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qū)六年級(上)期末科學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
1.在下列的杠桿類工具中,能夠起到省力作用的有多少個?( )
組卷:9引用:1難度:0.8 -
2.土壤被加熱時會散發(fā)出焦臭的味道,這是因為土壤中有以下哪種成分?( ?。?/h2>
組卷:17引用:2難度:0.7 -
3.同一硬紙拱的以下三種安裝中,抵抗彎曲能力最強的是( ?。?/h2>
組卷:14引用:1難度:0.7 -
4.綠豆種子發(fā)芽過程中,先萌發(fā)出以下哪個部分?( ?。?/h2>
組卷:35引用:1難度:0.7 -
5.某同學的防水電話手表不慎掉入加滿水的水槽底部,電話鈴聲響起時,在水槽上方仍然能夠聽到鈴聲。由此現(xiàn)象可以得出以下哪項合理解釋?( ?。?/h2>
組卷:8引用:1難度:0.7 -
6.槍械的短距離射擊有一個訣竅,就是當眼睛可以看到“照門”、“準星”、“目標”在一條直線上時扣動扳機,子彈就可以準確擊中目標。這是運用了以下哪個科學原理?( )
組卷:7引用:1難度:0.6 -
7.我們能從種類豐富的食物中獲得身體生長、發(fā)育需要的多種營養(yǎng)。青菜中主要含有的營養(yǎng)物質有哪些?( )
組卷:20引用:1難度:0.5 -
8.能量有電能、熱能、光能、聲能等不同的形式,不同能量間可以相互轉化。電器都是電能的轉化器,下面幾個電器在工作時,主要能量轉化方式和電熱水壺相似的是( ?。?/h2>
組卷:5引用:1難度:0.8 -
9.幾位同學在探究地球上晝夜交替形成的原因,他們利用燈泡和乒乓球分別模擬太陽和地球。如圖關于太陽與地球相對運動的假設,與地球上晝夜交替現(xiàn)象形成事實相符的是( ?。?/h2>
組卷:65引用:2難度:0.7 -
10.為了讓長方形的結構更加穩(wěn)固,小剛嘗試在長方形中增加兩根木棍。如圖所示三種方法中,最不容易變形的是( ?。?/h2>
組卷:8引用:3難度:0.7 -
11.對于條形磁鐵來說,不同的位置所具有的磁力大小不同。如圖三個位置的磁力按從大到小排序正確的是( )
組卷:2引用:1難度:0.8
三、簡答題(共40分)
-
32.在科技館內有一項利用簡單機器做成的體驗裝置,叫做“自己提升自己”。坐在椅子上的人通過向下拉繩子,能輕松將自己拉到半空中,非常神奇。如圖所示,它分有3個不同體驗區(qū)。為了解開這套裝置的奧秘,科技小組的同學們開展了探究活動。
(1)既能夠省力,又能夠改變用力方向的簡單機械我們稱為
A.定滑輪
B.動滑輪
C.滑輪組
(2)小剛依次坐在裝置一、裝置二、裝置三上,發(fā)現(xiàn)裝置三拉起自己最省力,這是因為?
A.裝置三的定滑輪數(shù)量最多
B.裝置三的動滑輪數(shù)量最多
C.裝置三的繩子最多
(3)小剛和同學們模擬“自己拉自己”做了三套簡單機械裝置,并進行了模擬實驗,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直接提升物體的力(N) 裝置一
(1個動滑輪+1個定滑輪)
提升物體的力(N)裝置二
(2個動滑輪+2個定滑輪)
提升物體的力(N)裝置三
(3個動滑輪+3個定滑輪)
提升物體的力(N)2 1 0.6 0.3 4 2 1.2 0.6 6 3 1.8 ①
A.1.2N-1.6N
B.0.3N-0.6N
C.0.8N-1N
②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我們可以得出的結論是:由一個定滑輪和一個動滑輪組成的機械裝置,提升物體所需的力是原來所需力的
③根據(jù)上述數(shù)據(jù),如果一個體重30千克的同學坐在裝置一上,他至少需要用
(4)為了研究“自己拉自己”既能省力又可以改變用力方向的原因,小剛和同學們將裝置上的滑輪繪制了下來,請你幫他們完善繞線的方法,畫在下面兩幅圖中,并用箭頭表示出用力方向。組卷:30引用:1難度:0.5 -
33.如圖所示,電磁起重機是利用電磁鐵原理搬運鋼鐵物品的機器,它的主要組成部分是電磁鐵。接通電源,電磁鐵就把鋼鐵物品牢吸引住吊運到目的地后。切斷電源,磁性消失,鋼鐵物品就被放下來了。
(1)電磁鐵由
為了研究影響電磁起重機磁力大小的原因,某研究小組設計安裝了如圖四個實驗裝置:
(2)探究一:選擇的實驗裝置
(3)探究二:選擇的實驗裝置
(4)探究三:實驗裝置A、B、D三個電磁鐵吸引的大頭針數(shù)量分別為5枚、5枚、8枚。由此可以得出的結論:結論1: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線圈
(5)以上三個實驗裝置對影響電磁鐵磁力大小的哪些因素進行了對比研究?(多選)
A.線圈圈數(shù)
B.線圈繞線方向
C.線圈粗細
D.鐵芯長短
E.電池數(shù)量組卷:10引用:1難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