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江西省吉安市安福中學高一(上)期末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中國古典戲曲隨著從元代雜劇到明代傳奇的發(fā)展,以大團圓結尾的固定構成逐漸增多,尤其是進入明萬歷年間以后,以才子佳人戀愛為題材的作品大量出現,并且形成了必定是才子科舉合格得以與佳人團圓的固定模式。據伊維德考證,明代刊印的元代戲曲,大部分都對原戲進行了改編,其中最重要的改編之一,就是把結尾都改成了大團圓。
          這種“俗套”的結尾模式在當時就曾受到許多精英文人的批判,戲曲家卓人月說:“今演劇者,必始于窮愁泣別,而終于團圓宴笑。似乎悲極得歡,而歡后更無悲也;死中得生,而生后更無死也,豈不大謬也!”最早將戲曲藝術的團圓結局與中國人的精神氣質掛鉤的,大概是王國維,他說:“吾國人之精神,世間的也,樂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戲曲、小說,無往而不著此樂天之色彩。始于悲者終于歡,始于離者終于合,始于困者終于亨,非是而欲饜閱者之心,難矣?!毙挛幕\動之后的精英知識分子,也普遍認為“團圓的迷信”充分暴露出中國人不敢正視現實、直面矛盾,缺少悲劇意識的國民性弱點,是一種自欺欺人的“瞞和騙的文藝”。不過,精英知識分子對大團圓的批判,與其說是出于審美的目的,不如說是出于啟蒙的目的。無論是啟蒙文學還是革命文學,最重要的是必須確立對社會現狀的“不滿”主題,唯其不滿,才有必要且有可能借助通俗文學形式喚醒民眾,以激發(fā)其奮起改變其現狀。而大團圓故事卻被認為是粉飾現實、麻痹斗志的文學,這是有悖于啟蒙目的和革命目的的,因此遭到精英知識分子的嘲諷和批判,這一點也不奇怪。
          還有一個吊詭的現象,往往越是生活富足的精英階層,越是嫌膩大團圓故事;越是貧苦的下層百姓,越是熱衷大團圓故事。從文學鑒賞的角度看,越是理性的知識群體,越傾向于現實主義的文學作品;越是感性的口頭文學愛好者,越傾向于非現實的幻想故事。民間故事和鄉(xiāng)村演劇都是幻想色彩濃郁的通俗文化形式,甚至有學者認為,民間故事是刻意與社會現實保持著陌生化的距離。弗洛伊德也說:“許多事情就是這樣,如果它們是真實的,就不能給人帶來娛樂,在虛構的劇作中卻能夠帶來娛樂?!?br />      由此可見,精英知識分子的現實主義標準與民間文學非現實的幻想性之間,本身就是相互垂直的兩套體系,當你用了這一套體系的標準去衡量另一套體系的時候,就只能得出“無價值”的結論。越是太平時期,市民社會越發(fā)達,文化市場的力量越大,市場需求就越傾向于大團圓故事。對于普通民眾來說,他們需要在平淡的生活中注入一些幻想的亮色,不僅需要故事,而且需要能滿足他們美好愿景的好結局的故事。所以說,“對于戲曲中的‘大團圓’,盡管魯迅等新文藝人士深惡痛絕、屢加痛斥,卻始終無法動搖其民間根基”。
          問題是,我們在多年的文化學習中,逐漸習得了這些文化精英的啟蒙判斷,認定了大團圓結局與所謂“民族心理”之間的表里關系,普遍將大團圓故事模式誤作中國特產,以為對大團圓的追求“反映了整個民族和社會群體的文化心態(tài)和民族心理”。
    (摘編自施愛東《故事法則》)
    材料二
          易卜生是近代現實主義戲劇的奠基人。在易卜生之前,歐洲各國劇壇上流行的是浪漫主義佳構劇。佳構劇是為職業(yè)劇團在大劇場進行商業(yè)演出而編寫的作品,具有很強的娛樂性,多為輕喜劇或鬧劇。佳構劇最大的特點是善于編織情節(jié),因而發(fā)展了戲劇的結構藝術,不足之處是對社會人生的認識膚淺。佳構劇的人物是類型化的,為情節(jié)服務。而“有生命力的劇本和沒有生命力的劇本的差別,就在于前者是人物支配著情節(jié),而后者是情節(jié)支配著人物”。
          佳構劇反映了9世紀中后期中產階級的價值觀念和審美情趣,掩蓋了資本主義所帶來的社會矛盾和道德危機。用戲劇揭露這些矛盾和危機,最成功的就是易卜生。在《玩偶之家》里,他寫了娜拉個性意識的覺醒,撕破了蒙在家庭關系上的那層溫情脈脈的面紗,展示了中產階級的冷酷和自私。也許易卜生筆下的人物還不如契訶夫、奧尼爾寫得厚實豐滿,但他們都是一些有個性的人,或為伸張個性而斗爭的人。有個性才有價值。易卜生重新確立了個性在戲劇創(chuàng)作中的核心地位,為現實主義戲劇奠定了堅實的價值基礎。
