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北京市海淀區(qū)七年級(上)期末歷史試卷(A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部分共24題,每題2分,共48分。在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

  • 菁優(yōu)網1.考古發(fā)現是了解史前社會歷史的重要依據。如圖為山頂洞人遺址發(fā)現的項鏈,由獸骨和貝殼穿孔制成。此發(fā)現可以說明山頂洞人(  )
    ①掌握鉆孔技術
    ②外貌與現代人接近
    ③共享勞動成果
    ④已經有了愛美意識

    組卷:41引用:2難度:0.8
  • 2.以下是中國原始農耕時代的重要遺址,其中①處應為( ?。?br />
    賈湖遺址 ①______ 半坡遺址
    淮河流域,約8000年前 長江流域,約7000年前 黃河流域,約6000年前

    組卷:23難度:0.7
  • 3.距今4000多年的陶寺遺址位于山西襄汾,該遺址的高級墓葬內發(fā)現了大量禮器,與絕大多數基本沒有隨葬品的小型墓葬形成鮮明對比。對以上考古發(fā)現認識正確的是( ?。?/h2>

    組卷:226引用:10難度:0.7
  • 4.《禮記?禮運》中記述了這樣一段文字:“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是謂大同。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是謂小康?!辈牧现械摹疤煜聻榧摇敝傅氖牵ā 。?/h2>

    組卷:55引用:16難度:0.9
  • 5.1976年,河南安陽侯家莊西北崗發(fā)掘出了一座商王陵,墓室四周有27個陪葬坑,被“殺殉”的人數在400以上,這些殉葬者多數是青年,有的還是兒童。這可以說明商朝(  )
    ①百姓賦稅繁重
    ②統(tǒng)治集團制禮作樂
    ③統(tǒng)治者的殘暴
    ④階級壓迫殘酷

    組卷:24引用:2難度:0.7
  • 菁優(yōu)網6.如圖為西周青銅器毛公鼎,該器腹呈球狀,雙耳立于口沿,下有三個獸蹄形足。鼎腹內鑄銘文497字,敘述了周文王、周武王與毛公先祖君臣輔弼,以及周宣王分封毛公土地等史事。毛公鼎可以幫助我們了解( ?。?br />①青銅器制造工藝
    ②中國文字的誕生
    ③西周的政治制度
    ④西周的冶金水平

    組卷:35引用:3難度:0.7
  • 7.周禮規(guī)定,天子殉葬用九鼎,諸侯用七鼎。但在太原金勝村251號春秋晉墓,墓主上大夫趙卿的隨葬品也使用了七鼎,另外還有編搏、編磐等禮器。這說明我國春秋時期( ?。?/h2>

    組卷:66難度:0.7
  • 8.下列關于都江堰的敘述,反映都江堰特點的是( ?。?br />
    A 戰(zhàn)國后期,秦國在改革和發(fā)展經濟的過程中,注重興修水利
    B 公元前256年,蜀國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
    C 都江堰是一座綜合性的水利樞紐,將堤防、分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為一個系統(tǒng)
    D 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為沃野,被稱為“天府之國”

    組卷:17引用:1難度:0.7
  • 9.《商君書?賞刑》載,秦國“富貴之門必出于兵”,以至于秦國人聽到戰(zhàn)爭“相賀也,起居、飲食所歌謠者,戰(zhàn)也”。以上現象的出現源于商鞅變法( ?。?/h2>

    組卷:109難度:0.8

二、非選擇題,本部分共3題,共52分。

  • 26.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材料一:春秋時期,各大國與鄰近的少數民族部落各國發(fā)生戰(zhàn)爭,與夷狄各部之間的通婚現象也很普遍,于是,進入中原的戎狄諸部與華夏族融合起來。此外,本來屬于“四夷”的秦、楚等國,不斷吸收中原華夏文明成果,融入華夏族并被中原各國所認同。戰(zhàn)國時,不斷擴大的華夏族形成了強烈的認同感,為秦漢“天下為一”的大一統(tǒng)格局奠定了基礎。
    ——摘編自田旭東、周蘇平《春秋》等(1)依據材料一,指出春秋戰(zhàn)國時期增強華夏認同的途徑?概括華夏認同產生的歷史影響。
    材料二:
    自敦煌西至鹽澤,往往起亭,而輪臺、渠犁皆有田卒數百人,置使者校尉領護。
    ——《漢書?西域傳》
    【譯文:從敦煌到鹽澤(今羅布泊)之間,不僅設置亭堡,還在輪臺(今新疆輪臺)和渠犁(今新疆庫爾勒)等處屯田,設置使者校尉,保護漢與西域的交通要道。】
    【說明:20世紀90年代出土于甘肅敦煌的漢代懸泉置遺址,留下了該驛站與西域“田官之間物資、文書傳遞的記載。
    菁優(yōu)網
    (2)閱讀上述史料,屬于傳世文獻的史料是
     
