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貴州省畢節(jié)一中高一(上)第二次段考歷史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5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7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
1.距今約1萬年前,我國進入新石器時代。與舊石器時代相比,新石器時代的進步性表現在( ?。?/h2>
組卷:11引用:31難度:0.7 -
2.禹的兒子啟繼承了兩的王位,政治權利從“傳賢”到“傳子”,從“公天下”到“家天下”。這( )
組卷:33引用:21難度:0.8 -
3.公元前1046年,西周建立。為了加強周天子的政治統(tǒng)治,西周實行了( ?。?br />①禪讓制②分封制③宗法制④內外服制
組卷:14引用:10難度:0.9 -
4.春秋時期,周王室勢力衰微,被華夏視為戎、狄、蠻、夷的周邊諸族群紛紛進入中原,形成了與諸夏交錯雜居的現象。這種現象出現的最直接的影響是( )
組卷:32難度:0.6 -
5.戰(zhàn)國時期,各國紛紛變法。下列對各國變法目的表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79引用:45難度:0.7 -
6.孔子在人際關系上倡導“仁”,而孟子將“仁”發(fā)展成為“仁政”,強調了其治國理政的功用。這一變化( )
組卷:19引用:26難度:0.6 -
7.秦始皇在全國范圍內推行郡縣制度,郡守和縣令的產生方式是( ?。?/h2>
組卷:10引用:26難度:0.6 -
8.秦始皇被后人尊為千古一帝。呂思勉在《呂著中國通史》中寫道:“秦始皇,向來都說他是暴君,把他的好處一筆抹殺了,其實這是冤枉的?!逼渲小八暮锰帯笔侵福ā 。?br />①統(tǒng)一六國
②焚書坑儒
③推行郡縣制
④統(tǒng)一貨幣、度量衡
⑤大興土木、求仙訪藥組卷:0難度:0.9 -
9.漢武帝采用主父偃的建議,“令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采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西漢實施這兩項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h2>
組卷:98難度:0.5 -
10.西漢建立后,境內的百姓逐步不再以“齊人”“燕人”“楚人”相區(qū)別,而是“某都某縣人”,大家“書同文、車同軌、人同倫”逐漸都稱為”漢人,這表明漢代( )
組卷:37引用:27難度:0.7 -
11.與白居易詩句“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描述相符的是( )
組卷:12引用:15難度:0.7 -
12.有史學家認為:從秦漢起,官僚體制就是中國制度的核心問題,而這個核心問題又可以分成兩個大的子問題,一是官僚的選拔問題,二是官僚體系內部的權力制衡。隋唐時期統(tǒng)治者為解決“官僚體系內部的權力制衡”問題的重要舉措是( )
組卷:43難度:0.6
二、材料解析題(共兩小題,36題9分,37題21分,共30分)
-
36.材料一:在宋代兩浙地區(qū),農村市場快速發(fā)育和成長,廣大農民越來越多地卷入到市場活動之中。在兩浙地區(qū),到北宋中期,鎮(zhèn)作為農村經濟中心地的意義已基本確立。南宋時期,不少鎮(zhèn)的市場發(fā)展水平不僅趕上,甚至超過地所在縣城。
--摘編自陳國燦《宋代兩浙路的市鎮(zhèn)與農村市場》材料二:西漢中葉中國商人渡海到達印度半島,購置當地奇珍。到了唐代,海外貿易得到進一步發(fā)展,在廣州設置了管理海外貿易的機構--市舶司。宋代是我國海外貿易大發(fā)展的時期。當時同中國發(fā)生貿易關系的國家和地區(qū)多達數十個,進口貨物在400種以上,宋王朝在海外貿易方面的收入不斷增加。宋高宗紹興初,年收入占當時全部收入的1/20。宋代及其以后,海路已經取代陸路而成為中外經濟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
--摘編自王嘉《兩宋海外貿易發(fā)展的社會基礎》(1)根據材料一,指出兩浙地區(qū)出現的經濟現象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原因。
(2)根據材料二,概括宋代海外貿易的特點。組卷:3引用:3難度:0.6 -
3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太宗與唐玄宗前期的統(tǒng)治唐太宗 唐玄宗 政治 勤于政事,善于用人、虛心納諫 重用賢能,整頓吏治 經濟 減輕人民的勞役負擔,鼓勵發(fā)展農業(yè)生產 發(fā)展經濟,改革稅制 文化 增加科舉考試科目,鼓勵士人報考 注重文教,編修經典
材料二:(隋唐開始的)科舉選官制度,使一些本來無立錐之地的平民書生,通過科場也得以晉身于官僚、貴族的行列,其中包括一大批極為出色的、有著高度文化素養(yǎng)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專家。這樣以來,在社會的等級階層之間,也就必然會出現等級中的升降、甚至貴賤間的對流,這種流動性同時為那些原來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隊伍,提供了可能性。
--摘編自胡平《試論科舉對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影響》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科舉制對中國古代政治的影響。
材料三:唐朝統(tǒng)治者具有“華夷一家”的觀念,與3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保持友好往來。來到唐朝的各國使者、商人、教徒、藝人等絡繹不絕,日本派遣的“遣唐使”就達13次。佛教盛行,景教、祆教、拜火教也在唐朝得到尊重。外國人還可以通過科舉考試在唐朝入仕為官。據韓愈記載,“嶺之南,其州七千……外國之貨日至,珠、香、象、犀、玳瑁、稀世之珍,溢于中國,不可勝用”。唐朝在廣州設置了管理對外貿易機構市舶司,并在長安、揚州等地為來華經商的波斯、阿拉伯僑民設有“蕃坊”特區(qū),發(fā)展為繁華商業(yè)區(qū)。
--摘編自李慶新《唐代廣州貿易與嶺南經濟社會變遷》(3)根據材料三和所學知識,指出唐朝對外開放的表現,并指出唐朝對外開放形成的條件。組卷:3引用:6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