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河南省實驗中學高二(上)期中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10/22 4:0:1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1小題,1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氣氛”是什么?我們的很多感受都源于空間中的氣氛,氣氛需要我們通過感官系統(tǒng)去感知,而我們的心情(內在因素)也會對感受氣氛的結果有所影響。我們其實并不需要一個準確的詞匯去定義氣氛,它更像一個信號,被捕捉、被感知。有時藝術家并沒有用語言對作品進行一些解釋,但人們依舊能通過他的作品感知他所想表達的內容,而這更像是一種默契,屬于人與人之間或人與自然之間的默契。
          位于德國門興格拉德巴赫的藝術作品“Hausur”就是解釋“氣氛”一詞很好的例子。“Hausur”是一棟由葛雷格?施奈德在1985年精心改造的房屋。對于觀者而言,建筑內的房間已經不再是正常意義上的房間了,因為只有運用全部的感官才能體會每個空間,體會獨屬于作品的唯一的氣氛。每件藝術品、每場藝術展都有著唯一性,不同的場地、不同的氛圍都會讓觀者有不同的感受,而觀者也無時無刻不在用其感官勾勒著自己眼中的世界。藝術作品釋放的信息通過感官傳遞到我們的大腦,大腦再綜合所有信號,將這種氣氛轉化為我們的感受。這是一個很有意思且值得思考的過程,但這種信息的傳遞不僅僅是單向的,我們也可以把我們的感受再用某種形式傳回某個空間,使其轉化為另一種氣氛,從而再次被發(fā)現(xiàn)、被感受。
          氣氛是屬于自然的固定組成部分,藝術家通過自己的方式將這種氣氛轉化為感受。這種方式即藝術方法,它常以特殊的方式引起我們注意,這種方式和藝術家的生活息息相關,它不會被拘束,但同時基于他們對自然的理解。反過來觀察,氣氛對于自然也有著極其獨特的意義,因為它不同于科學技術那樣有著清晰的理解方式。
          綜上來看,氣氛可以認為是一種媒介并以媒介的形式參與到藝術中。
          感官是氣氛的創(chuàng)造與體味的橋梁。
          例如聽覺。聲音的傳播快速、直接,情感的傳遞也十分高效。在法國藝術家塞菜斯特?布謝?穆日諾名為《無題》的聲音裝置作品中,他運用設備使媒介間有不同的運動狀態(tài),從而以聲音來表達視覺的信息。這組作品在無規(guī)律的碰撞聲音中反而形成了一種詩意,漂浮在水面的瓷碗在無規(guī)律的碰撞中產生了清脆的共鳴。
          例如嗅覺。嗅覺是我們最接近直覺也最原始的感官,它與我們的記憶密不可分。在中國文化里,氣味也一直有著重要的地位,比如古時的香囊味道大多來自一些中草藥,同時香囊的氣味與外觀也被人們賦予了更多更重要的意義;另一個更具代表性的便是焚香,通過燃燒木材、香料、藥材來發(fā)揮作用,比如靜心、驅蟲之用,或是衡量時間。“氣味往往是短暫的,看不見的,摸不到的,更常常是無法控制的?!睔馕妒且环N非常抽象的藝術媒介,它既可以帶來新的感受也可以喚起舊時的記憶,看似委婉的傳播方式或許可以更強烈地刺激我們的感官。藝術家卡斯滕?霍勒和弗朗索瓦?羅切的實驗藝術裝置Hypothese degrue就是個很好的例子,他們在一個密閉的昏暗空間中放置一組煙霧發(fā)生裝置,同時所有觀者也是這場實驗藝術的參與者,所謂的煙其實只是沒有任何氣味的水蒸氣,但觀眾并不知情,大家都仔細辨別著自己聞到的氣味,甚至有觀眾在朦朧中看到了煙霧形成的獨特造型。氣味藝術以一種獨特的方式或媒介出現(xiàn)在我們眼前,它不僅能用更抽象的方式影響我們,更能以獨特的方式喚起我們對現(xiàn)實的想象力。
          在近幾年的展覽中很流行的一個詞語是“沉浸感”,人們往往會被沉浸在某種事物中的感覺所吸引。沉浸感便是氣氛中能量的釋放給人帶來的一種感覺,相比于傳統(tǒng)的展覽,沉浸式展覽的氛圍能更全面地調動人的各種感官,改變人們對某些傳統(tǒng)事物的觀察角度,激起人們對事物全新的好奇感,而氣氛在環(huán)境交互的基礎上更為注重情感的傳達。對于當代藝術而言,氣氛的把控同樣是表達情感、傳達意圖的重要方法,它能賦予作品更深層的意義,而且這種方法也是多種多樣且因人而異的。比如藝術家個人的表達風格、作品的形式及其所選用的媒介與材料、聲音、空間、主題等都可以創(chuàng)造出不同的氣氛,只要藝術家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保持創(chuàng)新和實驗精神,那“氣氛”就會有無限種可能性!
