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浙江省麗水市部分學校聯考九年級(上)期中科學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單選題(每小題4分,共80分)

  • 1.如圖所示的實驗中,涉及的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組卷:3引用:1難度:0.5
  • 2.下列各組物質的名稱、俗名(主要成分)和化學式,表示同一種物質的是( ?。?/h2>

    組卷:4引用:2難度:0.5
  • 3.氫氧化鈉的俗稱是( ?。?/h2>

    組卷:40引用:4難度:0.5
  • 4.2019,我們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目標又近了一步。“務農重本,國之大綱”。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讓農業(yè)成為有奔頭的產業(yè),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yè),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yè)的美麗家園。初冬,為使小麥順利越冬,小明的爸爸要給自家的小麥施肥,他應施用的化肥為( ?。?/h2>

    組卷:0引用:1難度:0.5
  • 5.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h2>

    組卷:19引用:1難度:0.5
  • 6.鐵制菜刀在生產時要通過“粹火”處理來增加刀的硬度,其原理為:3Fe+4H2O
    高溫
    Fe3O4+4H2↑,該反應屬于基本反應類型中的( ?。?/h2>

    組卷:0引用:2難度:0.5
  • 7.如圖所示的情景中,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的過程是( ?。?/h2>

    組卷:4難度:0.5
  • 8.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的是( ?。?/h2>

    組卷:0引用:1難度:0.5
  • 9.小明為比較Mg、Fe、Cu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進行了如 圖甲所示的實驗,實驗后把兩試管中的物質倒入燒杯中(如圖乙),發(fā)現燒杯內的紅色固體明顯增多,充分反應后過濾。濾液中含有的金屬離子可能的組成有( ?。?br />①Mg2+②Mg2+和Fe2+③Mg2+和Cu2+④Mg2+、Fe2+和Cu2+

    組卷:8引用:2難度:0.5
  • 10.打開濃鹽酸試劑瓶,發(fā)現瓶口有“白霧”出現。已知鹽酸中含有水分子(H2O)、氫離子(H+)和氯離子(Cl-)。下列實驗能證明“白霧”中含有氫離子的是( ?。?br />

    組卷:75難度:0.5
  • 11.類比推理在科學學習和科學研究中有重要意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1引用:1難度:0.5
  • 12.在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鹽酸后,下列能證明兩者恰好完全中和的是( ?。?/h2>

    組卷:11引用:6難度:0.5
  • 13.航天員艙外服內含有與氫氧化鈉性質相似的氫氧化鋰(LiOH),它不可能具有的化學性質是( ?。?/h2>

    組卷:1引用:1難度:0.5

四、實驗探究題

  • 38.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塑料袋有用聚乙烯制成的,也有用聚氯乙烯制成的。小明同學聽說包裝食品的塑料袋應該是前者而不是后者,便設計了一個實驗方案,用平常在超市買東西時帶回來的塑料袋進行探究,以驗證其成分。
    查閱資料:聚乙烯燃燒生成CO2和H2O;聚氯乙烯燃燒除了生成CO2和H2O之外,還會有HCl氣體產生。
    實驗探究:小明將以下實驗裝置按ABCD順序連接好,然后進行探究。
    (1)在實驗過程中若B、C、D裝置都產生明顯的現象,則該塑料袋是用
     
    制成的。(填“聚氯乙烯”或“聚乙烯”)
    實驗反思:連接實驗裝置時,能否將裝置C、D順序調換?請簡述。

    答:
     
    理由是
     

    繼續(xù)探究:小明為了測定聚乙烯的組成,取了5.6g聚乙烯塑料碎片放在硬質玻璃管中,鼓入充足的氧氣使之燃燒,將產生的氣體通入足量的濃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中,并將實驗結果記錄在下表中。
    實驗結果:
    實驗前 實驗后
    B裝置的質量/g 213.6 220.8
    C裝置的質量/g 200.2 217.8

    (2)根據實驗結果可以判斷:聚乙烯燃燒生成的水的質量是
     
    ;二氧化碳的質量是
     
    。
    (3)聚乙烯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填“有”或“無”);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
     
    。

    組卷:22引用:2難度:0.5

五、綜合說理題

  • 39.敞口放置的氫氧化鈉溶液易變質,現向一定質量且部分變質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入稀鹽酸并振蕩。(酸的濃度盡可能的低,滴入時盡量緩慢)請在坐標圖中畫出表示反應過程中溶液質量隨加入鹽酸質量的變化而變化的情況并說明原因
     
    。(A代表起點,已畫好)

    組卷:16引用:6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