯證統(tǒng)一,也為容納和吸收外來的佛教準備了思想文化條件。
    (摘編自洪修平《挖掘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追求》)(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儒、道成為縱貫中國傳統(tǒng)文化始終的主要思想流派,是因為雙方主張截然不同,既對立又互補。
    B.法、陰陽、名三家滅絕的原因是其基本思想被儒、道吸收,而他們本身卻不吸收儒、道的思想。
    C.“國學”并不只是指儒家學說。儒道互補,佛教加入,鼎足而立,才能真正筑牢“國學”的根基。
    D.殷周之際出現(xiàn)的人道主義思潮是諸子百家思想的源頭,奠定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儒家講究“內(nèi)圣外王之道”,道家追求“順任自然之性”,二者人生態(tài)度不一。
    B.在生命與理想不可兼得之時,儒家的殺身成仁之舉,體現(xiàn)了以“仁”為核心的思想。
    C.儒道兩家“處處相反”:比如儒家的出類拔萃者為志士仁人,是忠良的氣質(zhì)與風度;道家的典型人物為清修隱者,是院士的氣質(zhì)與風度。
    D.佛教傳入中國的過程并不順利,經(jīng)歷了從被孤立到逐漸與儒、道融合的漫長時間。
    (3)結(jié)合材料內(nèi)容,下列選項中符合“儒家”思想的一項是
     

    A.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
    B.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C.夫尚賢者,政之本也。
    D.兵貴勝,不貴久。
    (4)簡要概括材料三的行文思路。
    (5)為何諸子百家中只有儒道兩家獨存?請結(jié)合材料,闡述其原因。

    組卷:8引用:10難度:0.6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8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他把大海釣上來
    海明威
           老人輕巧地攥著釣索,用左手把它從竿子上輕輕地解下來。他現(xiàn)在可以讓它穿過他手指間滑動,不會讓魚感到一點兒牽引力。
          在離岸這么遠的地方,它長到本月份,個頭一定挺大了,他想。吃魚餌吧,魚啊。吃吧。請你吃吧。這些魚餌多新鮮,而你啊,待在這六百英尺的深處,在這漆黑黑的冷水里。在黑暗里再繞個彎子,拐回來把它們吃了吧。
          他感到微弱而輕巧地一拉,跟著較猛烈地一拉,這時準是有條沙丁魚的頭很難從釣鉤上扯下來。然后沒有一絲動靜了。
    “來吧,”老人說出聲來?!霸倮@個彎子吧。聞聞這些魚餌。它們不是挺鮮美嗎?趁它們還新鮮的時候吃了,回頭還有那條金槍魚。又結(jié)實,又涼快,又鮮美。別怕難為情,魚兒。把它們吃了吧?!?br />      他把釣索夾在大拇指和食指之間等待著。同時盯著它和其他那幾根釣索,因為這魚可能已游到了高一點的地方或低一點的地方。跟著又是那么輕巧地一拉。
    “它會咬餌的,”老人說出聲來?!扒筇熘鲙退юD吧?!比欢鼪]有咬餌。它游走了。老人沒感到有任何動靜。
    “它不可能游走的,”他說?!疤熘浪遣豢赡苡巫叩?。它正在繞彎子吶。也許它以前上過鉤,還有點兒記得。”
          跟著他感到釣索輕輕地動了一下,他高興了。
    “它剛才不過是在轉(zhuǎn)身,”他說。“它會咬餌的?!?br />      感到這輕微的一拉,他很高興,接著他感到有些猛拉的感覺,很有份量,叫人難以相信。這是魚本身的重量造成的,他就松手讓鉤索朝下溜,一直朝下,朝下溜,從那兩卷備用釣索中的一卷上放出約索。它從老人的指間輕輕地滑下去的時候,他依舊感到很大的分量,盡管他的大拇指和食指施加的壓力簡直小得覺察不到。
    “多棒的魚啊。”他說。“它正把魚餌斜叼在嘴里,帶著它在游走吶?!?br />      它就會掉過頭來把餌吞下去的,他想。他沒有把這向話說出聲來,因為他知道,一樁好事如果說破了,也許就不會發(fā)生了。他知道這條魚有多大,他想象到它嘴里橫銜著金槍魚,在黑暗中游走。這時他覺得它停止不動了,可是分量還是沒變。跟著分量越來越重了,他就再放出一點的索。他一時加強了大拇指和食指上的壓力,于是釣索上的分量增加了,一直傳到水中深處。
    “它咬餌啦?!彼f?!艾F(xiàn)在我來讓它美美地吃一頓?!?br />      他讓釣索在指間朝下溜,同時伸出左手,把兩卷備用的索的一端緊系在旁邊那根釣索的兩卷備用釣索上。他如今準備好了。他眼下除了正在使用的那鉤索卷兒,還有三個四十英尋長的卷兒可供備用。
    “再吃一些吧,”他說?!懊烂赖爻园?。”
          吃了吧,這樣可以讓釣鉤的尖端扎進你的心臟,把你弄死,他想。輕松愉快地浮上來吧,讓我把魚叉刺進你的身子。得了。你準備好了?你進餐得時間夠長了嗎?
