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河北省唐山市海港高級中學高三(上)開學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12/19 7:0:2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1小題,17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材料一:
          至少在春秋戰(zhàn)國,中國就已經確立了以農耕為主的生產與生活方式,并逐步形成了精耕細作技術體系,這個體系的起點應該是如何把握農時。種植需要確定合適的時間才會有好的收獲,它是一個較漫長的過程,需要各種自然因素配合。古人認識到這一點,所以才有“天人合一”與“三才”(指天、地、人)思想的形成。
          任何抽象的哲學理念都要有具體的操作措施才能實現(xiàn)其價值。如何在農業(yè)生產過程中把握農時,實現(xiàn)天人合一,并獲得好的收成呢?我們的祖先利用二十四節(jié)氣掌握農時,加上北方耕、耙、糖(南方的耕、耙、耖)三者配套的抗旱保墑體系,再輔以中耕除草的技術,以少量土地養(yǎng)活眾多人口,構筑了一條通往天人合一、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路徑。可以說,深厚的農耕基因決定了中國古代的文明類型,它促成了天人合一哲學的產生,進而孕育了二十四節(jié)氣概念和抗旱保墑體系,構成了古代的精耕細作技術體系。所以說,二十四節(jié)氣就是合理利用農時的典范,是當時發(fā)達的農學思想的具體體現(xiàn)。
          如今的中國農業(yè)在傳統(tǒng)農業(yè)的基礎上引進了西歐農業(yè)模式,加入了許多工業(yè)化要素。其中化肥與農藥在作出貢獻的同時,存在諸多難以回避的問題,比如耕地質量下降,黑土層變薄,土壤酸化,耕作層變淺等。環(huán)境污染的現(xiàn)象日益突出,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任務更加艱巨;生態(tài)系統(tǒng)退化明顯,建設生態(tài)保育型農業(yè)的任務更加困難。二十四節(jié)氣這一體系依然沒有過時,這是因為不管農業(yè)生產如何發(fā)達,基礎的原理不會變化,即依賴自然而生產。人們依然要遵循自古而有的尊重自然而非征服自然的知識體系,指導種植、養(yǎng)殖等生產的各個過程,找到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和諧生產方式。二十四節(jié)氣理念正以新的形式服務于中國當代農業(yè)。
          傳承二十四節(jié)氣還可以對美麗鄉(xiāng)村建設產生積極的影響。不管工業(yè)化的程度有多高,鄉(xiāng)村依然會是中國社會的最大板塊,鄉(xiāng)村的和諧依然要與工業(yè)化進程并行不悖。城鄉(xiāng)之間的互動應該是雙向的、良性的,不能因為工業(yè)化而讓鄉(xiāng)村失去了它應有的韻味。二十四節(jié)氣時刻提醒人們、城市不能離開鄉(xiāng)村。通過熟悉二十四節(jié)氣,生活在都市的人們能夠了解鄉(xiāng)村,望得見青山,看得見綠水,記得住鄉(xiāng)愁。
          中國在未來將越來越多地站在世界舞臺的中心,二十四節(jié)氣如同中國文化的一張核心名片,有利于讓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國。當中國人提出“一帶一路”的構想時,西方一些國家很不適應,認為這是中國試圖主導世界的行為。實際上,中國的文化基因是以二十四節(jié)氣為代表的和諧理念,不是征服理念,“一帶一路”是用玉帛替代干戈的最好形式之一。在世界文明史的視野中,二十四節(jié)氣是一個獨一無二的知識體系,只有在中華文明的和諧模式中才能產生。
          2016年11月30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jié)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實際上是無意間送給中國人的大禮。我們應該很好地使用這個名片,排除干擾,推動全球基礎設施建設,為整個人類謀福祉。
