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天津市河西區(qū)高二(上)期末生物試卷

發(fā)布:2024/12/3 0:30:2

一、選擇題(共25題,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

  • 1.下列關于植物激素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h2>

    組卷:21引用:5難度:0.6
  • 2.下列關于植物生長素的科學發(fā)現(xiàn)史,敘述錯誤的是( ?。?/h2>

    組卷:44引用:5難度:0.7
  • 3.生長素具有促進植物生長等多種生理功能。下列與生長素有關的敘述,錯誤的是( ?。?/h2>

    組卷:477引用:20難度:0.7
  • 4.如圖為研究生長素(IAA)產生部位及其運輸方向的實驗。初始時,瓊脂塊①~⑥不含IAA,下列實驗結果的表述錯誤的是( ?。?/h2>

    組卷:104引用:9難度:0.7
  • 5.脫落酸與植物的衰老、成熟、對不良環(huán)境發(fā)生響應有關。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44引用:4難度:0.7
  • 6.某興趣小組探究了NAA促進柳條生根的最適濃度,結果如表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br />
    NAA濃度(mol/L) 0 10-10 10-9 10-8 10-7 10-6 10-5 10-4 10-3 10-2
    生根平均長度(mm) 4.8 6.3 8.5 10.2 12.9 15.1 17.1 12.8 4.8 3.0

    組卷:17引用:4難度:0.7
  • 7.種子萌發(fā)以及植株生長、開花、衰老等都會受到光的調控。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63引用:8難度:0.7
  • 8.某研究小組探究了兩種生長素類調節(jié)劑(甲和乙)對某種植物插條生根的影響,結果如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h2>

    組卷:9引用:9難度:0.7
  • 9.植物激素甲、乙、丙和生長素類似物NAA的作用模式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h2>

    組卷:24引用:3難度:0.7

二、非選擇題(共3題,共50分)

  • 27.植物激素是植物正常生長發(fā)育不可缺少的調節(jié)性物質,人類對于植物激素的研究已經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如圖是以水稻為實驗材料的研究,揭示了生長素與細胞分裂素影響植物根系生長的機制。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生長素是對植物的生長發(fā)育具有作用的一類有機化合物,它是由
     
    經過一系列反應轉變而成的。在成熟組織中,生長素可以通過輸導組織進行
     
    (填“極性”或“非極性”)運輸。
    (2)據圖分析,含量上升會促進根系的生長:促進細胞分裂素氧化酶合成的因素有
     
    ;細胞分裂素與細胞分裂素氧化酶之間的平衡調控機制屬于
     
    調節(jié)。
    (3)研究發(fā)現(xiàn)A基因可能是合成細胞分裂素氧化酶的關鍵基因,進而影響水稻根系的生長。為了驗證上述推測,科研人員構建了敲除A基因的水稻突變體,繼續(xù)進行實驗。
    組別 水稻種類 檢測指標
    1 a 根的平均長度
    2 普通水稻(野生型) b
    ①請補充上表中ab處的內容,完善實驗方案。A
     
    ;b
     

    ②實驗的檢測結果為
     
    ,說明A基因是合成細胞分裂素氧化酶的關鍵基因。
    (4)水稻幼苗移栽過程中,為了促進根系快速生長,根據上圖分析
     
    (填“需要”或“不需要”)添加細胞分裂素,并簡述理由:
     
    。

    組卷:20引用:1難度:0.5
  • 28.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某地區(qū)廢棄農田經過數十年的演替發(fā)展為森林,森林主要以高大的喬木為主,同時擁有豐富的其他動植物資源?;卮鹣铝袉栴}:

    (1)甲、乙、丙分別表示群落演替的三個連續(xù)階段中,植物優(yōu)勢種群數量的變化情況如圖1:
    根據上述資料分析,該群落的演替類型是
     
    ,在該演替過程中,群落的物種數目即
     
    會提高。該群落發(fā)展至第3階段時,甲、乙、丙之間為
     
    關系。
    (2)若要調查該地區(qū)的物種數量,依據圖2甲可知選取樣方的最佳面積為
     
    。
    (3)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苔蘚、油松、松鼠、紅隼等全部生物共同構成了
     
    ,其除了明顯的垂直結構,有利于提高利用陽光等資源的能力之外,還具有
     
    結構。其中油松等植物因體型大、數量多、生命力強,對群落中其他物種影響大而成為該地的
     
    。
    (4)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部分地區(qū)人工林純度較高,容易出現(xiàn)蟲災。圖2乙所示為林業(yè)部門對某次害蟲生物防治過程中種群數量變化的調查結果,由圖可知,該防治依據的原理是
     
    ,導致害蟲種群數量下降的直接原因是
     
    。
    (5)假如在草本植物階段,一種老鼠(起始數量為3000)遷入該地區(qū),在最初的一個月內,相當于“J“形增長,種群數量每天增加1.47%,則30天后該種群的數量(N30)為:N30=
     
    只。(用公式表示,不必計算具體結果)
    (6)如圖3是研究過程中構建的捕食者—獵物模型,圖中最可能代表捕食者種群K值的數據為
     
    。獵物種群數量為
     
    時,獵物種群的增長速率最大。

    組卷:13難度:0.6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