    “著啊!”他說出聲來,用雙手使勁猛拉鉤索,收進了一碼,然后連連猛拉,使出胳膊上的全副勁兒,拿身子的重量作為支撐,揮動雙臂。輪換地把釣索往回拉。
          什么用也沒有。那魚只顧慢慢地游開去,老人無法把它往上拉一英寸。他這釣索很結(jié)實,是制作來釣大魚的,他把它套在背上猛拉,釣索給繃得太緊,上面競蹦出水珠來。
          隨后它在水里漸漸發(fā)出一陣拖長的咝咝聲,但他依舊攥著它,在座板上死勁撐住了自己的身子,仰著上半身來抵消魚的拉力。船兒慢慢地向西北方向駛?cè)ァ?br />      大魚一刻不停地游著,魚和船在平靜的水面上慢慢地行進。另外那幾個魚餌還在水里,沒有動靜,用不著應付。
    “但愿那孩子在這兒就好了?!崩先苏f出聲來,“我正被一條魚拖著走,成了一根系纖繩的短柱啦。我可以把釣索系在船航上。不過這一來魚兒會把它扯斷的。我得拼命牽住它,必要的時候給它放出約索。謝謝老天,它還在朝前游。沒有朝下沉。”
          如果它決意朝下沉,我該怎么辦?我不知道。如果它潛入海底,死在那兒,我該怎么辦?我不知道。可是我必須干些什么。我能做的事情多著呢。
          他攥住了勒在背脊上的釣索,緊盯著它直往水中斜去,小船呢,不停地朝西北方駛?cè)ァ?br />      這樣能叫它送命,老人想。它不能一直這樣干下去。然而過了四個鐘點,那魚照樣拖著這條小船,不停地向大海游去,老人呢,依然緊緊攥著勒在背脊上的約索。
    “我是中午把它釣上的,”他說?!翱晌沂冀K還沒見過它?!?br />      他在釣上這魚以前,把草帽拉下。緊扣在腦瓜上,這時勒得他的腦門好痛。他還覺得口渴,就雙膝跪下,小心不讓扯動釣索,盡量朝船頭爬去,伸手去取水瓶。他打開瓶蓋,喝了一點兒,然后靠在船頭上休息。他坐在從桅座上拔下的繞著帆的桅桿上,竭力不去想什么,
          只顧熬下……
    ——節(jié)選自《老人與?!?/bdo>(1)下列對小說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開頭部分通過老人的心理活動交代出魚“個頭不小”,皆在為下文這條魚拖著小船向大海游去做鋪墊。
    B.文中多次提到地點,如“在離岸這么遠的地方”“朝西北方駛?cè)ァ钡?,表明文中老人與環(huán)境存在某種內(nèi)在矛盾。
    C.釣索“上面競蹦出水珠來”細節(jié)中的“蹦”詞,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釣索兩頭受力時瞬間繃緊的情形。
    D.“一樁好事……”一句中“好事”指老人將要釣到那條大魚,“說破”一詞則展現(xiàn)出老人復雜的心理活動。
    (2)下列對小說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運用動作、心理等描寫手法,如“攥”“溜”“牽”等,塑造了一位捕魚技術(shù)高超、經(jīng)驗豐富的漁夫形象。
    B.作者采用正、側(cè)面相結(jié)合的描寫方法,惟妙惟肖地刻畫出了這條魚的體型巨大、力大無窮、體力充沛等特點。
    C.小說使用第三人稱全知視角的模式展開敘述,詳盡、直接、客觀地描述老人孤身一人在海上所做、所想和所感。
    D.節(jié)選部分語言頗具特色,如風格簡約、準確,重視語言的視覺、聽覺上的表達效果等,使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
    (3)小說中多次出現(xiàn)“釣索”,這是富有意味的細節(jié)。請分析這里“釣索”的用意。