    (摘自中國農業(yè)博物館研究員徐旺生《二十四節(jié)氣在中國產生的原因及現(xiàn)實意義》,有刪改)材料二:
          二十四節(jié)氣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體現(xiàn)了國際社會對保護傳統(tǒng)知識與實踐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視,也意味著對這一優(yōu)秀文化遺產的認可和對中國承擔保護職責的信任。這就要求我國積極動員各種社會力量,有序推動二十四節(jié)氣的各項保護工作。
          二十四節(jié)氣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fā)明”,是古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guī)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和生產實踐,是古代天文學和農學同步發(fā)達的結晶。其中蘊含的尊重自然、效法自然、愛護自然、利用自然、扶助自然的天人合一思想,更是中國文化的精髓。
          二十四節(jié)氣本來是大眾的生產生活日用文化,始于西周,于春秋戰(zhàn)國基本定型,于西漢完成記載。秦漢時期的中央集權體制——郡縣制度為其推廣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肮湃肆?,以測天為急……察懸象之運行,示人民以法守”,通過官方推行,二十四節(jié)氣才被普遍用于指導國計民生。2000多年以來,二十四節(jié)氣既是國家行政的時間準繩,也是農業(yè)生產的指南針、日常生活的風向標。
          從這個意義上說,只有讓二十四節(jié)氣扎根人心,回歸生產生活日用,才是真正的保護與傳承。一直以來,全國各地、各民族的人們不僅傳承著二十四節(jié)氣內在的中華文明的宇宙觀和核心價值理念,而且對二十四節(jié)氣進行了因地制宜、因俗制宜的創(chuàng)造性利用,形成了豐富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既有國家祭典,又有生產儀式和習俗活動,還有諺語、歌謠、傳說、詩詞、工藝品、書畫等文藝作品。
          二十四節(jié)氣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申遺成功,有助于激起國人繼承傳統(tǒng)文化的熱情,增強文化自信。另一方面,也會進一步增強外國人士了解中華文化的興趣,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
    (選自人民網《二十四節(jié)氣的文化意蘊》,有刪改,作者張勃系北京聯(lián)合大學研究員)
    【鏈接材料】
          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奧會開幕。這一天恰逢中國傳統(tǒng)的立春節(jié)氣。立春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首,標志冬天結束,春天開始。隨著二十四節(jié)氣倒計時,冬奧會開幕式緩緩開啟。從雨水開始,至立春結束,一幅幅節(jié)氣的美麗畫面對應著中國古典詩詞或諺語,將中國元素與冬奧會完美融合,驚艷了世界。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在春秋戰(zhàn)國,中國就已經確立了以農耕為主的生產與生活方式,逐步形成了以把握農時為第一步的精耕細作技術體系。
    B.在利用二十四節(jié)氣進行耕作的生產實踐過程中,中國古代的重農思想逐漸形成,“天人合一”哲學與“三才”思想由此產生。
    C.西歐農業(yè)模式的產物——農藥與化肥的副作用已經越來越明顯,對環(huán)境的負面影響越來越大,不利于人與自然的和諧。
