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福建省廈門大學附屬科技中學高一(上)期中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西方社會的基本單位是團體,團體是有界限的,不能模糊,這種格局不妨稱之為團體格局。如果有朋友寫信說他將要“帶他的家庭”一起來看你,你就知道要和他一同來的是哪幾個人。在英美,家庭包括他和他的妻子以及未成年的孩子。如果他只和太太一起來,就不會用“家庭”,在我們中國常用“闔第光臨”,但是很少人能說出這個“第”字究竟應當包括些什么人提到了我們的用字,這個“家”字可以說最能伸縮自如了?!凹依锏摹笨芍缸约禾粋€人,“家門”可指叔伯侄子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羅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圈子,表示親熱的人物。
          為什么我們這個最基本的社會單位的名詞會這樣不清不楚呢?在我看來卻表示了我們的社會結構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西洋的格局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我們的格局(實際上就是差序格局)則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fā)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fā)生聯(lián)系。每個人在某一時間某一地點所動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我們社會中最重要的親屬關系就是這種丟石頭形成同心圓波紋的性質(zhì)。親屬關系是根據(jù)生育和婚姻事實所發(fā)生的社會關系。從生育和婚姻所結成的網(wǎng)絡,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無窮的人,過去的、現(xiàn)在的和未來的人物。這個網(wǎng)絡像個蜘蛛的網(wǎng),有一個中心,就是自己,我們每個人都有這么一個以親屬關系布出去的網(wǎng),但是沒有一個網(wǎng)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
    (節(jié)選自《鄉(xiāng)土中國?差序格局》,有刪改》材料二:
          不但在我們傳統(tǒng)道德系統(tǒng)中沒有一個像基督教里那樣不分差序的愛的觀念,而且我們也很不容易找到個人對于團體的道德要素。在西方團體格局的社會中,公年,履行義務,是一個清楚明白的行為規(guī)范。而這在中國傳統(tǒng)中是沒有的?,F(xiàn)在我們有時把“忠”字抬出來放在這位置上,但中國傳統(tǒng)意義上的忠君并不是個人與團體的道德要素,而依舊是對君王私人間的關系。
          一個差序格局的社會,是由無數(shù)私人關系搭成的網(wǎng)絡。中國的道德和法律,都因之得看所施的對象和“自己”的關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縮。我見過不少痛罵貪污的朋友,遇到他的父親貪污時,不但不罵,而且代他諱隱。更甚的,他還可以向父親要貪污得來的錢,同時寫別人貪污。等到自己貪污時,還可以“能干”兩字來自解。這在差序社會里可以不覺得是矛盾;因為在這種社會中,一切普遍的標準并不發(fā)生作用,一定要問清了,對象是誰,和自己是什么關系之后,才能決定拿出什么標準來。
    (節(jié)選自《鄉(xiāng)土中國?系維著私人的道德》,有刪改)材料三:
          禮治社會并不是指文質(zhì)彬彬。禮并不帶有“文明”或是“慈善”、不窮兇極惡的意思。禮是社會公認合式的行為規(guī)范,合于禮的就是說這些行為是做得時的,對是合式的意思。禮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維持規(guī)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國家的權力來推行的,禮卻不需要有形的權力機構來維持,維持禮這種規(guī)范的是傳統(tǒng)。
          禮并不是靠一個外在的權力來推行的,而是從教化中養(yǎng)成了個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度;人服禮是主動的。這顯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謂道德。法律是從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罰是由特定的權力所加之于個人的,人可以逃避法網(wǎng),逃得脫還可以自己驕傲、得意。道德是社會輿論所維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見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棄,是恥。禮則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禮,不但不好,而且不對、不合、不成。這是個人習慣所維持的。十目所視,十手所指的,即是在沒有人的地方也會不能自已。
          禮治的可能必須以傳就可以有效的應付生活問題為前提。鄉(xiāng)土社會滿足了這前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禮來維持。在一個變遷很快的社會,傳統(tǒng)的效力是無法保證的。所應付的問題如果要由團體合作的時候,就得大家接受個同意的辦法,要保證大家在規(guī)定的辦法下合作應付共同問題,就得有個力量來控制各個人了。這其實就是法律,也就是所謂“法治”。
    (節(jié)選自《鄉(xiāng)土中國?禮治秩序》,有刪改)(1)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鄉(xiāng)土社會中的“家”可大可小,有錢有勢時,“人在深山有遠親”;一旦沒錢沒勢,就“樹倒猢猻散”。
    B.傳統(tǒng)道德中的“忠”,有對朋友的“忠”,有對君王的“忠”,包含私人關系,最接近公共道德觀念。
    C.禮和法律都是行為規(guī)范,“禮”靠教化維持,“法律”靠國家權力推行,二者皆可用來維持社會秩序。
    D.社會繼替時,傳統(tǒng)可以有效地應付生活問題,可禮治;社會變遷時,傳統(tǒng)的效力無法保證,須法治。
    (2)下列選項中不適合作為論據(jù)來論證“禮治”的一項是
     

