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山東省濱州市無棣縣四年級(下)期末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明辨是非。(每題1分,共12分)
-
1.自2017年起,我國將每年秋分日定為“中國農民豐收節(jié)”。
組卷:1引用:10難度:0.5 -
2.與朋友之間發(fā)生沖突是常有的事,因此采取打架的方式解決。
組卷:0引用:1難度:0.4 -
3.我們要從小做起形成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
組卷:0引用:6難度:0.6 -
4.我們所穿的衣物離不開紡織工人的勞動。
組卷:0引用:4難度:0.6 -
5.芳芳總是向朋友做保證,但從來沒算數(shù)過,這是不守信的表現(xiàn)。
組卷:1引用:4難度:0.5 -
6.購物時遇到矛盾和問題,我們就直接和商家吵架來解決。
組卷:6引用:6難度:0.7 -
7.社會在進步,工業(yè)產品的生產卻沒有發(fā)生變化。
組卷:1引用:6難度:0.7 -
8.對于浪費現(xiàn)象,我們要持無所謂的態(tài)度,因為浪費又不是只有我一個人。
組卷:7引用:10難度:0.8 -
9.二人轉是山東的民間藝術。
組卷:0引用:2難度:0.5 -
10.家鄉(xiāng)的建設是大人的事,和我們小孩子無關。
組卷:1引用:8難度:0.8
五、情景分析題(8分)
-
31.“光盤行動”是2013年一個熱心公益的人發(fā)起,倡導的是厲行節(jié)約,反對鋪張浪費,帶動大家珍惜糧食。思考一下,請你來回答。
(1)你和你的家人是怎么樣支持“光盤行動”。(寫兩條)(合理即可賦分)
(2)創(chuàng)作一條節(jié)約糧食的公益廣告詞。(合理即可賦分)組卷:0引用:1難度:0.5 -
32.民間藝術在漫長的發(fā)展過程中,無意識地成為傳承歷史的重要載體。像藏族民間說唱史詩《格薩爾王》、云南納西族的“東巴”文,就是直接以民間藝術的形式記載歷史。可以說,中國傳統(tǒng)的民俗民間文化是我們民族的根,是我們民族的魂,但現(xiàn)在,它們卻在慢慢地消逝,只有很少的人在關注它,傳統(tǒng)的民間藝術正面臨著“斷代”之痛。
(1)上述材料表達了什么觀點?(合理即可賦分)
(2)你知道濱州有哪些民間藝術嗎?(寫2個)
(3)面對民間藝術的現(xiàn)狀,我們少年兒童能做些什么?(合理即可賦分)組卷:0引用:1難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