          作為藝術工作者,并不應滿足于簡單地將自己的思想或理解以直接的方式傳達給他人,而是要將它們放在一個自由的空間里,以包容的心態(tài)讓藝術作品在這個自由的空間里繼續(xù)成長?;蛟S藝術作品并沒有最終完成的那一刻,當藝術工作者放開手讓它攜帶自己的氣氛展示在人們面前的那一瞬間,它便成了一個獨立的個體,開始了繼續(xù)成長的過程,而這個過程也是它與觀者互動的過程,無論觀者獲得新的感悟還是心靈的片刻休憩,于它而言都會被賦予新的意義。
    (選自薛仲澤《“氣氛”在藝術中的詮釋與其在藝術作品中的應用》,有刪改)(1)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氣氛,需要我們通過感官去感知,心情等內在因素也會在這個感知進程中發(fā)揮作用。
    B.人們之所以能理解藝術家想表達的內容情感,就在于他們對作品氣氛的捕捉與感知。
    C.藝術家通過自己的方式將作品氣氛轉化為感受,這些方式離不開他們對自然的理解。
    D.藝術家創(chuàng)造氣氛的方法很多,創(chuàng)作中保持創(chuàng)新和實驗精神是創(chuàng)造多樣氣氛的關鍵。
    (2)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品釋放的氣氛傳到觀者大腦,轉化為個人感受;觀者也可將感受用某種形式回傳,轉化為另一種氣氛。在此過程中,觀者具有主動性。
    B.聲音裝置作品《無題》運用設備達到以聲音來表達視覺信息的效果,形成了一種詩意??梢姡跉夥盏膭?chuàng)造和感知中運用通感是常見的。
    C.在氣氛的傳播方式上,聲音傳播雖然直接,但效果不一定勝過看似委婉的氣味,因為氣味更能喚起我們對現(xiàn)實的想象力,影響更加抽象。
    D.氣氛在藝術感知過程中不僅僅是單向的。基于此,一個好的藝術工作者應以自由包容的心態(tài)允許觀者對作品進行審視并自由表達。
    (3)下列說法,最能體現(xiàn)文末“觀者在藝術作品成長過程中的作用”的一項是
     

    A.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讀者,總是以其主體意識和能力去滲透文本。
    B.環(huán)境不一定是有時空范圍的自然界,而可能是由心理或精神狀態(tài)構成。
    C.美并不是事物本身的一種性質,它只存在于觀賞者的心里。
    D.故能寫真景物真情感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
    (4)請結合文本,簡要談談你對下面句子的理解。
    氣氛可以認為是一種媒介并以媒介的形式參與到藝術中。
    (5)下面的文字能使人產生“沉浸感”,請結合文本分析其原因。
          月亮升起來,院子里涼爽得很,干凈得很,白天破好的葦眉子潮潤潤的,正好編席。女人坐在小院當中,手指上纏絞著柔滑修長的葦眉子。葦眉子又薄又細,在她懷里跳躍著。
          ……
          這女人編著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編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云彩上。她有時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銀白世界。水面籠起一層薄薄透明的霧,風吹過來,帶著新鮮的荷葉荷花香。但是大門還沒關,丈夫還沒回來。
    (選自孫犁《荷花淀》)

    組卷:10引用:7難度:0.5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6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父親買新皮鞋回來的時候巴  金       月接連著月,年跟隨著年,像打秋千一樣地翻過去,就這樣經過了許多個年頭。那個時候我還是一個孩子,如今我是中年人了。
          從那時到現(xiàn)在我已經忘記了許多的事情,只有一張面孔還留下來,這是父親的面孔。那是一張溫和的瘦臉,有一頭濃黑的短發(fā)。父親是愛我的,他從沒有對我發(fā)過脾氣。那個時候在我們家里日子過得相當愉快。
          可漸漸地父親變得憂郁、陰沉了。他每天晚上都會出去,常常回來得很遲。父親為什么每天晚上都要出去?我不知道。我只看見父親的顴骨漸漸高起來,臉色漸漸黑起來;母親也是。
          一天晚上,父親回來得比較早,臉上閃著一對血紅的眼睛。他對母親說:“你馬上打發(fā)林兒去睡罷。“母親順從地答應。
          外面響起叩門聲。母親躲在房門內看外面,我也把臉緊貼在板壁上。
          父親開了門引進來兩個人:一個是穿舊西裝的瘦漢子;一個是紫色面膛、身材高大的人,手里提個大藤包。
          父親關上門問:“沒有遇見別的人吧?”