          在審美上,易卜生一反佳構劇向壁虛構的創(chuàng)作方法,確立了從經驗出發(fā)、從生活出發(fā)、從人物出發(fā)的審美方式。他認為,創(chuàng)作必須從觀察和體驗出發(fā),寫親眼所見的、精神上經歷過的東西?!艾F代文學的秘密正在于這種經歷過的經驗。”從經驗出發(fā),使易卜生發(fā)現了佳構劇作家看不到或不愿正視的各種家庭和社會問題。他的作品大大激怒了歐美各國的中產階級觀眾,各種誹謗、設罵、攻擊、威脅接踵而至,有的說作家不道德,有的說作品不真實,藝術上一無是處,以至于英、美、法國的商業(yè)劇院長期不敢上演其中的某些作品。即使上演,也被篡改得一塌糊涂?!锻媾贾摇贰霸诘聡莩鰰r,易卜生被迫寫了一個所謂‘大團圓的結尾’,以免別人不經他同意就加以隨意改寫,這一結局便是娜拉既想離開丈夫又舍不得孩子,結果弄得心力交瘁,最后猛然倒在了地上”,這種情形讓人不由得想起1830年雨果《歐那尼》上演時,發(fā)生在法蘭西大劇院的那場沖突。不過那次斗爭的雙方是浪漫主義和古典主義,這次卻變成了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
    (摘編自董健等《戲劇藝術十五講》)(1)下列對材料一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處于貧富不同階層的人們,往往對戲曲大團圓故事的態(tài)度不同,前者嫌膩,后者熱衷。
    B.啟蒙和革命文學要想借助通俗文學形式喚醒民眾,必須確立對社會現狀的“不滿”主題。
    C.精英知識分子對大團圓的批判和否定,主要不是出于審美的目的,而是出于啟蒙的目的。
    D.能夠滿足普通民眾的文化市場需求和美好愿景,是大團圓故事的民間根基難撼的原因。
    (2)下列文學主張,不屬于批判“大團圓結局”的一項是
     

    A.他閉著眼睛不肯看天下的悲劇慘劇,不肯老老實實寫天工的顛倒殘酷,他只圖說一個紙上的大快人心。這便是說謊的文學。(胡適《文學進化觀念與戲劇的改良》)
    B.凡是歷史上不團圓,在小說里統(tǒng)統(tǒng)給他團圓:沒有報應的,給他報應?;ハ嗥垓_——這實在是關于國民性底問題。(魯迅《中國小說史略》)
    C.大團圓結局、悲劇之喜劇結局使本已走向寂滅之境的個體又重新回到生活之欲,這意味著重陷于“?;蟆钡哪嗫印#S霖《20世紀中國古代文學研究史》)
    D.惟我填詞不賣愁,一夫不笑是吾憂。舉世盡成彌勒佛,度人禿筆始堪投。(李漁《風箏誤》卷末收場詩)
    (3)下列對材料的綜合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側重分析中國古典戲曲“大團圓結局”的成因:材料二側重介紹以易卜生為代表的西方近代現實主義戲劇的演進。
    B.材料一連續(xù)引用卓人月、王國維、新文化運動的相關論述,都印證了大團圓結局與民族精神氣質具有表里關系的觀點。
    C.無論是中國的民間故事、鄉(xiāng)村演劇還是歐洲的佳構劇,都突出故事或者戲劇的娛樂性,故而容易虛構情節(jié),帶有幻想成分。
    D.兩篇材料都運用對比分析的方法,將“精英階層與下層百姓”“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對照展開,有利于分析得深入。
    (4)請依據材料二,簡要概括易卜生的戲劇創(chuàng)作主張。
    (5)聯(lián)系易卜生被迫寫“大團圓的結尾”這一事實,談談你對材料一的觀點有了哪些新的發(fā)現?

    組卷:14引用:3難度:0.5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茶館(節(jié)選)
    老 舍
    [康順子提著個小包,帶著康大力,往里邊探頭。]
          康大力   是這里嗎?
          康順子   地方對呀,怎么改了樣兒?(進來,細看,看見了劉麻子)大力,進來,是這兒!
          康大力  找對啦?媽!
