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qū)華林學校八年級(上)開學歷史試卷
發(fā)布:2024/9/30 0:0:1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一題2分班,共60分)
-
1.清朝中后期的廣東是鴉片走私重災區(qū),伶仃洋變成鴉片集散中心。貨物積聚在伶仃洋上,然后由快艇分運至沿岸內河。關津胥吏對此視若無睹,沿途關卡暢行無阻。以上史實反映出( ?。?/h2>
組卷:58引用:4難度:0.6 -
2.晚清著名史學家夏燮說:“論者皆謂中西之釁,自燒煙啟之。今載考前后,乃知釁端之原于互市,而非起于鴉片也?!毕嫩普J為導致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的原因是( ?。?/h2>
組卷:44引用:5難度:0.7 -
3.被稱為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的是( ?。?/h2>
組卷:0引用:3難度:0.6 -
4.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是( ?。?/h2>
組卷:185引用:18難度:0.9 -
5.帝國主義的炮聲驚醒了古老的中華帝國的迷夢,中華民族屈辱的歷史開始了。你知道標志著中國近代史開端的歷史事件是( ?。?/h2>
組卷:119引用:42難度:0.9 -
6.第一手史料是指直接真實反映歷史面貌的信息,是事件(或活動)的當時記錄,是事件的實際目擊者或參與者所經歷的。下列可以作為研究鴉片戰(zhàn)爭的第一手史料的是( ?。?/h2>
組卷:7引用:6難度:0.3 -
7.歐美的歷史學家曾說,如果不是林則徐禁運鴉片,英國資產階級也會找另一個借口來發(fā)動戰(zhàn)爭,這是可以斷言的。英國資產階級政府發(fā)動這次戰(zhàn)爭,除了保護鴉片走私以外,其更深層次的意圖是( ?。?/h2>
組卷:170引用:12難度:0.7 -
8.“鴉片戰(zhàn)爭后,西方列強不滿足既得利益,企圖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英、法兩國在俄、美兩國的支持下,分別以‘亞羅號事件’和‘馬神甫事件’為借口,對中國發(fā)動了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币陨喜牧厦枋龅氖堑诙硒f片戰(zhàn)爭的( )
組卷:36引用:5難度:0.5 -
9.“這把火騰空燃燒的時候。一個擁有黃河和長江滾滾波濤的民族……眼睜睜的看著這座萬園之園化為一片灰燼。”與這則材料有關的歷史事件是( ?。?/h2>
組卷:221引用:70難度:0.7 -
10.19世紀下半期,趁火打劫地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共侵占了中國東北和西北150多萬平方千米土地的國家是( )
組卷:233引用:51難度:0.6
二、非選擇題(40分)
-
31.每一個時代的中國人都有著自己的“中國夢”。閱讀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動。
【天國夢】
材料一:如圖所示
(1)根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這句話出自太平天國哪一綱領性文獻?
【富強夢】
材料二:洋務派在觀察強大對手(西方列強)的優(yōu)點時,不歸功于對手的強壯如牛,反而歸功于對手有一副漂亮的拳擊手套。他們可能尚未意識到工業(yè)化的重要性,但他們的實際行動卻促使中國逐步走上工業(yè)化的道路。
(2)材料二中“漂亮的拳擊手套”是指什么?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評價洋務派的“實際行動”。
【維新夢】
材料三:康有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維新的要義為藍圖在中國變法,但是沒有認識到日本與中國國情不同……只是從形式上學習,并沒有掌握明治維新的真正“要義”。在不掌握權力的情況下,不停地向皇帝條陳奏折,由皇帝頒發(fā)詔書的方式來進行變法,結果失敗了。但它畢竟觸動了傳統(tǒng)的中國政治體制,為現(xiàn)代國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嘗試。
(3)材料三中的“維新夢”與材料二中的“富強夢”相比,在“向西方學習”方面有何新的變化?根據材料三概括指出“維新夢”破滅的原因。
(4)請你談談上述材料中不同時代的“中國夢”對當今我國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有何啟示。組卷:3引用:4難度:0.3 -
32.材料論述題。
戰(zhàn)爭結束后,當?shù)弥④娨呀洺烦鲩L江,道光皇帝的第一個反映就是下令沿海各省撤軍,清政府的軍政大員彈冠相慶。有人形容當時文武百官的狀態(tài):“大有雨過忘雷之意?!敝袊囊磺蟹路鹩只氐皆c。魏源編撰的第一部系統(tǒng)介紹世界的中文著作《海國圖志》,第一次提出“師夷之長以制夷”帶著理性救國的態(tài)度,寫出了第一代“睜眼看世界的中國人”對國家前途的思考。然而,這卻是一次無聲的吶喊。1840年的炮聲,無法驚醒與一個沉溺于自己深厚傳統(tǒng)的天朝迷夢。第一代探索者的聲音,是這樣微弱,變革連萌芽都沒有產生就已結束。歷史的悲劇在第一次降臨時,人們往往漠然盲目,只有在悲劇重演時人們才會感到切膚之痛。
--摘編自中央電視臺紀錄片《復興之路?千年局變》(1)材料中的“戰(zhàn)爭”指什么戰(zhàn)爭?
(2)閱讀以上材料提煉一個觀點,并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加以論述。(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邏輯清晰。)組卷:16引用:8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