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年湖北省高考化學聯(lián)考試卷(5月份)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化學與生活、生產關系密切。下列對相關應用所作的解釋正確的是( ?。?br />
    選項 應用 解釋
    A 面粉廠用靜電除塵裝置進行除塵 粉塵膠粒帶電,可在電極上沉積
    B 生石灰作燃煤的添加劑 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酸雨形成
    C 聚四氟乙烯與銅箔復合制作印刷電路板 聚四氟乙烯和銅均有強導電性
    D 鎂合金作嫦娥五號航天器的外殼材料 鎂的熔點高,硬度大

    組卷:34引用:2難度:0.7
  • 2.自然界中氮循環(huán)的部分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img alt src="https://img.jyeoo.net/quiz/images/202105/317/810c622c.png"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組卷:56引用:2難度:0.6
  • 3.ClO2是一種環(huán)境友好型消毒劑,可滅活新型冠狀病毒,一種制備ClO2的反應為NaClO3+HCl→NaCl+ClO2↑+Cl2↑+H2O(未配平)。下列與該反應相關的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89引用:2難度:0.7
  • 4.萜類化合物是尋找和發(fā)現(xiàn)天然藥物生物活性成分的重要來源,下列關于三種萜類化合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img alt src="https://img.jyeoo.net/quiz/images/202105/317/d8fe599b.png"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組卷:52引用:2難度:0.5
  • 5.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83引用:2難度:0.5
  • 6.短周期主族元素W,X,Y,Q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Y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其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等于W、X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和,Q的原子序數(shù)等于X原子序數(shù)的2倍;查德威克實現(xiàn)了核反應:以
    9
    Z
    W+
    4
    2
    He→
    A
    Z
    +
    2
    X+
    1
    0
    n。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65引用:2難度:0.5

二、解答題(共4小題,滿分55分)

  • 18.苯乙烯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可利用乙苯催化脫氫法制備,實際生產中常在體系中充入一定量的CO2,主要反應如下:
    Ⅰ.C8H10(g)?C8H8(g)+H2(g)△H1=+117.6kJ?mol-1;
    Ⅱ.CO2(g)+H2(g)?CO(g)+H2O(g)△H2=+41.2kJ?mol-1?;卮鹣铝袉栴}:
    (1)相比于乙苯直接脫氫制苯乙烯,工業(yè)實際生產中充入一定量CO2的優(yōu)點為
     
    (任寫一點)﹔二氧化碳與乙苯氣體反應生成苯乙烯氣體、一氧化碳和水蒸氣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2)一定溫度下,起始向10L盛放催化劑的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2molC8H10(g)和1molCO2(g)發(fā)生反應Ⅰ和反應Ⅱ。20min末達到平衡時,C8H8(g)、H2O(g)的體積分數(shù)分別為25%和5%。
    ①0~20min內,用C8H10的物質的量濃度變化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v(C8H10)=
     
    。
    ②反應Ⅱ的平衡常數(shù)Kc=
     
    。
    ③起始投料量不變,在不同溫度、壓強下重復實驗,測得H2的平衡體積分數(shù)與溫度和壓強的關系如圖所示。

    由圖可知,溫度低于T0℃時,以反應
     
    (填“Ⅰ”或“Ⅱ”)為主,理由為
     
    ;T1℃時,三條曲線幾乎相交的原因為
     
    ;p1、p2、p3由大到小的順序
     
    。
    (3)若乙苯催化脫氫過程中發(fā)生積碳反應(g)═8C(s)+4H2(g)△H3=-126kJ?mol-1。積碳反應可能導致的后果為
     
    (任寫一點)。

    組卷:62引用:2難度:0.6
  • 19.氧化鉻(Cr2O3)可用作著色劑、催化劑、印刷紙幣的油墨等。以含鉻廢料(含F(xiàn)eCr2O4、MgO、SiO2、Al2O3等)為原料制備氧化鉻的一種流程如圖所示。

    已知:燒渣的成分為Na2CrO4、NaAlO2、Na2SiO3、Fe2O3、MgO;Ksp[Fe(OH)3]=4×10-38、Ksp[Al(OH)3]=1×10-33、Ksp[Mg(OH)2]=2×10-11,溶液中離子濃度≤10-5mol?L-1時認為該離子沉淀完全。
    回答下列問題:
    (1)“研磨”的目的為
     
    ;“焙燒”過程發(fā)生的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
    (2)若濾液1中金屬離子的濃度均為0.2mol?L-1,則“調pH”的最小值為
     
    (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3)“除鎂”工序控制溫度不能過高,且不能在陶瓷容器中進行的原因為
     

    (4)“轉化”時加入適量H2SO4的作用為
     
    。
    (5)部分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

    ①“系列操作”具體指
     
    ,將所得濾液降溫結晶、過濾、乙醚洗滌。
    ②降溫結晶時控制的適宜溫度為
     
    (填選項字母)。
    A.0~10℃
    B.10~20℃
    C.50~70℃
    D.80℃以上
    ③用乙醚洗滌而不用乙醇洗滌的原因為
     
    。
    (6)“煅燒”反應生成N2和水蒸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組卷:64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