          “沒有,我們在路上很小心。”穿西裝的說。
          “重要的東西都在這里?!弊厦嫣虐烟侔旁谧雷酉旅妫嵵氐卣f。
          三個人俯在桌上低聲談論著什么事情。父親送走客人,母親馬上走出去,膽怯地問:“他們是什么人?”
          “公司的同事,談生意上的事情。”
          “我知道你們干的是什么事情。你不為你自己打算,你也應當愛惜林兒……”母親差不多要哭了。
          “輕聲點,輕聲點!”父親受窘似的接連說。過了半晌,父親抬起頭來對母親說:“我希望你理解我,我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后的一個,公道是要實現(xiàn)的……”他站起來替母親揩了眼淚。
          父親依舊早晚出去,母親依舊做著針線等候他回家。母親允許了我一件事情:在我八歲的生日,給我買一雙新皮鞋。
          一個傍晚,有人來找父親。我認識那個客人,高大的身材和紫色的面膛。他站在門角在父親耳邊說了幾句話,父親的臉色就變了。
          晚上我在被窩里聽見父親和母親搬東西的聲音,說是要搬家。好好的為什么突然要搬家呢?
          第二天父親早早地押了行李去了。后來我同母親也坐上黃包車走了。車子在一條窄巷里停了下來,母親去敲那兩扇油漆的大門。母親告訴我,這是父親一位同事的家。
          母親比從前更瘦了,我時常看見她一個人在房里流淚。過了好幾天,一個晚上父親忽然回來了,濕得像一只落湯雞?!澳悖磕闩闪诉@個樣子?”母親放下針線吃驚地說。
          “這幾天外面狗咬得厲害,我簡直不敢回家,怕連累你們。”父親那樣大的人會怕狗?真想不到!
          母親起初不說話,默默垂淚,忽然迸出哭聲說:“你從此就都改了罷,這幾個月來我每天每夜都替你擔著心。”母親的聲音很低,但是我知道她哭了。
          “為了眾人就顧不得我自己,我做的全是為了公道?!备赣H嘆一口氣,望著母親,“我對不起你們,請你原諒我……”
          父親這個晚上沒有走,此后他一連在家里住了幾天,我覺得我又找回那個愛我的父親了。于是我的生日就到了。
          那天早晨父親出去的時候,母親囑咐他,要他一定把新皮鞋給我買來。他回答說不會忘記。
          一個下午過去了,父親的影子也沒有看見。吃完晚飯,父親依舊不回來。母親安慰我說明天早早起來就有新皮鞋穿。
          我剛剛睡好,就被一陣打門聲驚醒。我看見母親去開了門,那個紫面膛走進來,低聲對母親說了幾句話。母親就匆忙掩上門跟著他出去了。我心里跳得很厲害,不知道外面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我要的新皮鞋始終沒有買來,而且以后我也永遠沒有看見父親的面孔了。母親也不再提起父親的事情。
          是母親把我養(yǎng)育成人的。為了我,母親不知道經歷了多少辛苦。我剛結婚,母親就永遠離開了我。在她的遺物里面我無意間發(fā)現(xiàn)一張舊報紙,上面登著父親的消息和照片,從那里我才知道父親的最后歸宿。
           以上的話是寫給你看的,祥,我的孩子,今天是你的八歲生日,我沒有給你買回來許你的一雙新皮鞋。
          祥,孩子,你今天失望了,你不曾得到你夢想的新皮鞋。想見你含了眼淚糾纏著母親的樣子,我差不多也要流淚了。二十多年前的情景就突然在我的眼前出現(xiàn)了。
          祥,孩子,你絕不會知道,二十多年前在這個家里也有一個八歲的孩子寂寞地度過他的生日,那個孩子就是你的父親。那一天,我也曾像你今天這樣焦急地盼望新皮鞋。不幸的是,新皮鞋不來,我的父親也就在那天消失了。
          這也許是一個悲劇罷:當我寫上面的文章,也就是在回憶里找尋我父親的面影的時候,我常常覺得我是借用你的筆來寫我自己。
          我的父親說過:“為了公道,把最寶貴的東西也貢獻了出來。我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后的一個。”現(xiàn)在又輪到我來重說他的話了。這“為了公道“就像是一種遺傳病,我祖父為了這個病死了,我父親為了這個病死了。孩子,我也許還要把它傳給你,而且你也許還會傳下去。
          祥,孩子,我不知道你到什么時候才能夠了解我,像我如今了解我父親那樣,但是我擔心我已經沒有充分的時間等待了。我現(xiàn)在寫下這些話,希望將來你可以從我的遺物里面找到它,它會作為我的遺言,告訴你關于我的一切。
          現(xiàn)在我的話快寫完了。周圍是靜悄悄的,你也許在夢里會看見父親買了新皮鞋回來罷。歷史似乎是循環(huán)的,但是,孩子,我們應該把歷史改造了。
          孩子,去罷,你長大起來,你去,去把歷史改造過來。用你曾祖的血,用你祖父的血,用你父親的血,用你自己的血去改造歷史罷。
    1933年秋在北平
    (有刪改)
    (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我”為了讓孩子祥能更快地理解自己,減輕孩子感情上的痛苦,鼓勵他走上革命道路,所以給他留下這篇回憶和遺書。
