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選擇性必修中冊《第7課 包身工》2021年同步練習卷(8)
發(fā)布:2024/11/3 10:30:2
一、基礎夯實
-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游說(shuì) 飼養(yǎng)(sì) 包身契(qì) 橫七豎八(héng) B.浸泡(qìn) 骷髏(kū) 紗錠子(dìng) 美味佳肴(yáo) C.憐憫(mǐng) 虐待(nüè) 皮輥(gǔn) 生殺予奪(yǔ) D.柵欄(zhà) 縝密(zhěn) 水門汀(dīng) 厚古薄今(bó) 組卷:6引用:3難度:0.8 -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橫線上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ā 。?br />①從我們孩子的眼里看來,船戶對墨鴨并沒有怎樣虐待,而現(xiàn)在,將這種關系轉移到人和人的中間,便連這一點兒施與的 也已經(jīng)不存在了!
②外頭工人在 這種額外的負擔,而包身工卻在羨慕這種可以自主地拿出錢來賄賂工頭的 !
③看著這種飼養(yǎng)小姑娘 的制度,我禁不住想起孩子時候看到過的船戶養(yǎng)墨鴨捕魚的事了。A.溫情 抱怨 權力 盈利 B.熱情 報怨 權力 營利 C.溫情 抱怨 權利 營利 D.熱情 報怨 權利 盈利 組卷:10引用:7難度:0.7 -
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全都有誤的一項是( ?。?br />①罰工錢就是減少他們的利潤,停生意不僅不能賺錢,還要貼她二粥一飯,于是帶工頭不假思索地就愛上了毆打這辦法。
②在保護人權的口號響徹全球、人道主義旗幟插遍世界的今天,每當我說起包身工的故事,對她們悲慘命運的同情,對她們苦難遭遇的不平,對這種野蠻剝削制度的憤慨之情便油然而生。
③文章通過鮮明的對比,凸顯人物性格,增強諷刺效果,深刻地揭露了帝國主義和中國封建買辦勢力沆瀣一氣,殘酷壓榨勞動人民血汗的滔天罪行。
④“將一根稻草講成金條”一句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突出地表現(xiàn)了帶工老板們到鄉(xiāng)下用花言巧語哄騙包身工及其家長們的卑劣行徑,把他們披著羊皮的豺狼本質(zhì)揭示得活靈活現(xiàn)。
⑤本來表達能力就不強,再加上緊張,初次登上舞臺的他,把開場白說了個橫七豎八,叫人不知所云。A.①③ B.②④ C.④⑤ D.②⑤ 組卷:4引用:2難度:0.6 -
4.下列句子中的標點符號,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h2>
A.“拆鋪啦!起來!”穿著一身和時節(jié)不相稱的拷綢衫褲的男子,像生氣似的呼喊,“蘆柴棒!去燒火。還躺著,豬玀!” B.蓬頭、赤腳,一邊扣著紐扣,幾個睡眼惺忪的“懶蟲”從樓上沖下來了。自來水龍頭邊擠滿了人,用手捧些水來澆在臉上。 C.有幾個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場去收集一些萵苣的菜葉,用鹽一浸,這就是她們難得的菜肴。 D.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還是工作,手腳像蘆柴棒一般地瘦,身體像弓一樣地彎,面色像死人一樣地慘!咳著、喘著、淌著冷汗,還是被逼著在做工。 組卷:20引用:2難度:0.8
一、基礎夯實
-
11.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報告文學的力量來自哪里?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答案。但誰都不能否認,①組卷:20引用:14難度:0.3
二、鞏固提升
-