    A.中國古代某些部族,丈夫死了之后,其妻子如果與其他男子私會,就可能被“浸豬籠”。
    B.在舊小說中,一個人成年時,一定要捕捉大型獵物回來,才能完成為成年而舉行的儀式。
    C.沒有做過大夫的曾子在彌留之際發(fā)現(xiàn)自己躺在大夫?qū)S玫南由?,就命兒子把席子換掉。
    D.紅燈停,綠燈行,遇到行人過斑馬線應停車禮讓,否則,機動車輛將受到交通行政處罰。
    (3)三則材料在論證方法上具有相同特點,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

    組卷:0引用:1難度:0.5

(二)課內(nèi)現(xiàn)代文閱讀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故都的秋(節(jié)選)
    郁達夫
          ……不逢北國之秋,已將近十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事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薄柘寺的鐘聲。在北平即使不出門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shù)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目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像喇叭似的牽牛花的藍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夠感覺到十分的秋意。
          北國的槐樹,也是一種能使人聯(lián)想起秋來的點綴。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后,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閑,潛意識下并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古人所說的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遙想,大約也就在這些深沉的地方。
          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更是北國的特產(chǎn);因為北平處處全長著樹,屋子又低,所以無論在什么地方,都聽得見它們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聽得到的。這嘶叫的秋蟬,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樣,簡直像是家家戶戶都養(yǎng)在家里的家蟲。
          還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樣。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來一陣涼風,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來了。一層雨過,云漸漸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陽又露出臉來了;穿著很厚的青布單衣或襖的都市閑人,咬著煙管,在雨后的斜橋影里,上橋頭樹底下去一立,遇見熟人,便會用了緩慢悠閑的聲調(diào)。微嘆著互答著地說:
    “唉,天可真涼了——”(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長。)
    “可不是么?一層秋雨一層涼了!”
          北方人念陣字,總老像是層字,平平仄仄起來,這念錯的歧韻,倒來得正好。
          北方人的果樹,到秋來也是一種奇景。第一是棗子樹;屋角,墻頭,茅房邊上,灶房門口,它都會一株株地長大起來。像橄欖又像鴿蛋似的這棗子顆兒,在小橢圓的細葉中間,顯出淡綠微黃的顏色的時候,正是秋的全盛時期;等棗樹葉落,棗子紅完,西北風就要來了。北方便是塵沙灰土的世界,只有這棗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國的清秋的佳日。
          ……南國之秋,當然是也有它的特異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橋的明月,錢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涼霧,荔枝灣的殘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濃,回味不永。比起北國的秋來,正像是黃酒之與白干,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
          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愿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
    (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中以庭院秋景、秋槐落蕊、秋蟬殘聲、秋雨話涼、秋果奇景等富有特色的景物描寫來比較南國與北國的秋天的不同。
    B.文章寫北方的果樹時,把棗子樹排在第一,對棗子的介紹繪形繪色,形象生動,對其他佳果的介紹也是饒有興味,以此表現(xiàn)了作者對金秋的喜愛。
    C.文中最后寫南國的秋像黃酒、稀飯、妒魚、黃犬,北國的秋像白干、模漠、大蟹、駱駝,形象具體,對比鮮明,有生活味。
    D.文章開頭點出故都的秋的特點——“清”“靜”“悲涼”,其定了文章的基調(diào);結尾段照應開頭、直抒腳臆表達出對北國秋天的喜愛和眷念之情。
    (2)下列對文章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頭切題很快,作者毫不掩飾對故都的秋味的喜愛,而結尾直抒胸臆,“愿意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以挽留住北國的秋天,首尾呼應,結構緊密。
    B.文章選取典型景物多方面地呈現(xiàn)了北國的秋色,選景側(cè)重于北平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但是卻表現(xiàn)了故都秋色的獨特美感。
    C.南國的秋,“比起北國的秋天來,正像是黃酒之與白干,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弊髡哂镁唧w家常事物來作比,形象生動,饒有趣味。
    D.本文語言頗見功力,景物描寫場面感強,用語準確精當,抒情性強,遣詞造句雅而不俗,艷而不媚。
    (3)文中在寫北方的秋雨時提到“都市閑人”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