          康順子   沒錯兒!有他在這兒,不會錯!
          王利發(fā)   您找誰?
          康順子  (不語,直奔過劉麻子去)劉麻子,你還認識我嗎?(要打,但是伸不出手去,一勁地顫抖)你,你,你個……(要罵,也感到困難)
          劉麻子  你這個娘兒們,無緣無故地跟我搗什么亂呢?
          康順子  (掙扎)無緣無故?你,你看看我是誰?一個男子漢,干什么吃不了飯,偏干傷天害理的事!呸!呸!
          王利發(fā)   這位大嫂,有話好好說!
          康順子   你是掌柜的?你忘了嗎?十幾年前,有個娶媳婦的太監(jiān)?
          王利發(fā)   您,您就是龐太監(jiān)的那個……
          康順子   都是他(指劉麻子)做的好事,我今天跟他算算賬?。ㄓ忠颍晕闯晒Γ?br />      劉麻子  (躲)你敢!你敢!我好男不跟女斗(隨說隨往后退)我,我找人來幫我說說理?。ㄈ鐾韧竺媾埽?br />      王利發(fā)  (對康順子)大嫂,你坐下,有話慢慢說!龐太監(jiān)呢?
          康順子  (坐下喘氣)死啦。叫他的侄子們給餓死的。一改民國呀,他還有錢,可沒了勢力,所以侄子們敢欺負他。他一死,他的侄子們把我們轟出來了,連一床被子都沒給我們!
          王利發(fā)   這,這是……?
          康順子    我的兒子!
          王利發(fā)    您的……?
          康順子    也是買來的,給太監(jiān)當兒子。
          康大力    媽!你爸爸當初就在這兒賣了你的?
          康順子    對了,乖!就是這兒,一進這兒的門,我就暈過去了,我永遠忘不了這個地方!
          康大力    我可不記得我爸爸在哪里賣了我的!
          康順子    那時候,你不是才一歲嗎?媽媽把你養(yǎng)大了的,你跟媽媽一條心,對不對?乖!
          康大力    那個老東西,掐你,擰你,咬你,還用煙簽子扎我!他們人多,咱們打不過他們!要不是你,媽,我準叫他們給打死了!
          康順子   對!他們人多,咱們又太老實!你看,看見劉麻子,我想咬他幾口,可是,可是,連一個嘴巴也沒打上,我伸不出手去!
          康大力    媽,等我長大了,我?guī)椭愦颍∥也恢烙H媽媽是誰,你就是我的親媽媽!
          康順子    好!好!咱們永遠在一塊兒,我去掙錢,你去念書!(稍愣了一會兒)掌柜的,當初我在這兒叫人買了去,咱們總算有緣,你能不能幫幫忙,給我找點事做?我餓死不要緊,可不能餓死這個無依無靠的好孩子!
    [王淑芬出來,立在后邊聽著。]
          王利發(fā)    你會干什么呢?
          康順子    洗洗涮涮、縫縫補補、做家常飯,都會!我是鄉(xiāng)下人,我能吃苦,只要不再做太監(jiān)的老婆,什么苦處都是甜的!
          王利發(fā)   要多少錢呢?
          康順子    有三飯吃,有個地方睡覺,夠大力上學的,就行!
          王利發(fā)    好吧,我慢慢給你打聽著!你看,十多年前那回事,我到今天還沒忘,想起來心里就不痛快!
          康順子    可是,現在我們母子上哪兒去呢?
          王利發(fā)   回鄉(xiāng)下找你的老父親去!
          康順子    他?他是活是死,我不知道。就是活著,我也不能去找他!他對不起女兒,女兒也不必再叫他爸爸!
          王利發(fā)   馬上就找事,可不大容易!
          王淑芬   (過來)她能洗能做,又不多要錢,我留下她了!
          王利發(fā)    你?
          王淑芬    難道我不是內掌柜的?難道我跟李三爺就該累死?
          康順子    掌柜的,試試我!看我不行,您說話,我走!
          王淑芬   大嫂,跟我來!
          康順子    當初我是在這兒賣出去的,現在就拿這兒當作娘家吧!大力,來吧!
          康大力    掌柜的,你要不打我呀,我會幫助媽媽干活兒?。ㄍ跏绶?、康順子下)
          王利發(fā)    好家伙,一添就是兩張嘴!太監(jiān)取消了,可把太監(jiān)的家眷交到這里來了!
          李三      (掩護著劉麻子出來)快走吧?。ɑ厝ィ?br />      王利發(fā)    就走吧,還等著真挨兩個脆的嗎?
          劉麻子    我不是說過了嗎,等兩個朋友?