    ,屬于出土文獻的史料是
     
    ,(填寫序號即可)兩則史料相互印證,可以得出什么歷史結論?
    材料三:公元前119年,西漢軍隊打敗匈奴后,在西北地區(qū)開溝渠,“置田官”,利用軍隊進行屯田。之后,又遷徙居民充實邊疆,屯田墾荒。屯田不僅解決了西域軍隊的糧餉,而且使西域很多地方成為“田地肥廣、草木饒衍”的墾區(qū)。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在西域設置西域都護,“屯田校尉始屬都護”,屯田事務由西域都護管理。
    ——摘編自劉永強《兩漢西域經濟研究》等(3)依據材料三,概括西漢屯田的措施,分析其影響。
    材料四: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重建的洛陽將宮城位于城市北部中央位置,南向全城。由宮城正南門往南延伸的是全城南北主軸銅駝大街,兩旁分布太尉府、御史臺等高級官署,明堂、太學(傳授儒家經典的最高學府)位于城南。全城最南端是外商貿易和居住之所。
    ——摘編自薛鳳旋《中國城市及其文明的演變》等菁優(yōu)網
    (4)經過孝文帝時期的改革,洛陽重現繁華。觀察“北魏時期洛陽城平面示意圖”,其中外商到洛陽后居住和交易的場所應位于圖中
     
    區(qū)域。(填寫選項即可)
    (5)依據材料四,指出北魏統(tǒng)治者學習中原文化的領域及具體表現。
    領域 表現
     
    設置太尉府、御史臺等官僚機構
    思想文化
     

    組卷:25難度:0.5
  • 27.讀史書?評歷史人物
    材料一:班固在《漢書》中稱贊司馬遷“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尊重歷史,秉筆直書。為了撰寫《史記》,司馬遷廣泛涉獵各種古籍、檔案資料,如《左傳》《國語》《戰(zhàn)國策》等,還游歷各地,進行廣泛的調查訪問。《史記》首創(chuàng)了“紀傳體通史”,絕大多數篇幅圍繞中心事件和人物展開,這是全新的創(chuàng)造。書中還記載了許多人物勇于創(chuàng)新、自強不息的事跡,記載了有作為的政治家在治理國家方面的創(chuàng)新。
    ——摘編自鄭志娟《求實與創(chuàng)新的完美結合―從司馬遷寫<史記>談起》等(1)依據材料一,指出《史記》的歷史地位,分別說明司馬遷求實與創(chuàng)新的表現。
    材料二:曹操年譜(部分)
    時間 事件
    公元184年 曹操因在潁川一帶鎮(zhèn)壓黃巾起義有功,升遷濟南相
    公元192年 曹操剿滅黑山賊(農民起義軍),攻打黃巾軍于壽張
    公元196年 曹操認真聽取謀士的建議,迎漢獻帝到許昌。同年,組織流民和軍隊開墾荒蕪土地,從事農業(yè)生產,進行屯田,解決了大量流民生計問題
    公元200年 曹操與袁紹在官渡決戰(zhàn),曹操襲袁軍糧囤,殲滅袁軍主力,為統(tǒng)一北方奠定基礎
    公元208年 曹操與孫劉聯(lián)軍大戰(zhàn)于赤壁,戰(zhàn)敗,被迫撤軍
    公元 209年 曹操鞏固自身勢力、穩(wěn)固北方政局,并興修芍陂(水利工程)屯田
    公元220年 曹操在洛陽去世
    (2)閱讀材料二并結合所學,談談你對曹操的評價。(要求:觀點明確,論據充分,邏輯清晰。)

    組卷:9引用:1難度:0.3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