    D.利用好二十四節(jié)氣這張文化名片,落實二十四節(jié)氣的保護與傳承,有利于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為整個人類謀福祉。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我們應傳承二十四節(jié)氣所包含的理念,更多地利用傳統(tǒng)有機肥料,建立新型生態(tài)農業(yè)模式,因時制宜,因地制宜,種養(yǎng)結合,循環(huán)利用。
    B.二十四節(jié)氣是天文與農學兩方面知識高度配合的體系,只能在中華文明的和諧模式中產生,是中華文明體在早期優(yōu)于其他文明體的證明。
    C.長期以來,二十四節(jié)氣被全國各地采用,為多民族共享,各族人民通過創(chuàng)造性利用二十四節(jié)氣,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宇宙觀和核心價值理念。
    D.只有采取更加有組織、有計劃的措施,使二十四節(jié)氣扎根人心,回歸日常農業(yè)生產,才是真正的保護與傳承,才能保障國計民生。
    (3)下列選項不能支持材料一觀點的一項是
     

    A.早在距今一萬年左右的新石器時代初期,中國就已經出現(xiàn)了農業(yè)。
    B.《呂氏春秋?審時》有言:“夫稼,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養(yǎng)之者天也?!?br />C.游牧文明的發(fā)展僅需要了解四季這種較粗的時序概念,沒有細分節(jié)氣的需求。
    D.壯族霜降節(jié)、苗族趕秋等被列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4)請結合兩則材料簡要概括二十四節(jié)氣產生于中國古代的原因。
    (5)張藝謀總導演以二十四節(jié)氣倒計時拉開了北京冬奧會的序幕。請根據材料,從文化的角度,結合你對冬奧會的認識,談談自己對這一設計的意圖的理解。

    組卷:23引用:7難度:0.1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8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瓦貓(節(jié)選)
    葛亮
          寧懷遠從蒙自剛來到昆明時,在翠湖邊上看到一株梨花。很大,風吹過來,就落了一地,好像雪一樣。后來,他無數(shù)次對榮瑞紅說起這株梨花樹。榮瑞紅說,我們龍泉鎮(zhèn),什么花都有,就是沒有梨花。
          后來,寧懷遠在滇池邊上,聽一個拉胡琴的唱,“萬紫千紅花不謝,冬暖夏涼四時春?!彼窒肫疬@株梨花,想起滿天飛的白,卻怎么也記不起樹的樣子了。
          榮瑞紅倒記得清清楚楚。那年夏天,藍花楹開得正盛。黃昏時候,村里頭來了一個人,敲開他們家的門。榮瑞紅應了門,見是高個兒中年人,穿著青布衫子。蠟黃臉,滿臉胡須。這人操官話,有兩湖口音,口氣溫和,問榮瑞紅家里頭有沒有要出租的屋子。榮瑞紅就喊她爺爺。榮昌德老漢走出來,敲著煙袋鍋,瞇眼看來人胳膊底下夾著兩本書,就問,先生,你是昆明城里來的教授吧?
          那人點點頭,說,小姓聞。榮老爹回,我們家的耳房剛租了出去。最近來我們鎮(zhèn)上問的,都是昆明城里的教授和學生。日本人的飛機把讀書人都折騰壞了。全城都在跑警報。走,我陪你去問一問。
          榮老爹帶著這個先生,順著金汁河畔的小路,挨家挨戶一路問過來。天擦黑了,這先生在一戶人家門口停下,抬頭看看說,這房子好?!叭g兩耳倒八尺”。榮老爹說,可不,正正經經的“一顆印”。
          敲開了門,一看,小院干凈開闊,房子也通透。用的石材、木料都考究得很,樓板和隔墻板還未裝完,眼見是新起的房子。聞先生怕人家不舍得,但還是說了來意。屋主說,好。錢不打緊,您看著給。這屋子剛建好,您不嫌棄,下周就能住進來。
          聞先生看他爽快,也很高興。屋主說,都說昆明城里造了新大學,來了許多教授。北方來。要是不打仗,我們請也請不來你們。
          榮瑞紅才知道,這個聞先生,不是替自己找房子,是要替他們大學找個地方,蓋個研究所。
          要裝修這個房子,鎮(zhèn)上不缺人手??蛇@聞一多先生,一個瓦匠窯工也不請。他和另一個姓朱的先生,擼起袖子,帶著幾個年輕人,自己干。