    組卷:2引用:1難度:0.5

(三)課外現(xiàn)代文閱讀

  • 3.現(xiàn)代文閱讀:閱讀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題。
    與瓦共舞
    林延軍
          臺風過后,小院里零星灑落著破碎的紅瓦,一片狼藉。父親只穿著褲衩,光著肩膀,先是爬上鐵大門上面的門檐水泥板平臺,父親站在門檐,接過母親遞過來的瓦片、瓦刀、繩子和已經(jīng)攪拌均勻的水泥漿桶。只見父親用繩子一頭綁住水桶兩端的耳朵,繩子另一端則遠遠地拋向屋頂,就在這個時候,父親像猴子一樣利索,爬上了屋頂,直到將水泥漿桶等工具全部吊上屋頂,朝著屋頂修補的位置,一步一步挪過去。那時候已是深秋,天氣轉(zhuǎn)涼。
          母親回到屋里,我也跟著回屋。母親站在屋里漏水或破瓦的位置,用竹竿對準屋頂輕輕敲一敲,再報坐標,欲通過這樣的方式里外呼應,告訴屋頂上面的父親,捅到的位置需要修補瓦片。父親只能“聞聲尋瓦”進行定位,但是,父親幾乎是憑感覺和之前在屋內(nèi)數(shù)過大概的坐標來找位置,最終在目標位置多鋪幾塊瓦片。
          此刻,屋頂就像菜畦,瓦片就像生長在菜畦里的青菜,等待父親揮刀動瓦“除蟲”。“除蟲”后的屋頂,新瓦蓋舊瓦,遠遠望去,像一條天然大褲衩,補丁這里一塊,那里一片,又像武俠電視劇丐幫長老衣服的“袋子”。
          南方的天氣捉摸不定,刮臺風、打雷、暴風雨隔三岔五,記憶中,父親“補瓦片”也自然多了起來。有一次,父親帶上屋頂?shù)耐咂粔?,便在屋頂上呼喊母親再遞傳幾塊瓦片上去,也不知道母親是慢了還是不及時,父親在屋頂上大發(fā)雷霆。我只是隱約地記得,那時候是凜冽的冬天,朝屋頂上看;只看到父親的背,披著一件作為“工衣”的白襯衫。我站在小院里,雖然穿著厚厚的衣服,但是感覺陣陣發(fā)抖,風吹得更猛了。
          只要來臺風,屋頂就會漏雨、滴水,父親又要爬上屋頂補瓦,每一次補瓦,父親都會朝母親發(fā)脾氣。每次臺風,老屋都會元氣大傷,我無法忘記父親補瓦片的姿勢,也忘不了父親在屋頂朝母親發(fā)脾氣的畫面。這座屋頂補了又補的三間瓦房,便是我小時候居住過的老屋,似乎瓦片陪著我一起長大。
          三間瓦屋在我的村莊,隨處可見,家家戶戶都有。像這種鄉(xiāng)間的瓦,最平凡不過了。小時候,我和小伙伴一起找來具有凹槽的簡瓦造“小船”,用一根棍子卡在簡瓦里,再用繩子綁住棍子做牽引,簡瓦前后沒有做任何封閉就直接放在小池塘里,以為會浮起來,誰知道一放進池塘就立馬沉了下去,后來只能拖著它在水里劃來劃去。現(xiàn)在想想,玩著不會浮水的“小船”是多么的幼稚和可笑。
          后來,父母做起小生意,我們家從農(nóng)村搬到圩鎮(zhèn)上居住,搬離了老屋,住上了洋樓。在城鎮(zhèn),抬頭便是洋樓,基本很少看到瓦屋。從此,老屋開始變得空蕩蕩的,像被遺棄的孺婦,孤零零地待在村莊里。那年除夕,我們又回到老屋,只見小院里雜草叢生,長勢逼人,最高的雜草已高過父親的身高。當父親和弟弟紛紛揮起鋤頭鋤雜草時,我看到勞作時父親的背,只是這次父親的背已沒有當年魁梧了。而瓦屋屋檐下懸掛著破瓦,瓦片在大門前也灑落一地,或長滿青苔,或堆積厚厚的一層污垢,我忽然警醒,這是歲月的滌蕩,是印痕,是滄桑,是衰老。
          許多年后,我看過城市古典園林的綠瓦,看過鄉(xiāng)村古屋的灰瓦,看過首都巍巍故宮的琉璃瓦,它們或風情萬種,或殘缺不堪,或莊嚴氣派,從泥土的根脈里來,到絢麗的色彩里去。我讀過唐朝詩人李商隱“一春夢雨常飄瓦”關于瓦如夢似幻的描繪,但是,我依然念念不忘家鄉(xiāng)的瓦,是雷州半島特有的紅土煅燒而成的瓦。
          一個烈日炎炎的夏日,我走在鄉(xiāng)鎮(zhèn)的路上,路旁有幾個滿頭大汗的農(nóng)夫在蓋房,兩個人在搬運著瓦片。我心想,現(xiàn)在鄉(xiāng)鎮(zhèn)建房不都是建洋樓了嗎,怎么還有用到瓦的地方?”走近一問原來是建豬舍,此刻,我又想起當年母親向父親傳遞瓦片的情景。
          其實,在瓦的世界里,它似乎有自己生存的方式,每一片瓦都會遮風擋雨,就像父親母親的背。
    (選自2019年3月《散文選刊》,有刪節(jié))(1)下列對文章思想內(nèi)容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頭運用“父親像猴子一樣利索,爬上了屋頂”的細節(jié)描寫,寫出了父親補瓦動作的嫻熟。
    B.文章寫到父親上屋頂補瓦時多次對母親大發(fā)雷霆,說明父親脾氣暴躁,暗含了作者對父親的不滿。
    C.文章寫到父親頻繁補瓦,既暗示了當時生活的貧困艱辛,又表現(xiàn)了父親對家庭的付出。
    D.文章以補瓦切入,從過去的貧窮寫到現(xiàn)在生活的美好,既有對過往歲月的回憶,也有對當今生活的感觸。
    (2)下列對文章藝術特點的理解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補瓦后的屋頂,“新瓦蓋舊瓦,遠遠望去,像一條天然大褲衩”,運用比喻,生動形象地描繪了補瓦后屋頂?shù)男螒B(tài)。
    B.引用李商隱的“一春夢雨常飄瓦”詩句,增添了文化氣息,有利于下文表達作者對家鄉(xiāng)瓦的感情。
    C.以前我家用瓦來遮風擋雨,現(xiàn)在農(nóng)夫用瓦建豬舍,前后對比是為了說明瓦片在新生活中有了新的用途。
    D.文中多次描寫自然環(huán)境,例如“天氣轉(zhuǎn)涼”“凜例的冬天”“風吹得更猛了”等,烘托了父親形象。
    (3)請結合全文,理解題目“與瓦共舞”的豐富意蘊。
    (4)本文已被《影像中國》“中國鄉(xiāng)村”欄目登載,假如你是該欄目組編審,請談談選用本文的理由。

