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年二十舉進士,對策集英殿。帝親拔為第一。咸淳九年,起為湖南提刑,因見故相江萬里。萬里素奇天祥志節(jié),語及國事,愀然曰:“吾老矣,觀天時人事當有變,吾閱人多矣,世道之責,其在君乎?君其勉之?!笔?,改知贛州。德祜初,江上報急,詔天下勤王。天祥捧詔涕泣,發(fā)郡中豪杰,有眾萬人。事聞,以江西提刑安撫使召入衛(wèi)。其友止之天祥曰第國家養(yǎng)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無一人一騎入關(guān)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義士將有聞風而起者盡以家貲為軍費明年正月,除知臨安府,尋除右丞相兼樞密使,如軍中請和,與大元丞相伯顏抗論皋亭山。丞相怒拘之,北至鎮(zhèn)江。天祥夜亡入真州,展轉(zhuǎn)至高郵,泛海至溫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趨南嶺。天祥方飯五坡嶺,張弘范兵突至,天祥倉皇出走,千戶王惟義前執(zhí)之。至潮陽,見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禮見之,與俱入?yún)兩剑篂闀袕埵澜?。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書所《過零丁洋詩》與之。厓山破,弘范遣使護送天祥至京師。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終不屈也,召入諭之曰:“汝何愿?”天祥對曰:“天祥受宋恩,為宰相,安事二姓?愿賜之一死足矣?!比华q不忍,遽麾之退。言者力贊從天祥之請,從之。俄有詔使止之,天祥死矣。天祥臨刑殊從容。謂吏卒曰:“吾事畢矣?!蹦相l(xiāng)拜而死,年四十七。其衣帶中有贊曰:“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圣賢書,所舉何事,而今而后,庶幾無愧?!?br />(節(jié)選自《宋史?文天祥列傳》)(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橫線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因見故相江萬里 |
然后踐華為城,因河為池 |
B.君其勉之 |
其如是,孰能御之 |
C.以江西提刑安撫使召入衛(wèi) |
臣以險釁,夙遭閔兇 |
D與大元丞相伯顏抗論皋亭山 |
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 |
(2)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其友止之/天祥曰/第國家養(yǎng)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無一人一騎入關(guān)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義士將/有聞風而起者/盡以家貲為軍費/
B.其友止之/天祥曰/第國家養(yǎng)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無一人一騎入關(guān)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義士將有聞風而起者/盡以家貲為軍費/
C.其友止之/天祥曰/第國家/養(yǎng)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無一人一騎入關(guān)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義士將/有聞風而起者/盡以家貲為軍費/
D.其友止之/天祥曰/第國家/養(yǎng)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無一人一騎入關(guān)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義士將有聞風而起者/盡以家貲為軍費/
(3)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進士,在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是古代科舉殿試及第者的稱呼,是古代科舉考試的最高功名。
B.對策,指就政事、經(jīng)義等設(shè)問,由應(yīng)試者對答,是自漢起作為取士考試的一種形式。
C.咸淳,帝王年號?!跋檀揪拍辍笔堑弁跄晏柤o年法。我國古代紀年法主要有王公即位年次紀年法、帝王年號紀年法、干支紀年法、年號干支兼用法等四種。
D.除,古代指授予官職,也用于免去舊職授予新職,與“擢”“陟”“拜”等意思相同。
(4)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咸淳九年,文天祥任湖南提刑時遇見舊相江萬里,談及國家大事,江萬里容色改變,認為改變社會狀況的責任大概在有志節(jié)的文天祥身上。
B.德祐二年,文天祥奉命赴元朝都城跟元丞相伯顏談判,據(jù)理力爭,遭到元方的扣押,被帶到鎮(zhèn)江,后來趁夜色逃離,最后來到溫州。
C.文天祥被捕之后,弘范讓文天祥寫信招降張世杰,文天祥拒絕了。弘范還是堅持要求他寫,文天祥于是寫下自己所作的《過零丁洋》詩給他,以此表明心志。
D.文天祥被捕之后,在元營多次表明心跡,舍生取義,殺身成仁。他視死如歸,死前從容坦蕩,死后面不改色,文天祥的身上充分體現(xiàn)了志士仁人的浩然正氣。
(5)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禮見之。
②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終不屈也,召入諭之曰:“汝何愿?”
(6)文天祥愿意“一死”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請簡要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