          王利發(fā)   你呀,叫我說什么才好呢!
          劉麻子   有什么法子呢!隔行如隔山,你老得開茶館,我老得干我這一行!到什么時候,我也得干我這一行!
    (1)下列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選文開篇寫康順子“提著個小包”暗示了她出外找工作的情節(jié),“往里邊探頭”說明她膽怯,體現了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的落魄困境。
    B.劉麻子再見到康順子已經認不出來她了,認為康順子奔向自己是在搗亂,這說明劉麻子對自己做過的壞事心安理得,不害怕康順子。
    C.康大力是龐太監(jiān)買來的孩子,對養(yǎng)母康順子很孝順,而稱龐太監(jiān)為“老東西”,這些都表現出他對康順子的愛和對龐太監(jiān)的憎惡之情。
    D.王淑芬的兩個“難道”表面上看是責備王利發(fā)不看重自己,抱怨自己在茶館里的活多,實際上是希望留下康順子母子。
    (2)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康順子母子的對話表現了龐太監(jiān)的殘忍,用他受侄子欺負的事情說明了惡有惡報的道理,暗示了康順子母子當年不敢反抗是因為他們的封建迷信思想。
    B.節(jié)選內容篇幅雖然短小,但以小見大,較為明確地展現了時代特征,表達出作者對黑暗社會的批判,對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們的深切同情。
    C.王利發(fā)勸劉麻子離開茶館時說“還等著真挨兩個脆的嗎”,他把“挨巴掌”形容為“挨脆的”,語言帶有地方特色,十分風趣。
    D.文本中出場的這些人物都是小人物,作者通過描寫他們的過去和現在來塑造他們的人物形象,并以人物塑造來帶動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
    (3)請簡要概括文本體現的主要矛盾沖突。
    (4)王利發(fā)對康順子的稱謂前后發(fā)生了三次變化,作者這樣安排有何用意?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

    組卷:49引用:12難度:0.5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文學評論與文學創(chuàng)作本為文學之雙翼,是一種相互砥礪、并駕齊驅的關系。但很長時間以來,文學評論似乎只會說“好話”了。                 ,也并非文學評論必須吹毛求疵,這里所說的“好話”,實際上指的是那種“強將笑語供主人”式的言不由衷的“好話”,或是那種“矮人看戲何曾見,都是隨人說短長”式的人云亦云的“好話”,( ?。?br />      假如文學作品確實達到了爐火純青之境,又何嘗不可以拍手稱贊、逢人說項呢?這種毫無保留的“叫好”,同樣亦是“有力量”的評論,而且意義重大。
          1958年3月,茹志鵑在《延河》發(fā)表短篇小說《百合花》,以靈妙之筆寫殘酷的戰(zhàn)爭題材,講究鋪墊與神韻,講究留白與象征,與當時流行的英雄書寫風格迥異,                 。
          茅盾慧眼識金,讀后立即為之撰寫精彩評論,             。《百合花》得以轉載于當年《人民文學》第6期,贏得好評如潮,至今仍是膾炙人口的經典佳作。設若當年沒有茅盾的披沙揀金和著意推舉,《百合花》銷聲匿跡于當時的文化語境之中,恐怕是極有可能的。
    (1)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
     

    A.或是那種自欺欺人式的“皇帝的新衣”的“好話”
    B.那種自欺欺人式的“皇帝的新衣”的“好話”
    C.或是那種“皇帝的新衣”式的自欺欺人的“好話”
    D.那種“皇帝的新衣”式的自欺欺人的“好話”
    (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

    組卷:3難度:0.7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城里人可以用“土氣”來藐視鄉(xiāng)下人,而“土”卻是鄉(xiāng)下人的命根,出門在外,如果水土不服,可以把紅紙包裹著的東西煮一點湯吃,這就是一包灶上的泥土。
    --費孝通《鄉(xiāng)土中國?鄉(xiāng)土本色》      在社會變遷的過程中,人并不能靠經驗做指導。能依賴的是超出于個別情境的原則,而能形成原則、應用原則的卻不一定是長者。這種能力和年齡的關系不大,重要的是智力和專業(yè),還可加一點機會。在變遷中,習慣是適應的阻礙,經驗等于頑固和落后。頑固和落后并非只是口頭上的譏笑,而是生存機會上的威脅。
    --費孝通《鄉(xiāng)土中國?長老統(tǒng)治》      讀了上面材料,你有怎樣的思考?鄉(xiāng)土習俗是傳統(tǒng)文化的延續(xù),還是社會發(fā)展的障礙?請寫一篇文章發(fā)表你的看法。
          要求:結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組卷:40引用:7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