    B.當有革命同志要到家來談事情時,父親便讓母親打發(fā)“我”去睡覺,這既因為父親不想讓兒子擔驚受怕,也因為革命的秘密性質。
    C.對于父親所從事的革命工作,“我”的母親時而順從配合,時而哭泣反對,真實表現(xiàn)出一個普通家庭婦女對待革命動搖不定的態(tài)度。
    D.父親的神情變得憂郁、陰沉,母親時常偷偷地流淚,以及無緣無故地搬家,這些都側面表現(xiàn)了當時革命斗爭形勢的復雜與危險。
    (2)下列對文本藝術特點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一段以“打秋千”比喻年月的流逝,接著交代“我”已由孩子成長為中年人,這樣的開篇使后文的故事講述具有回憶特征。
    B.文本第一部分在故事的講述中大量穿插“我”的心理活動,在表現(xiàn)周圍的人物和環(huán)境方面與《大衛(wèi)?科波菲爾》異曲同工。
    C.兩代革命人都答應自己孩子八歲生日時給孩子買一雙皮鞋,并且都沒有買成,這樣的情節(jié)安排,用以強化故事的內涵。
    D.文本第一部分是以孩子的眼睛看父親,第二部分則是以父親的眼光看孩子,敘述視角由有限轉為全知,增強了小說的內在張力和深度。
    (3)文本第一部分在講述故事時選擇了兒童視角,這一敘述視角帶來了怎樣的藝術效果?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
    (4)文本第二部分是“我”給兒子祥留下的遺書,有人評價它“詩情與理性相交融”,請聯(lián)系文本簡要分析。

    組卷:3引用:1難度:0.5

(二)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1小題,10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鄧清明特殊在哪里?他曾是唯一沒有執(zhí)行“飛天”任務又仍在現(xiàn)役的首批航天員;他曾4次入選備份乘組,卻4次和“飛天”失之交臂;他曾為了踏上“飛天”之旅,準備了24年10個月。追夢近25年終圓夢,他的名字感動了無數(shù)人。
          在此之前,鄧清明被大家關注,源于他一直在備份。作為最有可能“飛天”的人之一,他卻一直是備份航天員,一次次與夢想①_______。備份是殘酷的,不僅他們需要完成和主份同樣數(shù)量、同樣標準的嚴苛訓練,還只能目送主份飛往太空,無人知其姓名。
          從入隊時的②_______,到今朝圓夢時的兩鬢斑白,56歲的鄧清明終于等到了。無數(shù)個仰望太空的日日夜夜、一次次高強度的艱苦訓練、不斷“歸零”又重新出發(fā)的勇氣信念,在這個“知天命”的年紀,鄧清明證明了堅持的力量和堅守的意義。
          這些年,我們見證了太多次點火發(fā)射、“太空出差”,但比起宣布成功時的激動,在人們看不見的地方,那些③_______的持之以恒更加令人動容。在每一道升空的絢爛光芒背后,都有無數(shù)人的堅守、無數(shù)人的追求、無數(shù)人的汗水與淚水。有人披甲征戰(zhàn),有人鞠躬盡瘁,有人開疆拓土,有人默默耕耘,或許不是每一個航天人都能像鄧清明一樣等到圓夢的這一天,但他們的付出和堅持同樣意義重大,是他們構筑了我國問鼎蒼穹的層層基石。
    (1)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
    (2)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哪種修辭手法?請結合原文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
    (3)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存在邏輯錯誤,請對其邏輯錯誤進行分析并加以改正。

    組卷:0引用:1難度:0.6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沖浪是沖浪者站在沖浪板上駕馭海浪的水上運動,已被列為2024年巴黎奧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在驚濤駭浪之上翱翔,需要具備以下條件:海浪夠高夠大,且在沖浪者可駕馭的范圍內;沖浪板尺寸合適,能被沖浪者靈活操控;沖浪者有足夠的勇氣,也有良好的身體素質。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處于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在時代的浪潮中,我們應該如何做好一名沖浪者?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組卷:114引用:46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6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