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北省七市(州)教科研協(xié)作體高考歷史一調(diào)試卷
發(fā)布:2024/11/7 21:0:2
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玉琮是長江下游良渚文化中發(fā)現(xiàn)的一種玉器,是表明貴族身份的重要禮器。四川三星堆文化的前期已出現(xiàn)了良渚玉琮。此外,良渚文化的獸面紋還出現(xiàn)在陜西的石峁遺址中。這表明( ?。?/h2>
組卷:42引用:10難度:0.7 -
2.有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漢末宗室刺史、州牧的任命方式經(jīng)歷了從皇帝親自處理到權臣把控后皇帝再安排、最終發(fā)展到地方互表乃至自稱的過程。這表明當時( ?。?/h2>
組卷:12引用:5難度:0.6 -
3.硯臺是古代文人的必備用品,據(jù)如表可知( ?。?br />表 隋唐至北宋時期制硯產(chǎn)地分布統(tǒng)計
地區(qū) 隋唐五代時期產(chǎn)地 北宋時期產(chǎn)地 北方 洛州、虢州、青州、絳州、相州、積石軍 河南府、大名府、青州、密州、登州、濰州、淄州、兗州、唐州、蔡州、滄州、相州、定州、邢州、磁州、保州、滹沱河沿岸、京兆府、虢州、寧州、成州、洮州、通遠軍、絳州、澤州 南方 蘇州、襄州、宜州、歙州、建州、泉州、端州、柳州 宿州、壽州、濠州、蘇州、婺州、明州、溫州、衢州、歙州、江州、饒州、信州、太平州、洪州、吉州、袁州、潭州、荊州、襄州、鄂州、歸州、辰州、沅州、成都府、嘉州、戎州、瀘州、夔州、萬州、建州、南劍州、桂州 組卷:2引用:3難度:0.6 -
4.“喜鵲報喜”是漢文化中的傳統(tǒng)意象。元雜劇《虎頭牌》中女真族將領中山壽馬從六兒口中得知有客人來訪后,開心地唱道:“疑怪這靈鵲兒在枝頭上穩(wěn),暢好是有定準兒”。這反映了( ?。?/h2>
組卷:11引用:10難度:0.7 -
5.雍正朝,有記錄的(皇帝)引見文官數(shù)量共計5750名,這些官員去向如表,表中信息表明( )
雍正朝引見文官去向統(tǒng)計表項目 單向任職 雙向任職 京官 地方官 由地方官到京官 由京官到地方官 多次雙向流動 人數(shù) 374 4346 171 780 59 組卷:11引用:10難度:0.7 -
6.海關是觀察經(jīng)濟社會變遷的窗口,宜昌海關從1882年到1891年間進出口商品如表,由此可以看出晚清宜昌地區(qū)( )
1882-1891年宜昌海關進出口商品進口商品 出口商品 棉布、棉紗、煤油、煙草、染料、五金、食糖、玻璃、肥皂、醫(yī)藥、儀器、槍支彈藥; 豬鬃、牛羊皮、藥材、植物油、生漆、
茶、棉花、生絲、真菌等組卷:7引用:4難度:0.7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2分。
-
19.【西方女權運動】
材料一 1792年英國婦女瑪麗?沃爾斯通克拉夫特出版了第一本女權主義理論著作《維護婦女權利》。1848年,美國婦女運動領袖伊麗莎白?凱蒂?斯坦頓起草了《觀點宣言》。19世紀末女權主義理論家夏洛蒂?珀金斯?吉爾曼運用社會主義理論分析美國婦女的從屬地位與經(jīng)濟上依賴男性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描繪了使婦女獲得經(jīng)濟獨立的藍圖。
——摘編自王政《美國婦女運動起因初探》材料二 1848年7月的《婦女傷感宣言》的發(fā)表,標志著西方第一次女權運動開始。從1890年起,美國女權主義者將矛頭指向那些將婦女排斥在受教育權、就業(yè)權、參政權以及其他權利之外的國家法律。1967年8月,“新左派”女性成員在芝加哥舉行大會,發(fā)表了“告左派婦女書”,號召姐妹們團結起來,開展一場新的“婦女解放運動”。這就是美國的第二次婦女運動。這場運動波及整個資本主義世界。斗爭涵蓋政治、經(jīng)濟、教育、文化諸多領域,涉及社會、家庭和學校等諸多方面。
——摘編自韋冬雪《西方婦女運動特點及其啟示》(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西方女權運動興起的背景。
(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比較材料中兩次女權運動的異同。組卷:4引用:4難度:0.5 -
20.文學藝術是時代的反映,小楚同學學習中國話劇史,形成了如下學習筆記:
時期 事件 1907年春 春柳社在東京演出了法國小仲馬的名劇《茶花女》的第三幕,演出“全部用的是口語對話,沒有朗誦,沒有加唱,還設有獨白、旁白”。這已經(jīng)可以說是話劇了。 五四運動 新劇的倡導者們特別鐘情于挪威劇作家易卜生的戲劇。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對于處在封建婚姻包辦制度下的中國青年影響很大,娜拉成為他們崇拜的偶像。 30年代前中期 1930年底中國左翼劇作家聯(lián)盟在上海成立。1932年,江西瑞金成立了工農(nóng)劇社、高爾基戲劇學校等,每逢節(jié)假日都舉行話劇演出,還經(jīng)常到鄉(xiāng)間巡回演出。紅軍長征后,將“紅色戲劇”的種子撒向了新的革命根據(jù)地。 全面抗戰(zhàn)時期 “七七事變”后上海上百人參與演出了大型話劇《保衛(wèi)盧溝橋》,場面宏大,氣勢昂揚。1938年10 月,陪都重慶舉行了第一屆戲劇節(jié),25個演劇隊到街頭演出,連續(xù)7個晚上公演抗敵戲劇,被譽為中國話劇史上的空前盛舉。 新中國成立初期 話劇以謳歌新中國為主題。涌現(xiàn)出《紅旗歌》、《龍須溝》等一批中國話劇史上的峰巔之作。 80年代 話劇陷于危機之中,話劇觀眾大量流失。 90年代以來 《父親》、《黑石嶺的日子》等一批反映改革開放和工業(yè)化題材的優(yōu)秀話劇涌現(xiàn)?!渡钋椤芏髁x的故事》、《郭明義》等一批謳歌英雄模范人物的話劇也隨之產(chǎn)生。 組卷:5引用:3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