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湖南省益陽市六校高一(上)期末物理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共12題,每小題3分,共36分)
-
1.如圖是一只小鳥的運動連拍照片。若用質(zhì)點模型畫出該小鳥的飛行路徑,可以選擇小鳥身體部位上的某點來代替小鳥,下列部位中最合理的是( )
組卷:320引用:9難度:0.7 -
2.如圖所示,由于風的緣故,河岸上的旗幟向右飄,在河面上的兩條船上的旗幟分別向右和向左飄,兩條船運動狀態(tài)是( ?。?/h2>
組卷:1482引用:112難度:0.9 -
3.如圖所示,某人沿著傾角為45°的樓梯從一樓A位置走到了二樓B位置,如果樓梯間的寬度為L,則人的位移和路程分別為( ?。?/h2>
組卷:822引用:8難度:0.7 -
4.小李坐汽車上午8時從楓涇出發(fā),9時到達金山萬達,兩地的直線距離為33.8km,導航顯示汽車實際行駛了43.2km,則此過程中汽車的平均速度大小為( ?。?/h2>
組卷:161引用:5難度:0.8 -
5.如圖所示,上圖是電磁打點計時器的示意圖,下圖是該打點計時器在某次實驗中打出的紙帶,則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br />
組卷:88引用:1難度:0.6 -
6.物體由靜止開始沿直線運動,其加速度隨時間的變化規(guī)律如圖所示,取開始運動方向為正方向,則物體運動的v-t圖象中不正確的是( ?。?/h2>
組卷:246引用:5難度:0.7 -
7.可視為質(zhì)點的甲、乙兩小車分別沿同一平直路面同向行駛,t=0時,甲在乙前方16m處,它們的v-t圖象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251引用:4難度:0.6
四、解答題(共3題)
-
20.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1=16kg的物體甲通過三段輕繩相連,三段輕繩的結點為O,輕繩OB水平且B端與站在水平地面上的質(zhì)量為m2的人相連,輕繩OA與豎直方向的夾角θ=37°,物體甲及人均處于靜止狀態(tài)。已知sin37°=0.6,cos37°=0.8,設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求:
(1)輕繩OA、OB受到的拉力是多大?
(2)人對地面的摩擦力是多大?方向如何?
(3)若人的質(zhì)量m2=60kg,人與水平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0.3,則欲使人在水平面上不滑動,物體甲的質(zhì)量m1最大不能超過多少?組卷:245引用:5難度:0.5 -
21.傳送帶被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yè)。由于不同的物體與傳送帶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不同,物體在傳送帶上的運動情況也有所不同。如圖所示,一傾斜放置的傳送帶與水平面的傾角θ=37°,在電動機的帶動下以v=2m/s的速率順時針方向勻速運行。M、N為傳送帶的兩個端點,MN兩點間的距離L=7m。N端有一離傳送帶很近的擋板P可將傳送帶上的物塊擋住。在傳送帶上的O處先后由靜止釋放金屬塊A和木塊B,金屬塊與木塊質(zhì)量均為1kg,且均可視為質(zhì)點,OM間距離L=3m。sin37°=0.6,cos37°=0.8,g取10m/s2.傳送帶與輪子間無相對滑動,不計輪軸處的摩擦。
(1)金屬塊A由靜止釋放后沿傳送帶向上運動,經(jīng)過2s到達M端,求金屬塊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1。
(2)木塊B由靜止釋放后沿傳送帶向下運動,并與擋板P發(fā)生碰撞。已知碰撞時間極短,木塊B與擋板P碰撞前后速度大小不變,木塊B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2=0.5.求:與擋板P第一次碰撞后,木塊B所達到的最高位置與擋板P的距離。組卷:241引用:3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