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0年湖北省宜昌市高三四月調考生物試卷

發(fā)布:2024/11/4 7:30:2

一、選擇題(共6小題)

  • 1.下列有關真核細胞結構與功能的敘述,存在可能的是( ?。?/h2>

    組卷:22引用:1難度:0.6
  • 2.某同學用洋蔥做了下列小實驗,其實驗結果有明顯錯誤的是( ?。?/h2>

    組卷:17引用:1難度:0.7
  • 3.如圖,雙脫氧核苷三磷酸(ddNTP)的結構與脫氧核苷三磷酸(dNTP)相似(N代表A,G、C,T中的一種),都能作DNA復制的原料。DNA復制時,若連接上的是ddNTP,子鏈延伸終止;若連接上的是dNTP,子鏈延伸繼續(xù)。某同學要獲得被32P標記的以堿基“T”為末端的、各種不同長度的DNA子鏈,在人工合成體系中,已有適量的GTACATACATC……單鏈模板、引物、DNA聚合酶和 相應的緩沖液,還要加入下列哪些原料?( ?。?br />①α位32P標記的ddTTP
    ②γ位32P標記的ddTTP
    ③dGTP,dATP,dCTP
    ④dGTP,dATP,dTTP,dCTP

    組卷:108引用:2難度:0.5
  • 4.1995年開始,我國科學家首創(chuàng)的純天然膠原蛋白縫合線廣泛用于傷口縫合。這種縫合線由某動物的膠原蛋白加工而成,具有吸收完全無致痕、無排異反應等優(yōu)良特性。下列推測錯誤的是(  )

    組卷:32引用:4難度:0.7

三.【生物--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15分)

  • 11.思考回答下列生物技術問題:
    (1)泡菜發(fā)酵過程中起作用的主要菌種是
     
    ,泡菜水表面的白膜是
     
    ,而蘋果酒表面的白膜是
     
    。
    (2)在微生物實驗中,滅菌與消毒的主要區(qū)別體現(xiàn)在滅菌
     
     (至少答兩點)。一般來說,生物學實驗中,實驗操作者的雙手、用于組培的植物組織、用于研究呼吸強度的種子,需要進行
     
    處理;微生物接種操作、滅菌的培養(yǎng)基倒平板都要在
     
    附近進行,這是為了防止外來雜菌污染。
    (3)測定培養(yǎng)液中活菌數(shù),用稀釋涂布平板法。通過菌落計數(shù)并計算后常發(fā)現(xiàn),稀釋倍數(shù)高的組別的計算結果往往大于稀釋倍數(shù)低的組別,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最可能是
     
    。
    (4)加酶洗衣粉是含有酶制劑的洗衣粉,除堿性脂肪酶外,常用的酶制劑還有
     
    等。

    組卷:16引用:1難度:0.7

四.【生物--選修3:現(xiàn)代生物科技專題】(15分)

  • 12.某種質粒上有SalⅠ、HindⅢ、BamHⅠ三種限制酶切割位點,它們的識別序列和黏性末端各不相同,該質粒同時含有抗四環(huán)素基因和抗氨芐青霉素基因。科學家利用此質粒培育轉基因抗鹽作物,提高糧食種植面積取得重大進展。其培育過程如甲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在構建重組質粒時,應選用
     
    兩種酶對質粒和含抗鹽基因的DNA進行切割,以保證重組質粒序列的唯一性。
    (2)基因工程中的檢測篩選是一個重要的步驟。為篩選出導入了重組質粒的農(nóng)桿菌,乙圖表示運用影印培養(yǎng)法(使一系列培養(yǎng)皿的相同位置上能出現(xiàn)相同菌落的一種接種培養(yǎng)方法)檢測重組質粒是否導入了土壤農(nóng)桿菌。
    培養(yǎng)基除了含有土壤農(nóng)桿菌生長繁殖必需的成分和瓊脂外,培養(yǎng)基A和培養(yǎng)基B分別還要含有
     
    、
     
    。從檢測篩選的結果分析,含有目的基因的是
     
    (填數(shù)字)菌落中的細菌。
    (3)為了確定抗鹽作物是否培育成功,要用
     
    標記的含抗鹽基因的DNA片段作探針進行分子雜交檢測,還要從個體水平用
     
    (方法)鑒定作物的耐鹽性。
    (4)將轉入抗鹽基因的工程細胞培育成完整植株需要用組織培養(yǎng)技術,組織培養(yǎng)技術依據(jù)的原理是
     
    。
    (5)將抗鹽基因導入作物細胞內(nèi),使作物具有了抗鹽性狀,這種變異類型屬于
     
    。

    組卷:21引用:1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