    (4)海明威的“冰山”理論將文學作品同冰山類比,他說:“冰山在海面移動很莊嚴宏偉,這是因為它只是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北拘≌f正是只描寫了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請據(jù)此簡要說明本小說的情節(jié)安排及其效果。

    組卷:24引用:6難度:0.4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1小題,10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近來,關(guān)于青春的話題持續(xù)引發(fā)社會熱議。有聲音批評,本是最富朝氣銳氣、最有權(quán)利做夢的年輕一代,不少人卻陷入利益的羈絆。當物質(zhì)的欲望填滿生活,利益的喧囂遮蔽生命的星光,在萬籟俱寂的夜晚,也會悵惘:為什么,我們兩手滿當當,          ?
          考量利益,并非讓利益的追求絕對化。表面上看,精致的利益計較未必無益于社會的進步。相反,          。利益最大化的風輪,很容易一時鼓蕩物質(zhì)的城堡遍地開花。然而,這樣的城堡卻精神凋敝,缺乏良性演進的可能。一旦利益的巨浪吞噬了理想情懷,我們的身邊便會充斥利己主義的鐵桿粉絲,責任能夠淡忘,道德可以離席,靈魂容許出丑。不是嗎?毒奶粉泛濫,地溝油盛行,在唯利是圖的利益盡頭,是良知的出局和底線的崩塌。
          志愿服務,卻被猜測其中掩藏著利益動機;企業(yè)獻愛心,卻被揣度背后有著利益交換。不與實利掛鉤的理想不是“做作”便是“矯情”,利益于是成為時代價值的“粉碎機”,讓我們的社會只剩誅心之論,難言感動信任。
    “唯意志論”者固然舉步維艱,          。在“觸動利益往往比觸及靈魂還難”的當下,尤需在物質(zhì)利益之外,多一份理想情懷。
    (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2)文中畫波浪線處使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

    組卷:7引用:6難度:0.6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①評改試卷時,常常會聽到任教數(shù)理化等科目的老師向語文老師抱怨:“學生連題目都讀不懂!審題不會‘咬文嚼字’怎么會做題?”
          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中流砥柱鐘南山院士近日與大家分享學習體會:“學好語文最關(guān)鍵,學好語文才能對事情進行分析,進行綜合和總結(jié)?!?br />      ③最近,由武漢發(fā)布的32張抗疫感恩海報獲得了無數(shù)點贊?!跋聜€煙花三月,一同登樓望春風”“八閩來助,江城有?!薄?2處美景,配上32句各具特色的美言,讓人覺得美好又充滿希望。
          ④外交部發(fā)言人耿爽回應美方詆毀中方的抗疫努力:“行有不得,反求諸己?!贝嗽挒槊献铀裕鉃樽鍪虏怀晒?,就要從自身找原因。大批網(wǎng)友紛紛贊其“駁得好”的同時也感慨:“不學一點國學知識,中國話你都聽不懂!”
          學生小陳經(jīng)常在班上宣揚語文學習無用論,作為小陳的同學,讀了上述材料,你對語文學習有何感想?請你寫一篇駁論文來反駁小陳。
          要求:結(jié)合材料,自選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切合身份,貼合情境;符合文體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組卷:53引用:29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