          榮老爹就說,他們開不了伙。囡兒,新燒的餌塊,給他們送些去。
          榮瑞紅就拎著一只籃子,裝幾只碗給他們送過去。聞先生客氣,要給她錢。她躲過去。
          待裝修好了,聞先生請村里的木匠創(chuàng)了一塊木板,創(chuàng)得又平又光。他對青年說,懷遠,去龍頭村的彌陀寺,找馮先生,給咱研究所題個名。
          黃昏的時候,“清華大學文科研究所”的牌子就掛起來了。
          屋主來了,看了又看,說,這字可真好。可這屋上了櫞子,要住進人,其實還缺了一樣。
          聞先生說,愿聞其詳。
          屋主笑笑,這得麻煩您找榮老爹問一問。
          當天后晌,寧懷遠第一次見到了瓦貓。
          他看見榮家老爹捧了一只黑黔黔的物件走過來。走近看,是個陶制的老虎。那老虎身量小,但樣子極兇。凸眼暴睛,兩爪間執(zhí)一陰陽八卦,口大如斗,滿嘴利牙,像要吞吐乾坤的樣子。老爹捧得穩(wěn)穩(wěn)的,神色也肅穆。寧懷遠記起朱先生講應勁的《風俗通義?祀典》,引《黃帝書》,里頭有神荼郁壘執(zhí)鬼以飼虎的一段,說虎能“執(zhí)博挫銳,噬食鬼魅”。他想,這大概是一只和房宅相關的神獸。
          他便大聲感嘆說,好兇的鎮(zhèn)宅虎啊。
          旁邊的榮瑞紅手里拿著紅菱子,本也是肅然的,聽了懷遠的話,倒噗嗤一聲笑出來,說,讀書人的見識大。阿爺?shù)耐哓堊兞死匣ⅰ?br />      榮老爹回頭瞋她一眼,說,死囡兒,不說話當你啞巴嗎。
          這時,在宅前的端公,是本地的巫人。穿玄色的長袍,頭戴錦帽,手里執(zhí)了木劍。他捉來一只毛色絢亮的雄雞,口中念念。旁人聽不懂,大約是消災瑞吉的咒語。隨即出其不意,低頭猛咬住公雞的雞冠。血便由肥厚的雞冠流淌下來。端公喚來榮老爹,協(xié)他把住掙扎的雄雞,將雞血一一滴在瓦貓的七竅,即眼、鼻、口、耳處,又在那大嘴里放入松子等。這端公即刻手勢利落,將雞宰殺了,在院內的鍋里烹煮。
          半個時辰取出,直立于缽中,這雞頭須仰視屋宇檐角。端公遂點香祭之良久。最后,踏梯上屋頂,恭恭敬敬,才把瓦貓安在脊瓦上。
          寧懷遠看這端公,一場“開光”下來,大汗淋淋,像是脫了形。瓦貓坐在房上,凜凜地望著他們,竟讓人有些敬畏。當?shù)氐娜耍涍^了倒都要駐足,合掌默立。半晌,向主家道喜,才離去了。言語間皆輕聲細語,像是怕驚動了什么??吹脤帒堰h心里也穆然起來。屋主幫著他們一一安置好了,這才和聞先生告辭。一邊說,先生,這屋子就交給您了。臨走時,他又點上三支香,插在香爐里,闔目拜了一拜,才道,這瓦貓既上了房,逢農歷初一、十五,點香祭供,先生莫要忘了。
          當晚上,聞太太將馮太太從彌陀寺請過來,說一起包餃子,慶喬遷之喜。
          聞太太將一簸包好的餃子又下到鍋里,說,你那邊住得可好?等我這忙完了也去看看。
          馮太太說,我本來不信鬼神,可那山坡上孤零零一座廟,住著總是不踏實。
          聞太太說,你還是常來走動,跟我做伴,也多個照應。
          馮太太嘆口氣道,不是我迷信。我倒聽說,這村里的房子除了廟,都要請尊瓦貓,才算清凈了。我剛一進門,看見你們房梁上坐了一尊,那叫個威風。
    (有刪改)【注】①龍泉鎮(zhèn),是以榮老爹為代表的陶藝匠人制作民間神獸瓦貓的世代傳承之地。②也稱“一口印”,住房建筑形式之一,它由正房、耳房(廂房)和入口門墻圍合成正方如印的外觀,俗稱“一顆印”。③餌塊,云南當?shù)氐囊环N小吃,用餌塊包裹起來的餡餅。
    (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榮老爹是一個熱心腸的人,聞先生來找房子的時候,雖然他家的房子已經租出去了,還是熱情地陪聞先生挨家挨戶一路問。
    B.屋主不在乎租金將自己新起的房子租給聞先生,榮老爹讓榮瑞紅給聞先生他們送餌塊,都體現(xiàn)了龍泉鎮(zhèn)人至真至純的人情美。
    C.給鎮(zhèn)宅的神獸瓦貓“開光”的過程莊嚴肅穆,在場的人都輕聲細語,經過的人駐足合掌默立,表現(xiàn)了人們對瓦貓的敬畏。
    D.小說氣氛輕松愉快,祖父對孫女的嗔怪,聞太太和馮太太包餃子等生活場景的敘寫充滿生活氣息,淡化了戰(zhàn)爭的殘酷性。