1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題目。
端 午 節(jié)
振 鵬“明天不準停工。”這是端午節(jié)的前一天下午將要放工的時候,C廠一間機器隆隆的屋子外面,莊嚴的寫字間的對面墻上——叫工人發(fā)抖的布告處,張貼了這樣一張新的布告。
拿著血汗去兌換工銀的工人,經(jīng)過了長時間勞作之后,面色都呈現(xiàn)銀灰如死的慘容,凝滯無光的雙目更是冷澀不堪。他們疲乏不支的軀體都被棉花灰裹著,遠看去就好像都穿了白花飛絮的花衣。悲鳴的汽笛第三次拉放之后,這些流血冒汗的動物(從他們的生活狀況上來看,根本就不能說是“人”)都陸續(xù)從花絮飛舞、濁氣蒸發(fā)的車間(工人工作的地方)里面沒精打采、很狼狽地走出。出了車間,他們眼簾首先呈現(xiàn)的就是廠主方才新貼的赫赫布告,在“明天不準停工”的字樣之前,放工的伴侶們都不知不覺地呆立著。一些教育權先天就被褫奪了的工人,張望了一回不覺一致發(fā)出了“又是什么”的疑問,少數(shù)略微認得幾個字的看后,即垂頭喪氣地發(fā)出了微微的嘆息,從幽怨不平的嘆息聲中,可以聽出“明天——不準停——工”的斷句。一切看親友、打牌、休息的幻想和計劃,都在這“明天——不準?!ぁ钡臄嗬m(xù)聲中化為輕煙——縹緲而不可觸摸了。
這些血汗被榨取了的工人,現(xiàn)在心坎里都起了異樣的感觸。他們失望而又沉默地經(jīng)過管門的挨次嚴密的搜索之后,各自回到自己的暗淡而又簡陋,且不經(jīng)風雨的貧民窟里去了。
“隆隆……”“隆……隆……隆……”常動不息的機器,仍舊不斷地旋轉著。
“嗚——”早晨第一次的汽笛響了,提了飯籃,拿了衣包,一個個工人依然照例陸續(xù)走進那數(shù)千勞動者的總壓榨機關內(nèi)去拼滴血汗。
花絮依舊飛舞著,濁氣依舊蒸發(fā)著,機器依舊轉動著……這正是“不準停工”的“明天”——舊歷端午節(jié)。
又是汽笛一聲,上午十二時放工的信號悲鳴了。
車間里的機器不停地轉動,花絮不停地飛舞,工人們各自在車輪轉動和花絮飛舞中,拿了飯籃,在機器旁的氣管中吸取那黃色的帶有強性銹質(zhì)的蒸汽水將飯泡熱,用他們的午餐。花絮不時地落入碗內(nèi),隨之就進了他們的口腔;紗頭不時地斷脫;工人們便時常飯碗離開手而去從事工作——這是每日的情形。不過在今天,各車間似乎都處在一種異樣的哀怨、悲憤、沉悶、凄慘的情景中。
沉默著……只有機器轉動聲……
一張數(shù)字較多的公告,又出現(xiàn)在黑色的魔鬼似的牌子上了:
“王阿三、張小毛、李定國、胡小妹、余國香、朱長富、衛(wèi)炳生、劉阿桂、張翠芝等九人,不服命令,擅自停工,著即開除,以警將來,此布。”
第三次汽笛嗚咽了,工人們機械似的又走出車間,擁擠到黑牌子旁邊張望。
只有“唉……唉……”“王阿三、張小毛……開除了”“開除了九個”的低微嘆息聲,在死的沉默中顫動著……
一切依然繼續(xù)著——飛絮的白花,出門時嚴密的搜索,疲乏軀體的掙扎……
(原載1926年《中國青年》第5卷第124期,有刪改)(1)文中多處用到了破折號,對下列破折號在句中的作用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莊嚴的寫字間的對面墻上——叫工人發(fā)抖的布告處,張貼了這樣一張新的布告。(解釋說明)
B.都在這……斷續(xù)聲中化為輕煙——縹緲而不可觸摸了。(補充說明)
C.這正是“不準停工”的“明天”——舊歷端午節(jié)。(解釋說明)
D.一切依然繼續(xù)著——飛絮的白花,出門時嚴密的搜索,疲乏軀體的掙扎……(補充說明)
(2)本文多次寫到工廠汽笛,每次描寫都有不同,作者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3)《端午節(jié)》也屬于報告文學,和《包身工》相比,既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請分別找出并加以分析。組卷:6引用:3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