    組卷:47引用:20難度:0.5

二、古代詩文閱讀(44分)(一)課內(nèi)文言文閱讀(本題共3小題,10分)

  • 4.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是否相同,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br />
    ①假舟楫,非能水也 雖有搞暴,不復挺,糅使之然也
    遠古刻盡漫失 可怪也歟
    ③群聚笑之 倚歌和之
    ④此非孟德之困周郎者乎 不拘
    ⑤不知東方既白 縱一葦所如
    ⑥相與枕藉舟中 其聞道也固先
    ⑦位卑足羞 金就礪

    組卷:10引用:4難度:0.6

三、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2小題,11分)

  • 12.下面是一封自主招生的自薦信,其中有五處不得體,請找出并作修改。
    ××大學招生辦:
          我是××學校高三(六)班學生王海。鄙人學習成績顯著,綜合素質(zhì)突出,喜好文學,酷愛寫作,曾在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中獲得一等獎,并有多篇大作發(fā)表在省級文學刊物上。盼望能得到你校文學院的垂憐。
    ××中學 王海
    2018年9月5日
     
     
     
     
     

    組卷:1引用:4難度:0.7

四、寫作(60分)

  • 1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我們要認識到,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樹。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人類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歸根結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須呵護自然,不能凌駕于自然之上。
          新年前夕,國家主席習近平發(fā)表的二〇二一年新年賀詞中強調(diào):大道不孤,天下一家。經(jīng)歷了一年來的風雨,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加深切體會到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義。我同國際上新老朋友進行了多次通話,出席了多場“云會議”,談得最多的就是和衷共濟、團結抗疫。疫情防控任重道遠。世界各國人民要攜起手來,風雨同舟,早日驅(qū)散疫情的陰霾,努力建設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園。
          班級計劃舉行讀書報告會,圍繞上述材料展開討論,請結合你閱讀材料后的感受和思考以“環(huán)境與家園”為主題,寫一篇發(fā)言稿。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組卷:8引用:2難度:0.6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