    (2)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開頭描寫了翠湖邊的梨花,后面在“藍花楹開得正盛”的季節(jié)展開故事,營造了一種寧靜幽美的意境,增添了小說的美感。
    B.小說通過外貌、語言、行動、心理描寫刻畫聞一多先生的形象,寥寥數(shù)語,卻讓人讀出了聞一多先生一路跋涉,篳路藍縷的艱辛。
    C.小說的行文節(jié)奏疏密有致,找房、裝修、待客等情節(jié)較為舒緩,利于表現(xiàn)人情美;瓦貓“開光”則稍顯急促,利于表現(xiàn)敬畏之情。
    D.小說語言清雅沖淡,敘事溫潤平和,既典重溫雅又細致入微,語言的力度與分寸的拿捏都恰到好處,體現(xiàn)了作者獨特的抒情美學。
    (3)小說《瓦貓》采用了虛構與非虛構相結合的寫作手法,寧懷遠、匠人祖孫是虛構的,這種寫作手法有哪些好處?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
    (4)“瓦貓”在小說中有著重要的作用,請簡要分析。

    組卷:65引用:19難度:0.7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1小題,9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飯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這句話大家常掛在嘴邊?!鞍俨健敝皇且环N比較虛的說法。飯后適當散散步,對于大多數(shù)健康的人來說,有助放松心情,還能促進胃腸蠕動,所以一直被視為良好的健康生活習慣。不過,①
     
    。正確的做法是,飯后不要馬上散步,最好飯后休息二三十分鐘,再開始散步較為適宜。如果飯后馬上散步,血液需運送到全身其他部位,胃腸的血液供應就相應減少,②
     
    ,對于一些體質較差甚至是多病的人來說,最容易誘發(fā)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
          在北方的冬季,③
     
    ,有些人在餐廳進餐時吃得紅光滿面,大汗淋漓,如果飯后匆忙離開,在外面瑟瑟的寒風刺激下行走,汗腺及皮下組織中的毛細血管驟然收縮,容易引起風寒頭痛,甚至可能加大心臟的供血負擔。這種情況下,我們更不建議“飯后百步走”。
    (1)下列句子中的“我們”和文中畫橫線處的“我們”,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見小明出了大門,小強忙催促道:“我們快走吧,要遲到了!”
    B.劉老師對小明說:“要記住,我們在學校的主要任務是學習?!?br />C.既然我們話不投機,那就沒什么好說的了,還是各回各家吧!
    D.對我們的警告,請不要置若罔聞,要積極配合,而不是逃避。
    (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

    組卷:58引用:20難度:0.7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中國象棋招法有一套殺法叫“棄馬十三招”,又稱“舍馬十三招”“棄馬十三殺”,原名是“得先順炮橫車破直車棄馬局”著法。明代象棋古譜《橘中秘》中的第一編第一局,可見分量之重。最主要是“子”與“勢”之間在大家心中的比較。雙方以順炮開局,紅方從第六著開始棄馬(騙招),黑方吃馬中計,紅方到第十三著即獲得勝利,僅十三回合,可謂鬼斧神工,天作之合。這一局其實變化很多,但最關鍵是棄馬一著,一旦黑方貪心中了紅方的棄馬之計,那么不管你如何應對,最終都是紅方勝,而其中最快也是最妙的勝法,十三步!
          象棋諺語“得子失先非上策”,先得子,只是局部占便宜,卻影響了后面的大局;看到便宜,貪欲沖動占了上風,理智自然缺位。到后來,無論黑方如何變化,都已經形成敗局。表面上是得了個大大的便宜,其實是吃了失勢的大虧。
          讀了上面材料,你有哪些思考?受到了哪些啟發(fā)?請將你的思考與啟發(fā)寫成一篇文章。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組卷:54引用:9難度:0.6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